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新震波(中)
作者:減肥專家      更新:2021-03-31 08:11      字數:3685
  地鐵上遭遇地震,是種什麽體驗?

  鍾曼依稀記得,去年夏城地震頻繁發生的時候,偶爾會乘地鐵出行的她,還專門搜索類似的話題。

  那時運氣不錯,沒有遇到這樣的情形。

  但今天……鍾曼終於有了切身體會,也可以作為親曆者,向其他人分享自家的經驗了。

  其實真沒有太明顯的感覺,據說在地下隧道,低烈度地震橫波的剪切力不至於造成大的破壞。

  當警告的倒計時歸零之際,她體會到的震動,差不多都淹沒在低速行駛的地鐵自身震動中。

  期間,她好像聽到了一些“嗚嗚”的風聲,但不那麽確定,而且也很快消失不見。

  饒是如此,地鐵車廂裏的哀歎聲仍是連綿不絕,慌當然是慌的,但還有很多的成分是沮喪。

  對夏城居民來說,這絕不是什麽好消息。

  時隔大半年,那見了鬼的地震又回來了。

  如果還是去年秋天的德性,可以想見,人們的生活又要給攪得亂七八糟,每天都提心吊膽地過日子。

  “話說,又是芒種啊。”

  鍾曼發現,這處夏城最西邊的衛星城,真讓地震給盯上了。去年就是受災最重,今年第一震,又發生在那兒。

  其實也沒差,幾百公裏的距離,真要是碰上大地震,指不定哪兒更倒黴呢。

  鍾曼歎了口氣。

  這時候,身邊與她應該是同樣目的地的小姑娘,緊抱著應援牌,和同伴交流,已帶哭腔:

  “天啊,弘基哥哥怎麽辦!”

  你的弘基哥哥還在天上呢!

  鍾曼隱蔽地翻了白眼。

  她當然知道,那個小姑娘的意思是,接機行動是不是要被耽擱了。

  其實她也有類似的擔憂,那位頂流的行程真要因為夏城地震而有變化,她這邊十幾個單子都要受影響,未來幾個月的生計,恐怕真要成問題了。

  可目前而言,鍾曼更擔心地鐵低速運行還不夠,還要來一個地下隧道大撤退——這個念頭的發端,是因為去年她看到過類似的網上經驗吐槽。

  不是夏城,而是一海之隔的阪城。

  上班高峰期,遭遇高烈度地震,地鐵趴窩,幾千號人在長達十餘公裏的隧道內徒步行軍,那叫一個酸爽。

  夏城不是阪城,現在也不是高峰期,可鍾曼手邊可是有著幾十公斤重的箱子傍身的,那是她的命。要是扔在這兒,簡直就是抄家滅門的噩夢!

  她眯起眼睛,試圖看清地鐵車廂之外隧道的結構情況,卻隻能看到光怪陸離的倒影,完全不具備參考性。

  這種形勢下,不管瑞雯的視頻多麽有話題性,她這位新晉路人粉,也沒有心情再複習了。

  車廂裏大部分人的反應都是如此,更多的人開始翻看各類網絡新聞,查看地表的情況。

  地麵上的情況看上去也很糟心,這一輪地震來的突然,而且上來就是大餐,烈度比去年秋天的時候要來的更強一些,很是造成了一些混亂。

  除了正規媒體和網絡自媒體以外,很多夏城居民也在網絡上分享自己在地震時的遭遇,刷一刷朋友圈,類似的信息不勝枚舉。

  還有一些人,說是聽到了晴天雷響,整個城市的窗戶都在震之類。明明很誇張,響應的還真不少。

  相比之下,在地鐵上的經曆,簡直能算是波瀾不驚。

  而這個時候,鍾曼也開始陸續接到父母親人的問候電話,朋友圈、各個群裏也開始互報平安。

  開始還有所慰藉,多了就又心煩。尤其是回憶起去年秋天類似的情境,感覺更是糟糕。

  就在這樣的煩亂心思裏,最要命的情況總算沒有發生。緩慢行駛的地鐵,花費了快一個小時的時間,終於安然駛入了所謂的“下一站”。

  車門開啟,在乘務員和人工智能的雙重引領下,地鐵上的人員開始疏散,基本上還算秩序井然。

  但很快,鍾曼就遇到了預估中的困難:

  她必須麵對電梯停運的窘境,提著幾十公斤重的箱子,從上百米深的地下,經過幾近兩公裏的迂回,走到地麵上去。

  平地裏箱子可以自動跟隨……可爬樓梯它不會長腿啊!

  看著以前從來沒有搭理過的傳統步行梯,鍾曼心裏滿是絕望。

  與拖著行李的鍾曼不同,地鐵能夠成功到站,地震暫時也已經暫時告一段落,輕裝上陣的絕大多數人還是放鬆下來。

  尤其是那些心懷崇高目標的年輕粉絲們,又開始嘰嘰喳喳的熱烈討論,如何修正路線,如何利用必然緊張的交通運力,把自己投送到近郊的航空港去。

  當然,人隻要數量上去什麽,奇葩的事情都可能出現。在湧動的人流中,鍾曼就聽到有人這樣講:

  “不愧是弘基哥哥,到夏城一次就天搖地動的……”

  周圍有瞬間的冷場。

  有反應快的同伴伸手去捂她的嘴,還有人在喊“什麽啊”,有脾氣暴躁的,直接拿著應援牌拍了上去:

  “你瘋了嗎,怎麽能講這種話,你是對家派過來的臭蟲吧!”

  “是啊是啊,這是給人口實吧。”

  “弘基哥哥會被坑的!”

  人群中一陣混亂,看得今天已經超量運動的鍾曼更加煩心。

  終究還有心腸軟的人,在旁邊勸阻,說某某某也是無心之言之類。

  還有人幹脆拿出都市怪談來恐嚇:“別在這兒耽擱了呀,據說這個站以前是安全區改建的,當初有海生畸變種從這裏闖進來的……”

  “哎?有這種事情?”

  “是的呀,地下隧道的海怪,和近防軍交戰,到最後都是肉搏戰了,還拍成了電影……據說現在隧道內部還有封著的殘骸呢。這一地震,說不定就有什麽漏出來。”

  “噫!”

  “說起來,地鐵上你們沒聽到怪響嗎?嗚嗚嗚的……”

  “好像,有哎。”

  “是嗎,好像我也聽到了!”

  周邊很多人霎時間安靜如雞,幾秒鍾後才又恢複正常,嗔怪打鬧,爬步梯的速度卻是明顯加快了。

  但不管怎麽說,那個頭腦簡單又嘴快的小姑娘,注定要被集體鄙視一段時間。

  鍾曼的心思毫無觸動,相反還有些想笑。

  那個小姑娘其實應該慶幸,她並不是在網上,沒有網絡空間的放大效應,否則以她今天犯下的錯誤,一旦被有心人炒作,她麵對的恐怕就不是同伴的喝罵,而是比地震還要恐怖的社會性死亡。

  艱難的路程,總算還有結束的那一刻。

  又折騰了半個小時左右,大汗淋漓的鍾曼總算走出地鐵口,踏上了地表。

  但正如那些粉絲討論的那樣,地震過後,且不論損失如何,現階段夏城的交通情況驟然緊張。

  就算是超導時代,麵對天災,也不可能等閑視之。

  相關媒體就不斷重複,交管部門正在迅速檢修公共交通係統,確保隱患消除之後才會重新開啟運營。

  同時,各個交通層也要有測試和檢修,全城大堵車已經在所難免。

  從同一個地鐵口出來的所有人都在試圖攔車叫車,但無論是公交還是百節蟲,任何沾到公共服務屬性的交通工具都已經暫時停運,一個網約車恨不能有幾百個人搶,這時候才叫真的絕望。

  鍾曼又歎了口氣,罕見地坐在封裝了她最寶貝財產的行李箱上麵,做了今天所有準備和投入都打水漂的心理建設。

  既然如此,幹脆破罐子破摔,在佛係叫了網約車之後,她重新上網,漫無目的地瀏覽,打發時間。

  期間,可能是習慣性因素,她莫名其妙又登上了天街社區,回到魔眼女的半位麵。

  地震同樣影響到了這裏。

  瑞雯的粉絲和關注者,本來就以夏城居民為多,因此大量與瑞雯無關的地震信息匯入進來,把版麵內容攪得一團糟。

  作為管理員,孜然麵兒不知道是不是給嚇壞了,直接神隱,完全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也沒有任何話題限定。

  瑞雯版直接變成了地震版。

  但不管怎麽樣,這裏終究還是粉絲的自留地,有些事情就好像是注定的。

  鍾曼就瞥見了一個似曾相識的話題:

  “這是什麽牌麵?發一個視頻,夏城直接震了一百秒!”

  從這裏就能看出來,半位麵裏粉絲的敏感度以及專業素質,竟然還有好多人在後麵留言讚同,嘻嘻哈哈。

  好不容易才有人反應過來,指責說這話的人不懷好意,很多人才如夢方醒。有的刪留言了事,但也有人梗著脖子不認錯,還和人爭吵不休。

  都這時候了,孜然麵兒仍沒有出現,連之前那些徒勞無功的勸說都沒有。留下的最後一個帖子,叫什麽“不怕黑子,瑞雯小姐姐超抗打!”

  瑞雯抗打……

  嗯,這個其實有點兒道理,可眼看著半位麵裏的話題越來越失控,本是超級活躍的孜然麵兒蹤影全無,鍾曼不免有些擔心起來。

  這傻狗子是光速脫粉?還是現實裏麵出什麽問題了?

  突發地震,當真是什麽事情都會發生。

  大概天災人禍到來時,不少人會變得多愁善感。鍾曼自覺不是個熱心腸的人,卻在這種時候,莫名為一個素未謀麵的陌生人擔心起來。

  她猶豫了下,通過天街私信係統給孜然麵兒發了消息,是以談生意和版麵規整的雙重名義:

  “我可以提供有關的素材,價錢另議;

  “你那個半位麵,建議還是整治一下吧。”

  等了一會,全無回應。

  鍾曼皺眉,正猶豫是不是要再發一封郵件。地鐵通道這邊,人群忽然騷動,很多小姑娘都往路邊擠,嘰嘰喳喳的聲音,幾乎把擁堵街道上的鳴笛聲都壓過去了。

  哦,又來了一輛車……和那些為了弘基哥哥赴湯蹈火的小姑娘搶運力,她哪兒搶得過?

  鍾曼撩了下眼皮,便不想再浪費時間。

  耳畔卻傳來飄忽的呼喚聲,貌似有點兒耳熟:“老師,老師……對不起,我們不是網約車,隻是來接朋友的。老師!”

  受與自己相關的指向性提醒,鍾曼終於抬頭,循聲望去。就見那個一上午已經見了好幾回的瘦高男生,嗯,好像叫田啟吧,不顧違停的風險,把車靠在路旁,他本人下了車,對這邊用力揮手。

  這次,確實笑得陽光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