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
作者:深水的鹹魚      更新:2021-01-03 18:25      字數:2230
  朱由檢這種不按常理出牌,讓眾多大臣一時之間沒能反應過來。

  靖康恥,五胡亂華,衣冠南渡,眾人有所耳聞,但是也僅僅是有所耳聞而已。

  具體怎麽的恥辱,除了那些編寫史書的人之外,再場的各位大人全都不知道。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你們都是飽讀聖賢書之人,告訴我,為何嶽鵬舉(嶽飛)要寫這首詩?”

  “在告訴我,南宋最後怎麽了?

  古語有雲“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⑤安,忘戰必危。“《易》曰②:“君子以除⑥戎器,戒不。“夫兵不可玩,玩則無威兵不可廢,廢則召寇。昔吳王夫差好戰而亡,徐偃王③無武亦滅。故明王之製⑦國也,上不玩兵,下不廢⑧武。《易》曰④:“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兵著,國之重事,兵強則國穩,異族不敢動,兵弱則國不穩,異族四動。民不聊生。

  自大明立國以來,除洪武,永樂年間之外,9邊重地時長受到韃子的侵擾,韃子無道,燒殺劫掠無惡不做,如果沒有我大明百萬精兵,護衛邊關,受苦的可就不僅僅是9邊的百姓了。

  幾百年來,是這些大明勇士,用自己的血肉,給你們撐起了大明的穩定,沒有他們,你們哪能安穩的吃飯睡覺?哪能隔三差五出去聽個小曲?

  說句實在的,那些犧牲的大明勇士,是我們大明所有人的恩人!

  你們這是對待恩人的態度嗎!

  幾十年的聖賢書就交了你們這些嗎!”

  雖然不少官員早都仁,義,禮,智,信不知丟到哪裏去了,但是出來混還是需要講麵子的。

  尤其是自詡孔聖門生的百官,孔聖真正想教的沒學到,倒把裝麵子學的十成足。

  知恩圖報一直是儒家所提倡的,儒家大力提倡的孝順,說白了也是知恩圖報的一種。

  自詡孔聖門徒的百官,敢明著根皇帝唱反調,但是確根本不敢明著反對儒家的提倡。

  “陛下所有極是,但是......下官覺得僅僅陛下萬金之軀,如果在遇到刺殺怎麽辦?不如將每年祭拜的事情,交給天使來辦如何?”

  本想繼續勸諫的禮部尚書周道登,看到800多雙蝕人的眼神之後急忙改變了計劃。

  陛下說這麽多,大明忠烈祠已經是板上釘釘,根本不可能改變的事情了。

  誰敢反對,除了會遭受大明武官的仇視之外,還會受到大明百萬士兵的仇視。可以說一下子就把所有武人給得罪死了。

  雖然大明重武輕文已經很久了,但是沒有一個人有膽量敢得罪大明雖有的武人。

  所謂天使,說白了就是代表陛下辦事的人,雖然是代表著陛下,但是畢竟不是陛下本人。

  帝王親自參拜與天使代表陛下進行參拜,在普通百姓眼裏或許沒多大區別,但是實際上裏麵的差別大了去了。

  帝王親自參拜,就相當於一下子把武人的地位拉倒頂端,即便大明文官全力反對,用不了多久,武將就會反過來騎在文官的頭上。

  但是反過來,天使代表陛下進行參拜,雖然武將的地位也能得到提提升,但是提升的有限,撐死了就和文官平起平坐。

  武將他們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嘴臭,一旦哪天那個不長眼的武將得罪了陛下,到那時文官翻身隻在陛下一念之間。

  “是啊,陛下,今日陛下有上天保佑,自然能平安無事,但是常言道,隻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陛下萬金之軀,整個大明的安危可都在陛下的肩上了。要是出現個三長兩短的......。”

  “哼,想把老子關在皇城裏,做夢?”朱由檢心裏道。

  不得不說,能混上官的,腦子都夠靈活的,不禁能結題發揮,反將自己一軍,還想把自己鎖在皇城裏。

  要不是朱由檢上輩子,經曆過網絡洗禮,再加上親自修過遮醜牆。還真猜不出這群官員的真實目的。

  “哼,京城難道不是我大明的地盤了嗎?連我的安全都不能保證,還何談保證諸位愛卿的安全,傳我命令,即日起,所有官員必須由錦衣衛貼身護衛。.....”

  “陛下,不可啊!”

  “陛下,不可啊!”

  身後的百官聽聞之後,紛紛跪地懇請朱由檢收回成命。

  能混到這個位置的,有幾個是兩袖清風的?有幾個沒有明著按著幹違法的事的。

  比如,大明律命令禁止官員逛青樓。但是有幾個官員能遵守的?

  這事,錦衣衛知道嗎?肯定知道,但是知道歸知道,匯不匯報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現在陛下親自讓錦衣衛插手,萬一哪天胡說個夢話,豈不是把自己的腦袋給坑沒了?

  “陛下所言甚是,京城乃我的大明的都城,這都不能安全,何談其他方麵的安全,臣家中略有小資,願出3000兩,協助大明掃除京城周邊的不穩定因素。”

  禮部尚書周道登道。

  雖然禮部尚書周道登不管戶部,但是朱由檢這一年的花錢本領,禮部尚書周道登可是有有所見聞的。

  給官員加餉,給士兵更新武器,補發軍餉,陝西賑災,修建那個什麽京津鐵路,再加上現在的封賞,那可都是百花花的銀子啊。

  在周道登看來,大明國庫本就空虛,再經過皇帝的這麽一折騰,肯定是更加的空虛了。

  想要讓錦衣衛監察百官,又是一大筆銀子。陛下可不一定有這個錢。

  如果自己這邊主動提出捐錢給軍部以穩定周邊的話,陛下肯定會借驢下坡,收回成命的。

  想比腦倒上頂著一把刀,還是給錢更好一點。

  “臣家裏窮,願出1000兩,協助大明掃除京城周邊的不穩定因素。”

  ....

  為了不讓錦衣衛護衛自己的安全,這些官員紛紛慷慨解囊。

  “陛下,臣願意捐1兩銀子”一旁的韓一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