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黃巾之亂
作者:李寒衣      更新:2020-03-01 00:11      字數:2246
  崔超一行人趕回博陵郡安平縣時已經是第三天早上。

  趙普一路上一直處於昏迷狀態,偶爾會發出幾聲囈語,含含糊糊聽不清是什麽,但看他神態頗為痛苦。

  崔超叔侄均不太放心他的身體,曾試圖在鄉鎮之間為其尋醫,但看到那些百姓個個群情激奮,見他們如見殺父仇人,遂罷了這個想法,遇到大些的村鎮,甚至選擇繞道而行。

  不過他們叔侄對趙普料事如神愈發的欽佩。

  由於一天兩夜一行人忙於趕路,僅休息過三四個時辰,到了安平縣時都疲憊不堪。

  崔超讓崔鈞安排他們去休息,尤其鄭重囑咐他定要盡快尋醫救治趙普。

  而後,這個崔超召集崔氏義從數十人由安平縣趕往博陵郡郡治蠡吾縣。

  說起蠡吾,不得不提博陵置郡的緣由,博陵起初隻是陵名,陵者墓也。漢恒帝母孝崇皇後葬於博陵。而漢恒帝劉誌起初隻是承襲父親劉翼爵位的蠡吾侯。

  因梁太後和大將軍梁冀兄妹當權,擅自行廢立之事,將漢質帝劉纘鴆毒而死。他們於禁宮之中定策將劉誌召回洛陽,並將梁太後小妹嫁於劉誌,擁立劉誌為恒帝。

  恒帝即位大赦天下,改元延熹,並置博陵為郡,以奉孝崇皇園陵。其之前封地蠡吾,自然就成為郡治。

  也就是說此刻坐鎮蠡吾縣,統領博陵郡的劉廣乃是劉室宗親,係漢恒帝弟劉碩子,承襲爵位都鄉侯。

  崔氏乃是河北望族,士族名門,世居於蠡吾之側,雙方之間自然少不得往來。甚至為了更好的轄製封地,劉廣還啟用了不少的崔氏族人。

  所以,崔超以區區縣尉之身見到都鄉侯劉廣也不算難。

  雙方在劉府禮畢,崔超開門見山,“平靖冒昧求見,乃是為太平道之亂而來,有幾點建議,還望君侯采納。”

  劉廣今年三十有七,論輩分尚是當今聖上靈帝兄長,出身皇室,雖然並不是天資聰穎之輩,但也並非蠢笨之人。

  何況馬義元之死在洛中已經牽連達數千人,怎麽也算不得是小事。

  “崔兄但說無妨。”劉廣不禁神色嚴肅起來。

  “我從涿郡星夜趕來,依路途中所見,太平道的信徒們已經開始聚集,隻怕那位大賢良師張角登高一呼,便會從者雲集,我們冀州更是太平道活動頻道之地,我們還需早做準備啊!”崔超正色道。

  劉廣撫須道:“崔兄所言甚是,擒賊須擒王,但那逆賊張角乃是巨鹿人氏,我身為皇親如果帶兵跨郡縣去追捕張角,怕是會被人詬病啊!”

  皇親國戚在漢末這外戚和宦官輪流掌權的時代,日子其實頗為難捱,他的叔伯勃海王劉悝就因得罪大太監中常侍王甫被誣陷謀反,落得入獄自殺的下場。

  帶兵跨越封地追凶,對於普通的郡守或許最多小懲大誡,但對於他而言,如被奸邪小人利用,便是謀反的大罪。

  “君侯誤會了,平靖非是要君侯到巨鹿擒拿張角,”崔超哪裏不知道如今的朝野,越是宗親越需小心行事,“平靖乃是提醒君侯早做準備,以應對太平道群起叛亂。”

  劉廣皺眉道:“太平道群起作亂?難不成這些教人叩首思過,以符水治病的太平道仙師們還想代我們大漢自立?”

  “然也,”崔超點頭道:“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君侯可曾聽聞這句童謠?如今河北數州之地,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正是叛亂的先兆。”

  劉廣灑然一笑,“一些沒有見識的愚民,能掀起多大風浪?”

  顯然,他長居高位,根本不知道民間易子而食的慘劇,更不知恰恰是他口中的愚民,顛覆了一個又一個的大王朝。

  “太平道信徒有百萬之眾,而且巨鹿距我們博陵咫尺之遙,一旦禍起,我們首當其中不可不防啊!”崔超見劉廣對太平道作亂並不怎麽放心上,不由有些憂慮。

  “防,當然要防,崔兄有什麽建議嗎?”

  無論如何劉廣要治理博陵還少不得崔氏的幫忙,對於崔超他還是尊重的,麵子要給。

  “太平道之亂,不日便會爆發,到時不說我們博陵,整個河北之境都會陷入動蕩之中,望君侯從此刻起多多囤積糧草,一旦賊軍圍城,務必扼守城池,不可追擊。平靖會在安平與君侯成掎角之勢。”

  崔超言辭懇切,俱是肺腑之言,原因無他,乃是蠡吾一旦淪陷,安平便是眾矢之的。他們崔氏遲早獨木難支。劉廣與他乃是唇亡齒寒。

  劉廣不由微微色變,“那太平道當真能如此勢大?”

  崔超道:“依平靖所見,太平道信徒遍及天下八州之地,數量不可計數,一旦揭竿而起,恐怕比我此刻所說更加可怕。何況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我們及早做準備終歸不會有錯。”

  劉廣不由暗自點頭,這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正是他這一生所求。

  “君侯切記,即日起一定要囤積糧草,戰亂一起,如果賊軍勢大,務必扼守城池,不可輕動。”崔超臨行前,再次提醒都鄉侯劉廣。

  劉廣作為一郡長官,盡管仍不太相信太平道能掀起那麽大的風浪,不過還是決定防患於未然,贈與崔超書信一封和手令,一旦戰亂起,他便可憑手令代安平縣縣令,總轄縣內一切事務。

  崔超從蠡吾趕回安平老家已是深夜,他連夜傳喚侄兒崔鈞以及族中管事,商議開倉放糧之事。

  說是商議,其實是崔超力排眾議,他倡議明日開始開倉放糧,連續三日,縣內任何人家均可憑鄉、亭開具的戶口證明,按人口領取糧食。糧食斤兩按照普通人可食七日為準。

  另外,承諾春耕時願意借百姓種子,待秋收時原價奉還即可。

  這可以說是崔氏大放血,族中有不少管事反對,但均被崔超以戰亂將起,此乃安定民心喝止。

  至於招募鄉勇,其實各個門閥都曾私下行事,隻是人數至多以十百記。

  崔超安排崔鈞負責去辦,而且多多益善,引發族中長者人人色變,差點驚呼崔超乃是謀反,欲陷族人於死地。

  但崔超手執都鄉侯手令,均以按郡治長官指令行事,搪塞了過去。

  翌日,崔氏於安平縣開始為期三日的賑濟百姓之舉。鄉裏百姓無不感恩戴德,稱呼崔氏為聖人門庭,以至於當崔氏招募鄉勇時從者雲集,短短三日,便募得士卒八千餘人。

  在崔超回到安平第五日,張角於巨鹿揭竿而起,他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舉兵反漢。信徒在其號召下,紛紛頭紮黃巾群起響應,短短幾日,義軍已達數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