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宗教改革3
作者:深水的鹹魚      更新:2021-03-09 05:08      字數:2575
  崇禎5年3月初一,京城九門,南京,西安府,太原,濟南,開封等地都出了一個頂座是蓮花狀的柱子。

  起初百姓還不在意,但是此柱子每日日出的時候,自動長1尺,蓮花開一分。光芒強一分。

  如此神跡很快就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護國寺,方丈親臨,親眼見證神跡之後大驚不已,隨後便辭去方丈一職,用心修行起來。

  9根柱子也被人們尊稱為蓮花神柱。

  有不少人猜測是漫天神佛對陛下的認可,

  但是同樣有不少人認為這是漫天神佛對陛下的不滿。

  當百官白消息遞上來之後,朱由檢隻是簡單的下令派遣士兵維持秩序,就沒在理會。

  有人懷疑是人做的把戲,想要掀開柱子一探究竟,但是被百姓和士兵阻止。隻能悻悻離開。

  有人想將神柱請回家中,但是同樣被百姓和士兵阻攔。

  有人想......

  7日之後,神柱周邊早已聚滿了百姓。

  五城兵馬司不得不加派人手維持治安。

  午時4刻。

  在眾多百姓的見證中,同一時間,蓮花盛開,柱子無火自然。

  火焰滔天,但是確感覺不到絲毫的熱量,就連柱子旁邊觀察柱子的百姓也沒有白燒傷。

  眾人見狀紛紛跪地參拜神佛。

  半炷香之後,火焰散去,地上隻剩下一個蓮花台,上麵還擺放著一個金光閃閃的卷軸。

  一些得道高僧見狀,在百姓的矚目下,小心翼翼的上前拿起卷軸。

  “請高僧,宣讀上天的旨意。”

  人群中有人喊道。

  一時之間不少人跟著喊了起來。

  這麽多天的所見所聞,百姓早已把蓮花神柱,當做了神跡,現在出現了一個卷軸,自然是上天的旨意。

  既然是上天的旨意,百姓自然希望知道了。

  “好吧,既然是上天的旨意,我等自然不敢隱瞞。”得道高僧顫顫巍巍的打開了神祠卷軸,之間上麵密密麻麻的寫滿了花生米大小的文字。

  還未等高僧開口,

  卷軸居然爆發了劇烈的光芒,隨後自己發出了雄厚的聲音。

  “朱由檢,乃紫微星轉世,代表著上天的旨意。

  佛門不自查,居然成為了藏汙納垢之所在,實在令我汗顏,所幸陛下.....。

  .....

  第六條

  宗教團體的成立、變更和注銷,以及招募人員,阻止聚會,必須向的官府匯報。

  所有新的宗教成員必須進行登記。

  第七條

  所有宗教團體,有收集百姓建議和提交問題的義務。

  個宗教團體需要把每年百姓遇到的問題提交各當地官府。.....

  .....。

  ”

  隨著聲音停止,金光驟停。

  一些勳貴,早已冷汗琳琳。

  無數百姓紛紛無不麵露笑容。

  笑得最開心的就是藏在皇宮裏麵的朱由檢。

  無他,認可自己的人直接飆升到了999萬,隻差一點就能讓係統升級了。

  這樣的現象是朱由檢通過係統兌換的。自從係統升到7級之後,多了一個功能,就是定製獎勵。

  雖然這個獎勵消耗了朱由檢足足半年的掛機獎勵,但是解決的麻煩可不少。

  根據密衛來報。2京十三省出現的神柱,都有名僧在側,圍觀的百姓更是不計其數。

  這個神跡足夠鎮壓大部分的心有異心之徒了。

  個別鐵了心要找死的,也翻不起多大的浪了。

  “叮,恭喜主人,認可主人的人,已經超過1000萬,係統升到8級。.....。”

  “叮.....。”

  ...

  時間一晃,就到了3月15,朱由檢罕見的召開了大朝會。

  坐在龍椅上的朱由檢能明顯的感覺到底下的官員看自己的目光都變了。

  “各位愛卿對大明宗教管理條例還有什麽意見嗎?”

  “陛下,此乃上天之意,我等自然不敢有所怨言。”

  為官之道,空有一顆愛民的不夠的。

  官場如戰場。

  很多時候你不爭也得爭。

  尤其是京官,稍不留神,就可能成為別人攻杵的對象。

  所以官員們,都比較注重信息的手記。

  京城外那麽大的事情,他們怎麽可能不知?

  常言道“子不語怪力亂神”,但是那可是真真正正的神跡啊。雖然很多官員沒有親眼見到,但是他京城裏親眼見到的人可不少。

  神跡卷軸,不少官員都去看了。

  裏麵的內容,雖然不能全部記住,但是也知道個七七八八。

  陛下把上天的旨意,當做法律,誰敢反對?

  即便你不相信,也不能反對啊。

  不然傳出去,還不得被人罵死?

  再說了,這又沒有動自己的利益,何必自找苦吃呢?

  “既然如此,那就把大明宗教管理條例傳到地方,讓各個地方官府,對各大宗門進行管理。再監督的時候也要監督好下相應的官員。誰敢貪汙,殺無赦。”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百官齊呼到。

  “天下是我們明人的天下,不是我一個人的天下.

  也不是你們天下。

  那是天下人的天下。

  自古一來,王朝命數不過300載,大明立國已經兩百六十多年了。

  很多人估計早已經忘記了百姓之苦,異族屠刀之利,亡國之恥了!

  民著,國家之基石也!

  國家的基石是否穩定,看的不是我,是你們!

  說實話,我對你們真的很失望!

  我知道你們很多人都覺得,哪怕大明完蛋了!

  其他人得到天下之後,還是需要當官的來治理天下!

  這樣一來你們就可以繼續當官。

  但是你們不想一想,亡國之臣配嗎?

  如果皇帝名聲不好,官員是好官,那新朝還可能會用一用。

  如果是狗官,別說用,不拿你們全家腦袋換取民心都不錯了。

  即便是開始為了穩定,留下你們一條命,後麵也難保不給你們秋後算賬。

  不說其他的,哪怕是為了你們自己,我也希望你們當個好官。

  ......

  “為官想為”,古語有雲:“意莫高於愛民,行莫厚於樂民。”

  希望各位愛卿,將個人名利看得輕一點,將百姓利益看得重一點,

  始終以真誠之心對老百姓,不要亂顯官威。

  “為官敢為”,大事難事看擔當,順境逆境看襟懷”

  朝廷有什麽問題,那就說出來,大家商討解決的辦法。

  “為官勤為”古語有雲:“執政以廉為本,為官以勤為先。

  恪盡職守,勤於政事,認真負責的百姓作實事。經常下去看看。務本求實。看看問題究竟出在哪?

  “為官善為”。善為是方法、是保障。

  製定決策過程中,必須多想一層,多問一句,多論一遍。多請教擅長的人,多聽聽。

  除此之外,還要管好自己的子弟,不要讓那些人成為禍害。

  律法無情,我不希望,將來有一天,...”

  龍椅上,朱由檢冷冷的說出了自己,登基之後就像說得話。

  “陛下聖明,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