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生命本來多輕盈
作者:殘音閃爍      更新:2020-09-22 20:24      字數:5733
  小溪旁,青草依依。

  洛梅和趙靜直聊著女人間的小話題,時不時地傳出歡聲笑語。

  趙靜直自從頓悟之後,好像對許多事情都看得很清晰,所以林葬天也偶爾會走來和趙靜直聊一聊,觀別人的道,回過頭來再看自己的道就會更加明了了,隻是在林葬天每次來找趙靜直聊天的時候,都會遭到洛梅的白眼就是了。

  洛梅氣鼓鼓地抱著竹劍,翻了個白眼,然後有些滑稽地揉了揉眼睛。

  估計是翻白眼的時候太過用力,抽筋了?林葬天心想。

  林葬天緩緩走到這片陰涼的小溪旁,迎麵吹來涼爽的清風,瞬間就衝散了這多變的天氣帶來的熱氣。他衣袖和褲腿都已經挽起,上麵還沾有些許水漬——這是林葬天來到這處世外桃源般的地方經常去河間捕魚的緣故,所以這幾日以來洛梅、趙靜直和莫雲符吃的東西,都是林葬天從河裏捕上來的魚。

  還記得第一次來到這個幽靜的小河澗的時候,林葬天那副喜悅得無法掩飾的表情,真是像一個…… 孩子一樣。洛梅他們還是頭一次覺得這個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是隻有十七歲的林家少主,有了些屬於他這個年紀的天真爛漫。

  那天他看著小河裏緩緩遊著的小魚,眼裏一閃一閃的,就像是昨夜的漫漫星空抖落了一眼的繁星在眼底,輕輕飄飄的,在眼波上微微蕩漾,漾出了滿眼的星空。

  林葬天第一次捕魚的時候,很是狼狽,在第一次欣喜地跑到遊魚跟前的時候,不小心踩到了河底石頭上的青苔,然後向後仰去,滑倒了。當時林葬天就那麽坐在河裏的石頭上,雙手放在河底石頭上的青苔上,自嘲地笑了,笑得很開心。

  河裏的水清清涼涼的,水底石頭上的青苔滑滑的,摸起來挺舒服的,小河水流經自己的胳膊,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小河水的流向。

  輕輕的,就好像是在和小河一起,手挽著手,輕輕地搖晃著。

  然後開心地說我們都是好朋友。

  那個時候,洛梅他們看到了最開心、最自在的林葬天。他坐在河水中,隻是因為滑倒這麽一件小事而笑得很開心。

  然後,洛梅他們也就跟著笑了。

  不知道為什麽。

  隻是,覺得很開心。

  這幾天吃魚吃得洛梅他們都覺得有些膩煩,每天就是魚,也沒別的,不過對於魚的做法三人倒是了解了不少紅燒、水煮、清蒸等等。或是簡單粗暴一些,直接在附近撿幾根樹枝去皮,然後把魚的內髒掏空,串起來,架在篝火上烤,對於這類做法,又有許多的講究,林葬天不主動去說,幾人也就懶得去問。

  修道之人,其實對於這些人間的食物是沒有多大興趣的,即使不吃也沒有多大的問題,天地間的元素已經足夠填飽他們的身體需要了,故而會有“不食人間煙火”這一說法。山上的仙人,無論修為高低,隻要是步入了修行的道路,就已經是我輩中人,漸漸地,就和山下的人產生了區別,這種變化,來得自然,隻是看起來突然罷了。

  作為山上人的修道之人,對於山下的人的態度,實際上隱約間已經決定了他們的高度。有些山上人俯視人間,視那些無法修行的普通人為螻蟻般的存在,自身高傲,實際上根本經不起推敲和捶打。而有些山上人則是遊戲人間,把自己作為一個人間的過客這樣的定位來行走江湖,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就是。俠客意氣,壯闊驚人。

  像林葬天這樣,絲毫沒有覺得自己是山上人,而是一直以普通人自居的修道之人,是越來越少了。

  世道如此,一人之力,無法扭轉乾坤,但是像林葬天這樣的星星之火多了起來,是否就如那熊熊烈火,有了燎原之勢呢?

  答案還需要等等,再等一等。

  “現在感覺怎麽樣?”林葬天坐了下來,笑著問道。

  趙靜直現在神華內斂,雙眼現在似乎是適應了月影藏眼的狀態,一直都是淡淡的銀白色,隻不過看得習慣了就不覺得奇怪了,反而還會覺得有一種神秘的美感。她微笑道“現在感覺好多了,眼睛沒有之前那麽酸痛了。”林葬天點點頭,有些放下心來。

  之前的那幾天,趙靜直每天晚上的時候都會感到眼睛疼,尤其是看到了月光後,就更是一發不可收拾了,她每天晚上都會因為眼睛的疼痛而驚醒,痛的在地上蜷縮成一團,抱得緊緊的,咬緊牙關,疼得說不出話來。

  由此可見,她該有多疼。

  林葬天他們看在眼裏,都有些不忍,但是林葬天說了,這是每個頓悟之人必然要經曆的一關,洛梅他們是幫不了忙的,這些疼痛隻能由她自己去慢慢地消化,隻有吃得苦中苦,才能真正的達到頓悟圓滿。

  所以這幾天,林葬天他們就還是找了個僻靜的地方安定下來,等待趙靜直恢複過來。

  這幾天,趙靜直其實一直都沒有睡好。自己的身體就好像是故意和自己對著幹似的,每當她有點睡意的時候,那股無法形容的劇烈的疼痛就迅速湧上雙眼,好像是想要把自己的眼珠剜出來一樣。

  在經過了三天的不眠不休之後,終於,趙靜直睡了一個難得的好覺。

  趙靜直指了指遠處的那條小河,問道“你們看見了什麽?”

  林葬天放眼望去,眼角有些笑意,自己曾經在那條小河上吃過虧,當時洛梅他們笑得毫不留情,都笑彎了腰。但是後來自己的技巧逐漸嫻熟之後,捕魚什麽的,就不再是難事了。他在那條河裏,步伐輕鬆且從容,一探腰,一伸手,就是一條肥美的河魚。把洛梅羨慕的,一直吵著要學習這門技藝,方便她以後獨自闖蕩江湖能夠做到自力更生,順便省下一些錢。

  他微笑道“我看見了一條小河,小河裏有許多魚,它們好像遊累了,現在倒是挺適合下河去捕魚的。”

  洛梅翻了個白眼,然後挪了挪身子,伸長脖子看去,遠處,小河泛著點點磷光,一層一層地向著某個方向流去,她撅起嘴,覺得沒有什麽不同啊?“我看到一條河。”然後她看了眼林葬天,突然改口道“一條大河。”

  好像這樣就比林葬天強一些了,不得不說,她也是有些孩子氣。

  但是這樣的她,挺可愛的。

  林葬天搖了搖頭,笑問道“你看到了什麽?”

  趙靜直雙眼閃爍,輕聲道“我隻看到一條五顏六色的湖泊撲麵而來,空氣中有著許多…… ‘人’的影子。”

  林葬天和洛梅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因為他們眼中的世界,有了些根本上的區別。

  雲窗靜掩,風清雲淡水清。

  最後林葬天感慨了一句“有些境界到了,氣質和神韻就自然也有了。”

  洛梅起身去找莫雲符收拾營地的部件去了。

  該出發了。

  趙靜直沉默了一會,問道“我這樣…… 是不是不太正常?”

  林葬天笑道“別瞎想,你這樣的境界,別人是苦求不來的,有些事情,隻有你才能夠做,也隻有你,才能做成。你隻需要堅信這一點就可以了。”

  趙靜直笑了笑,輕聲道“謝啦。”

  林葬天站起身子,活動了一下手腕,扭了扭腰,然後笑道“該走啦。”

  趙靜直望向正在不遠處忙活的洛梅和莫雲符,點頭道“好!”

  ————————————————

  遙遠的【東海】。

  在一處山野中,一位世人口中尊稱為“書聖”的男子,大袖飄搖,走得東倒西歪的。但是仔細看的話,他一直在一條直線上走動著,他渾身都流淌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意思”。

  他本來斑白的鬢角被他悄悄地染成了黑色,免得某人看了傷心,自己也傷心。

  南宮七溪突然眼睛一亮,停下了那奇怪的步伐。

  不遠處,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婦人緩緩走來,她雖然看起來已經是古稀之年,但她的目光仍然炯炯有神,步伐矯健。

  這位老婦人的一生,可以說是傳奇了。

  她少年時就表現出和同齡人不同的、兼具悲憫與智慧的,那所謂的“詩心”。這也得益於她的家庭教育,文學修養極深的伯父是她的啟蒙之詩。伯父給了她一本有關詩韻的書,教了她許多有趣的東西。在她十多歲的時候,伯父就出題讓她作詩。她也記不得自己作的第一首詩的全部細節了,隻是記得那首詩好像是一首關於月亮的詩,用的是十四寒的韻。

  有個詩人曾經有過這麽一句感慨“天以百凶成就一詞人。”這位老婦人遭受磨難不斷卻成就斐然的一生,或許是對這句話最好的注解吧。

  自少年的時代起,她就經曆了國仇與家難的雙重變故。她的一生少有安穩的日子,經曆了幾次重大的災禍。十六歲就喪母,使她比同齡人更早地明白了何謂生離死別。

  她有過一段美滿的婚姻,可是後來丈夫莫名入獄,然後又傳出消息他死在了牢裏。她悲痛欲絕,帶著女兒一起遠走。

  在那段動蕩不安的日子裏,她無以為家。那時,她常常做關於“回不去”的夢境,夢境中她回到了家鄉的那個熟悉的院子,但所有的門窗緊閉,她進不去,隻能長久地徘徊於門外,怔怔無言,最後莫名地迷失在又高又密的叢林中。

  在那段黑暗的日子裏,是一首詩集救了她,其中有一句“眾生造眾惡,亦有一機抽。”如當頭棒喝,她跟自己說,不要再煩惱了。

  人在大時代的的戰亂變化之中,有時真的是身不由己,把你丟在哪裏,就落到哪裏,都不是你的選擇。

  她是個極其堅韌的人,她曾說過一句話“把我丟在哪裏,我就在那個地方,盡我的力量,做我應該做的事情。”

  在她的女兒遭逢意外,也不幸離世以後。她在經過這一輪苦難後,突然覺悟,她想要回家鄉去教書,將一切建立在小家、小我之上。

  那日,她從暫住的家中出來的時候,樹梢上還有殘陽餘暉;往回走的時候,天色全暗了。那個黃昏,她一直在思索如何對待餘下的日子。

  “漫向天涯悲老大,餘生何地惜餘陰。”她說。

  家鄉的學生,對於承載著真善美的詩歌,有很大的熱情。她講課的風格比較獨特,純以感發為主,全憑神行,一空依傍,注重分享心靈的感受。

  這是很多學生和教師聞所未聞的教學方式,充滿新意。課後,有很多人給她寫信。也有很多人,在聽了她的課以後,人生就這樣徹底地改變了。

  這或許就是她的魅力吧,曆經困難後的那抹神奇的、美麗的那片蔚藍。

  她在講課的時候,不是把詩詞作為一個客觀的學術對象,而是把學術、詩詞本身和她自己的生命融為一體了。

  如今,學生是她最親近的人,他們傍晚陪她散步,她生病的時候他們在醫院照料。

  作為她的學生,是沒有什麽捷徑可走的,她一直以來強調的就是“不爭”二字。所以她的學生雖然沒有那麽多,但都是些能夠潛心做學問的人。朝堂之上,對於這位古稀之年的老婦人也是讚譽有加。

  她回到家鄉教書已經四十餘載,但她仍覺得回來得太晚了,現實景象提醒她時間在流逝—— 一年秋天回到舊地,湖裏的荷花凋了大半。

  這讓她傷心了好久。

  她對於現在的年輕人還是抱有很大期望的,生怕他們對待詩詞之美,無知無覺,“如入寶山,空手而歸”。

  詩的後一句來自民間傳說,相傳【東海】中蚌殼裏的珍珠圓了,天上的月亮也就圓了。她將其義引申開來,說隻要每個人內心的“珠”是圓的,那麽天上的月亮就是圓滿的、不虧的。

  聽聞有人從古墓中挖出了兩顆蓮子,在精心培育之下,奇跡般地長出了葉子,開出了蓮花。蓮花落了蓮蓬,蓮蓬裏麵有蓮子,蓮子裏麵有蓮心,而蓮心是不死的。她因此事而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寫了一首詞,詞中說道“蓮實有心應不死,人生易老夢易癡,千春仍待發華滋。”

  此後,在很多時候、很多場合,當人們問起她對於詩詞文化未來傳承的看法,早已經白發蒼蒼的老婦人總是複述這個故事作為回答。

  南宮七溪見到這位名聲在外的老婦人,很是開心,趕緊向著老婦人跑去。

  因為她曾經,也當過他一段時間的老師。

  隻不過當時她並不知道那個總是第一個來到她講課地方打掃衛生,坐在課堂上聚精會神地聽她講課的年輕男子,就是那名聲震動【東海】的文聖。

  南宮七溪對於這位老師,很是敬重,因為她可以算是拯救了自己一次,就像是那些被她所教過的學生那樣,對她心懷感恩。

  實實在在的。

  南宮七溪向老師跑去,笑容燦爛。

  不遠處的老婦人站在原地,仔細地看了看那個有些熟悉的年輕人,然後展顏微笑。她想起來這個年輕人是誰了,那個叫“南宮”的奇怪的小子,每次都有數不盡的問題等著問她,她要不是還算是看過幾年詩書,肚子裏有些墨水的話,不然還真的答不上來這個學生的問題,不過她很開心,並沒有覺得疲憊,隻有這樣的學生存在,作為老師的自己才能夠不斷地進步啊。

  老人放下手裏提著的菜籃子,微笑著張開雙臂,南宮七溪給了這個多年不見的老師一個大大的擁抱,老人有些踉蹌,她微笑著輕輕地拍了拍這個給她印象比較深刻的年輕人的後背。

  這孩子,還是這麽沒大沒小的。

  她笑道“南宮啊,這麽多年不見了,你怎麽舍得回來看我啦?”南宮七溪撓了撓頭,不好意思地說道“我這不是比較忙嘛,您看,我這不一閑下來就來找老師您了?”

  老人笑道“油嘴滑舌,肯定又是遇到什麽解決不了的事情了,所以回來希望我能給你點建議是吧?”

  南宮七溪笑著幫老人把菜籃子提了起來,說道“沒有沒有,我就是單純地想老師您了。”

  老人微笑著牽起他的手臂,南宮七溪拎著菜籃子,兩人就這麽慢慢地走著。

  今天的飯菜,就好好做一頓好吃的吧。老人心想。

  “老師,您最近好嗎?”南宮七溪輕聲問道。

  老人慈祥地笑了,她瞥了眼這個許多年沒見的學生。這麽多年過去,他好像變化了不少,要比以前沉穩許多了。

  隻是不知道這樣是好還是不好?

  他會不會是受了很多苦啊?老人一想到這,就有些心酸。

  她微笑道“你來看我這個老師,我就不會不好的。”

  南宮七溪點點頭,走了幾步路後才說道“那就好。”他笑容燦爛,露出了潔白的牙齒。

  老人看著他竭力想要開心的樣子,伸出那張蒼老的手掌,輕輕地摸了摸南宮七溪的臉龐,柔聲道“這麽多年,辛苦你了。”

  不知怎麽,南宮七溪明明是在笑,可是眼淚卻已經不可遏製地流了下來。他搖了搖頭,然後輕輕地靠向老婦人。

  老人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容和煦。

  一切盡在不言中。

  隻要你來。

  就都好。

  昏黃的陽光下,一老一少,一位老師,一個學生;一個以“書聖”之名震動九州的男人,一個勤勤懇懇教書卻也名聲在外的老師;看似毫不相幹的兩個人,手挽著手,走在灑滿夕陽的山野間。

  他們身後的影子很長很長,就像是他們這一生經曆過的苦難般,都成了身後的影子,被他們靜靜地托在身後。

  夕陽西下。

  ————————————————

  一處如同山峰般大小的“劍山”擋住了林葬天一行人的視線,洛梅抬起頭,看著那個形狀奇怪的大山,皺了皺眉。

  “那是什麽啊?”洛梅問道。

  林葬天笑道“山啊。”

  洛梅翻了個白眼,說道“廢話,我當然知道這是山。”

  “那你還問?”林葬天淡淡地說道。

  “……”

  過了一會。

  “林葬天,你是不是找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