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209公開審判5
作者:深水的鹹魚      更新:2021-06-14 21:02      字數:2317
  公開審判進行的很順利。

  有了這些“罪犯”的配合,再加上充足的證據,當著數萬百姓和皇帝的麵前,所有參與的官員根本不敢徇私。

  很快就根據大明律完成了對罪犯的判決。

  當判決書送到朱由檢身邊之後,朱由檢在根據罪犯的表現,和早已準備好的罪犯判刑建議書。一核對,如果雙方大差不差,就直接蓋了印記加上判決。

  如果出處過大,朱由檢會打回去讓百官重新判決。

  因為步驟繁瑣,所以判決速度並不快。

  不過相比之前,很多官員的心都鬆了下來。

  畢竟律法是死的,人是活的。

  《大明律》共分30卷,篇目有名例一卷,

  包括五刑(笞、杖、徒、流、死)、十惡(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

  八議(議親、議故、議功、議賢、議能、議勤、議貴、議賓),

  以及吏律二卷、戶律七卷、禮律二卷、兵律五卷、刑律十一卷、工律二卷,共460條。

  天下事何其多也,區區460條又豈能涵蓋完全?

  在規則之內盡適當的輕判,既能維護法製維護陛下的麵子,又能維護自己的關係,何樂而不為呢?

  朱由檢此行的目的是為了向世人展示自己重振法紀的決心。

  又不是來殺人的。

  所以除了極個別徹頭徹尾的人渣,朱由檢適當的增加處罰之外。

  大部分的人,朱由檢還是尊重百官判決結果。

  畢竟淩駕於法律之上一時爽,一直淩駕於法律之上一直爽。

  但是爽完了之後呢?

  最終還是需要國家來背鍋。

  畢竟皇帝是國家的代表,每天的所作所為有無數的在關注著。

  就好比後世的明星,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該該深思熟慮。

  法律是複雜的,即便普法工作做的再怎麽好,大部分的百姓,哪怕到死也根本不可能知道法律的條條框框。

  上行下效。

  如果作為公眾人物,帶頭做違法的事,就會無形中影響到很多的人。

  就好比後世,為何後來拍的電影,電視相較於之前的電影電視,少了很多吸煙吸毒的場麵?

  甚至很多動漫動不動就會因為存在一些不合適的內容而被封?

  為何一出現,為了明星應援道奶的情況,國家就立馬給與嚴厲的還擊?

  歸根到底,那是因為一個明星在電影中吸煙,勢必會倒是成百上千的人跟著效仿。

  一個危險的舉動,就可能會有小孩子進行模仿。

  一旦浪費糧食的舉動不給與當頭棒喝,三年之內糧食浪費情況必定加劇百倍不止。

  到時候即便是糧食畝產萬斤,也肯定會大規模的出現餓死之人。

  到那時,國家也必出大亂。

  作為大明名義上的主人。

  如果皇帝都不把法律當一回事了,其他人也不會把法律當一回事。

  現在信息傳遞慢,可能隻會影響一部分人,但是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信息傳遞的速度也在不斷的加快。

  一旦出現了無線電,可以一息之間把消息傳遞到千萬裏之外的設備,到時候影響人可能就是以萬起步了。

  雖然在朱由檢的意願中,皇帝是國家的唯一一個有特權的人。

  但是皇帝的特權,是建立在大明存在的基礎上的。

  如果因為皇帝無視法律,導致大明律成了一張廢紙,一坨屎。

  隨後大明完犢子了,皇帝的特權再牛,又有個屁用?

  而且人家的親屬都那麽自覺地出錢出力,幫助朝廷移民,即便是不給對方麵子,也要給銀子麵子不是?

  法規之內,為朝廷謀些錢財不為過吧?

  “張亮,原禮部尚書之子,根據大明律,你被判處刑期10年,罰款500兩,不得減刑,你父親的職位也因為你的緣故而被削,出來之後好好做人,不要在作那些壞事了。”

  “孫元亮,原戶部尚書的侄子,根據大明律,你被判處刑期8年,罰款800兩,不得減刑,你叔叔的職位也因為你的緣故而被削,出來之後好好做人,不要在作那些壞事了。”

  .....。

  “孔胤植,孔子六十四世孫,繼任衍聖公十餘年,孔家變成了藏汙納垢之所,孔聖托夢於陛下,廢除孔胤植衍聖公一職,罰銀5萬兩,判處無償教書15年。

  “孔長順,孔胤植孫子,按照大明律?判處無期,罰款3萬兩,不得減刑。”

  “孔知約....。”

  時間一晃,七天過去了,公開審判也進入了尾聲。

  來自皇室宗族,百官親屬,天下第一世家的人渣們也受到了該有的懲罰。

  可能礙於朱由檢的威嚴,幾百號犯人中,除了開始的朱德才死不認罪之外,其他的人都幹淨利索的選擇了認罪。

  這幾天全國的大明報和啟明商會入股的茶攤等都在不停的報道。

  很多百姓多了一些飯前茶後的談資。

  朱由檢借此機會大大的刷了一波民心。

  畢竟讓百姓高興的,成本最低的行為莫過於,殺貪官,清人渣了。

  借助此次公開審判,朱由檢前前後後收繳了大概1000萬兩的白銀,其中孔家自覺繳納的善款就高達300萬兩。

  雖然這裏麵充滿了“py”交易,

  雖然這些銀子大都進入了國庫。

  但是流入國庫的銀子不也是大明的銀子嗎?

  朝廷這些年,收入暴增,支出也同樣暴增。

  幸虧有啟明商會和“煤山”的幫助,不然強軍,移民,賑災,大興工程,早都把朝廷的國庫給榨幹了。

  作為大明的皇帝,看著每年的財政赤字,和從沒有裝滿過的內帑和國庫心裏別提多擔憂了。

  有了這1000萬兩,再加上國庫基本的收入,最起碼2個月之內。

  戶部不會再惦記自己的內帑了。

  這樣一來,朱由檢就又可以財大氣粗的過上幾個月了。

  皇宮之內該維護的就維護一下。

  夥食也需要改善一下,頓頓四菜一湯有點小氣了。

  得隔三差五加個烤鴨慶祝一下。

  畢竟,手裏有錢了,合理的消費還是必須的。

  要是今後辦點啥事,戶部尚書再給老子哭窮。

  老子就坐在龍椅上,從懷中抽出一打銀票銀票,直接甩在對方的臉上。

  不夠那就再來一打。

  不用再為錢擔憂的日子,想想就讓人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