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冠冕堂皇的報複
作者:半城狐      更新:2020-09-20 06:39      字數:2058
  張允之,如今的位置已經坐穩了。雖然也曾意圖拱走喬雲龍而沒有成功,但他自己的能量也算是不小。一個能憑借自身能力坐在二把手位置上的,一把手是很難將其一巴掌拍掉的。所以,即便和喬雲龍的關係不怎麽樣,但他還是安安穩穩坐上自己該做的那把椅子。

  而且,張允之雖然沒有幫陳丹青辦成新碼頭的事情,可是關係終究扯上了。幫忙沒幫成,但是陳丹青沒怪他,依舊通過方正毅的路子,讓張允之和楊百裏建立了關係。

  對於方正毅集團而言,能夠穩固一下這個難得的關係,終究是必要的。因為方正毅在這邊有不少產業,也不可能事事都麻煩楊百裏,所以張允之的存在同樣對方正毅很重要。

  對於陳丹青做這些,易軍也不以為意,畢竟這是人家在考慮自己的生意和利益。

  但是,別對他身邊的人下黑手就行了,不然易軍一定會讓對方知道,天王殿的厲害!

  張允之倒是越來越穩了,而作為張允之的第一副手,胡靜則覺得自己有點越來越難做的味道。張允之的手段不弱,現在大家基本上都聽他的。剩下有些雖然是喬雲龍的死黨,但也不會幫胡靜。

  而且這是張允之的地盤兒,喬雲龍很多時候也難事事幹涉。所以,張允之對這的掌控也越來越得力,胡靜反倒地位越來越尷尬。

  記得張允之剛剛上台的時候,就曾要建設新的碼頭,結果被一群老家夥給否了,而且當時的陳丹青似乎也沒有按照自己的意圖辦事。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被澆滅了,那種感覺是非常不爽的。隻不過依照當初的形勢,立足未穩的張允之也咽下了這口氣。

  事後,易軍的正和保鏢公司占盡了大大的便宜。以張允之的眼力,哪能看不出這是易軍在背後搞的鬼。所以,他不僅想著還給陳丹青一點顏色,也想給易軍一點臉色看看。要讓你知道,你一個做生意、混圈子的人,終究是胳膊擰不過大腿。

  張允之沒有當即報複的另外一個原因,也在於此。當時正和在物流基地上還沒有多大的投入,張允之要是沒多久就報複回去,正和完全可以把那片地轉手賣出去,掙一筆就走。雖然收益會小了不少,但還算過得去。可是現在,正和已經陸陸續續砸進去了一億五,連各類設施都已經基本健全了。也就是說,等於已經捆綁在那裏了。

  這一招狠。

  一邊看白靜初在會議室主席台上講話,胡靜一邊給易軍仔細分析當前的這些形勢,這對於易軍判斷目前的走向很有用處。而到了最後,歸結為張允之要進行的下一步動作——

  胡靜說:“張允之已經在研究討論了,準備在新碼頭的附近,建設一座物流基地,這對你那個物流基地的殺傷力是非常大的。”

  “易軍你要知

  道,一旦他們要建設這個,各類標準肯定比你的高、配套設置也比你的完善。我不是說你當初的設計規劃眼界不夠,而是受限於資金實力的問題。”

  “因為你是做生意的,要最大限度的考慮成本,但是他們聯手就不同。你拚死拚活往裏麵砸了一個多億,哪怕你回頭追加到兩個億,但是毫無用處。假如他們鐵了心要做這個,砸進去五個億也不會皺眉頭——因為那是大家一起出的錢,虧損也遠不夠你一個人大。”

  “你想想看,一旦一個標準更高、功能更完善的物流基地在你旁邊建立起來,加之政府大力的宣傳引導,你那個物流基地會是一個什麽樣的尷尬處境?”

  後麵的這些威脅,即便胡靜不解釋清楚,易軍也能當即明白過來。這事兒,確實很蛋疼。

  按照正常的規劃思路,碼頭旁邊要是有了一個大型的物流集散基地,按說就已經足夠了。但是張允之的態度也很明確——這種重要設施關乎新碼頭的正常運營,主導權必須掌握在他手中。所以,不能交給正和房地產這個民營企業。

  而且張允之也說得很冠冕堂皇:“當然,咱們也不排斥別人的企業。有了競爭,才更有活力。人家正和物流基地的存在,也是對政府這個物流基地的鞭策和激勵,讓咱們在管理運營之中更加感受到一種競爭壓力,我看這是件好事。”

  但是事實上,這種競爭存在嗎?根本不可能。到時候,物流基地的大批倉儲設施對外招租,那些的商戶會選擇哪一家的?要是新的物流基地是哪家公司搞出來的,那麽哪怕它砸進去十個億,易軍也能幹翻它。因為那些企業,都要給軍哥一些麵子。大家對於地下大佬的畏懼,是本能的。

  想亂來?那你就是直麵衝擊他們構。這種明目張膽的事情,再大的地下勢力也會盡量避免做出來。更何況,易軍又不是根正苗黑的地下勢力,他本質上還是個做生意的。

  這是張允之冠冕堂皇的報複和反擊,貌似輕描淡寫,卻直擊易軍的軟肋。此時的易軍深深感受到,一旦占據了官方的這個製高點,做事會是何等的從容有餘。

  易軍臉色不是太好看,問:“那麽,喬雲龍對這件事就沒有意見?”

  “恐怕喬雲龍還不知道。不過即便知道了,好像也不便插手幹預。”胡靜說,“要說新碼頭的選址定位,關係到全市的經濟發展,會討論討論還說得過去。至於單純的建設一個建築,這種事根本就不用讓喬雲龍他們審議,張允之就做主了,喬雲龍也說不出什麽來。”

  也就是說,這件事對於全市而言,實在是一件小事,喬雲龍再幹預就是小題大做。偏偏的,這件對於江寧而言看似很小的事,對於正和而言卻是件了不得的大事。

  這事兒,有點頭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