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劉玄德(2)
作者:李寒衣      更新:2020-03-01 00:12      字數:2071
  劉備想為趙普叔侄三人大擺宴席,以顯示禮遇之心。

  奈何,整個揚州境內響應刺史巴祗在這非常時期的號召,各郡縣的餘糧和錢財基本都是賑濟安撫百姓上麵。

  劉關張三兄弟盡了力,這個時節也很難弄來像樣的宴席。

  “委屈先生、子龍和周兄弟了,”劉備一邊致歉,一邊請趙普他們三人赴宴。

  趙普自然不以為意,這年代百姓餓死者不知幾許,很多郡縣的官吏也隻能吃粟、菽(也就是大豆)這些雜糧,那些所謂能夠“飯稻羹魚”的地區極少。

  總之,普通的百姓,在這個時代能夠不被餓死,不被瘟疫病死,就已經是萬幸,對於吃什麽哪裏有什麽挑選的餘地。

  趙普在涿縣有過險凍餓而死的經曆,對此可謂深有體會。

  “玄德不必擺什麽宴席,有些粗糧吃,有碗茶喝,就足以。”趙普寬慰劉備。

  眾人就坐,準備開席,卻唯獨不見張飛的身影。

  “雲長,三弟去了哪裏?”劉備看向關羽。

  關羽微皺眉頭,“之前見他去了東廚,以為是去催促酒菜,怎麽轉眼沒有蹤影?”

  趙普看那關羽,隻見他跪坐在席間,身材挺拔,麵若重棗,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僅看這一副天生異相,便知是能人異士。

  “罷了,不必等他了,”劉備一麵遣人去找尋,一麵示意先行開宴,貴客在此,豈能因他廢了禮節。

  “來了,翼德兄來了。”趙雲遠遠瞥見張飛麵帶笑容,大踏步而來。

  “大哥,二哥,我帶了好東西來。”張飛人還未到,聲音已經傳進了廳堂。

  劉備隱有不好的預感,皺眉道:“三弟這是幹嘛去了?”

  張飛興衝衝道:“先生和子龍他們不遠千裏,難得來這陰陵一次,我們怎可以這等粗食相待?我自是要去尋些牛羊肉來。”

  “什麽?你這是闖了大禍了。”關羽微微色變,這年代,牛是極其重要的勞力,經過戰亂年代,甚至好幾戶人家都隻有一頭水牛,耕地農活全賴這一頭牛。

  最重要的是,以張飛的脾性,這牛多半的可能還是他強搶過來的。

  “你這是胡鬧,”劉備頓時拍案而起,他半年來廣施德政,才得以安撫這一郡百姓,讓他們心向州郡,心向漢室,被張飛這一胡鬧,多半努力都要白費。

  趙普也微皺眉頭,這不是簡單的吃不吃牛肉的問題,如果州郡長官那裏來了客人,都要郡縣的百姓來承擔,甚至要拿出主要勞力牛。

  這傳揚開來,他劉備就是強取豪奪之徒。

  張飛見兩位哥哥如此反應,不禁有些愕然,“大哥、二哥何故如此?一頭垂死的老牛而已。”

  劉備克製著差點一腳就踹了過去,“再老的牛那也是百姓的牛,我們身為一郡父母官,本該為百姓謀福祉,怎麽拿取百姓的財物,再說這牛又豈是財物這麽簡單?傳將出去,人人都道我三兄弟吸取民脂民膏,以後如何立足?”

  張飛道:“大哥,你先聽俺說...”

  “如果現在還沒殺,就給我還回去,”劉備厲聲道:“如果已經殺了立馬變賣府上財物,把錢給我送過去。”

  “使君,使君...”

  這時一個老者自太守府東廚方向匆匆趕過來。

  劉備忙迎了上去,“太公您就是牛的主人吧!放心,我一定給你個交代,我這三弟觸犯律法,也絕不會姑息。”

  那老者笑道:“使君誤會了,老朽猜使君定然會責罰張縣尉,這才特意把牛肉給親自送過來,非是張縣尉逼迫,而是老朽知使君府上來了貴客,這才自願殺牛,給府上送來。”

  張飛此刻是職務是陰陵縣縣尉,所以老者稱呼他為張縣尉。

  “太公糊塗啊!這牛對於耕種何等重要,備款待賓客,也不至於殺牛啊!”

  張飛洗脫了嫌疑,劉備反倒更加的痛惜了。

  那老者搖頭道:“並非是使君所想的那般,這牛已然年邁動彈不得了,若是不殺也不過是死在這幾日,使君不必擔憂耕種的事,前年這頭老牛產下的牛仔,如今已然雄壯,用來拉犁耕地足矣!”

  “那如此便好,”劉備長舒了口氣,“太公即來,便與我等一起食這牛肉如何?”

  老者連忙推遲,“小民粗鄙,上不得這宴席,不過使君放心,我自是留些了牛肉與家人和村民分食。使君招待客人便是。”

  劉備連連稱謝,親自將老者送出府外,並派遣府中吏從駕馬車親自將老者送回去。

  “三弟見諒,是兄長未能問清緣由,誤會了三弟。”劉備回來當即向張飛拱手致歉。

  張飛忙起身,說道:“大哥這是哪裏話?你我兄弟便是責罵與我,俺又會有何怨言?”

  劉備拍拍張飛寬厚的肩膀以示寬慰,便返回席間。

  劉備這番痛斥張飛,趙普看在眼裏,絕非是政治作秀,一是演技絕對道不了這種程度,二來他完全理解劉備緣何會大怒。

  要知古時對耕牛極其重視,很多的朝代在律法上明文規定,吃牛肉是違法的。

  前後漢雖然沒有相關的法律約束,但這已經是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即便要宰殺自家的牛肉,也須得到郡縣的官府報備。

  甚至縣鄉裏之間有多少頭牛都是有記錄在案的。

  漢時的大族高官,想要吃牛肉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何況九江郡、廬江郡這等先後有蠻族反叛朝廷的是非之地。

  民心所向顯得極其重要,劉備斷不會容許因款待賓客,而搶百姓耕牛的事情發生。

  不過這事好在是一場誤會,不然趙普叔侄加上周倉都會覺得愧疚。

  “玄德與雲長在壽春多日,是與巴刺史有什麽大事相商嗎?”趙普覺得他應該打破此刻的尷尬局麵。

  劉備歎道:“巴刺史病重,怕他去世這些之後,朝廷會派遣貪官酷吏到這揚州,欲讓備代刺史一職,可我自問德行威望均不足以勝任一州刺史的職責,所以在壽春這幾日,多是在照顧巴刺史,以及順便幫忙處理些政務。”

  這話讓趙普大吃一驚。

  史書上關於巴祗的記載極少,生卒年亦不詳,他沒想到是死於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