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162朝鮮處理辦法
作者:深水的鹹魚      更新:2021-04-28 18:33      字數:2298
  就在朱定國忙著在朝鮮賑災救濟災民的時候。

  京城百官正在對如何處理朝鮮問題吵開了鍋。

  “陛下,朝鮮乃彈丸小國,我大明既然已經幫助朝鮮驅逐了建奴,就應該及早從這個泥潭中脫離出去,不然到那時必然國庫空虛,.....。”

  孫傳庭說道。

  在他看來,朝鮮確實是大明的屬國,但是那種苦寒之地有個屁用?

  而且朝鮮此國,乃小人也。

  萬曆年間,大明為了幫助朝鮮抵禦日本侵略者,消耗了多少人力物力?

  結果呢,這玩意居然敢背叛大明。

  大明驅逐敵人就行,消除北麵威脅就行,實在是沒有必要在那苦寒之地逗留。

  “陛下,孫大人此言差異,根據朱大人的情報顯示,建奴無道,在撤退的時候大肆劫掠,燒毀房屋。很多百姓除了身上的破衣服之外沒有任何的東西了。

  如果我們放棄朝鮮的話,那些百姓可就全完了。

  這樣做實在不符合我們天朝上國的形象。”

  相較於存粹軍人出身的孫傳庭,盧象升身上明顯多了股文人的氣息。明顯要更加的愛護百姓。

  雖然這不是自己國家的百姓,甚至還為大明的死敵建奴提供了大量的物資。

  “陛下,臣有本奏。

  古者,以仁為本,以義治之之謂正。正不獲意則權。權出於戰,不出於中人。是故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以戰止戰,雖戰可也。

  故仁見親,義見說,智見恃,勇見身,信見信。

  內得愛焉,所以守也;外得威焉,所以戰也。

  戰道:不違時,不曆民病,所以愛吾民也;不加喪,不因凶,所以愛夫其民也;冬夏不興師,所以兼愛其民也。

  朝鮮本就是漢人的領土。漢朝在朝鮮地上設置樂浪、真番、臨屯、玄菟四郡,是為漢四郡。

  朝鮮之民,本就漢民也。

  既然陛下收複朝鮮,自當把朝鮮百姓當坐大明的百姓一樣對待。”剛被調回京城的閻應元回答道。

  “陛下,不可!仁義沒錯,但是收複朝鮮之事有待商榷。

  而且那些朝鮮之民,之前可是後金的幫凶,我大明不追究其責,就已經算的上仁慈了。

  如果把他們收歸漢民,豈不是向天下人明示,哪怕之前是大明的仇人,一翻身就能成為天朝上人?

  此舉名聲雖好,但是確不利於王朝的長治久安。”

  “陛下,臣附議。....”

  “....”

  以孫傳庭為首的人,朝鮮的事情是朝鮮人自己的鍋,大明不應該進行支援。而且大明國庫空虛實,還要麵對大規模的移民,根本無力救助朝鮮人。

  大明應該找到李氏王朝皇族的其他人員,把這個爛攤子交給對方。

  但是盧象升等人確覺得,既然大明已經占據了朝鮮,那朝鮮百姓就已經是大明的百姓了,大明百姓受災,理應救助。

  還有一部分有其他意見,不過現在,文人的光輝歲月早已過去。

  大明軍人的地位早已超過了文人,對於這種和軍隊有關的事情,他們連參與的資格都沒有。

  “好了,安靜!”

  “安靜。”

  “安靜。”

  “安靜。”

  隨著身旁太監們的幾次傳話,很快朝堂上就安靜了下來。

  刷刷刷。

  所有人都看著朱由檢,等待著朱由檢做出最後的決定。

  “當皇帝真累。”

  朱由檢心裏道。

  眾人皆以為皇帝好當,但是朱由檢這些年可沒少費勁。

  做出任何一項決策,都要自己反複斟酌四五遍。隨後再讓自己的智囊團討論一下,決策的可能性。

  搞的現在不過20出頭的朱由檢,都開始掉頭發了。

  “不行,必須的改變一下策略,不然自己這個皇帝,遲早要死於工作。”

  “各位愛卿,說的都有道理。太祖把朝鮮列為了不征之國。貿然把朝鮮直接收入大明,不利於我大明的名聲。”

  不過,朝鮮背信棄義,不懲罰也顯得我大明好欺負。

  我決定,對朝鮮進行軍官,那些朝鮮百姓列為3等民。十年之內,收取2倍的收稅,同時服2倍的勞役。

  朝廷借給他們2個月的糧食,等他們收成之後在還給朝廷。”

  之所以隻給他們留2個月的糧食,一方麵是為了減少朝廷的壓力,另一方麵,是為了逼迫對方青壯加入朝廷的開荒團。

  雖然朝廷已經準備向安南揮舞屠刀了,但是安南地區,不同於中原地區,很多地方瘴氣彌漫。

  人長時間呆在裏麵,肯定會出事。

  如果直接開發的話,哪怕有大夫護著,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讓那些朝鮮和土著自然就是開發的是最符合大明利益的。

  這樣一來既能減輕朝廷的負擔,又能減少朝廷開發其他地方的人員損耗,同時還能增加了大明的威懾,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那些死的土著,朱由檢隻能說聲抱歉。

  為了你們的族群能順利的融入大明,你們還是多為大明做出貢獻吧!

  有了朱由檢的決策,朝廷很快就向朱定國發去了朝廷的旨意。

  隨後,朝鮮各處都貼滿了告示。

  “奉天承運皇帝詔。

  朝鮮王朝背信棄義,被建奴滅死有餘辜!

  朝鮮百姓,為建奴提供補給,皆有罪。

  然大明乃仁義之國。主惡已死,不在追究,按照王室規則下葬。

  所有百姓,十年之內稅收,勞役翻倍。.....”

  一旁的士兵們也向朝鮮百姓解釋著大明的政策。

  雖然朝廷說的是2倍稅收,但是按照大明的稅收來說的話,大部分的人,撐死了也就隻交4成的稅。

  最重要的是大明現在的苛捐雜稅基本都取消了,哪怕百姓交4成的稅收,也要比之前的要少的多。

  至於雙倍勞役,那些朝鮮人才不在乎呢。

  亂世人命不值錢,體力更不值錢。

  真正值錢的是糧食。

  因為現在大家都是一清二白的,哪怕大明設置了很多粥棚,也隻能勉強不餓死。

  饑餓的滋味可不好受。

  甚至還有人希望勞役更多一點,這樣就能多吃幾天飽飯了。

  “朝廷在南方需要開闊土地,誰家裏去一個青壯,家裏雙倍的賦稅和搖椅就能取消,還能額外獲得2石的糧食,這麽好的條件,不抓緊時間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