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美陽之戰(6)
作者:李寒衣      更新:2020-03-01 00:12      字數:2053
  盧植在三輔地區大敗涼州叛軍的消息,在當日就以八百裏加急的速度火速傳向京師雒陽。

  從美陽出發的傳訊兵卒跑死了三匹馬,曆時不過十五個時辰,就到了雒陽城。

  然而經過長時間不停歇的奔波,哪怕是軍中健卒也終於支撐不住,在城門下大呼美陽大捷之後,就昏死了過去。

  時任京兆尹的司馬防聽聞消息之後,親自下令征調最好的郎中的救治。

  而他本人親自帶著美陽城的捷報如皇城覲見漢靈帝劉宏。

  這位貪圖享樂的皇帝對於司馬防是不太喜歡的,隻因司馬防和他的族人司馬直脾性有些相像。

  司馬直寧願以死相諫,絕不魚肉百姓。這司馬防在某些方麵不遑多讓。

  史書記載,司馬防的性格耿直公正,即使在宴會這樣的宴飲場合也保持著威儀。

  他十分愛讀曆代以來的名臣列傳,並以此為自己的榜樣,有諷詠數十萬言。

  在他擔任京兆尹期間,他曾向盧植一樣,屢屢上書請求革除朝政弊端,疏遠宦官,招攬賢德之士。

  漢靈帝每每拿到他的奏折都倍感頭疼,可同時又曉得這是一位忠臣幹吏,出言苛責或者調任他職都有些於心不忍。

  最關鍵的是,這司馬防不僅喜歡上書,還曾多次覲見時力陳時政弊端。

  以至於,劉宏不得不吩咐眾人,一旦這位京兆尹求見,就說他在休息,不方便召見。

  當司馬防拿著捷報一路小跑到了南宮時,負責服侍皇帝的宦官和宮女攔住司馬防,告知他聖上正在休息。

  司馬防哪裏不曉得這個皇帝不過是找了個不見他理由罷了,哪裏會在休息。

  “我有頭等的軍機大事稟告聖上,你們刻意攔阻,誤了事擔當的起嗎?”司馬防可不吃這套,厲聲喝道。

  門外的兩個小黃門太監對望一眼,均有些猶疑不定。

  此刻所謂的軍機大事除了涼州叛軍與朝廷對峙於美陽,其他事隻怕不值得京兆尹不宣而來。

  而且看這架勢似乎他們阻攔,司馬防就要闖宮門了。

  他們兩個皆是趙忠門下的小太監提拔上來,趙忠對美陽之戰的關注自不必提。

  他此刻正盼著盧植為叛軍所敗,或者一直僵持到臘月,如此,他便可將盧植置於死地。

  如果司馬防是來匯報美陽城的戰況,他們自然希望漢靈帝能見這位京兆尹,他們也好偷聽些消息匯報趙忠。

  在猶豫了片刻之後,這兩個小黃門太監主動側開身子,讓司馬防進內。

  同時,兩人口中皆大呼,“陛下,有緊急軍情呈報。”

  在房中閉門養神的劉宏頗有些煩躁的起身,整理了一下衣物,到外側宮殿去見司馬防。

  司馬防自大殿外遠遠瞧見劉宏,一路小跑,口中呼喊,“恭喜陛下,盧將軍在美陽城大破涼州叛軍。”

  劉宏愣了一下,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前兩日天有異象,西方有星矢墜落,他宣見多位學識淵博之士求解,眾人皆言這恐怕不是好的征兆。

  他為此憂心不已,加上盧植之前在美陽城與叛軍數次交戰,雖說多有優勢,可離打敗叛軍不知道差了有多遠。

  甚至,他一度都以為盧植要和皇甫嵩一樣最終無功而返。

  這才過去十幾個時辰,美陽城的捷報都傳來了嗎?

  當司馬防將捷報雙手呈上時,劉宏還有這難以置信。

  他雙手略有些顫抖的打開尚未拆封得軍中捷報。

  上麵簡略的記述了盧植利用“妖星”墜落敵營,合理部署三軍,在黃忠、孫堅和董卓等人的合力之下擊潰叛軍主力。

  此戰共斬獲兩萬餘首級,俘虜叛軍兩萬餘人。

  叛軍首領韓遂、邊章在北宮伯玉相助之下僥幸逃入金城郡,如今不隻是三輔地區危機解除。

  就連西北涼州邊患也可以說暫時得到解決。

  元氣大傷的韓遂、邊章等人,以及邊郡涼州羌人,湟中義從胡等等叛軍主力,短時間內難有大的作為。

  劉宏看完捷報心中大喜,原來這異象不是大漢王朝的不詳征兆,而是涼州叛軍的。

  好巧不巧就落在叛軍大營左近。

  劉宏一遍遍的看著捷報讚歎道:“盧將軍真不愧為朝廷柱石。”

  “盧將軍固然值得誇讚,可聖上也該將這天大的喜訊公之於天下才是啊!”

  劉宏這才醒悟過來,他下令即刻向全城張貼告示通報美陽大捷,並著令尚書台向各州郡縣告知此事。

  在宮門外的兩個小黃門得令之後,一個趕去尚書台,一人則偷偷去見中常侍趙忠。

  南宮大殿中,劉宏興高采烈的向京兆尹司馬防詢問此次擊敗涼州大軍的封賞事宜。

  可一家歡喜一家愁。

  在重重深宮的一處不起眼的角落中,趙忠得知盧植擊敗涼州叛軍的消息,頓時臉色煞白。

  盧植大勝而歸,想要再置他於死地那是癡人說夢了。

  這還是其次,多年在深宮之中爭權奪利,見慣腥風血雨的趙忠,哪裏不知道當你舉起屠刀之時,自己也終將死於刀下的道理。

  殺盧植報仇雪恨,在他看來不是值得以身犯險的事。

  可如今盧植威震天下,朝廷必然大加封賞不說。作為士人楷模的盧植如果在士族們的鼓動之下,行什麽清君側的事。

  那可就是心腹大患了。

  畢竟這麽多年來,無論是桓帝年間的竇武還是本朝的名士,可一刻都沒有放棄過。

  他細思之後陰沉著臉,向皇城的另一處宮闕而去。

  他需要去尋找張讓甚至要召集眾多的中常侍共同商議對策了。

  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正是他在政治鬥爭中存活至今,乃至權勢滔天的重要原因。

  京師之外,揚州九江郡,趙普在盼星星盼月亮中,終於等到了趙雲、張飛帶蔡邕父女從吳郡吳縣趕到陰陵。

  他親自提前了半個時辰到陰陵的南門等候。

  隻是,比蔡邕早來的是朝廷派往各州郡通知美陽大捷的傳訊兵。

  趙普起初以為,這不過是普通的訊息。

  但在他打開之後,心中不由大喜,盧植在美陽大破叛軍給他提供了做之後一係列事情的基礎。

  他的計劃在這一刻要到了真正開始運作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