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讀奇書(2)
作者:李寒衣      更新:2020-03-01 00:12      字數:2183
  為了培養趙雲讀書的興趣,趙普決定手抄一份後漢版的《笑傲江湖》。

  經史子集晦澀枯燥,但武俠小說顯然要生動有趣的多。

  他不信趙雲會看不下去。

  漢代用的文字由秦時的小篆演變為隸書,隸書的書寫形式與一千八百年後可謂差異巨大。

  而且這差異不是簡體繁體那麽簡單,同樣一個字隸書寫出來和後世的楷體宋體都差異不小。

  如果趙普不是史學教授,完整書寫後漢的隸書那是不可能的。

  同樣,如果不把《笑傲江湖》用隸書重抄一份,趙雲可能最多隻能看懂一成,他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麽閱讀的興趣!

  然而,用毛筆寫字是很耗費功夫的,趙普一天下來,大概也就能抄錄兩章。

  不過,這倒給了趙普啟發,如果趙雲果真對《笑傲江湖》興趣盎然。他倒是可以用連載的方式激勵趙雲研習經史子集。

  如果趙雲能通過他的測試,他就獎勵一到兩個章節。

  趙雲回到元氏縣之後,就對趙普所說的奇書充滿了期待,當趙普拿著他抄錄好的前三章到書房時,他正襟危坐,一副要認真讀書的模樣。

  後世橫掃華人世界,堪稱成人童話的金庸武俠小說,沒有辜負趙普的期待,趙雲看過三章之後,愛不釋手,迫不及待想要看後麵的內容。

  趙普卻遞給他了一本春秋,“這本書一天隻能看這麽多,如果想看後麵的,先讀一天《春秋》。”

  趙雲覺得自己跳進了叔父挖的大坑裏麵,他無可奈何的接過了春來。

  《春秋》是儒家典籍“六經”之一,史上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其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世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

  關羽夜讀春秋便是後世非常出名的典故。

  趙普讓趙雲讀這春秋一是讀史能使人明智,二來,這春秋大義其實也是漢時的主流價值觀之一。

  這有利於幫趙雲塑造立意高遠的世界觀。

  時間緩緩而過,來到了光和七年十二月末。

  此時涼州叛亂已然如同燎原之勢,北宮伯玉和李文侯不出所料,在圍困阿陽縣時耍了計謀,以見邊章和韓遂為條件才肯投降。

  結果,在韓遂和邊章到營之後,反而扣押二人,不予放還,並對外宣稱推舉他二人為首。

  隨後叛軍攻破金城郡,殺死太守陳懿,脅迫二人謀反,邊章和韓遂見以無路可退,隻好反叛朝廷。

  羌人有了涼州名士的領導,如虎添翼,朝廷已無法遏製。

  漢靈帝這時想起盧植在鄴城時給他呈遞的奏折,不由大是後悔,重新啟用盧植為尚書。

  盧植上書言明趙普對涼州局勢預判神準,請求朝廷招募趙普入尚書台。

  劉宏采納了盧植的建議。

  朝廷的詔書在甲子年的還剩三天時到達了元氏縣。

  崔超將詔書送達趙普手上時,那位閑賦在家許久的州牧府別駕,正在家中包餃子。

  餃子據傳聞是有醫聖張仲景發明,張仲景生年大致在公元150——154年之間,此時已然三十多歲。

  他何時發明的餃子,年代久遠已不可考證。但這時代餃子遠遠沒有流行,那是顯而易見的。

  崔超第一次見到這種吃食嘖嘖稱奇,“這是何物?”

  趙普邊忙邊道:“此為餃子,等下在水中煮熟即可食用,崔公廳中稍等片刻。”

  崔超沒去廳中,反而在廚房和趙普閑聊,“朝廷的詔書已經到了太守府,使君推薦你入尚書台,聖上準了。”

  趙普手中包餃子的動作稍微停頓了一下,“這麽說朝廷重新啟用使君了嗎?”

  崔超點頭道:“不錯,涼州叛亂一發不可收拾,朝廷應該是想到了使君之前的建議。安定你是何意?去還是不去?”

  趙普把包好的餃子倒入鍋中蒸煮。

  他思考了會,“子龍學業剛有長進,我不想半途而廢,還是晚些再去吧!”

  當然,趙雲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此時的京中各種勢力錯綜複雜,完全沒有到要破局的時候,此刻去京師他也並沒有太大的用處。

  何況,接下來的一年,他已經有了大致的計劃,除了教習趙雲讀書,還要去拜會曹操和劉備。

  這兩人此刻一為濟南國相,一為九江太守。

  離公元189年京師大亂鬥還剩四年,是時候拜會一下這兩位人中龍鳳了。

  餃子煮熟之後,趙普留崔超在家用餐,同時讓趙雲把他兄嫂也請了過來。

  趙信因身有隱疾一直在隔壁院落養病,趙雲嫂子戚氏在家照顧。

  平時的衣食和用藥都是由崔超資助,此刻他二人見恩人在慌忙行禮。

  崔超忙扶起二人,“你家叔父對我崔氏有大恩,這點小事不值一提。你們夫婦若再如此見外,你們趙家的門,以後我可不敢進了。”

  午飯基本以豬肉餃子為主,好在除了趙普之外,他們對於這等吃法都很新鮮,每人都意猶未盡的吃了兩大碗。

  席間,趙普由餃子想到了張仲景其人,從各種史料推測趙雲的兄長趙信應當是死於壯年,顯然多半是患病而死。

  從趙信此刻的身體來看,正在向那個趨勢發展。

  “南陽那邊有位神醫,名喚張仲景,如果過完年有時間,我和子龍去南陽一趟,說不定這位張神醫可以醫好你的病。”

  趙信的病很怪,身體日漸衰弱,尋訪多位郎中都無法確診是為何病。

  “那就有勞叔父費心了。”趙信相對趙雲對趙普要客氣許多。

  這讓趙普有些不習慣卻也無可奈何,畢竟他對趙信的確不怎麽上心。

  趙信身體受不得冷,吃過飯便向趙普、崔超告辭,回房中歇養。

  “安定你從未去過南陽怎知有張仲景其人呢?”崔超有些詫異,“難不成你真通占卜之術?”

  漢時醫者的地位並不高,張仲景這樣的大醫師也並不能做到享譽天下,崔超這等豪閥大族,因地域相隔千裏都不曾聽過。

  “我說是崔公你信嗎?記不記得,我之前同你提過,朝廷將複征冀州征稅?”趙普占卜之說幾乎所有人都信了,唯獨崔超還不信。

  崔超點頭道:“記得,過了這春節難不成要征收了?”

  “不錯,崔公信不信這事都要來臨!”趙普聳聳肩,“你我皆無能無力。”

  他突然又想起一事,“崔公,有件事我不得不提醒,你得給州平寫封信,讓他勸住你的胞弟,他要買官做太傅了!”

  崔超聞言色變,“他這是要敗壞我們崔氏的名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