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客運列車
作者:十七箏      更新:2021-10-03 23:02      字數:2110
  建寧的火車製造廠內,陳新正和製造廠的人一起開著會。

  會議所討論的內容還是關於核動力機車的製造和設計方麵的問題,除了國內目前國家打算逐漸恢複的鐵路客運之外,陳新他們所主要討論的還是關於亞歐鐵路線貫通之後的車組編製問題。

  “目前來說,亞歐鐵路線最主要的需求還是貨運物流方麵的需求,因此需求最多的還是通用集裝箱貨櫃車、散裝貨物的敞車、冷凍食物的冷藏車、運送煤炭壙物穀類的漏鬥車和運送汽油等液體的罐車等貨運車廂。”一名工作人員正拿著一份報告,向與會的人做著說明:“這裏麵以集裝箱貨櫃車的需求量最大,漏鬥車也有很大需求,其他的……”

  工作人員說的內容相當的長篇累牘,而且涉及到很多專業相關,與會的其他人或許聽的是十分專心認真,但對於陳新來說,這些內容他也就是聽一耳朵就過了,其中大部分和他都沒有直接的關聯。

  這無疑也就導致了他聽著聽著就有些走神了,思考起了歐洲方麵的情況。

  對於歐洲的情況,陳新無疑是比較了解的,畢竟現在歐洲方麵能夠給國內提供的貨物,絕大部分都是在他一手經營下所獲得的產出。

  目前來說,歐洲方麵輸入國內的主要還是以各種礦石以及原油等工業原材料為主,而國內輸往歐洲的則以外貿軍械和部分糧食,以及生活物資為主。

  之前貨運陸行艦從國內前往歐洲,裝貨的時候主要使用的是貨運集裝箱,但從歐洲回來的時候,貨物就不好用集裝箱來裝了。

  畢竟大部分都是散裝的礦石,用集裝箱裝很容易對集裝箱造成損壞。

  所以當時的做法是對礦石進行初步冶煉,提煉成原礦的礦錠之後再裝到集裝箱裏。

  但即便如此,也還是很不方便,陳新不得不設計了一款可以通用的貨箱才解決問題。

  至於說後來北海的油田恢複工作,生產出來的油品也麵臨一樣的問題,好在當時產量不高,大部分還是供給歐洲防線的後勤需要,隻有一部分裝桶之後運回了國內。

  但裝桶運輸,無疑極大地增加了運輸成本,同時降低了運量,如果不是當時運量實在不大,陳新都想專門做兩艘運油的陸行艦專門運油品回國了。

  不過現在的話……聽著工作人員的介紹,看樣子是打算用油罐車來運輸了。

  對此陳新倒是感覺不可置否。

  從運輸上來說,罐車當然可以拿來運輸油品,但最好還是用於運輸成品油,因為用來運送原油的話,罐車的運輸量實在是太低了。

  一般常見的罐車載重大約在50-70噸之間,容積也差不多是在50-70立方左右,即便按照一列火車編組一百個罐子來計算,一列火車也就能夠拉個幾千噸左右的成品油。

  聽上去雖然不少,但卻也不算多,就算采用最大號的120立方的長罐車,也就能拉一萬多噸而已。

  而且顯然,是不可能一列一百多節的火車,全都掛罐車的。

  所以相對比而言,還是輪船這種大運量的運輸工具運力更大更劃算。

  這也是為什麽過去運輸原油、成品油,除了用油輪之外,更多的是采用輸油管線,而很少用火車的原因。

  想到這裏,陳新忽然覺得自己或許可以去把那些油輪再利用起來,反正它們現在正和其他船隻一樣,絕大部分都凍在港口裏,沒人去管的話,可能幾百年都無人問津,或者幹脆會被拆成廢舊鋼材。

  然而就在陳新想著這些問題的時候,工作人員忽然說到了一個讓他感興趣的話題。

  “按照歐洲方麵的要求,他們希望開通和我國之間的客運列車,國家雖然還沒有答應這件事,但鐵道部要求我們拿出一個可行的設計方案來。”工作人員向參加會議的人介紹著。

  聽到這裏,陳新開口問道:“歐洲方麵要求開通客運列車?他們該不會是想逃難了吧?”

  “這我們就不知道了,鐵道部隻是要求我們拿出一個客運列車的設計方案來。”對於這個問題,工作人員自己也是好奇的,但顯然他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

  陳新自己倒是能回答這個問題,問也不過是隨嘴一問,問過之後既然沒人回答他也不在意,於是問起了另一個問題:“客運列車確實是一個很值得重視的問題,不光是歐洲這邊的班列,國內方麵國家也有意向恢複客運運輸的班列,你們現在有成熟的客運列車設計嗎?”

  問出這個問題之後,陳新略帶期待的看向了火車製造廠的工作人員。

  之前陳新就曾經參觀過還在試驗之中的核動力列車,其中就有客運車廂,但那都是幾年前的事情了,火車製造廠拿出來的也隻是一個概念性的設計方案。

  而且當時受限於核動力機頭的數量,這些核動力機車都是緊著重要物資運輸去使用,也就是之前用於西南地區救災轉移災民和遷移洞庭湖周邊民眾的時候,動用過核動力機車所組成的移動避難所。

  現在好幾年過去了,陳新很好奇他們是否拿出了新的更實用化的設計來了。

  工作人員並沒有辜負陳新的期待,他們很快拿出了關於客運列車的設計方案。

  “目前我們所擁有的可以和核動力機頭進行編組的客運車廂主要分為短途使用的硬座車廂和長途使用的硬臥車廂兩種,以及配套的功能性車廂,以目前的技術儲備來說,拿出一套可行方案並不是問題。”工作人員向陳新做著說明,並且還將各種功能性車廂一一展示出來:“這些功能車廂都是這幾年我們的研究人員和設計人員努力的成果,考慮到要求是進行前往歐洲的長途客運旅途,在列車編組上,應當更多的考慮後勤補給保障方麵的內容,畢竟幾千公裏沒有補給,車受得了,人受不了。

  而且還需要考慮除雪的問題,幾千公裏的鐵路,萬一出現難以通過的積雪路段,也是非常麻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