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天下震動
作者:深水的鹹魚      更新:2021-01-03 18:25      字數:2394
  崇禎元年11月16日。

  錦衣衛指揮使李忠親自帶著500名錦衣衛包圍了施家。

  隨後一箱箱的金銀珠寶,古玩字畫從施家抬出,當著眾多百姓的麵前直接被打開。

  統計完之後,又拉著從施家抄家獲得的錢糧在京城轉了一圈。

  “不是把,錦衣衛又開始抄家了?”

  “放屁,你睜大你的狗眼看看,這裏麵的多少銀子,施風來那個狗官,能有今日也是活該。”

  “從來隻聽錦衣衛詔獄的恐怖,沒想到,錦衣衛居然還能抓貪官。想來錦衣衛的名聲不好,也是被這群貪官敗壞的.”

  隱藏在人群中的錦衣衛,在聽到百姓的悄悄議論之後,不少人都人都暗地了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多抓幾位狗官。

  就在李忠帶著錦衣衛,拉著從施家抄家所得的物品在京城有節的時候。

  張瑞圖,李國親自率領五城兵馬司的士兵,包圍了數百個官員的府邸。

  一時之間,整個京城官員全都人心惶惶,生怕陛下抄了他們的家。

  “聽說了,遼東大勝,陛下沒錢獎勵士兵了,才抄了施大人他們的家.”

  “胡說八道,錦衣衛查抄施家的時候,遊街的時候,我可在一旁看著。光裝白銀的車,都裝了整整5輛。怎麽不得十萬兩白銀,一個首輔一年的俸祿才多少?.....”

  “殺的好,殺的妙,貪官都該千刀萬剮。”

  “我聽我隔壁的三大爺的孫子說,昨天錦衣衛給陛下遞了一個折子,隨後陛下大發雷霆,我猜這次定和錦衣衛遞交的折子有關係。”

  “真的嗎,錦衣衛遞交的什麽折子,該不會是遼東出問題了吧。”

  “呸呸呸,放你的狗臭屁,建奴都被趕進朝鮮了,哪還有翻盤的本事?”

  “王老三快說,錦衣衛遞交的折子到底說了啥?能讓陛下大發雷霆?”

  “我隔壁的三大爺家的孫子,隻不過是一個小太監。別說接觸不到奏折,就是呢個接觸到,就他那鬥大的字都不識幾個的水準,也不可能認識啊。”

  ......

  崇禎元年11月17日。

  看著缺了一半的官員,朱由檢的臉色難看的要命。

  “告訴我,你們的俸祿是不夠你們生活嗎?”龍椅上,朱由檢咆哮到。

  “臣等知罪,請陛下息怒。”

  “臣等知罪,請陛下息怒。”

  “從即日起,所有未過花甲之年文官和大明皇室成員,每年農忙之時,必須抽出時間來收割1畝地,期間錦衣衛和百姓一起監督,任何人不得幫忙。違令者革職查辦。

  每年清明之後,禁食2天。....

  此事為常曆,如遇災禍,可推遲。”

  朝堂上,王承恩,一字一句的重複著朱由檢嘴裏的話。

  伴隨著一句又一句的話,所有的官員心裏都忍不住打了顫。

  收割一畝田還不的把他們累死?

  禁食2天還不得把他們餓死?

  千裏當官隻為財。

  從古至今,有哪朝的官員俸祿像大明這麽低的?

  現在有讓人幹著幹那,還算的上高高在上的官老爺嗎?

  ‘不行,不行。必須的組織陛下這個錯誤的決定。’

  “陛下,臣有本有奏,王政之基,在於農桑,農忙之時,正是,稅收之時。....”

  “張大人,從天啟3年開始,每年都要收揚州鹽商,800兩的孝敬。

  天啟6年,收滄州某富戶600兩銀子,幫助其子逃脫大明律的製裁.

  天啟6.......。”

  朱由檢沒有說話,一旁的錦衣衛指揮使李忠,急忙出來嗬斥道。

  身為錦衣衛指揮使,雖然沒有獲得朱由檢的絕對信任,但是最基本的察言觀色還是懂的。

  陛下此舉,就是趁著這次反腐,京官實力大損的時候強推這條法令。

  百官不是不懂,實在皇室對這群官員太好了,讓他們忘記誰才是這個天下的主人了。

  “拖出去。抄家。”朱由檢一句話直接判了對方死刑。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出頭鳥被打,其餘人自然不敢在放肆,畢竟現在不是洪武年間,經過這麽多年的放縱,還有幾個清官?

  即便自己不貪的,誰又能保證自己和族人沒有幹過違法亂紀的事?

  陛下的2條法令將來雖然可能會要自己半條命,但是總比現在丟了一條命要強。

  而且誰都知道老朱家的皇帝一般命都不長,陛下又如此的作妖。搞不好哪天就沒了。

  。。。。。

  “陛下有令,明年每戶免除3畝耕地的稅收!

  陛下有令,為了避免出現官員不知百姓疾苦的情況,所有未過花甲之年文官和大明皇室成員,每年農忙之時,必須抽出時間來收割1畝地,期間錦衣衛和百姓一起監督,任何人不得幫忙。違令者革職查辦!

  陛下有令,從即日,3個月之內,所有人必須按照實際情況上報土地,和隱瞞的人口,凡是有隱藏著,一律重處!

  陛下有令,從即日起,3個月內,以前貪汙的官員上繳貪汙款項,隻隔職,不在追究其他事情,如果不交,必定重處!

  ......。”

  隨著朝廷政令的下達,在密衛和啟明商會的有心宣傳下,整個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大明。

  一時之間,無數底層老百姓忍不住跪倒在地高呼:大明萬歲,陛下萬歲。

  但是同樣的也有無數的達官貴族,地主老財,在背地裏恨不得生吞了朱由檢。

  治大國如烹小鮮,

  要是擱在以前,朱由檢必定不敢這麽做。

  一下子得罪幾乎全國有權有勢之人。

  但是現在,朱由檢還真不怕。

  遼東之事已經穩定,蒙古實力大損。

  除了留守在遼東的十餘萬朝廷精銳之外,40萬朝廷精銳大軍現在就在京城附近。

  再加上“煤山”已經升到6級,以及遼東大捷在這。朱由檢還真不怕出亂子。

  至於造反,朱由檢根本不擔心。

  其他的不說,這一年來,朱由檢覺得自己作為一個皇帝還是比價合格的。

  對外戰爭暫且不提,單單免除3餉,降低鹽價,以工代賑,妥善的安置因為旱災產生的數百萬陝西災民這幾件大事,就足以保證朱由檢在大明普通百姓心中是一個明君。

  再加上,朱由檢玩的可是陽謀,再加上密衛和啟明商會的消息傳遞速度,朱由檢可不想信,那些人能蠱惑多少無知的百姓。

  沒有無辜的百姓作盾,再加上朱由檢已經退了一步。和科爾沁部眾高層的腦袋在一旁。朱由檢可不相信有多少人敢冒著抄家滅祖的結果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