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三兄弟
作者:李寒衣      更新:2020-03-01 00:12      字數:3126
  涅陽縣位於南陽郡治宛城的西南方,距離宛城不足兩百裏。

  據《漢書·地理誌》記載:“漢高祖劉邦封呂騰為涅陽侯,因以置縣”。在王莽新政時,改名為前亭。後漢複稱涅陽。

  漢安帝劉祜曾封其妹為涅陽公主。

  趙普和趙雲叔侄自比陽縣經官道趕到涅陽縣城的當天晚上,周倉已經抄近道來匯合。

  由於涅陽是封王侯而置縣,在南陽郡轄製的三十七個縣中算是中下等的小縣城。

  城內的風貌和繁榮程度,皆不如他們入南陽郡之後所經過的諸縣。

  趙普向驛館的老板打聽張仲景其人,很幸運的是張氏一族都生活在涅陽城,但不幸的是張仲景已經辭官四處雲遊行醫,不知何時才歸。

  “阿叔,那我們怎麽辦?”趙雲有些失望。

  趙普道:“無妨,我留下書信一封,明天交予他的家人。”

  他是有心理準備的,因為據史料記載,張仲景在被舉孝廉之後,因不滿朝廷腐敗,曾辭官歸鄉。

  後來南陽郡大鬧瘟疫,張氏作為人丁旺盛的一族,族人有大半因患疫症而死,其中死於傷寒者竟占十之七八。

  張仲景在痛心疾首之下,於是決心潛心於醫學,重點放在傷寒病的診治。

  他這次離家行醫和年初遍及七八個州的瘟疫應該有很大的關聯。

  翌日,趙普帶趙雲和周倉趕往城東的張氏家族。

  他將自己的親筆書信交予張仲景的家人,然後便離開涅陽,準備奔赴九江郡。

  “阿叔,我們是從九江郡回來,還是明年開春再來。”趙雲心憂兄長趙信的隱疾。

  趙普道:“自然是明年開春再來,從九江郡回來恐怕都隆冬了,那時出行多有不便。明年開春帶你兄長一起趕來。”

  “那阿叔和這張神醫約好時間了吧!”

  “自然,”趙普看著前方的原野,點了點頭。

  他在留下的那封信中不止約定了明年開春登門拜訪的時間,還向張仲景詳細闡述了他的醫療理念。

  後漢分別在公元171年、173年、179年、182年和185年等年份發生過規模極其龐大的瘟疫肆虐。

  每次疫病爆發都帶走數以萬計的百姓,受災嚴重的地區甚至是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難。

  這幾次大瘟疫南陽郡幾乎都沒能幸免,趙普站在現代醫療體係的基礎之上,想要結合後漢的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防疫機製。

  甚至他設想要在朝廷設立由朝廷直接管轄,涉及州郡縣的立體醫療官製。

  他相信以普世濟人為已任的張仲景,定然是感興趣的,明年開春張仲景應該會在涅陽縣故居等候他們的拜訪。

  因此,即使沒有見到張仲景,也完全可以放心先去拜訪劉備。

  由南陽郡去往九江郡,他們須得折回汝南郡,然後經汝南郡向東南而行,即可進入揚州境內。

  九江郡和後世的江西九江市基本是沒有什麽瓜葛的。

  秦代始皇帝分天下三十六郡,九江郡為其中之一。

  秦時轄境範圍大致為後世安徽、河南淮河以南,湖北黃岡以東和江西全省,治壽春(安徽壽縣)。

  但到了漢時,九江郡的轄境一再變化,區域已經沒有那麽廣闊了。

  後漢末年的九江郡區域甚至隻有南陽郡的一半,屬於揚州最北段的郡,與豫州接壤。

  趙普三人經涅陽、棘陽和舞陰轉入汝南境內。

  到了秋季,天色明顯暗得更早,他們快速趕路,也不過一日八十裏了。

  當然,他們如果是為了緊急事務,不顧座下馬匹的死活,或者入鄉裏及時買新的馬匹置換,一日一百五十裏也是可以的。

  但是,顯然如此拚了命趕路完全沒有必要。

  差不多十日之後,他們終於連過淮水和穎水,穿過汝南,經由廬江郡北段,進入了九江郡。

  九江郡的郡治在陰陵,趙普三人入九江郡之後,先在下蔡縣歇息一晚,準備第二天辛苦一些,一路奔馳趕往陰陵。

  在下蔡的驛館,趙普交待趙雲和周倉,明天見劉、關、張三兄弟定要多多注意,不可輕慢。

  周倉敬重英雄,在還是黃巾軍部將時,曾和劉關張三兄弟有過交手。

  劉備的仁義、關羽和張飛的勇武他印象深刻,這點不用趙普交待,他是不會有絲毫的怠慢的。

  趙雲見自家叔父比見曹操時尤要謹慎,大是不解。

  畢竟如今的九江郡太守劉備,是盧植的學生,他的叔父趙普和盧植以兄弟相稱,論輩分那是高了一輩。

  再者,他們劉關張三兄弟能夠名揚天下,劉備受封這九江郡太守,還得多虧當時趙普向盧植力薦,他們才有聯合郭典攻破張寶的機會。

  否則盧植率漢軍主力碾壓張寶,也就不會有他們三兄弟什麽事了,他的叔父該是他們三兄弟的恩人才是。

  倒是曹操,趙普於曹操素無恩惠,曹操對待他們反而禮遇有加。

  “阿叔,難道不是應該他們三兄弟該像曹操一樣,出城十裏相迎嗎?”

  趙普解釋道:“這曹操隻能說是有機會拉攏,我們盡力而為,而且這曹阿瞞其人豁達不拘小節,有些事情無需太注意。但這劉、關、張三兄弟基本上是可以算做自己人的,不容有失,再者曹操乃是一人,他們三兄弟性格迥異,各有不同,所以才需多多注意。”

  這劉備,趙普是一點都不擔心的。

  劉備性格是比較隨和的,況且他是盧植的學生,對於趙普這個盧植舊部,老師的至交好友,他肯定是敬重的。

  但關羽和張飛,在有些細節方麵就需要注意了,倒不是說他們不懂禮儀,或者不會給趙普他們三人好臉色,他們再是粗人也不會如此愚蠢行事。

  何況,關羽熟讀春秋,張飛粗中有細都不是這等粗俗之人。

  趙普此次拜訪劉關張三兄弟的目的是為了拉攏他們,以便為四年之後雒陽有可能發生的劇變提供外力。

  所以,此行須得贏得他們好感才行。

  陳壽稱“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也就是說關羽善待士卒,輕視士大夫,很不巧的是,趙普在某種意義上,算是半個士大夫。

  張飛則與關羽相反,對知識分子、士大夫禮遇有加,對士卒暴而無恩。

  三人情同兄弟,寢則同床,若要贏得他們好感,自然是每個人都得照顧到。

  趙普著重交代,趙雲也不得不從,隻是趙普對於劉備劉玄德如此重視,反倒讓他有些疑問。

  趙雲曾在曹府與曹操有過交談,論文韜武略,那曹操皆是上上之選,這劉備到底有何能耐能讓他的叔父重視到這般程度?

  “阿叔,這劉太守真的是能和曹操相提並論的英雄豪傑嗎?”

  這問題,在後世成千上萬的人都問過。尤其是受演義影響嚴重的背景下,甚至有人會質問,一個隻會哭,屢戰屢敗的人,是怎麽和曹操分庭抗禮的?

  甚至連劉備劉皇叔的身份都懷疑。

  可事實上,劉備確實當得起“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句話。

  “這劉備乃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皇室宗親,素有英雄之誌。其人弘毅寬厚,知人待士,不過數年必將如盧使君一般,仁義著於四海,你說他算不算英雄?”趙普耐心的給趙雲解釋,“如果你還有疑慮,明日你去街上打聽一番,就知道這可不是叔父信口開河。”

  趙普所說都是考證過得,劉備確實為皇室宗親,縱然那中山靖王劉勝有一百多個兒子,他的後代在一千多年後自然是無從考證。

  但漢時舉孝廉,是需要有據可查的,史書上記載,劉備的祖父劉雄曾被地方舉為孝廉,官至東郡範令,由此可見至少在當時他的身份是可以查到的。

  再說在講究出身門第的後漢,劉備的身份靠牽強附會是不可能被後來的四方豪傑所敬重的。

  還有一點劉備曾拜盧植為師,盧植可是當世大儒,海內名士,一般人不可能有機會拜入他的門下,要知劉備父親劉弘早亡,少年劉備與母親以織席販履為業,生活非常艱苦。

  如果不是靠著一點皇室血脈,他哪裏有任何的機會活躍於後漢的曆史舞台。

  現在再談劉備算不算得上英雄。

  首先劉備仁義著於四海,這點應該是沒有疑問的。

  一個靠德行就天下皆知的人,在後漢這個極度重視名聲的時代,這是有非常大優勢的。

  以傅燮為例,他任漢陽太守期間,涼州刺史耿鄙和治中從事程球被涼州叛軍所殺。軍司馬馬騰率部投奔涼州叛軍,叛軍首領王國率軍進攻漢陽郡郡治冀縣城,城中兵少糧盡。

  當時城外有北地郡匈奴騎兵數千人,他們都敬重傅燮為人剛正不阿,一同在城外叩頭,請求傅燮出城投降,願意保證傅燮平安返回家鄉北地郡。

  漢時德行的力量由此可見一斑。

  再說劉備,他在當陽被曹操大軍追擊,荊州有十餘萬百姓帶輜重數千輛競相追隨,劉備不忍相棄,僅日行十餘裏,幾乎被曹操追上。

  這在當時都是可以贏得天下歸心的舉動。

  後世有人質疑劉備此舉其實是攜眾百姓為質,好讓曹操不好下手。

  這種說法是非常荒謬的。曹操征徐州時,為報家仇,殃及數城百姓,他連屠多座城池,會顧忌這點百姓?

  再說,若是想逃命輕裝簡從,那不是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