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天心玄冥咒
作者:孤星入夢      更新:2020-10-09 00:47      字數:2387
  柳元正念頭中虛空生雷。

  鬆河古仙仍在以煌煌道音不疾不徐的誦念著《歸元雷霞經》,初時,古仙的道音在少年耳中而十分清明,闡述著玄妙的道與法。

  但伴隨著柳元正更多的意識沉入念頭中演化的雷霆中去時。

  鬆河古仙的道音忽然變得邈遠起來,字句之間也開始變得模糊,偏生又十分真切的響在這無邊混沌之中,最後竟與雷聲混合到了一起,共同演化著一方無邊雷海。

  仙以一音闡雷法,諸修隨類各得解。

  這一刻,甚至不需要柳元正去勞心費神,念頭中的無邊雷海就這樣演化著,少年隻是懵懂的注視著。

  從第一道雷霆炸響,從混沌被辟開無量光芒,從漫天雷霆生生不息,到無邊雷霆聚成海澤。

  在柳元正的眼中,這些雷霆像是有了生命。

  它們劃過混沌的痕跡,在少年的眼中凝結成一枚又一枚渾然天成的雷篆道紋。

  它們閃爍著的光芒與倏忽間的晦暗,在少年的眼中分判成陰陽明暗。

  它們轟然炸響的高亢聲音,也在少年的耳邊重新化作玄妙仙音。

  隻是那聲音,不再是鬆河古仙口述,而是變成了柳元正平和的嗓音。

  “吾聞雷霆者,天地之樞機。天樞地機,陽雷陰霆。樞陰機陽,雷善霆惡。夫謂萬物,厥有至符……”

  當念頭中的盛景演化到絕巔之後,那無邊的雷海開始消弭。

  雷霆隱沒在靈雲之間。

  少年眼中,那是五行在相生,陰陽在變化。

  無量的光芒忽然變得斑斕璀璨起來。

  直至最後,雷霆消隱,少年的念頭中,隻剩了無邊的五色雷霞。

  五色雷霞盤旋著,似乎要化作磨盤,攪碎四方混沌,重演之前雷海開辟的景象。

  這一刻,柳元正忽然對《歸元雷霞經》有了許多感悟在心中。

  念頭中的景象,就是少年的體悟。

  仍未親身施展,不好計較細節,但端看此間光景,大約是一門主殺伐之術。

  緩緩地。

  少年睜開了眼睛。

  不知何時,鬆河古仙講道之音已經停了,古仙虛空之中展現的萬丈法相之身也消失不見,老仙人歸於平常,端坐在群仙之中。

  四下裏一派寂靜,群仙的目光卻都朝著四宗諸修這邊往來。

  其中還有不少的目光,落到了少年的身上。

  柳元正懵懂的呆滯了幾息,這才偏轉過頭來,環視著身旁眾人。

  安子文掌教與四宗長老都安靜的端坐在那裏,不顯動靜,隻是時不時地麵露沉思神色,似是大有體悟。

  再看諸弟子,卻大都仍在閉目凝神,沉浸在鬆河古仙先前的煌煌道音之中,皆七情上麵,或抓耳撓腮,或嬉笑,或苦惱。

  隻是少數幾人,此刻卻如柳元正一般,目光恍惚,似乎還未回過神來,都不知從何反應,隻是木木的四處望著。

  準確的說,是七位弟子。

  七人頂上三寸,都有虛幻的慶雲浮現,各演玄妙。

  宗安道子的慶雲之中,有雷霞化生,分割光暗,聚成一道陰陽雷霆劍氣。

  宗林道子的慶雲之中,那無邊雷霞凝出一道虛像,虛幻道人的衣袍上,顯化出二十四道雷篆神紋。

  宗廣道子的慶雲之中,雷霞凝成道鍾虛影,其上七十二道靈禁之光閃爍,端看時,道紋勾勒,竟呈《歸元雷霞經》全文。

  玄青仙宗,一位弟子也顯出慶雲來,雷霞中青紫二炁交織,匯成一方華蓋。

  太華仙宗,昔日柳元正所見,那將正山道人拽走的女修,也化出慶雲來,雷霞凝成一枚寶丹模樣。

  白陽禪宗,靜海禪師也有所悟,慶雲中凝出一十八麵蓮花幡旗,其上雷紋密布,將氣機牽引至了一處。

  再就是柳元正了,少年頂上亦有慶雲顯化,呈現著五色雷霞盤旋的景致。

  漸漸地,亦有弟子從這講道的妙境中脫離出來,或者麵露恍惚,或者露出亦有所得的滿足表情。

  隻是此間,卻不再有慶雲化生。

  仔細觀瞧時,大多五雷仙宗弟子,還是有所感悟的多一些,餘下三宗弟子,倒要看各自的機緣了。

  到底是一篇雷經,五雷仙宗諸修感悟多些,也本該如此。

  正此時,忽聽得群仙中有人傳出朗朗笑聲,眾人循聲望去的時候,卻見一位玄青域仙人身前懸著一幅畫卷,一手捉著靈筆,不知何時,已經將丹宴中的景象描繪在了畫卷之中。

  但見那畫上,群仙諸修神態各異,將鬆河古仙圍在正中,又有七人頂上化出慶雲,便是慶雲中諸般變化,都描繪的栩栩如生,當真如對鏡觀照一般。

  瞧見了此畫,鬆河古仙也笑了起來。

  “此間端是佳話,卻要記得詳細些。”

  說罷,鬆河古仙一招手,將畫卷牽引到了自己麵前,又接過了那仙人的靈筆,懸在宗安道子畫像的上空,轉頭看向道子,開口問道:

  “小友怎麽稱呼?你這妙術可想好名目?”

  “弟子宗安,此術名喚《雷霞分光劍指》。”

  鬆河古仙點點頭,也不多問,依言在宗安道子畫像的一旁,寫下了一行古篆小字。

  如此,鬆河古仙依次詢問著,眾人也都恭敬回應。

  “弟子宗林,此術名喚《歸元護道玉雷篆》。”

  “弟子宗廣,此靈禁名喚《元霞玉霄禁》。”

  “弟子明琪,此術名喚《靈台蘊雷華蓋秘法》。”

  “弟子正瑜,此丹名喚《引雷歸元神陽丹》。”

  “弟子靜海,此陣名喚《元雷辟海伏魔陣》。”

  “弟子元易,此術名喚《天心玄冥咒》。”

  如此,鬆河古仙依言將在七人畫像身側都寫下了篆字,記著各人道號與妙法名目,又提筆,落到了畫卷的空白處。

  “玄青丹宴,古仙鬆河宣講《歸元雷霞經》,時有七子,循聲聞法,各悟玄妙,以興玄門,遂以此圖記之。玄青域仙人古雅作畫,乾元域古仙鬆河手書。”

  書罷,鬆河古仙又提筆落到畫卷的一角,寫下《丹宴七友聞法圖》如此七個古篆大字。

  擱下筆,古仙旋即大手一揮,將《丹宴七友聞法圖》高高懸起,引眾人去看。

  此間觀瞧,頓時引得群仙讚歎。

  “善!此舉甚是佳話!”

  “七友聞法……端可見吾玄門後繼有人!甚好,甚好!”

  “哈哈哈!此圖可收錄在滄雲道殿!”

  “……”

  群仙讚歎著,連鬆河古仙都仰著頭,細細的觀瞧著《丹宴七友聞法圖》,忽地,古仙偏過頭來,望向柳元正這裏。

  “這位元易小友,你這一身道袍穿的頗是與眾不同,可是有甚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