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我們當真如此不得人心?
作者:勝郭      更新:2020-09-20 21:02      字數:2339
  “這方麵就算大哥不說,我也會提及的。”方信眼裏閃過一道亮光,隨即逐漸發展成炙熱:“吩咐下去,那些人如果想要更多的口糧分配,還有更多的土地,就給我去打倭寇吧!

  凡是殺過倭寇的,都有機會成為三山縣的縣屬人員。

  大哥,你過來,我是這麽想的……”

  他拉著方禮坐在海岸邊,一邊望著波濤起伏的海邊,一邊暢想道:“咱們沒有多少的資格任命官員,但是卻可以另外開發出一套班底出來,比如說這人一多起來,必然就會導致各種各樣犯罪的出現。

  殺人者死,這一點是絕對不會動的,另外拐賣、對孩子下手、欺負女人…哦,對了,我之前說的是,每一個人都有土地,不論是男人還是女的,大哥要記一下。

  另外,凡是我以上說過的罪名,都要直接按照律法對其處置,該殺的殺,該閹的閹,那麽多三山女人要是不收,專門去欺負弱女子,那就真的該死了。

  但是其他的罪名,比如說隻是打架鬥毆之類的,就把他們發配到澎湖島上,或者是其他的島嶼上。”

  方禮不斷地點頭,對方信他是越來越服了。

  自家四弟想的,有些時候比方國珍還要多。

  這一點,讓他不得不服。

  “……判定以上的人該怎麽處置,便是當地這些法庭人員的工作了,而他們需要殺倭寇來證明自己的膽量以及能力。

  或者抵禦倭寇的時候出了力氣,比如僅僅隻是扔了一塊石頭,也算是出了力,這些人都可以編進法庭人員。

  現在這座島上麵大概有接近兩萬人了,那就按照最低標準的五十人執法隊來分配,設一個隊長,另外還要有副隊長,有時候兼職判官,另外的一個副隊長……”

  方信一步步地將自己的規劃說了出來。

  五十個人,處理整個島上麵幾萬人的糾紛,應該是足夠的。

  而他們確立威信,必然是需要殺倭寇的,畢竟不論是三山島上麵的百姓,還是原華夏大地的百姓,大多都對倭寇沒什麽好感。

  不是沿海一帶的,可能不會有太多的心思,但沿海一帶的,當真就有可能是殺父之仇,奪妻之恨,殺子之怨了。

  這樣的人,一旦對上倭寇,那是真的會下死力氣的,之後他們要執法,很多人都會下意識地去尊重。

  有些執法人可能會莽撞一些,直接一些,但這是剛剛開始,必然需要這種人,等到未來安穩了,再去一點點改變也沒什麽。

  尤其是這海上可不平靜,沒有那種人鎮著,當真是不行的。

  當然了,最主要的一點在於,他們絕對不能觸犯明麵上的律法,比如說欺淩弱小,強占土地等等一係列的事情,都需要受到其他人的保護。

  “服了,我真是服了!”

  方禮這次是真的心悅誠服了,望著隻有十多歲的方信,他感慨一般地道:“如果你能早出生個十年,恐怕咱們家也就不用這麽謀劃出海了,在中原建立根基,也都是有可能的。”

  對此,方信隻是笑了笑。

  真要是走到大明那一步,他也仍然還是會出海的。

  這一點是必須,同時也是必然。

  不關注海上的人,最終都會受到極大的反噬,比如說朱元璋那麽做了之後,就導致了後來的一係列混亂。

  當然了,現如今這個世界多了一個方信,說不得整個世界都得變上一變。

  這同時也是他的期望。

  ……

  執法隊的人,暫時確定了下來。

  其中幾個抵禦過倭寇的當地人,也被編進了其中,沒有絲毫的鄙視。

  這些人會說漢話,傳統文化裏又沒有一些極端的東西,跟整個華夏文明其實差不了太多,也就是沒有那麽多節日。

  一旦看到了,他們也都會跟著一起過節,最終融入隻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對這種人,方信是從來都不會鄙視的,甚至覺得讓他們融入才是最好不過的辦法,隻有讓他們盡快融入,方家這些外來人才好借力打力。

  如果不是之前有三山人,可能他們就算上去了澎湖島,也基本上無法對當地形成有效的管理。

  土著可不是那麽懂道理的。

  但是有三山人就不同了。

  他們跟普通華夏人一樣的待遇,一樣的收入,一樣可以受到獎勵,什麽都是一樣的。

  這就是榜樣了。

  隻要看到的,都會很情願地低下頭,然後盡快混一個華夏名頭才行。

  人,終歸是動物,雖然是高級動物,但他們同樣也想獲得壓榨其他人的權利,三山人如此,澎湖大島上的土著如此,就算是倭寇,也同樣是如此的。

  機會就在那裏,而且還能過上不必上樹掏鳥,海上漂流的日子,誰會不願意呢?

  或許那些倭寇當中有一部分人不會太願意,畢竟本身他們就是有地位,有身份的倭國某諸侯國的官員或者是大人物。

  但這些人終歸是少數,隻要給了機會,他們就是老實人。

  實在不行,那就直接殺。

  等到人足夠了之後,方信的忍耐也就不會繼續下去了,對之前一些不殺的人,他也會舉起屠刀的。

  不過現如今,暫時還是要懷仁才行,但就算是這樣,他對那些很過分的家夥,也從來不會手軟。

  比如,他創造性的發明了一種刑罰。

  誰要是逃跑,就被扔到海裏清醒清醒。

  第一次隻是紮下水三十個數,也就是半分鍾,到了第二次逃跑,就會變成一分鍾,之後不斷地加倍,直到徹底溺死為止。

  三山是不必這麽做的,當地百姓對他們真的很仰慕,也很願意過上平穩的生活。

  隻不過,澎湖大島就不太一樣了。

  就像是現在。

  方信望著海岸邊正在被海釣的十多個人,深深地皺起了眉頭,喃喃地看向了方禮:“大哥,你說咱們方家真就這麽不得人心嗎?!”

  三山的事情,已經處理完畢了。

  那八千人,大部分都是拖家帶口的,有些更是在船上生了疾病的……但就算是這樣,他們也沒想下來。

  主要是怕被扔下來不管,後來一聽,還有耕地可以分配,立馬就不同了。

  這個得了病,那個鬧肚子,這個頭暈,那個肚子疼……

  反正那些人很願意留下來,並且在得知可以隨意前往澎湖大島工作後,就更加的願意了。

  因此,他們在確定了當地的管理係統後,便直接乘船前往澎湖大島。

  來了之後,方信便看到了那麽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