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8章 雙贏和多贏
作者:藍星幸存者      更新:2020-10-17 14:13      字數:2919
  有了完善的圈錢計劃,倉耀祖的壓力倏然一鬆。這次雖然拿下了環球影業,但倉耀祖的負債也來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說沒有壓力那是不可能的。

  這次的米國之行,收購了hotil,這家剛成立不久的公司,收購起來毫無難度,兩個創始人有著很強烈的變現心思。這也和hotil的技術底蘊差有很大的關係,電子郵件係統確實是個好創意,但那些大公司模仿起來並不難。

  畢竟電子郵件早已有之,hotail也做了很多改善用戶體驗的界麵和功能改版,這也算是錦上添花的東東了吧。

  倉耀祖把hotil拿下,更多是出於電子郵件和即時通信軟件能夠非常好的聯動來考慮的,現在看來,效果很不錯。

  接下來在hotil聯合創始人沙比爾·巴蒂亞的穿針引線下,倉耀祖成功收購到了晟碟半導體,這家存儲芯片設計公司正是倉耀祖需要的。

  在來米國之前,倉耀祖就存下了收購一家小型半導體公司的心思,他隻是沒想到會這麽順利。確實晟碟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但市值是真不多,才2億美金左右,比金士頓啊,西部數據啊,鎂光啊,都要弱小很多,又是一家無晶圓廠ic設計公司,也即是fabless,業界對它的關注也不算大,還正值半導體行業發展的波穀,因此,收購還算順利。

  拿下這兩家公司,倉耀祖這次的米國之行就不算虧了,錢也花了不少。本來再收幾家小型科技公司,再購入一些思科啊雅虎之類的公司股票也就差不多了。沒想到倉耀祖臨時又盯上了漫威。

  漫威要想再次崛起,差不多還需要十年左右的時間,倉耀祖其實並不用急著收購他,但也不得不說,現在這個時間點,確實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現在蜘蛛俠的版權剛回到漫威的手裏,x戰警係列雖然授權出去了,但還沒有啟動拍攝計劃。這個時候收下漫威,這些版權的回歸也就簡單了許多。在倉耀祖從迪士尼的abc電視網挖來羅伯特艾格之後,經過艾格的一番運作,漫威的版權基本都收了回來,付出的代價也在可接受範圍之內。

  這一世的漫威無疑將會更加強大,漫威宇宙的吸引力也會更大,尤其是在漫威和環球歸於一家的今天,華納和dc漫畫就準備接招吧。

  拜訪老維爾德,和老埃德加·布朗夫曼取得聯係,最終談下環球影業,這確實有點出乎倉耀祖的意料了,他還沒有準備好,但能達成交易,倉耀祖的心裏卻是美滋滋。

  倉耀祖最初的打算是先夯實科技行業的基礎,通過u盤和3進入半導體行業,通過彩鈴和音樂來進入通信行業,收購了icq之後,就推動icq上市圈錢來獲取現金,以這些現金和icq巨大的用戶體量來孵化一些互聯網企業。

  等到在互聯網行業站住腳,熬出頭,再大手筆進軍好萊塢的影視行業,倉耀祖盯上的是迪士尼,他自然知道,在2000年左右,是迪士尼最虛弱的時候,同樣在2000年,是倉耀祖手裏資金最為充裕的時候。

  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溢價拿下了漫威,又負債拿下了環球,這雖然出乎了倉耀祖的預計,但也是他樂於看到的,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迪士尼再好,也存在著巨大的變數,萬一收購失敗呢,那可就悲催了。

  環球影業這些年雖然落寞了些,公司的控股權也幾易其手,但環球的基礎還是很好的,環球影城雖然不如迪士尼樂園,但也不算太差。

  環球影城現在隻有兩處,一處在洛杉磯,一處在奧蘭多。至於大阪、新加坡以及燕都的環球影城,則還沒有開建。

  迪士尼樂園現在則有四處,洛杉磯、奧蘭多、東京和巴黎四處,至於香江的迪士尼樂園還沒有開建。這四處迪士尼樂園隻有東京迪士尼樂園盈利,其餘三處都是虧損的。

  而倉耀祖就盯上了環球影城這個項目,欠布朗夫曼家族的錢就要從這裏麵出了。

  至於穀歌和奈飛兩家公司,倉耀祖選擇了自己創建,相信有了他的指導,這兩家公司在這一世一定會達到更高的高度,這是必須的,否則,倉耀祖可就沒臉見人了。

  裏德·哈斯廷斯不是一個甘於人下的家夥,既然他選擇站在奈飛的對立麵上,那倉耀祖自然就會把他反複碾壓摩擦,倉耀祖可不信他做得會比裏德差。

  而穀歌則還處於萌芽狀態,在微軟、蘋果、亞馬遜和穀歌四大霸主之中,穀歌是起步最晚的,也是起步最艱難的。

  拉裏·佩奇和謝爾蓋·布林更癡迷於技術,倉耀祖直接拿出大手筆的投資以及股份,就是為了籠絡住這兩位,隻要這兩位不另起爐灶,倉耀祖可是沒什麽可怕的。

  倉耀祖從不小看那一世那些取得成功的人,反而十足重視,畢竟,要不是重生的話,他和人家就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存在,因此,如果有機會在起步階段就籠絡住,那麽就使勁籠絡,如果辦不到就得想辦法扼殺掉,為的就是降低難度。沒辦法,在有得選的情況下,誰也不會選擇地獄難度。

  收購蘋果的ne公司做的一些準備。來到這個年代,自然就要做一些布局,倉耀祖可不希望這一世再像華夏的那些公司一樣受製於人,實在是太憋屈了。

  說到四大霸主,葛栗琴曾經也問過倉耀祖,既然他這麽看好蘋果和亞馬遜,怎麽不去收購這兩家呢?要知道蘋果的市值已經跌到了20來億美金,亞馬遜則還沒有上市。

  真不是不想啊,在蘋果還沒請回喬布斯之前,倉耀祖就讓梅麗莎去問過,蘋果的股東們都不同意賣給她啊。

  蘋果公司正處於最黑暗的一段時期,1995年蘋果想以73億美金的價格出售,沒人接手,1996年年初sun公司想以38億美金的價格收購蘋果,下半年,通用電氣想用20億美金的價格拿下蘋果,但這些交易都沒有談成。

  倉耀祖就算再自大,他也不認為自己比通用電氣和sun公司更有牌麵。

  至於亞馬遜,那就更不用說了,傑夫·貝索斯可是出身華爾街的,他對於各種金融手段非常熟稔,股權拿捏得死死的,想從他手裏拿一些股權,可真是太難了。股權真不是你想買,想買就能買的。

  蘋果和亞馬遜就像兩個高冷的女神,哪怕再窮,也不是你想上就能上的,就是這麽有氣節。

  確實,無論是喬布斯也好,庫克也好,手裏其實都沒有多少蘋果股份的。光頭貝佐斯持有亞馬遜的股份要多一點,差不多有16的樣子。

  接下來的幾天,倉耀祖就輕鬆了下來。找到吉賽爾,兩個人開始在紐約的各個景點秀起恩愛來。

  環球影業及電視網則交給羅伯特艾格,倉耀祖很放心,羅伯特艾格也很興奮,這下他可以大展拳腳啦,尤其是聽說了倉耀祖提出的環球影城海外擴張計劃,華夏三座,東南亞兩座,有可能的話倫敦還會有一座,這是要瘋的節奏啊。

  倉耀祖對於這次能收購到環球影業很滿意,畢竟環球有著好萊塢六大的地位,也有著完善的海外發行渠道。而且,這次收購,既不用他現在就掏錢,還能提前拿到環球影業的那些子公司,讓倉耀祖可以盡早布局影視行業,漫威電影宇宙計劃也有了巨大的支撐。

  而布朗夫曼家族也很滿意,處理掉了手裏的虧損企業,把酒業公司也賣了個好價錢,下一步家族就可以輕裝上陣,大膽轉型了,既然小埃德加布朗夫曼喜歡做音樂行業,那就和倉耀祖一起把音樂唱片行業及構想中的數字音樂產業做起來,未來的收益會更大,倉耀祖可是承諾他們音樂這塊會整合上市的。

  皆大歡喜,這就是雙贏啊,倉耀祖的死穴是現金不足,空有屠龍技,沒有屠龍刀。

  布朗夫曼家族是想要產業轉型,卻無法避免陣痛,新的領域發展舉步維艱還虧損嚴重。

  通過這次合作,布朗夫曼家族拿到了未來,倉耀祖拿到了現在,這樣雙贏甚至多贏的交易,倉耀祖希望能再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