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貸款坑死大股東xiNShU.
作者:藍星幸存者      更新:2020-12-21 01:54      字數:4258
  仇頎昌看完了倉耀祖給他播放的錄像資料之後,也陷入了沉思,這確實是個問題啊,他以前確實是沒有怎麽關注這些,沒想到這賬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啊。上萬億資金的規模還真有點嚇人啊。

  “真有這麽多?”

  “必須有啊,清大都留不住人,你認為國內哪家大學能留住?尖子生都走了,回來的能有多少,你們應該有數據吧。我希望可以在BIG7聯盟這裏搞一搞試點,反正這幾家學校也沒什麽特別的,國家都有同類的學校作備胎,你們看看我們大學聯盟能發展到什麽程度,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嗎?又不是你們當成寶貝疙瘩的那幾所學校,搞不好也不心疼啊。”

  “燕郵那邊的校領導會同意嗎?那些教職工呢?”

  “應該會同意的吧,有好處啊,薪酬會漲啊,研究經費更寬鬆啊,學校的發展也會有個大提速啊,掌控一家年收支超百億的大學是什麽概念,不比現在這樣憋屈著過日子好啊?如果有教職工不願意就調職好了,或者給他們三年的選擇期,這都是小事情。”

  “如果我是說如果啊,如果燕郵、燕影、財大、央美和政法估值都是200億,交大和師大估值300億,你能認同嗎?”

  “嗯,可以,但我可能會分步驟進行,首先我可能要拿下燕郵,接著是財大,然後是燕影、然後是央美、然後是政法,最後才是交大和師大。未來這幾所學校會整體打造一個大學城,各自獨立但高度融合。”

  “這倒是沒問題,那股份占比呢?你需要給出個時間表啊,多長時間能看到利益呢,比如吸納留學生的人數。”

  “股份占比的話就先最高75%吧,可以不?我投資會越來越多,國家跟不上的話,早晚也要把股份讓出來,比如第一年我就要投入150億元進燕郵,你們就要投入50億元,我想知道其他學校會不會炸鍋呢?”

  “合著你買入燕郵股份的150億,直接就要留下50億?你打的是這個主意吧。”

  “是啊,指望你們往外掏錢可是很難的,但股份在那裏,你們不掏也不行啊,得按合同辦事啊,除非你們願意把股份被我稀釋掉。以後的每一年我可能都要投入上百億的資金進去,投資的壓力可是很大的,這股份可不好拿啊。對了學校教職工的工資還是你們來發,這些投入可以衝抵下一年投資的資金。”

  “可以,這樣能穩定一下人心。那我就把這個錄像拿走了,咱們剛才商量的這些,我也會如實上報,看上麵的回複吧。”

  “成,辛苦老仇你了,我等著你勝利的消息。”

  “我再確認一下,你會拿出150億元來收購燕郵75%的股份,並且第一年會再投入燕郵150億元的經費,總計是300億元,對吧?”

  “嗯,確定一定以及肯定,我的財力情況你知道的,不會有資金上麵的問題。我拿出來的是300億元,燕郵能留下用來發展的數額是200億元。”

  仇頎昌走了,他要去匯報教育行業改革試點的這個事情。隨著亞洲金融危機的發展,倉耀祖的預測都成為了現實,國家對他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倉耀祖的分量也就越來越重了。

  無論是倉耀祖的眼光,還是他現在的發展速度,還是產業規模,都是令人瞠目結舌的存在。上麵早就和仇頎昌打了招呼,倉耀祖這邊有什麽新情況,讓他就直接上報。

  接下來幾天,上麵組織了幾次會議,專題討論了這個問題,倉耀祖提出的20年後萬億資金規模的推定結論,不少的專家和領導都是認可的,這樣大規模的資金流失,絕對是不能承受的。

  漸漸地大部分人都同意了改革的思路,同意倉耀祖提出的改革試點提議,隻要把這項教育改革試點工作局限在BIG7大學聯盟的內部,這樣局勢無論怎麽發展,也不會失控。那就不如趁著有人願意出大錢的機會,博上一把,萬一要是成了呢,光是想想就讓人激動不已啊。

  BIG7加上長江商學院,就算是8所院校吧,即使再加上燕都醫科大,也不過9所高校,隨便倉耀祖怎麽折騰,成功了培養出人才國家受益,失敗了也可以總結經驗教訓。

  以倉耀祖以往的事跡來判斷,他成功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而這也是國家願意看到的。仇頎昌對於幾所學校的估值明顯是高了很多的,教育部門和各大部委都很滿意,對於隻占25%的股份也都沒什麽意見,實在是被倉耀祖每年150億元的投資額度給嚇住了,真要是占據50%股份的話,那麽國家的投入就太大了,其他的學校也會有意見,不利於改革試點的推行。

  可惜他們不知道,大學聯盟附近的那些地皮未來價值都不止千億啊,倉耀祖要是狠下心來,把幾所大學都拉出去建個大學城,然後在原地搞房地產,他都不可能虧本。

  當然了,倉耀祖並不想搞房地產,那太低端,他要打造的是東方新矽穀,是華夏最重要的科技核心區。

  倉耀祖說的教育改革試點的最壞情況,國家也認同,如果改革失敗了,國家可以很容易重建這幾所學校,畢竟師資和組織架構還是在的嘛,蓋的房子和地皮也搬不走,能損失什麽呢?無法就是一些錢罷了,這些錢也花在了燕都,肉爛也是爛在鍋裏的。

  統一了意見,很快有關部門就下發了紅頭文件,準許BIG7大學聯盟在國家有關部門指導下,有序開展大學股份製改革試點工作。

  第三期的《楊嵐訪談錄》播出了,這次的話題也引發了不少的議論,尤其是足球圈和教育界,都有不少的議論聲發出來。

  校長群裏的校長們其實也很讚同倉耀祖的改革想法,留不住學生和科研經費的緊缺問題,每所學校都有,而且每年都有,就沒有一年是省心的。

  教育這個行業是典型的金字塔結構,不論是學生還是學校都是金字塔結構的,隻有極少數的學生能上極少數的那些好大學。學生要努力往上爬,學校也是如此。可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啊,沒有資金就留不住人才,沒有人才,一切都是空談啊。

  校長們沒議論幾天,就收到了上麵批複允許BIG7大學聯盟開展大學股份製改革試點工作的文件,文件也規定,除了燕都醫科大待定,不再允許大學聯盟添加新的成員了。

  隻允許目前的7所公立大學加長江商學院這所商學院開展教育改革試點工作,如果燕都醫科大願意加入大學聯盟,那麽也在試點工作之列。

  BIG8大學聯盟的名稱也正式定為燕都大學聯盟,想要再有新成員加入,那除了燕都醫科大,倉耀祖就隻能建私立大學再加入這個大學聯盟來了。

  拿到這個紅頭文件,倉耀祖召集八校聯盟開會,在會上,倉耀祖說了自己的計劃,第一步先拿燕郵做改革試點中的試點。

  倉耀祖會出資150億元拿下燕郵75%的股份,然後再投入150億元,加上國家的50億元,合計是200億元發展燕郵。

  燕郵的林校長繼續擔任燕郵的校長,得到燕郵1%的股份,工作滿5年再得到1%的股份,這2點股份現在就價值8億元,都由倉耀祖的75%股份裏麵出。

  倉耀祖這個提議一出,林校長還沒表態,其他幾個學校先不幹了,都要爭當這個試點校,可是倉耀祖目前確實沒有這麽多資金啊,為了BIG8大學聯盟的純潔性,幾所大學又不想引入其他投資者,尤其是在知道了倉耀祖的計劃後更是看不上別人了。

  最後幾所大學經過幾天的討論,拿出了一個新方案,那就是讓倉耀祖去貸款,可以先把幾所學校75%的股份都拿下來,確定好歸屬先。

  然後再和國家有關部門簽署借款協議,把購買股份的這些錢再借過來,先投入學校的建設之中,等到倉耀祖資金富裕了,再加大對各校的投資,到時候這些借款也能轉化為國家的投資,總之就是把倉耀祖貢獻出來,讓國家和銀行狠狠地宰,總的原則就是倉耀祖拿出來的錢,打死也不能交上去,要盡最大努力留在大學聯盟,爭取全都用在幾所大學身上。

  倉耀祖很是無語,這可真是豁得出去,太坑股東了啊,那利息可是很多的呢,可倉耀祖的抗議無效,這個方案就定了下來,提交上去估計同意批複的可能性很大。

  倉耀祖也就同意了下來,雖然他要背上千億的債務,還要支付一些利息,反正倉耀祖欠的錢也夠多了,虱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嘛。

  倉耀祖還真不怕欠債,反正再有兩年,等到互聯網泡沫破滅,那時候倉耀祖絕對要逢高套現,他的資產絕對會超過千億美元,心裏有底,所以增加這點貸款,倉耀祖是完全不會在意啊。

  既然倉耀祖同意了,那就幹吧,仇頎昌知道這個方案後也是直咋舌,你們的膽子也太大了,不過呢,既然你們敢借,國家還能怕了不成。

  仇頎昌立即上報,上麵直接就同意了,不怕這攤子搞得大啊,這幾所大學又跑不了,這也算是拉動內需了,真是正合上意啊。

  仇頎昌緊急聯係了幾家銀行,開始為倉耀祖提供貸款,這可是筆好生意啊,幾家銀行恨不得倉耀祖多貸點,而倉耀祖呢,也是來者不拒,銀行能提供多少貸款他就接下多少貸款,他就是要把八校聯盟的地盤全部整體規劃,開始一輪大建設,錢那是多多益善啊,早投入早產出嘛。

  結果倉耀祖要交給國家1600億華夏幣,然後又貸了足足1200億華夏幣,這可真是大手筆,而這1200億元錢全部都要投入到八所學校的一期建設之中去,這可真是一個大手筆啊。

  這事也沒瞞住,很快燕都本地的報紙就率先爆出了這條新聞,傳奇少年負債千億,推動教育改革試點工作。

  千億資金,這是什麽概念,反正清大和燕大在聽到這個消息後眼睛都紅了,後悔啊,怎麽就沒有加入大學聯盟呢。1200億啊,後續還不知道會有多少,這要不了幾年,清大和燕大妥妥就被超越了啊。

  外界的紛紛擾擾,倉耀祖並不在意,拿到這1200億,倉耀祖就拿出400億分配給各校搞科研項目,這些項目一定要多方論證,絕對不能亂花一分錢,然後再拿出400億分配給各校搞基建,剩下的400億就在國家的統籌安排下開始買地,八校聯盟範圍內和周邊的土地全部收購,山腰置業的業務又多了起來。

  招人,不斷地招人,八校聯盟開始大肆招募師資,尤其是一些國外大學的專家和教授,甚至一些剛畢業的博士研究生,都被盯上了。

  央美的老師和教授們也開始規劃整個八校聯盟的地盤,怎麽規劃怎麽建設這可是一項超級工程,既要兼顧實用又要美觀,還得有倉耀祖要求的前瞻性,同時這個區域是有限高的,地下空間怎麽利用,道路要不要改建,軌道交通有沒有規劃,各種事情簡直多到爆炸。

  倉耀祖也在校長群裏向各位校長發出了求援,要求大家務必支持一些得力幹將,必有後報啊。校長們也知道,如果八校聯盟的這次改革試點成功了,那他們也會開展改革,這時候派一些人員過去也是學習的好機會啊,等到輪到自己改革的時候,這可就是寶貴的經驗了。唯一的問題就是要保證派出去的人員還能回得來。

  在倉耀祖保證這些支援的力量不會被挖牆角之後,這項人才支援計劃得以實施,各個學校都派出了得力的人員去幫忙,當然也是學習這些寶貴的經驗。這些支援人員也都得到了承諾,在大學聯盟這邊幹五年,回去最少也是個副校長的級別。

  在這些學校的支援下,八校聯盟的改革試點工作開始快速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