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兩相生滅元符雷道大篆
作者:孤星入夢      更新:2020-12-06 23:15      字數:2439
  船艙之中,諸修雲集。

  當然,更多的金章院弟子們隻是遠遠地站在外圍看著,船艙正中央,一十五位親傳道子正環繞在一方寬桌旁,時而凝視著桌上的篆文沉思,時而側著頭,饒有興趣的聽著寬桌前的柳元正輕聲細語的說這些什麽。

  自從舟頭提及了自身感悟之後,宗安道子竟迸發出了和柳元正一樣的熱情。

  從青陽龍華之陣中,參悟出一套本門雷道的法陣與符篆。

  這是求道之樂趣所在。

  甚至不止是宗安道子,當舟上諸修聽聞此事之後,反應都幾乎相似。

  這才有了如今船艙之中的場景。

  柳元正站在寬桌前,展開一張大紙,手捉狼毫符筆,將自身此一番所參悟的雷道符篆雲紋盡數書於紙上。

  “這是最後一道雲紋了,曆曆數來,合雷篆三百二十之數,雲紋四十之數,粗糲看,仍舊應著始盛衰之運,分化生滅兩相,依我思忖而來,這一步方向上該是對的,但細節上未免太過雜亂無章,陰陽紊亂,兩相難通……”

  正說著,少年臉上也露出不大滿意的表情來,翻手間將手中狼毫符筆放在一旁,又一捋碧藍道袍外罩著的紗衣,單手叉著腰,抿嘴望著紙上諸般道紋,沉默不語。

  瞧見柳元正這般說法,諸修也從頭至尾,將紙上符篆雲紋觀得大略,整體去看,正如柳元正所言,粗看時,生滅兩相分明,細節上卻雜亂無章。

  一時間,原本稍顯喧鬧的船艙都因而變得冷清沉默。

  說來船艙中眾人修為各不相同,高者有如宗安道子般,已是化神道君境界,低者有如柳元正?不過初入築基境界。

  但這是修為境界上的差距?若論及創法參道,卻又不能這般去論。

  前者修道經年?道識高邈?後者天資非凡,本就是宗門創法賢人。

  況且術業有專攻?此間論及的道與法,乃是嶽霆峰一脈陰陽雷道傳承?餘者諸親傳道子?卻也少有人能夠言及高深妙語。

  不算誇張的說,能夠難住柳元正的事情,對此間諸修而言,也算是不小的難題。

  正此時?忽聽得外圍金章院諸修中有人開口。

  “元易師弟?此間生滅兩相你用來應陰陽,以太陽雷道應生,以太陰雷道應滅,這說不得錯,既然細微處雜亂無章?何不在細微處做文章?純陰孕生,純陽度滅?以此或可得解。”

  柳元正循聲望去,見說話之人乃是金章院一位師兄?修行的也是嶽霆峰一脈經文。

  聞言,少年沉思了片刻?連諸位道子也都沉心去想這般變化。

  少頃?卻見柳元正和宗安道子幾乎是同時搖了搖頭。

  “師兄這般變化?亦如方才所言,也說不得錯,陰陽中各含陰陽,這是繁繁之變化,一來,便是梳理的盡,恐怕要千八符篆雲紋打底;二來,生滅兩相是有了,卻互成一體,失了始盛衰之運的映照,彼時道法看似是成了,修來卻也害人,使之離道愈遠,一時或許玄妙,卻再難有所深入。”

  說著,柳元正複又抬起手來,使那一十八道雷符環在指尖。

  “三者,落到實處去說,便是這法門真的成了,千百之數的符篆呐,不管是用成靈符還是陣法,這又豈是咱們築基境界能夠施展開來的?書在符紙上或可一用,可對敵時一下甩出千張雷符去,未免也太過奢侈了……”

  既不靠譜,也不實用。

  這便是柳元正的評價。

  聽得此言,那人也隻是訕訕一笑。

  “是我心思討巧了……”

  沒人去應茬,便是連那說話之人,也再度將心神投入到寬桌上。

  這幾日間,從梳理諸般雷篆雲紋開始,類似毫不客氣的說辭,便縈繞在每個人的口中。

  參道論法不是人情往來,對便是對,錯便是錯,容不得含糊模棱。

  此時間客套委婉一句,使旁人心中有了錯誤的認知,來日用在了修行上,便是天大的禍事。

  正此時,卻見宗廣道子忽地走到了柳元正身旁,捉起了狼毫符筆來。

  “元易,師伯我不大通曉你們嶽霆一脈道法的,但我篆書中,卻也有不少你們這一脈的雷道篆法,見得多了未免有觸類旁通之感,此間說不清楚,我且寫來與你看。”

  話音落時,便見宗廣道子一手捧著金章篆書,一手筆走遊龍,呼吸之間,十餘枚雷道符篆寫下。

  有的極簡,不過寥寥一兩筆勾勒。

  有的卻繁複過甚,一枚符篆,活似寫了篇山鬼文章。

  初時,柳元正看來卻仍舊困惑,待得宗廣道子寫到一半時,少年的臉上便露出幾分恍然神情來,待得宗廣道子落筆,柳元正已然雙目明亮,炯炯有神,不知想到了些什麽變化。

  便是宗安道子也一挑眉頭。

  “今日方見金章雷篆一脈修行妙道!”

  話音落時,宗安道子緩步走到近前,竟從宗廣道子手中接過了狼毫符筆來。

  “元易,大師伯這裏,也有些感觸,寫來與你一看。”

  話音落時,便又是繁簡不一的幾十字落在紙上。

  自始至終,柳元正仿佛陷入了某種思悟之中,甚至連目光都有些迷茫失神,似是在看紙上文字,又似是在神遊天外,自是誰開口言語卻也未曾回應。

  但少年身旁,諸位親傳道子卻已經被宗廣宗安兩人勾起了興致,這落筆一事,仿佛變成了甚麽雅談一般,誰也不再開口,隻是要落筆而書,將自己感觸寫給柳元正去看。

  一時間,金章院諸修之中,有心思靈動之人,已經徑自翻出了一部道書來,將諸位親傳道子所述符篆,盡數抄錄進道書中去。

  這是更為高明的論道方式。

  很多細節,或許今日尚難看的明白,但是記下了便是好處,待能看懂的那一日,便是一部法門由無到有的過程完整的呈現在眼前。

  再說柳元正,此時間,少年便正對著諸道子寫就的數百符篆怔怔的出神。

  萬千種變化從少年的心頭一一浮現。

  抿著嘴,這一刻,他似乎有千言萬語要說,張開口時,卻隻覺一時失語。

  索性,少年複從宗遠道子手中接過了符筆來。

  “如此,我也寫來,與諸位師伯一觀。”

  他似是胸有成竹,但仍舊帶著幾分遊移不定。

  落筆了。

  諸修觀之驚詫。

  那竟是一種很古怪偏僻的篆書寫法。

  三目玄首鳥篆。

  傳聞古時有妖神金烏隕落塵世,其骨上遍曆神紋,幾如符篆天生,因其字形重首輕尾,大多以三環相套而成一字,故雲三目玄首鳥篆。

  這是很古老的一種篆文了。

  但好在,仍舊有不少人識得,人群之中,已經有人隨著柳元正的書寫,緩緩地將之誦念了出來。

  “兩相生滅元符雷道大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