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紅薯和溫室
作者:十七箏      更新:2020-12-26 17:55      字數:3249
  避難所的配電室內,二姨父和幾位長輩都站在了門口,帶著期待的看著陳新指揮兩個懂電工的年輕人將他從車上拆下來的同位素溫差電池接入避難所的電路。

  “好了,隻要把紅線和藍線接上,以這枚電池的發電量和使用壽命,足夠供給整個避難所使用十年以上。”陳新看著兩個遠房親戚用電路連接線纜將電池接到了避難所的配電箱的變壓器上,這才向二姨父他們肯定的點了點頭。

  “這真的能滿足用電要求?就這麽一小塊電池?”一位長輩顯然有些不敢相信,畢竟陳新拿來的同位素溫差電池實在是看著太不起眼。

  隻有一個大點的熱水瓶那麽大的東西,就要滿足這麽大一個避難所的供電,實在是超出了這些一輩子就隻是耕田種地的長輩們的想象。

  倒是陳新的爸爸對此能夠接受的多,向陳新問道:“這個電池的輸出功率有多少?電壓有多高?”

  “500V的電壓,150KW輸出功率,這是給我車用的電池,滿足避難所的需求是沒有大問題的。”麵對自己爸爸的問題,陳新很認真的回答著:“就是電壓有點高,必須接到變壓器才能使用,而且有一定的危險性,使用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不過也問題不大,之後我會對電路做一個升級優化,調整一下接入方式,不會有什麽問題的。”

  聽到陳新這麽說,陳新的爸爸計算了一下,這才對二姨父說道:“功率有點低,不過滿足供暖是夠了,就是其他大功率電器用的時候要注意,有可能會電力不足。”

  “能把供暖開起來就已經很好了,而且村裏哪還有其他的什麽大功率電器。”二姨父聽到陳新的爸爸這麽說,頓時一副高興的樣子,並沒有在意陳新爸爸說的不能多開大功率電器的問題。

  不過陳新也聽到了自己爸爸的話,考慮了一下開口說道:“這個倒是不成問題,這個電池是我自己做的,用汽車電池就能改一個出來,回頭二姨父你找鎮上換兩個汽車電池來,我可以改一個電池組出來,這樣就沒有問題了,而且溫室那邊的產能也可以擴大一點。”

  這也是陳新計劃之中的東西,和他自己的避難所一樣,提升溫室產能,獲得更多的產出,從而換取更多的物資,形成良性循環。

  “溫室可以提升產能嗎?”二姨父對此格外的關心,作為村子多年的村長,又是種了一輩子地的農民,對於農作物的產出問題是最敏感的。

  陳新點了點頭,肯定的回答道:“可以的,電量上來以後,溫室裏的補光燈和取暖器可以工作更長的時間,從而加快作物的生長,獲得更高的產量。而且我打算改造一下溫室的結構,爭取讓你們這裏能夠多種點糧食。”

  陳新的這番話頓時讓在場的長輩們都高興起來,對於他們來說,能夠多種點糧食,是比什麽都實在的事情。

  “那感情好,能多種點糧食是好事!手裏有糧,心裏不慌。”二姨父臉上高興的紅光滿麵,和之前陳新回來第一次看到他時充容滿麵的樣子已經截然不同。

  陳新也沒有打什麽包票,隻是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麽,關於溫室的改造他也隻是有了想法,具體怎麽弄還要先看過再說。

  至於說現在,二姨父他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把避難所裏的供暖設備打開了。

  隨著供暖設備的啟動,避難所裏的溫度終於升了上來,所有人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而陳新這邊,也久違的收到了係統提示:

  “幫助他人避難所改善生存條件,獲得生存點5000”

  “幫助4人改善生存條件,每日獲得生存點+50”

  村裏的人口當然不止五十人,但一個避難所單次改善生存條件所能獲得的生存點增加隻有這麽多。

  對於現在的陳新而言,這些收獲固然喜人,但也已經不是讓他特別在意了,更重要的是這種方式能夠為他帶來收入。

  想到自己向國家提供了同位素溫差電池,這不禁讓陳新期待起來,如果國家推廣開這種技術,能夠為自己帶來多少生存點。

  哪怕一個避難所隻有五十點,在全國那麽多避難所的大基數下,這也是一筆堪稱天文數字的收入。

  現在唯一讓陳新覺得擔心的就是別人受自己影響而生產出來的同位素溫差電池能不能被係統承認,從而為自己帶來生存點的進賬。

  對於這個問題陳新沒有什麽把握,不過問題倒也不大,就算別人生產的同位素溫差電池不被係統承認,他大可自己生產之後賣給其他人。

  這種堪稱剛需的東西隻要國家開始推廣,就必然成為硬通貨,根本不會愁銷量問題,能夠給陳新造成的影響無非是最終收獲的生存點多少的問題。

  而且隨著陳新能夠提供的產品更多,他能夠收獲的生存點也會更多,畢竟生存點的收獲雖然一樣東西隻能收獲一次,但一個避難所能夠改良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他完全可以像割韭菜一樣,割完了一茬又一茬。

  ——————————————————

  村裏這個避難所的溫室和陳新的溫室截然不同,雖然同樣是溫室,這裏的麵積明顯要大很多。

  而且陳新看得出來,這個溫室應該就是在原來的農田上麵加了個蓋子之後改造成的,並不是像他原來那樣,從外麵把土壤運進避難所裏來作為耕地。

  不過即便如此,耕地的麵積也是有限的,按照二姨父的介紹,這裏的耕地麵積隻有大約一畝半,總共九百平方。

  這九百平方土地如同一個巨大的九宮格,在溫室的中央是四根粗大的支撐柱,牆邊則還有十二根同樣的支撐柱一起支撐著頂部的跨梁。

  九百平方的農地聽上去不小,產出也還算可以,但是考慮到村子裏有一百多口人,這點產量也並不算多,畢竟這個種植溫室不像陳新自己那個,可以補光燈、取暖器二十四小時開。

  隻有一層土壤種植的溫室也不像陳新那邊升級過的多層種植溫室,可以實現立體種植,獲得更大的產量。

  地裏種的作物種類也比較單一,隻有白菜、蘿卜以及一大片陳新不認識的葉子作物。

  “二姨父,這是種的什麽啊?”陳新走到葉子作物邊上,看著這幾乎都是貼著地麵生長的藤和葉,好奇的向二姨父詢問著。

  “這是紅薯,種了差不多有四個月了,快可以收了。”提到這些作物,二姨父臉上也滿是驕傲和滿意的表情,就像他說過的,手裏有糧,心裏不慌。

  對於炎國的農民來說,這些豐收可期的作物,就是幸福感的最大來源。

  陳新聽到二姨父說這種的是紅薯,頓時露出了驚訝的表情:“這就是紅薯嗎?”

  “嗯?阿新你沒見過紅薯嗎?”二姨父有些疑惑,紅薯這種東西應該是很常見的,陳新應該不可能沒見過才對。

  陳新搖了搖頭,伸手摸了摸這些紅薯的藤和葉說道:“紅薯當然見過,但長在地裏的紅薯藤和紅薯葉我就真的沒見過了。”

  聽到陳新這麽說,二姨父也理解的點了點頭,確實很多人都吃過紅薯,但紅薯藤和紅薯葉確實不是誰都認識的。

  “你自己那裏也有溫室吧?要不要給你帶一點紅薯回去,這種東西很好種,一個紅薯切碎了就能當種子用。”二姨父想到陳新自己也有溫室,頓時對他提議道。

  陳新聽到二姨父這麽說,也沒有推辭,站起身說道:“那就麻煩二姨父了,我那雖然各種種子不少,但還真沒有紅薯。”

  “這是小意思,不過你那裏種的是什麽主糧?不能光種蔬菜啊,光吃菜也是填不飽肚子的。”二姨父對陳新表示著擔心,顯然在他看來,主糧是怎麽都要種的。

  陳新對於這一點倒是沒有什麽問題,笑著回答道:“我種的是旱稻,管我自己吃是綽綽有餘,加上還有不少蔬菜,完全可以換來不少食物。我那裏畢竟是個城市,糧食方麵倒是比家裏這邊要好弄得多。”

  二姨父聽到陳新這麽說,這才點了點頭,轉而向他問道:“阿新你這麽說我就放心了,那你看看這個溫室有什麽可以改造的地方,能多提高產量是好事,這樣村裏人也能吃飽一點。”

  這也是二姨父最關注和期待的,眼前的溫室一大半的地方都種了紅薯,而紅薯的生長至少需要五到七個月,就算是短生期的紅薯也要四個月,在收獲之前村裏人可談不上吃的有多飽。

  “我先看看吧,關於怎麽改造我也隻是有個思路,具體的還是要看過再說。”陳新並沒有打包票,還向二姨父詢問著他的要求:“二姨父你覺得溫室應該怎麽搞?我的想法是加一層水培種植層,這樣可以多種不少作物。”

  聽到陳新這麽說,二姨父不免有些擔心:“水培種植?這東西好搞不?我倒是聽過這個技術,但是村裏沒人搞過啊!”

  “這個技術不複雜的,二姨父你聽我跟你說……”陳新笑了起來,向二姨父介紹起了水培種植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