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感樞機應道章
作者:孤星入夢      更新:2022-03-31 19:23      字數:2406
  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時光匆匆而逝,轉眼間,又是深冬時節,又是一場大雪。

  緊隨柳元正之後,林綺萱也將雷根深種在五靈元珠之中,經曆了同樣的蛻變與洗煉,再加上這段時間內兩人同參陰陽大道的關係,林綺萱掌握著極其雄渾的法力,做好了完整的準備,要重新複刻柳元正的壯舉,祭煉出屬於自己的太上玉書。

  她封閉石門,陷入閉關狀態已有數日。

  這一天,送走了前來洞府找那禦雷獅子犼幼獸玩耍的小功昌,柳元正兀自一人端坐在書房中。

  此時間,他慵懶的靠在寬大的竹椅上,偏著頭,透過大開的窗欞,看著窗外飄飄揚揚的大雪,此情此景,柳元正仿佛因之而失神,又仿佛是在神遊天外。

  不多時,暖爐旁傳來水沸的聲音。

  月幽天女凝香緩緩提起玉壺,旋即緩步走到了書桌旁,也不言語,靜靜地為柳元正奉上了一碗熱茶。

  暖流入腹,柳元正提振起精神來,慵懶的舒展著雙臂,可仔細看去時,那雙眼眸卻仍舊顯得失神,隻是漸漸地,多了些思索的神色。

  等柳元正將支撐起來的雙臂放下的時候,一翻手,一部空白的道書便被柳元正擺在了桌子上。

  與此同時,柳元正伸手朝著一旁的日輝天女凝霜招了招手。

  自始至終,柳元正一言不發。

  可這樣的情形,似是已經持續了數日之久。

  無須柳元正這裏出聲吩咐,書桌旁的日輝天女,便也雙手捧起了一部厚重的道書,旋即天女恍若鳥鳴一般清麗的聲音響起,口中誦念的,卻是一部雷法經文。

  誦經聲不斷回響在靜謐的書房中。

  原地裏,柳元正仍舊是那漫不經心,恍若沒有睡醒的樣子。

  隻是偶爾間,柳元正便要伸手示意。

  “停一停。”

  話音落時,天女凝霜靜立不語,柳元正隨即握起青玉狼毫符筆,在空白的道書上寫下鐵畫銀鉤的字跡。

  這般停頓,無有規律可言,或兩三句,柳元正便要叫停,或者繁繁千言,也不見柳元正有所表示。

  更有那書寫在道書上的字跡,有時喊停之後,不過是三四字句落於文字,有時喊停,柳元正卻要寫上一篇萬字雄文。

  如是一日倏忽而過。

  待得晚霞映紅遠天,窗外的大雪仍舊飄散不歇。

  書房裏,誦念經文的早已經換成了月幽天女,那捧起的厚重經卷也早已經換了不知多少部。

  原地裏,柳元正麵前的書桌上,新的一本道書攤開,柳元正的手旁,早已經有十餘部道書堆疊起來。

  待得一部雷經念到了結尾處,柳元正揮揮手,聲音不見疲憊,仍舊顯得慵懶了些。

  “今兒就到這裏罷!你們自去便好,我再靜悟一會兒。”

  話音落時,兩天女躬身一禮,而後退出了書房。

  原地裏,細細聽著窗外寒風嗚咽的聲音,柳元正的手指輕輕地敲著桌麵。

  紛繁的念頭一一湧現,在柳元正平靜的心湖上翻起層層波瀾。

  這些時日以來,他所聽天女誦念的雷經盡數顯化在心頭,與此所映照的,則是一部部因之而有所感觸,書寫下的繁複道書。

  而將兩者相分割,相對照的,則是那自始至終,始終縈繞在靈台上的清淺道音。

  伴隨著柳元正對於太上玉書的祭煉,煌煌道音再度響在泥丸宮內,不曾如昔日太上玉書皸裂的時候那樣含混模糊,但是想來因為祭煉時間太短的緣故,那道音極其的清淺,仿佛微風拂過的風鈴聲音。

  而這樣清淺的大道之音,帶給柳元正的卻是前所未有的機緣造化!

  那泥丸宮內的每一道聲響,都是源於大道本源之中的玄音!

  當這樣的風拂過心湖,那蕩起的層層漣漪,每一點滴的波紋,顯化在柳元正的道心之中,都是對於道與法的靈感與思路。

  於是,在這樣的玄音牽引之下,柳元正的一隻腳似是已經躍入了恍若悟道的境界之中,可仍舊有一隻腳仍舊停留在塵世,仍舊紮根於自身的道基之上。

  這是某種極其矛盾卻又完整統合的狀態。

  起初時,柳元正極不適應。

  那清淺的玄音教人聽不分明,隻是帶來朦朧的,繁複的關於道法的感觸,一時一刻都不曾停歇,在這樣的狀況下,柳元正無法入定,無法沉浸心神用於煉法,他隻得散漫的坐著,偏生那玄音帶來的感悟又是說不出的淩亂,不成文字,不成道理。

  如此艱難的適應了很長的時間之後,柳元正也終於明白,在徹底將這部太上玉書祭煉完成,參悟透那些古妖神文字之前,這樣的過程,他需要經曆很久很久。

  這是古之未有的經曆,沒有甚麽前人的經驗可供以參考。

  柳元正隻得盲目的去摸索。

  出乎柳元正的預料,一番嚐試下來,他竟然真的摸索到了這清淺道音的運用方法。

  歸根究底,這道音終歸是源於柳元正自身所祭煉的道書,而後響在泥丸宮內,作用於柳元正的精神。

  從玄音闡發的最初那一刻起,本就已經是柳元正自身氣機的一部分,自古以來修行,從未有聽聞誰要用道與法來克製自身。

  以山攻山,以水攻水。

  未免謬以千裏。

  可山水倘若凝聚大勢,則近乎於道,以此足震撼天地。

  大道玄音亦如是,柳元正強忍著去克服,便是走入殊途,真正的用法,卻是在參悟經文上麵,以思緒去引導精神的闡發方向,以此收束諸般雜音,混合在一處去,再觀那諸般經文時,竟恍若反掌觀紋一般。

  再之後,便有了如今日這般的聽經注疏。

  於修道一途而言,柳元正本就是天資雄厚之輩,固然一路走來有諸般仙緣輔佐,可歸根究底的去說,若本真上沒有這份天資,恐怕柳元正也未必能走到今日這般遠。

  如今大道玄音闡發,對於柳元正而言,更是如虎添翼。

  隻要他想,塵世傳承的諸般術法,諸般神通,乃至於諸般經文,在柳元正的眼中,怕也再無絲毫的秘密可言。

  正如雷宗諸經,立宗三萬七千年,多少前輩先賢曾從六部仙經中拆出過完整的雷經,這些經文或難或易,或高明或粗淺,盡數歸攏在藏經閣中,最後隻選擇了一小部分中正平和的經文,傳於金章院弟子修行。

  可到了柳元正如今的境界,一宗道子首席,宗門塵封潛藏的經卷,也盡數為之洞開。

  斟酌字句,體悟雷經,這因著雷宗六經而生發枝蔓的諸般經卷,便這樣在柳元正潛修的過程中,被剝去外相,顯露出雷霆樞機之本真。

  夫天地以一雷音演威法,眾生觀之而各得其玄法。

  這不是修法,而是修道!

  比較起日日夜夜的熬煉法力來,顯然這樣的過程,對於柳元正而言更為重要許多。

  分明隻是走到了長生路的半道而中途,可不知不覺之間,柳元正卻真正走上了追本溯源的修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