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蒙軍撤退
作者:深水的鹹魚      更新:2021-01-03 18:25      字數:2314
  如果是平時,看到明軍丟過來東西。作為馬背上長大的蒙古人,自然會想辦法避開。

  但是現在大家雙眼都被仇恨蒙蔽了,恨不得立刻撲上去撕碎這隻明軍,

  再加上現在黑火藥威力一般,而明軍丟的武器個頭實在太小,整個大軍根本沒有把對方丟的武器放在眼裏。

  “轟。轟,轟。”

  接二連三的爆炸,在蒙古大軍的前鋒出響起。

  巨大的爆炸瞬間吞沒了最前麵的蒙古士兵。

  四濺的鋼鐵碎片肆意的收割者無知者的生命。

  爆炸過後,蒙古大軍最前麵3000精銳幾乎全軍覆滅。

  要知道,現在躺在地上的可是蒙古大軍中最精銳的存在。

  就這麽莫名其妙的倒在了地上,對蒙古大軍來說絕對是致命的打擊。

  “完了,完了,徹底的完了。”看著躺在地上不住呻吟的士兵,林略和咕咕各都忍不住歎息到。

  “傳我命令,全軍立刻撤退。”盡管損失了3000精銳,但是並沒有嚇傻咕咕各。

  深知攻克榆林無望的咕咕各隻能心裏祈禱明軍還未修複長城缺口,好讓大家能順利的逃回草原。

  明朝騎兵從北麵而來,自己留下看守後路的軍隊結果可想而知。

  雖然對這些留守的軍隊無一個人回來報信心有不滿,但是現在最主要的就是先逃回草原再說。

  現在大軍糧草將盡,盡管能拿馬匹充饑,但是失去了馬匹的蒙古人豈不是成為了明軍的案板上的肉?

  ....

  “快看,快看。韃子撤了。”榆林城上一名眼尖的明軍,看到城外的韃子大營,火光四起的時候,興奮的喊了起來。

  附近的明軍見狀急忙起身,向著韃子的營地看去,隻見衝天的火光在韃子的營肆虐。滾滾濃煙早已直衝雲霄。

  即便隔著好幾裏遠,也能感到熱狼直撲而來。

  “你們在這看好了,嚴防韃子偷襲。我去向總兵大人匯報這個情況”城牆上的一位百戶孫可急忙喊道。

  火燒營地,韃子肯定是撤了,這麽好的消息要是匯報上去,搞不好總兵一高興還能賞賜自己點東西呢。

  朝廷清查軍田,足額發放餉銀,還每個月補一點之前的欠餉,大明的邊軍雖不說日子過的有多好,但是最起碼吃穿還是不愁的。

  百戶就更能不用說了。日子要比之前好過多了。

  信任榆林總兵,治兵機嚴,賞罰分明,在軍營中威望極高。

  報功的賞賜雖然不高,但是肯定會別總兵大人接見,要是總兵大人心情好,隨手賞賜自己幾個丫鬟,自己的終身大事也能解決了。

  再不濟,隨手送一個小玩意,今後也有吹牛的資本了。

  憨厚耿直的眾士兵,並沒有意識到百戶居然如此“奸詐。”反而不斷的催促孫可快點把韃子撤兵的好消息告訴總兵大人。好讓總兵大人高興一下。

  韃子攻城的這些日子以來,總兵大人的辛苦是眾所周知的。

  白天現場督戰,夜晚巡視,守衛。視察傷兵,督促後勤。

  可以說,大家能在一天的戰鬥之後,吃上一頓熱飯,喝上一口熱水,回到被窩安穩的睡上一晚,全都有總兵大人的功勞。

  這樣一個帶兵如子的總兵,大家自然希望總兵大人能早點高興起來。

  “城外的韃子跑了。”

  “城外的韃子跑了。”

  ...

  孫可騎在馬上邊喊,邊向總兵府駛去。

  正常情況下,除非軍情急報或者是朝廷八百裏加急,大明城池是不允許縱馬的。以免傷及普通百姓。

  但是韃子逼近之後,為了避免有間隙提前混入榆林城,榆林城可就采取了戒嚴措施,禁止百姓隨意外出。

  為了加速消息的傳遞,4個城門都放有馬匹,方便傳遞消息。

  正是因此,孫可才能騎馬前去報信。

  孫可很快就趕到了總兵府,剛剛就寢的66號,聽到消息之後,連衣服都沒有整理好,就急忙把孫可招進來。

  66號雖然是生化士兵,精力遠勝常人,但是韃子圍城的這麽多天,事情實在是太多了。根本沒能好好的休息。

  現在不需要隱藏榆林的實力,再加上經過孫傳庭這麽一鬧,城外的韃子幾乎隻要不是腦袋集體被驢踢了就不會在選擇攻擊榆林城。

  即便發動攻擊,就對方的實力根本不可能拿下榆林。

  放鬆下來的66號一下子也壓不住自己的困意,隻能匆忙回去休息了一下。

  “大人,城外韃子燒了營地跑了。”

  一進客廳,看到總兵大人之後,孫可急忙跪地匯報到。

  正常情況下,匯報消息的話,應該在大廳,不過大廳現在有著太多的軍事機密,隻能讓孫可到客廳進行匯報了。

  “起來吧。”

  66號雙手把孫可扶起道。

  “上茶,賜座”

  隨著66號的幾聲令下,兩個水靈的丫鬟,直接端著茶和糕點上來了。

  “咕,咕”孫可盯著2位丫鬟忍不住的吞了2口口水。

  當兵3年,母豬塞貂蟬,更何況,這兩名端茶的丫鬟本身就長得不賴呢。

  孫可一時失常也是情理之中。

  “大人,剛剛城外韃子火燒了營地,往北跑了.。”

  回過神來的孫可,意識到自己失態,急忙轉過目光,向總兵大人匯報了剛剛自己看的的情況.

  “哈,哈,哈,你做的不錯,該賞,按照軍規,我就賞你布一匹,銀1兩,等會你自行到庫房領取一下吧。”

  這樣的賞賜,絕對算不上高。

  但是這樣的賞賜確是朱由檢親自定下來的。

  在朱由檢看來,自古以來,漢人王朝對軍隊的賞賜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很多時候不該重賞的偏偏重賞,該重賞的確隻是一筆帶過。

  沙場決戰,功勞最大這,1將,2兵,3後勤。但是往往很對賞賜會給那些根本沒有屁功勞的人。

  這種情況到了大明顯得更是奇葩。

  報一個好消息,往往能獲得數百兩的賞賜,而前線辛苦殺敵的士兵最後到手的還不足報信人的百分之一。

  這還不算什麽?

  武將打了勝仗,的先把大半的功勞分出去。

  武將打了敗仗,全靠拚背景,有背景,別人背鍋,沒背景,給別人背鍋。

  就連大明鼎鼎的戚少保,都得依靠文官才能領兵,足見問題之嚴重。

  賞不平,罰不公,再加上拖欠餉銀,大明軍隊能有戰鬥力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