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後續安排
作者:十七箏      更新:2021-02-10 05:44      字數:2135
  鑽機此時已經停了下來,幾個工人正圍在鑽機周圍將鑽杆一截一截的抽出來。

  與此同時,鑽機的下麵鑽孔的位置已經有滾滾蒸汽冒出,一眼溫泉正在不斷的向上噴著水,使得現場雲蒸霧繞。

  陳新和曹達仁來到鑽機旁邊,看著下方的井口正在不斷的往外噴湧著滾燙的熱水,陳新驚喜的向曹達仁問道“測量過水溫了嗎?溫度有多少?”

  “水溫有七十多度,挺燙手的。”曹達仁此時也很興奮,向陳新回答著的同時也介紹著情況“之前鑽頭突破了四百之後我就預感今天要出水,所以特別注意了一下,果不其然在下麵碰到了岩層,打穿之後就開始出水了。”

  聽到曹達仁說水溫有七十多度,這讓陳新很是高興,水溫高也就意味著熱能豐富,這樣一來所能夠提供的熱量也更加充裕,對於供熱樞紐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不過看著不斷噴湧的溫泉水,陳新也有一些擔心,向曹達仁問道“這個水會一直噴嗎?要是一直在噴的話,後期施工會不會有影響?”

  “這點作家你放心,這個水壓不大的,現在在噴水是因為剛把含水層打破,壓力有一個釋放的過程,而且打下去的套管裏還有鑽頭,空間比較小水才能噴出來,等把鑽頭抽出來之後這水就不會這麽噴了,加個蓋子就能堵住。”曹達仁對此倒是十分的了解,很快就向陳新解釋了一遍,打消了他的疑慮。

  此時科研人員也知道鑽出溫泉的消息趕了過來,看著正不斷噴湧的溫泉水,心情激動之餘,向陳新詢問道“陳先生,我看過你的設計圖,供熱樞紐內部的熱水應該是要進行循環的吧?是不是還要打一口注水井?”

  對地熱資源的抽取當然不可能就這麽打個水井一直抽,雖然說湘省的地下水資源存量豐富,卻也經不住這麽用。

  正常情況下對地熱資源的利用是通過兩口井進行循環,一口井用來抽取地下水獲得熱量,而一口井則同樣打入地下含水層,和取水井之間在地下連通,然後將取水井抽取的熱水在釋放完熱量之後,通過注水井重新注入地下,實現循環利用。

  “注水井是肯定要打的,不過注水井打在什麽位置,怎麽打,還需要專業人士的指導,這個事暫時不急。”陳新自然是知道要打注水井的,不過這件事卻急不來。

  注水井並不像取水井,隻要打進含水層、能夠出水就完事了。

  因為是要將抽上來的地下水重新注入地下,與取水井形成循環,所以注水井的位置必須要和取水井位於同一含水層,定位時還需要分析含水層的走勢、地質,以及含水層的大小麵積、是否透水等諸多因素,並非簡單的隔幾百米遠打個孔就完事了。

  這也是為什麽陳新說需要地質學家來幫忙的原因之一,這種專業分析的事情確實需要真正的專業人士。

  陳新在和科研人員討論打注水井的事情,一旁的曹達仁卻更關心施工的問題。

  眼見一截一截的鑽杆已經從地下抽了上來,滾燙的溫泉水卻還在不斷的湧出,一時半會也不會停歇,曹達仁讓工人們繼續施工的同時,自己卻對陳新問道“作家,現在井已經打出來了,你看接下來要怎麽辦?”

  “接下來……”陳新習慣性的抬手想要摸一摸自己的下巴,結果手卻摸到了自己的麵罩,隻能無奈的放下之後才開口說道“接下來等水不噴了以後,讓工人把水井周圍的積雪清開,準備開始搭架吧,也不用清理太多地方,把井架周圍挖開能看到地麵,方便之後打地基就可以了。”

  “是準備開始建造供熱樞紐嗎?”一旁的科研人聽到陳新這麽說,頓時明白陳新接下來想要幹什麽。

  陳新點了點頭,肯定的回答道“沒錯,清開積雪,將供熱樞紐的地基打好,並且搭起施工用的腳手架,之後隻需要將我已經製作好的零件組合安裝起來就好。”

  了解到陳新的安排,科研人員和曹達仁都沒有提出什麽反對意見,隻是曹達仁還是向陳新提出了一個疑問的地方“作家,你這個供熱樞紐建起來之後是要用來融化積雪的吧?那肯定到時候這裏會有很多的積水,加上現在沒有注水井,這口取水井到時候肯定是要不斷抽水的,這些水的排放也是個問題吧?”

  “關於抽上來的水的排放問題‘達人’你不用擔心,我會等注水井打好,整個設備能夠循環運作了再啟動它,現在最多試下機,那樣的話就這麽直接排放也沒關係的。”陳新自然也考慮到了這種事,並不打算把水到處亂排。

  不過曹達仁提到的積雪融化之後的排水也確實是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他們打井建造供熱樞紐的位置就在臨市火車站的站前廣場,但受限於火車站的體量不大,加上本身目的就是清理火車站的積雪,等到供熱樞紐啟動的時候積雪融化,最大的可能就是順著鐵軌所在的溝壑流淌,到時候很可能會把鐵路凍住。

  這可就不是什麽小事了,鐵軌凍住的話,可是會造成列車脫軌的嚴重事故的。

  所以排水是必須要考慮的事情。

  “關於排水的問題……用抽水泵抽走,然後排放到其他地方怎麽樣?”曹達仁的想法比較簡單,當然也比較實用“反正現在冰天雪地的,直接排放出去也是瞬間結冰,不會有什麽太大影響。”

  聽到曹達仁的想法,陳新和科研人員都覺得這個辦法可行,但卻又總感覺哪裏不對。

  科研人員想了想說道“這麽直接排放是不是不太好?按照陳先生說的,供熱樞紐所產生的的供熱場可以覆蓋半徑兩百米的範圍,以積雪十幾米厚來計算,這已經有一個小型湖泊的大小了,這麽多水要是隨意排放,怕不是要凍出一座冰山來,我覺得可以想辦法把它利用起來。”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