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238還百姓一個公道2
作者:深水的鹹魚      更新:2021-08-09 18:50      字數:3051
  “陛下,臣的衙門裏還有一堆事呢,臣懇請早點下朝回去處理,”

  ??有官員說道。

  ??“不準,今天都先別回去了。”

  ??“通知禦膳房,多做點飯,諸位大臣還餓著呢。”

  ??拒絕了官員的請求之後,朱由檢對著一旁的小太監說道。

  ??“遵命。”得到朱由檢的命令之後,小太監屁顛屁顛的跑出去傳旨了。

  ??“來人給過了知命之年(50歲)的官員賜座。”

  ??“你們誰想需要解手的和旁邊的小太監說。”

  ??朱由檢說道。

  ??朝堂事了,百官不想看朱由檢的臭臉,朱由檢也不想看百官的臭臉。

  ??但是為了給百姓出口氣,讓天下官員知道朱由檢的逆鱗所在,讓天下百姓知道他們皇帝心裏有他們,朱由檢還是讓百官留了下來。

  ??不僅如此,大明報的記者已經在朝堂外等著了。

  ??後天,最遲大後天,大明大部分的地區都將知道這件事,知道他們有一個一心為民的皇帝。

  ??時間飛逝,很快2個時辰就過去了。

  ??在龍椅上坐的屁股痛的朱由檢終於等來了錦衣衛指揮使的求見。

  ??“陛下,不負陛下所托,雖有罪犯已經落網,在盧大人和記者的陪同下,36名受害者已經指認無誤。並且從他們的藏身處,找到了行凶的器械和假的錦衣衛服飾。”錦衣衛指揮使跪倒在地說道。

  ??“把他們帶上來。”

  ??朱由檢說道。

  ??“傳人證和被告。”在一群大漢將軍的傳音下,很快人證和被帶到了殿前。

  ??入眼所見。那些受害者家屬紅腫的雙眼更大了,可見在回來的路上也沒少哭。

  ??而那些被告,身材魁梧,被拇指粗細的繩子五花大綁,臉色則掛滿了新鮮的傷痕

  ??--一看就沒少被受害者家屬毆打。

  ??“史可法何在?這個案子你來審”。朱由檢說道。

  ??史可法,河南省開封府祥符縣人,因祖上對朝廷的功勳得以世襲錦衣百戶,稱北京錦衣衛籍。

  ??崇禎元年(1628年),史可法登進士第。看到這個名字之後朱由檢頓時想起了這個寧死不屈的抗清明將。

  ??雖然朱由檢對於史可法的印象隻有對方是一個寧死不屈的抗清明將,但是這就足夠了。

  ??於是乎,朱由檢大手一揮,讓史可法以錦衣衛百戶的身份,去大明的各個地方看一下底層百姓的生活。

  ??崇禎6年,經過多年的查看,史可法被朱由檢調回京城,任刑部侍郎一職。

  ??現在朱由檢讓對方審問,一方麵是因為,這事雖大,但是還不值得朱由檢自降身份去審問。

  ??二來是朱由檢想借此在看一下史可法。

  ??如果對方幹的漂亮,必然和百官不和,到時候刑部尚書就可以回家養老了。

  ??“遵命陛下”。

  ??史可法出列回答到、

  ??作為一個以火箭速度被提拔的官員,史可法一直沒有忘記,自己被陛下打發出去查看百姓詳情的時候說的那句:“國家生死全在百姓一念之間,百姓生死全在百官一念之間,百官一念全在法紀之間。

  ??如果不能對官員,對皇帝有高要求,並且時刻清理官員中的垃圾,山河沉淪,國破家亡就在明天。”

  ??開始的時候史可法並沒有在意,畢竟但是史可法也才二十出頭,正是一個精神小夥,熟讀聖賢書的他,自以為朝廷官員有聖賢書庇護,除了極個別之外,大部分人根本不可能是狗官。

  ??但是遊曆了一全之後,他才發現自己曾經的想法是多麽的好笑。

  ??“兩袖清風的官員”,一頓飯的花費,早已超過了他一個月的俸祿。

  ??“官老爺吃你家飯是看的起你,怎麽了還想收錢?”

  ??“本大爺看上你家姑娘是你家的福氣。”

  ??“無中生有,強買強賣!睜著眼說瞎話。”

  ??堂堂知府,居然是某個人販子團夥的幕後黑手。

  ??一路上,隨著史可法閱曆的不斷增加,他對大明的官員越失望,對所謂聖賢書越失望。

  ??他不明白,為什麽同樣是飽讀聖賢書之人,為何那些當官的早已把禮義廉恥不知道丟到哪裏了?

  ??回京之後,滿懷疑惑的史可法在麵見朱由檢的時候,朱由檢又問了他一個問題:“你知道如果一對父子盜墓的話,為什麽盜墓的人,是兒子在下麵,父親在上麵望風嗎?”

  ??史可法雖然沒幹過盜墓的,但是盜墓界的人人都知道的事情他還是清楚的。

  ??盜墓時,如果不是父子去盜墓,那麽當盜墓的人進到古墓裏麵後,一旦他得到了價值連城的東西,那麽在外麵望風的人很有可能將他殺死滅口,自己獨吞財富。

  ??所以盜墓時最好自己去。

  ??如果兩個人去,那麽一定要讓父親在外麵望風,讓兒子進去盜墓,因為父親無論麵臨多大的誘惑都不會傷害兒子。

  ??想明白這些之後,史可法頓時茅塞頓開。

  ??所有的問題都有了答案。

  ??利益!

  ??人性本私,為了利益夫妻反目,父子成仇的事情可沒少發生。

  ??“天下金銀十分,不足2成的皇室,官員,地主豪強,商人,占據了8成以上。剩下的8成普通百姓隻占據不過區區2成。

  ??即便如此,那些不差錢的2成人,確在無時不刻的希望把普通百姓手裏的2成金銀給搶過來。--即便可能會導致山河沉淪,國破家亡,他們也不會停止”

  ??“曆史總寫著,因為末代皇帝昏庸才導致國家滅亡!

  ??沒錯國家滅亡,皇帝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但是在朕看來,皇帝隻是加速了這個過程,真正亡國的原因,至少8成在於官員。

  ??國家的衰敗不是一時一刻就能完成的。

  ??貪汙軍餉,貪汙賑災銀,官逼民反,克扣餉銀,廢除軍隊實力,這些可都是那些滿嘴仁義道德的文官做的。

  ??朝廷要向那些富得流油的人征收稅,那些文官總會說,朝廷與民爭利。

  ??朝廷沒錢怎麽辦?那些文官會讓朝廷把百姓往死裏壓榨。”

  ??史可法剛剛想明白,朱由檢就管輸給了對方一大堆理論。

  ??隨後史可法便成為了朱由檢堅定的追隨者,朱由檢把他升任為刑部侍郎之後史可法一直在帶人研究和完善大明律。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整個大明對於大明律最熟悉的人非史可法莫數。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