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 給老楊上眼藥
作者:藍星幸存者      更新:2020-09-20 08:16      字數:2537
  倉耀祖對於光刻技術的發展還是很了解的,無論是沉浸式光刻,還是極紫外光刻EUV,不過,倉耀祖手裏沒人啊。看來得去忽悠忽悠老楊。給老楊上上眼藥。

  說到光刻技術,還不能不提英特爾,那句IntelPentiuminside的廣告很牛逼啊,給電腦一顆奔騰的芯,嘿嘿,不行,還得和英特爾搗搗亂。

  倉耀祖直接找上了老楊的辦公室,並不是楊崇山,他隻能算小楊,老楊是清大的校長楊斯正,然後直接開撩,不對,是聊:“老楊啊,不用二十年,國內的半導體進口數值肯定會突破5000億華夏元的規模,全球半導體產值最少會突破3萬億華夏元,這麽大的盤子,咱們不能拱手讓人啊,這麽大的蛋糕,咱們要是隻能看著卻吃不著,你們清大就是國家的罪人啊。”

  “你就不是罪人嗎?”

  “我當然不是了,我可不是搞半導體的。”

  “好吧,你確實不是搞半導體的。可是光刻機這一塊兒可不好搞啊。人家有先發優勢的,現在是市場經濟,大家都是利益為先。我們這邊研究出來一代光刻機,人家就把比我們更強更便宜的光刻機賣進國內來了,他們是良性循環,咱們是惡性循環。研發就陷入了無水之源,投入不起啊。企業們也都抱著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思想,根本不想投入研發啊。”

  “老楊啊,你知道溫水煮青蛙嗎?咱華夏就是這隻青蛙啊,等到光刻機的研發徹底斷檔斷代,人家不賣給你了呢,不但機器不賣給你,芯片都不賣給你了呢,你應該知道,冷戰啊,貿易戰啊,局部戰爭啊,這些發生的概率是100%的,到時候,斷炊的那些企業會不會戳你們清大以及華科院的脊梁骨罵娘啊。”

  “到那時候啊,我都退休了,說不定還入土了,罵也罵不到我的頭上。”

  “嗬嗬,就算你聽不到,也會把你掛在曆史的恥辱柱上。趨利避害確實是企業的市場本能,可國家能和企業一樣的思維嗎?大學能和企業一樣的思維嗎?這麽發展下去,咱們華夏的半導體行業就會變成一頭隻知道耕地的牛,鼻環卻握在別人的手裏,你說這事兒嚇人不?”

  “別和我說這些大道理了,我懂得比你多,你小子就和我說怎麽辦吧,我知道你這是又要搞事情了,來,來,我老楊等著,等著你拿錢砸死我。”

  “美死你,憑什麽我拿錢啊,我拿得起嗎我?那5千億,上萬億的市場又不給我,我犯不上,正所謂在其位謀其政,我既不是國家領導,又不是清大校長,讓我拿錢?我拿不著啊。我啊,今天就是給你出出主意,好讓你啊以後的幾十年能過得問心無愧。”

  “好,好,你說吧,隻要你的主意有用,我就是去求爺爺告奶奶,去作揖下跪,我都去把錢弄來。”

  “用不著,你們那麽多校友呢,你看燕郵募集來多少錢了啊,你們這體量,不可能募集不來一些資金啊,先啟動了再說唄,後麵有國家有銀行呢。要打破這個怪圈,隻有兩個辦法,一個是國家死命砸錢根本不管怎麽虧,虧一年能虧出去個5000億嗎?虧不了。這樣集中力量辦大事,發動能發動的一切力量,不按套路出牌,超速發展,一舉追上他們。第二個辦法就是等,等領先者遇到瓶頸了,他們有個坎兒很難邁過去,而你又咬緊牙關砸錢虧錢追,肯定能追上。”

  “你說得輕巧,國家現在哪兒哪兒都是窟窿,哪兒哪兒都要發展,半導體這個行業不是靠投入就能投出來的。你第二個辦法更不靠譜。”

  “第一個辦法要有力度,最大的力度。第二個辦法還真就靠譜,他們馬上就要碰到坎兒了。業界普遍認為193nm光刻無法延伸到65nm技術節點,而157nm將成為主流技術。然而,157nm光刻技術遭遇到了來自光刻機透鏡的巨大挑戰。這是由於絕大多數材料都會強烈地吸收157nm的光波,所以這個就是他們的坎兒。”

  “你仔細和我說說。”

  “現在國外幾家大廠都是使用DUV,也就是深紫外光,通過氟化氪KrF準分子激光來產生波長248nm的光,這種光刻機是現在的主流,他們實驗室裏現在已經基本研發完了通過氟化氬ArF準分子激光來產生波長193nm光波的下一代光刻機,193nm光刻機沒問題。但用F2準分子激光產生波長157nm的光就是個大坑了,他們過不去了,技術解決不了。瓶頸出現了,咱們追趕的機會來了。”

  “那他們的解決辦法是什麽?”

  “研發EUV光刻機,也就是極紫外光刻技術。極紫外光刻使用波長在13.5nm的軟X射線來光刻,相當於用了一把更小、更鋒利的‘刀’。極紫外光刻是5nm等更先進製程的必需工藝。但因為EUV不能穿透透鏡,隻能用特殊的反射鏡來對焦,這樣EUV的能量損失會很大,需要更長的曝光時間,會嚴重影響生產速度,這也就是EUV光刻機難以大規模量產的原因。因此我確信EUV光刻技術15年內完成不了原型機,20年內量產無望。”

  “你確定?”

  “我十分確定一定以及肯定。我了解到的信息是荷蘭阿斯麥公司會聯合花旗國的幾家企業攻堅EUV這個難題,不帶咱們玩,當然,他們也不代表日係廠商玩。尼康和佳能會死磕157nm光刻機,這個是死路一條,等到他們衰落下去了咱們可以聯合他們在國內建廠,吸收他們的技術以後,再一起研發EUV光刻機,7nm以下的製程,DUV光刻機就不行了。”

  “等等,你說DUV光刻不能達到7nm以下?那你的意思是說DUV光刻能突破65nm,甚至28nm、14nm直至7nm?”

  “不錯,能,甚至14nm,7nm都可以,但比較麻煩。”

  “怎麽做?你怎麽研究的?”

  “怎麽研究的你就別管了。我接下來說的話你誰都不能說,包括在網絡上,你看我特意找你辦公室來聊,連icq都不用,你就知道問題的嚴重性了。”

  “有必要這麽謹慎嗎?”

  “當然有必要啦。此前,芯片製造工藝的更新換代是以3年為一個周期,但Intel率先將這個周期縮短為2年。Intel公司在1995年實現了0.35微米工藝量產,1997年他們會推出0.25微米產品,1999年就是0.18微米工藝,到了2001年則實現0.13微米產品的量產。英特爾在忠實地踐行著摩爾定律啊。”

  “兩年一個更新換代,這是要弄死AMD啊。”

  “這才好啊,這樣咱們就可以拉攏AMD,對抗intel了啊。不過呢,這隻可能是一個幻想罷了,英特爾、AMD和微軟之間肯定是有默契的,他們會聯合起來搞死其他所有人,然後他們自己再慢慢玩,但英特爾和AMD誰也不會被玩死,否則他們就涉嫌壟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