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蔡伯喈(4)
作者:李寒衣      更新:2020-03-01 00:12      字數:2044
  這首長相思,蔡琰讓趙雲親自寫了下來,畢竟有時隻是讀,並不能盡知詩詞之意。

  趙雲的字體在書法大家蔡邕麵前,委實有些不能看,本是不想獻醜的。

  可蔡琰既然開口,那也隻能硬著頭皮寫了下來。

  這時他是有些後悔了,該聽從叔父趙普的話,好好練練書法的。

  但蔡邕父女此刻的關注點其實並不在趙雲隸書是不是寫的漂亮,而是這長相思本身。

  午時,蔡邕殺雞買酒款待趙雲和童淵。

  因為父女重逢,故友來訪,又新結識小友趙雲,蔡邕很久沒有這麽高興了。

  喝酒自然也就盡興了些,不一時已然微醺。

  他和童淵很早的時候就相識,那時童淵雲遊天下至陳郡圉縣(今開封杞縣),那裏正是蔡邕老家。

  蔡邕早年拒朝廷征召之命,一心求學,當時他師從太傅胡廣,鑽研文學、數術、天文,還擅長音樂。

  在桓帝時,中常侍徐璜、左悺等五侯,擅權不法,聽說蔡邕的琴鼓得好,想讓他到京師奏樂歡娛。於是命令陳留太守督促他啟程。

  蔡邕不得已,走到偃師,假稱生病,返回家中。

  這令徐璜等人頗為不滿,他們的賓客義從為了討好主子,欲殺蔡邕,被童淵狙擊在巷弄之內。

  兩人由此相識,並頗有一見如故之感。

  其後多年童淵往返於天下各郡,但凡途徑中原,繞路也會去拜訪蔡邕。

  大堂內兩人閑聊,蔡琰和趙雲兩人就出了院子,在城南閑逛。

  蔡邕居住在城郊,出院不足一裏,便是田野阡陌。

  兩人登上一座高不過十丈的土崗並坐。

  此刻已然入冬,吳縣地處江南,倒不怎麽嚴寒,隻是冬季萬物凋敝,至於景色自然也談不上上佳。

  不過登高遠望,仍能讓人心情舒暢。

  “這次真的是你叔父讓你拜訪我父親嗎?”蔡琰看著下不遠處,幾個在荒野放牛的孩童,漫不經心地問。

  趙雲點頭道:“前些日子叔父從吳夫人處,也就是在盧使君帳下效力的孫參軍夫人,得知令尊在吳縣,就派我和三哥來拜訪令尊。”

  “三哥?”蔡琰詫異道:“你有這麽多哥哥?”

  “那倒沒有,是劉使君帳下的張翼德,我跟他們三兄弟一見如故,就以兄弟相稱。”趙雲解釋,如今他就是吳縣的驛館裏。

  蔡琰道:“那如今拜訪過了,你是不是很快要返回九江郡了。”

  趙雲搖頭,“那還不行,阿叔是想請令尊到九江郡的,無論是暫時在劉使君那裏暫住,還是一同往常山郡都可以。”

  “這是為何?我父親如今是白身,又要躲避閹黨們加害,”蔡琰不解,“在吳郡不是更好,地方偏遠,他們鞭長莫及。”

  趙雲道:“阿叔說,盧使君此次西征涼州叛軍,必然能大獲全勝,到時盧使君德行享譽海內,威望著於朝廷。阿叔想讓盧使君重新啟用令尊。”

  蔡琰撇嘴道:“人家盧使君威震天下,幹嘛要聽你阿叔的?”

  她本是開玩笑的,如果她父親蔡邕能被重新啟用,或者說是談不上啟用,隻需有人能震懾閹黨,讓他父親不為其害。

  她自然是高興的。

  不過趙雲仍跟她解釋,“盧使君是清平朝政,匡扶天下,阿叔亦有此誌向。兩人關係親密,以兄弟相稱,阿叔的建議,盧使君定然會聽的。”

  蔡琰從童淵那裏聽過盧植和趙普的一些事。

  比如小黃門左豐之死,童淵就認為非是黃巾亂軍所為,畢竟元氏縣乃是郡治,盧植又在那裏駐紮。

  他最初以為是盧植所為。

  後來,魏郡鄴城,趙忠趙氏一族加上賓客義從死傷兩千餘人。

  那時盧植已然在回京述職的途中,考慮到他在鄴城官道險些被人劫殺。

  童淵以為是有人一直在為盧植的人身安全設身處地的著想。

  世人皆傳聞趙氏一族是慘死在黑山軍之手,可他卻知道黑山軍還沒有厲害到可以攻下,而且也斷然不會這麽做。

  鄴城是為河北門戶不說,一旦被黑山軍占領,與京師雒陽那就真的隻有河內郡一郡之隔了。

  朝廷必然會派重兵圍剿,這不是褚燕想要看到的。

  而且,黑山軍為聚集流民而起,流民憎恨貪官惡霸不假,可哪裏會專門為了懲處趙忠犯此大險呢?

  這些後來,他們從潘奕府上離開,他都與蔡琰提及過,鄴城之事,他以為應該是趙普策劃。

  蔡琰覺得趙普其人還算是值得信賴的,如果父親蔡邕與他們一同謀劃大事,總好過在吳郡蹉跎歲月。

  隻是,她嘴上可不這麽說,“可是,你們就算如此,可有問過家父得意見嗎?依我看,父親大人可沒那麽容易就離開吳郡,你得下功夫才行。”

  趙雲不由皺眉,“那我該如何做呢?”

  蔡琰道:“自然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你多多來家裏跑幾趟,待都彼此熟識,視為摯友了,你一開口,我父親焉有不同意的道理?”

  趙雲深以為然。

  自這日之後,趙雲每日清晨,便攜帶些酒食之類,登臨蔡邕家裏。

  空手而來他不好意思,可若是攜帶重禮,他們的叔侄的盤纏也快要用盡了,他也置辦不來。

  蔡邕自然也不是這等俗世之人,每日帶酒食他已然有這些愧疚了,不過讓他每日殺雞待客,那也真是難為他。

  總共也就幾隻老母雞,以後總還要過日子的嘛!

  隨著來往頻繁,趙雲和蔡邕、童淵等皆成了熟識,日日暢談時政和江湖軼聞,過得十分愜意。

  至於,他和蔡琰,這自不必提,趙雲初涉情事,又受武俠小說影響不小,英雄難過沒人關,若是一天見不到她,便覺得像是少了靈魂。

  這可苦了在驛館時時等待的張飛。

  不覺間他們來吳縣已然有六七日,他每日見趙雲酒興誌得圓滿而歸。

  問及蔡邕之事,他隻說快了快了,這兩日便好。

  可兩日複兩日,兩日何其多?他實在是等不下去了。

  這日,趙雲清晨又是騎馬去城南,他在驛館中焦躁坐立難安。

  臨近午時,終於忍無可忍,帶兩個仆從,騎馬奔赴蔡邕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