第003章 東宮
作者:DX工作者      更新:2020-09-23 19:15      字數:2661
  建康城從裏到外分為宮城(俗稱台城)、都城、外廓。

  外廓其實不是城,其範圍龐大而不規則,沒有城牆,而是用一人高的竹笆圍起來的,有五十六道門,隨意翻越籬笆是違法行為。

  鄧子陵一家並不住都城之中,而是住在都城南門外的外廓中,在烏衣巷以北的興仁裏。

  都城之中雖然達官貴人雲集,不過依然有六七成的達官貴人居住在都城之外。

  城外地勢更為寬廣,適宜修建豪宅,比如說東晉時期的王、謝二豪族,就居住在烏衣巷,這已經是秦淮河畔,距離都城有相當距離,坐馬車路程要兩三刻鍾的。

  如今的建康城,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全世界第一大城,總戶數二十八萬,一百三十餘萬人左右,秦淮河依舊兩岸繁華異常,遊人如織。

  現在的北魏都城洛陽由於戰亂,百姓流離失所,人口大減,遠遠不如建康。

  且魏國已經分裂為東西魏,各自都認為是正統,東魏權臣高歡已經準備遷都鄴城,以避關中的西魏宇文泰兵鋒,洛陽將成為一個普通的城市。

  鄧子陵乘坐馬車,文均在前麵趕馬,鄧忠騎馬跟在後麵,塵土飛揚間,三人趕往東宮。

  馬車上雖然墊了厚厚的褥子,可是仍然顛得難受,比前世坐汽車的舒適度差十萬八千裏。

  唉!坐車和騎馬差不多,今後幹脆騎馬了,還可以多鍛煉騎射等等武藝。

  鄧家家傳武風很盛,包括鄧元起、鄧元素等祖輩,乃至於父輩,武藝都十分高超,自己的武藝也算中上乘,現在天下未定,也許將來哪一日用得著,鄧子陵在心中暗想。

  建康城的台城有三道城牆,最外麵兩道是磚包土,裏麵一道是用磚砌築,防衛十分堅固森嚴。

  東宮自然是位於台城東麵,具體位置是在台城最外的兩道城牆之間。

  鄧子陵等人從都城東麵的建春門進入,來到最外麵的一道宮城大門外,再往裏麵走是不準騎馬坐車的。

  鄧忠把馬的韁繩遞給了文均,然後與鄧子陵二人步行來到東宮宮門之外。

  帶領步卒守門的是一位三十餘歲的軍官,他方臉,身材高大而氣勢不凡,鄧子陵第一次來東宮,你不認得他,聽口音並非是建康人。

  鄧忠自然經常來此,就給雙方做了引薦:“少郎君,這位是東宮右衛率員外司馬督陳郎,吳興人,幾個月前剛從油庫丞調過來……”

  經過介紹,鄧子陵得知他叫陳霸先。

  此時文武並不怎麽分家,隻要有能力,互相任職還是比較常見的。

  陳霸先?

  鄧子陵稍微愣了一下,隨後笑道:“久仰!經常聽鄧叔說陳兄為人爽快耿直,他日還請到寒舍一敘!”

  “鄧郎客氣!”陳霸先笑著點點頭。

  得知太子正好在宮中,於是鄧子陵給陳霸先遞上了自己的名刺。

  “鄧郎稍等,我即刻派人送進去!”

  陳霸先說完,轉身將名刺遞給了身旁一位什長,讓他遞進去,隨後他轉身對鄧子陵說道:

  “鄧郎勿憂,陛下如今是菩薩心腸,有天大的事也勿要恐慌,更何況,鄙人也相信鄧公是清白的!”

  “多謝陳兄!”

  隨後,鄧子陵把自己家的住址告訴了他,邀請他閑暇之時到自己家坐坐。

  此人在自己那個世界中能夠成就一番霸業,自然有其過人之處,提前結交認識總是好的。

  很快,裏麵就來人通知讓他進去。

  鄧子陵朝陳霸先點點頭,然後跟著鄧忠進了太子府。

  ……

  東宮也非常龐大,一共有五座宮殿,太子蕭綱平常就在宣德殿辦事。

  東宮是儲君,此時的東宮有一套小型的輔助辦事機構,類似於皇帝的尚書、中書、門下、左右二衛等等,官員的級別很高。

  在某些特殊情況之下,如果皇帝讓太子監國,這些部門是可以保證全國軍政要務運轉的。

  太子蕭綱三十一歲,去年剛立為太子。在家庭氛圍的熏陶之下,加上天資極高,如今是江南有名的大才子。

  聽說鄧子陵前來拜訪,他就在偏殿書房接待,旁邊有兩名親信隨從徐陵、虞信,目前擔任東宮抄撰博士,二人也都是大才子。

  蕭綱一身紫色常服,麵容恬淡,氣質極為優雅。

  鄧子陵行禮見過蕭綱,蕭綱介紹了旁邊兩名隨從,然後輕輕道:

  “吾素聞鄧郎膂力過人、精於武藝,今日一見果然氣宇軒昂,他是日抵禦北虜,你可得多出些力氣!”

  “殿下過譽了,在下一直有從軍殺敵、北伐中原之願,不過現在看來,此願望恐無法實現!”鄧子陵表情裝得有些落寞。

  蕭綱一聽,神情有些奇怪:“這是為何?”

  “這……看來殿下還不知曉,那蔣君謀刺陛下一案,有人刻意誣陷和株連,把在下的小祖父牽連進去了……”

  鄧子陵詳細敘述了事情的經過。

  蕭綱聽得眉頭緊皺,好半天不發言,他與朱異關係極差,因為朱異當初是反對立他為太子的。

  旁邊的徐陵聽過後,瞬間也是咬牙切齒,忍不住搶先說道:

  “朱異這賊人,連太子也不放在眼裏,前幾個月借故排擠走了我父親,沒想到這次又要整鄧公,真是豈有此理!殿下,萬不能讓他為所欲為!”

  他的父親徐摛是跟了蕭綱二十年的親信,而且也深得皇帝信任,也不知朱異使用了什麽手段,皇帝居然相信了他,把徐摛外放,而且僅僅擔任一小小的郡守,明顯是貶謫。

  蕭綱終於開口說話了:“唉!我又何嚐不厭惡此人?不過你們可能還不知道,父皇已準備讓他越級升遷散騎常侍,同時專典機密,要對付他得想一個萬全之策!”

  啊?徐、虞二人感到非常吃驚,那不就是當宰相了嗎?這升遷速度也太快了些!

  鄧子陵現在已熟知這段曆史,知道朱異是寵臣,將來還會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呢。

  不過現在還有另外一名“宰相”徐勉牽製他,過幾年徐勉去世,那可就不好說了。

  鄧子陵說道:“殿下,家祖實在是無辜,假如任由他株連得逞,今後朝中哪有忠臣容身之地?而且,就是太子身邊的這些人,怕是都會被他一一外放!”

  蕭綱點點頭:“我也有此憂慮,不過父皇十分信任他,有些不好辦!不過你這事,我自會請禦史中丞劉公秉公處理,也並非他朱異一人說了算,隻要鄧公沒有參與謀反就行!”

  鄧子陵一聽,終於放下了心,禦史中丞現在是禦史台的長官,此時沒有禦史大夫,所以他很有影響力。

  最後,幾個人又商量了一些細節,蕭綱倒是非常願意出力幫忙。這是因為鄧元素本身位居高位,而且與蕭綱關係極好,再加上朱異是太子蕭綱的死對頭。

  鄧子陵謝過之後,又對蕭綱說道:“殿下,對於朱異這賊人,也不能處處被動應付,還是得想辦法主動出擊,抓住他的把柄,對他進行一些懲戒才行,讓他知道太子還是太子!”

  他知道,蕭綱、徐陵、虞信三人都是典型的書生,雖然才華橫溢,不過卻以正人君子自居,不懂得多少權術,也難以提出些建設性的意見。

  政治權力鬥爭是非常殘酷的,是你死我活,這幾個人根本對付不了,這從他們前世的遭遇就可看出來。

  果然,鄧子陵一說完,蕭綱眼睛一亮,問道:“鄧郎有何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