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蔣子翼
作者:李寒衣      更新:2020-03-01 00:12      字數:2029
  漢時的啟蒙教學多是從論語開始,進而是儒家的其他典籍。

  孫策已然識字,這倒是省去了趙普的不少麻煩,但教習論語嚴格來說屬於語文的範疇,多年養成教曆史的習慣,讓他不是很適應。

  尤其是啟蒙教學和教習趙雲讀書差別還是較大的,你需要逐字逐句的講解,並曉以大意。

  不過,趙普仍然享受其中,畢竟他的這位學生可是曆史中隻帶幾千人馬就平定江東六郡的小霸王。

  若非被許貢的門客刺殺,或許可以和曹操劉備爭雄。

  當然,論勇武,曹操和劉備都遠遠不如孫策,但這兩人能夠成就大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性格上並無太大缺陷。

  曹操唯才是舉,生性豪邁豁達,劉備求賢若渴,仁義著於天下。

  但孫策相對之下,有忌才之心。

  《三國誌·卷五十一·吳書六·宗室傳第六》引《會稽典錄》記載:“盛憲字孝章,器量雅偉,舉孝廉,補尚書郎,稍遷吳郡太守,以疾去官。孫策平定吳、會,誅其英豪,憲素有高名,策深忌之。”

  大意是說盛憲是個器量雅偉的名士,因身體有疾病棄官。孫策平定吳郡、會稽等地後,誅殺當地的英豪,因為盛憲素有高名,所以孫策深忌之。

  《三國誌·卷四十六·吳書一·孫破虜討逆傳第一》引《吳錄》也有一段相關記載,孫策聽聞吳郡名士高岱精通《左傳》,他預先玩讀,想跟高岱談論一番。

  但這事被人所挑撥,那人對孫策道:“高岱認為將軍勇武有餘,文采不足,將軍與他談論《左傳》,如果他回答說不懂,便是他瞧不起將軍!”

  這人又對高岱道:“孫策為人,最不喜有人強過於他。他如果向你請教《左傳》,你推說不知道,這才合他的意。如果跟他講論辯難,隻怕你性命危矣!”

  高岱認為他講得有道理,在和孫策見麵之後。孫策問起《左傳》之事,高岱隻推說才疏學淺不懂得。

  孫策大怒,以為高岱依恃才能,輕慢自己,將他下放牢中。

  高岱被關押之後,他的知交好友會同江東的士人們露天靜坐,懇請孫策釋放他。

  孫策登上高樓,隻見數裏之地都坐滿了請願的人。因此更加忌恨高岱能得眾人之心,反而將高岱誅殺。

  高岱之事,雖是因人挑撥而起,但孫策忌才之心也顯露無疑了。

  《三國誌·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記載,在曹操與袁紹相持於官渡時,孫策轉鬥千裏,已盡得江東之地,欲趁機渡江奔襲許都,眾人皆驚。

  唯有郭嘉力排眾議,謂眾人道:“孫策近來吞並江東,所殺皆是當地的英雄豪傑,但孫策輕敵不做防備,雖有百萬之眾,也不過是獨行於中原之地,若是刺客伏擊,他不過是一人之敵,在我看來,他必死於匹夫之手。”

  不久之後,孫策果然被許貢的門客刺殺,英年早逝。

  趙普思及這些事,看著尚且隻有十歲的孫策,也不由歎了口氣。

  人皆言,後天的教育和經曆可以改變人的性格,可他熟讀史書,也結交過不少的朋友,所見所聞,亦有極多的人哪怕到了晚安也不曾改掉天生的性格,如暴虐、內向以及氣量狹小等等。

  孫策平定江東時年方二十餘歲,便像老年的曹操一般,動輒殺人,暴虐之氣盡顯。

  趙普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幫他改掉這些性格和脾性上的缺陷。

  在趙普憂心如何正確教導孫策時,張飛和趙雲兩人攜帶十餘部眾,扮做士家子弟,由陰陵過阜陵,在曆陽境內乘船渡江。

  過了長江,便是丹陽郡,兩人商議過江之後,在石城稍歇,繼續向東南而行到無錫,經由無錫直達吳郡郡治吳縣。

  兩人所帶這十餘人皆是張飛精挑細選的軍中精銳,弓馬嫻熟,若是急於趕路一天奔赴兩百裏不是難事,因此謀劃的路程都是日行百裏以上。

  船家行至江中時已近傍晚,為了在天黑前趕赴對岸,懇請張飛等協助。

  船家以擺渡謀生,自然都是左近熟悉水性以及地形之人,趙雲二人,自是不擔心晚上會觸礁或者沉船。

  當時這個船家本是不願午後晡時(下午15—17時)過江,因張飛強行逼迫,他才不得已帶他們啟程。

  這時趙雲見這船家非要天黑前靠岸,不由有些奇怪,“船家是有什麽擔憂嗎?我等都不焦急,你反倒急於趕路一樣。”

  那船家是位三十一歲的漢子,還有他所雇傭的四五個仆從。

  那漢子歎道:“尊駕有所不知,最近石城附近出了一夥強盜,橫行水陸兩道,多次劫掠商旅。近來郡縣派兵圍剿,算是有所收斂,但是到了晚上卻更加肆無忌憚,但凡遇到趕路的行人商旅,不但劫財,還不留活口。”

  張飛皺眉道:“竟有這等事,讓俺給遇到了,定讓這幫歹人人頭落地。”

  在趙雲、張飛兩人所帶士卒的幫助下,入夜前他們總算是靠岸。

  趙雲付過錢財,與張飛一同連夜趕路,去往石城,在城郊二十裏處,與一夥人打著火把狹路相逢。

  對方皆穿著粗布衣服,手裏拿著刀槍,共有四五十人,為首那人騎著高頭大馬,麵相凶狠。

  “爾等何人?”張飛手按刀柄,沉聲問道。

  為首那人見對方不如己方人多,冷哼道:“我乃石城虎將程褚,你是何人?”

  趙雲舉目望去,見這夥人後方綁著兩個儒生一樣的年輕人,輕聲對張飛道:“這夥人可能就是船家所說的強盜。”

  “劉使君賬下張翼德在此,”張飛拔刀出鞘,一聲大喝,“若是投降可饒爾等性命。”

  隨著他的大喝聲,所部十餘人齊刷刷的拔出佩刀。

  “你這是找死,”程褚手中所使乃是馬戰所用開山斧,勢大力沉,因此並不把張飛放在眼裏。

  張飛大怒,揮手示意動手,帶著十餘人衝向敵陣。

  “三哥,這賊人交予我便好,”趙雲早已取下背上所負長槍,挺槍躍馬直奔程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