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雲海慢行舟
作者:孤星入夢      更新:2020-10-14 00:12      字數:2715
  上午,臨近巳時。

  嶽霆山間,悠揚的道鍾聲不住地回響著。

  青石山路上,眾弟子神色匆忙,皆往主峰而去。

  嶽霆峰山腳下,柳元正卻頓住了腳步,和煦微笑,看著道左靜立的靈鶴童子凝雪。

  兩人寒暄玩鬧了大概有一會兒,便見凝雪童子從儲物袋中翻出一枚護身符模樣的東西,遞到柳元正手中。

  這護身符大約尋常人拇指大小,端看時,似乎是以萱草編織,但也不知師尊在暗中勾勒了些什麽道紋,此刻護身符落在少年掌心中,仍有靈光流轉,旋即與少年氣機合到一處。

  護身符被草繩穿過,成了極其古拙的項鏈模樣。

  摩挲著掌心的草符,少年含笑問道。

  “這是?”

  “主人知曉師兄要西行而去,雖說有諸位同門隨在身側,卻仍不放心,昨夜便織了這護身符,差我送給師兄,說這符名喚忘憂符,願師兄此行無憂。”

  柳元正抿了抿嘴,遂將這忘憂符戴在了脖子上,這才繼續問道。

  “師尊呢?”

  “主人方才閉關了,凝雪也未有多問。”

  少年點點頭。

  昨夜請教掌教真人時,柳元正知曉了今日隨行動身的同門之數,還以為師尊會在這一十二位親傳道子之中。

  誰知卻是這般機緣巧合錯過了。

  如此,沒有再說些什麽,凝雪女童便出聲告辭,靈光裹著女童的身形,化作白鶴飛去。

  柳元正亦匯入人群之中,同往嶽霆峰前庭走去。

  隻是走了不過片刻,少年的腳步忽的一頓。

  他伸手摸著垂在胸口的忘憂符,倏忽之間,卻轉過頭,眺望著天門峰綺雲洞的方向。

  少年的目光在這一刻很是複雜。

  忘憂符。

  初時還未覺出什麽來,此刻,少年行走之間,回想著那草符細密織出的紋路。

  這是古時魘魅之法。

  是後來的左道旁門之術!

  師尊緣何以此法結成忘憂符送給我?

  這一刻,柳元正忽的有一種折身去綺雲洞中,當麵問詢師尊的衝動。

  可他還是駐足站在那裏,抿著嘴,長久不語。

  是自己這些時日中有露出甚麽細節痕跡麽?

  這般想著,卻又被柳元正否決,他自忖掃清首尾,從未在人前露出過甚麽旁門手段。

  況且便是真的被師尊發覺了什麽,她徑直來問便是,沒有到了此件關頭,才用一枚草符來嚇唬自己的道理。

  相通了這一點,少年心中提起的那一口氣便也隨之鬆了大半。

  “這世上左道法門又不止我一家,師尊也是曾在外雲遊的,那玉燈便是師尊在外所得,想來遊曆南疆時,偶見古時左道散修洞府,得了這麽一二傳承,也該是尋常事。”

  剛想到這裏,便見遠遠地朱子同已經走到了近前。

  “元易師兄?怎的駐足不前了?今日吾等可是要以師兄為首!”

  聽見朱子同在身側呼喚,柳元正也隨之回神,不動聲色的與朱子同寒暄了數句,便同行上山。

  ……

  說是群修雲集,實則來的也全都是金章院弟子。

  剛站在諸修首位,柳元正抬頭,便可見到殿門敞開,大殿中,掌教真人站在正中,宗安、宗廣、宗林三位道子隨在身側,另有一十二位道子,也隨在四人身後,已然到齊。

  似是瞧見了柳元正的目光,掌教真人朝著他招了招手。

  原地裏,少年拱手施禮,遂在金章院諸修的注視下,緩步走入道殿之中,站在宗安道子身側。

  隨即,道殿大門合攏,遮掩了諸修的目光。

  剛一站定,柳元正便聽掌教真人開口說道:“前庭諸事,自有紫康吩咐,宗安,將玉簡中的名目與他們三人看看罷,這是此行定下的二百四十位金章院隨行弟子,你們看一看,可有需要更替之處,若無異議,便為定局。”

  說罷,便見宗安道子將手中玉簡遞出,傳到宗廣、宗林兩位手中的時候,他們看了眼玉簡,都隻是搖了搖頭。

  真切說來,道子乃是各脈親傳,早就不在金章院之列,此行又有柳元正這位金章院弟子在,隱約之間,似乎已經有了柳元正為金章院諸修之首的意思。

  少年伸手從宗林道子這裏接過了玉簡。

  神識探入其中,觀瞧著名目,便見許多這些年中熟識之人都在期間,元信之名更是排在前列。

  一路看下來,快看到後麵時,柳元正神情卻是一怔。

  元成。

  柳元正似乎未有這番料想。

  但他也隻是怔了怔神,旋即將名目看罷,玉簡重新遞回到宗安道子手中,瞧見眾人都看向他這裏,柳元正沒有言語,隻是同樣搖了搖頭。

  “既然如此,二百四十隨行弟子便如此定下。汝等隨我去中殿,焚香表。”

  掌教真人旋即折身,一眾人便緊隨著真人腳步,往中殿走去。

  ……

  說是巳時動身。

  等兩儀渡厄法舟行駛在雲海之中的時候,已經是巳時三刻的事情了。

  此刻法舟頂樓之中,隨行群修表情都是雀躍,便是親傳道子,此刻心中似乎也難以安定,不少人遊走在金章院群修之間,或尋著自家弟子,或尋著師侄之類的親切後輩,正笑語盈盈,不知分說著什麽。

  頂樓正中央的方桌上,柳元正仍在端坐,身前放著碗熱茶,表情尤有些恍惚。

  先前他們幾人都隨著掌教真人在中殿焚香表,行玄門科儀,誰曉得紫康長老到底在前庭與眾人分說了些什麽,等眾人登上法舟的時候,前庭中金章院群修都精神振奮,表情更是狂熱。

  更有甚者,甚至因為未能登舟,已在原地痛哭起來。

  便是此刻已經在雲海之間,那一聲聲的“願諸道友此行揚我玄門道威!定鼎中土,隆興玄門,在此一舉!”仿佛仍舊回響在少年耳邊。

  那是何等山呼海嘯的聲音,何等的聲嘶力竭。

  情緒無端的在人群中發散開來,甚至化作一種無形無質的力量,衝蕩著柳元正的神魂。

  好一會兒功夫,柳元正這裏方才定下了心神。

  正此時,少年想飲一口熱茶,忽然瞧見宗安、宗廣、宗林三位道子走來,柳元正的手便是一頓,摸在桌沿上,待三人坐下,柳元正方才捧起玉碗,抿了口熱茶。

  “元易。”

  “師伯?”

  “如今吾等已然動身,此行路途長遠,你可有甚想法?”

  聽見宗安道子這般問,少年忽的轉過頭,看著窗外縹緲的雲海,端看了一會兒,方才回過頭來問道。

  “敢問師伯,吾宗這兩儀渡厄法舟,隻可行在雲海之上?”

  “既是舟,雲海行得,人間河川亦是行得。”

  “即然如此,師侄想看看大通河風景,不知可否?”

  聽到柳元正不疾不徐的聲音,宗安道子忽地笑了起來。

  “自然是可以的,隻是行舟逆流而上,路途上要費的時日便會多些。”

  話音剛落,便見一旁宗廣道子也笑了笑,接住了話茬說道:“此行是為曆劫而行,慢些無妨,慢些的好。”

  說罷,四人相視,齊齊笑了起來。

  隨即,宗林道子便招收引來自家弟子,令他去船艙中尋寶器殿執事,言說法舟落下雲海之事。

  等那弟子走下了頂樓,還未見法舟有所變化,忽地便聽一道聲音自法舟前傳來。

  “舟上可是丹宴聞法七友?明光禪宗玉樹,於此等候多時了,求見宗廣道兄。”

  話音落時,柳元正便聽身側宗廣道子輕笑。

  “禪宗來得好快,卻是端的看輕我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