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大明
作者:深水的鹹魚      更新:2021-12-22 10:33      字數:1056
  國家想要發展,必須有一個具體的計劃。

  為了讓大明提前進入工業化,朱由檢效早在登基之前,就製定了所謂的大明發展計劃。

  不過因為種種原因,導致這些計劃一直被擱淺。

  不過眼下大明發展已經陷入了瓶頸,為了大明的未來,朱由檢準備啟動大明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為了讓那些小人老老實的夾緊尾巴,朱由檢不得不祭出了殺手鐧。5年之後實現全民吃吃飽飯的承諾。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

  吃飽了才有資格想其他的。做其他的。

  所以朱由檢5年計劃的第一步,就是解決農業生產掣肘。盡可能的提高糧食產量。

  農業的三大掣肘,天氣,肥料,種子。

  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

  在沒有一個完整的工業鏈的情況下,想要生產出化肥無異於癡人說夢。

  農村人種地,最愛用的肥料,就是各種家畜家禽的糞尿了,當然也包括人的。

  不少百姓閑暇的時候都會選擇撿糞。

  甚至有的農民還會因為一點糞便而發生吵鬧。

  盡管那些農民或多或少都要農家肥的處理經驗,但是總的來說,很多地方對於農家肥的處理還是不到位的。

  大部分地區,對於農家肥缺少一個科學的處理方式。

  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病蟲害的危害。

  而病蟲害又是牽製農民精力和導致農作物減產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具體的做法是,騰出一小塊地方,平整好,把糞便平鋪一層,在撒上一層土、一層樹葉,上麵再鋪糞便,再撒土、樹葉,依次重複。

  最後就慢慢等,等到基本變了顏色,臭味也很少了,就可以施到莊稼地裏。

  因為各地氣溫,濕度等環境因素的不同,就會導致農家肥的處理時間不一樣。

  不過這根本難不倒,聰明勤勞的大明人,這些年各地的皇莊,軍屯可培養出來了不少有經驗的製肥人。

  讓他們出去指導百姓合理的製作農家根本不成問題。

  有了合適的農家肥,再加上鳥糞礦,土地的肥力基本可以保證。

  天氣自己不能左右,不過水利工程,這些年大明一直在修築,

  可以說,隻要不是遇到百年難遇的大旱災,大明現在的水利已經足夠了。

  至於種子,這點朱由檢還真的無能為力。

  朱由檢嚐試過,掛機得到種子,但是種子奇貴不過,下一代還會嚴重的退化。

  至於科學的育種,在朱由檢登基之前,一直在進行,確實一直沒有進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年計劃的第二步就是在在各地國營鋼鐵廠。

  借助高爐煉鐵的優勢,大大的增加各種鐵製農具的產量,從而減輕百姓的工作強度,讓一個人能照看更多的農田。解放百姓的生產力。

  5年計劃的第三步,就是在各地建設織布廠,製衣廠。

  讓普通百姓多一份收入,同時為大明培養首批合格的工人。

  等到大明進入工業國,到時候就是大明統一世界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