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實地測試
作者:十七箏      更新:2021-05-28 21:44      字數:2148
  <b></b>陳新所前往的是本市境內的一座鈦鐵礦。

  這是本市轄區內原本探明,卻在災難之前並沒有開采的一處礦藏。

  不過隨著災難之後,國內重建工業產業的過程中對稀有金屬的大量需求,尤其是陳新的科研中心建立之後對稀有金屬的使用需求,使得像這樣的已探明且開采難度不算太大的礦藏都被安排進行了開采。

  “這座礦目前還挖的不深,隻有三百多米,整體開采難度也比較小。”一名礦井的技術員正在向陳新解說著礦井的情況,隻是在陳新麵前他顯得稍微有些緊張“不過因為是山區的礦井,加上這裏開采的時間也很短,建設不足,所以目前我們主要還是采用人工開采的方式開采礦石,因此產量上並沒有達到這座礦的最大允許開采量。”

  陳新注意到了對方的緊張,不過卻並沒有多說什麽,隻是向這名技術員問道“井下的工人主要使用哪些裝備?”

  “這個主要都是國家規定下井必須穿戴的防護裝備,之前上麵倒是為了提升產量配發了一些外骨骼,現在也都分發到了工人手上。”聽到陳新問起井下的狀況,技術員顯得更緊張了,但還是很認真的回答了他的問題。

  聽到技術員的回答,陳新倒是點了點頭,有幾分讚許的說道“外骨骼對於這種從事重體力勞動的工作崗位來說,還是很實用的,你們這裏配發了多少套?”

  技術員見陳新似乎並沒有因為自己說的情況而有什麽表示,倒是稍微鎮靜了些許,向陳新回答道“額,我們這裏是小礦,分下來的外骨骼不多,一共五十套,做不到人手一件,所以隻能配給最底層礦井的工人,他們的工作量更大一些也更需要一些。”

  陳新微微點頭,對於礦井的情況他也多少了解一些。

  在災難之前,他還隻是普通人的時候,他們那個求生群裏討論該如何躲避末日的時候,除了購買防空洞和自建避難所之外,也曾經有人提出來過用廢棄礦井來改造避難所的想法。

  然而這個想法是非常不切實際,也非常不安全的。

  首先一點,在炎國想要購買一個礦井,哪怕隻是廢棄的礦井也是非常麻煩的,雖然比購買防空洞要簡單許多,但依舊是一件要跑很多手續,還要審批資格的事情。

  這對於當時的求生群裏的人來說,是不太現實的,因為大家要的是馬上可以開始執行的計劃,而不是還要花費幾個月時間去跑手續的麻煩事。

  尤其是當時還是末日當頭的情況,相關部門還工不工作都兩說。

  而且對於礦井改造本身,也並不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是還沒有開采完的礦井,本身倒是還好說,有堅實支撐的地下空間確實可以用作避難所改造,或者用於容納大型機械設備。

  事實上國家在災難來臨之初,也確實利用了一部分礦山礦井,用來保護貴重的工業設備等重要物資。

  但是對於廢棄的礦井,這就沒有那麽安全了。

  因為開采而被破壞的地質結構,長期無人打理而透水、腐朽、坍塌的坑道……

  這些都構成了相當致命的潛在威脅,就更不用說礦井內部的空氣流通等一係列的問題了。

  雖說合理的改造,確實能夠讓廢棄的礦井裏的坑道變成可以使用,甚至是居住的空間,但這無論是成本還是周期,都太長了,根本不是當時的陳新等人能夠負擔得起的。

  腦海裏掠過當初的事情,陳新微微搖了搖頭,這些事情都是當初他們為了活下來而做出的嚐試,在如今來說已經沒有多少意義了,留下的也就隻有一些回憶和相關的知識了。

  從中回想起自己所需要的記憶,陳新明確的知道,在一口礦井中,是會不斷的向下挖掘,並且在不同的深度同時挖掘數個工作麵,以提升單位時間內的開采總數的。

  而在這一過程當中,礦井底部的工人無疑是最辛苦的,因為他們是要向下挖掘,在工作量上來說,是要比其他工作麵的工人更辛苦的。

  回憶起這一點,陳新看向了一旁跟著自己一起來的研究員,對他問道“采礦型泰坦準備的如何?”

  “帶來的原型機和簡化機都已經調試完畢,隨時可以投入使用,進行測試。”研究員熱情滿滿的向陳新回答著,他也很期待由自己參與設計的兩台采礦型泰坦投入實際應用到底能有怎樣的表現。

  陳新微微頷首,向一旁的技術員問道“我們要借用你們的礦井進行新型工業設備的測試,這一點之前已經通知過了,試驗場地準備好了嗎?”

  “已經準備好了,您是現在就要進行測試嗎?”技術員如此詢問著,目光卻不由自主的轉向了三人身後,正在啟動的一大一小兩台泰坦。

  “嗯,既然都已經準備好了,就開始測試吧。”陳新如是點了點頭,對一旁的研究員說道。

  研究員聽到陳新這麽說,立刻應了一聲,對身後兩台已經啟動的一大一小兩台采礦型泰坦說道“實驗開始!采礦型泰坦原型機、簡化機,實地開采測試,開始!”

  隨著研究員的聲音,兩台泰坦動了起來。

  “那個……抱歉!可以稍等一下嗎?”看到兩台泰坦都動了起來,礦場的技術員卻忽然對陳新說道“那台小的機器人可以搭乘我們的升降機下去,但是那個大的……它應該有好幾噸重吧?人員升降機承受不起這麽重的東西,隻能靠礦車運下去。”

  聽到這話,陳新並沒有感覺到意外,隻是對研究員使了個眼色。

  研究員會意,拉著礦場的技術員來到一旁,向他詳細詢問了情況之後,便做出了調整。

  小型一些的簡化機將會和他們一起乘坐人員升降機下到礦井最底部,而原型機則會通過礦石運輸通道,搭乘用來運輸礦石的礦車下到礦井裏的工作麵,然後再依靠自身的移動能力,下到礦井的最底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