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自製製氧機
作者:十七箏      更新:2020-10-13 20:54      字數:2189
  聽了技術人員的話,丁叔轉念一想覺得也是,如今的外界環境可不是災難之前的和平年代,往山裏一躲,沒有拉網式的排查可以躲個把月,極寒加缺氧的自然環境足以要了任何人的命。

  這就好比災難之前去爬珠峰或者去南北極一樣,沒有足夠充足的準備和專業的防護設備與足夠的保暖衣物,等待你的隻有寒冷和死亡。

  不過在看著技術人員安裝這些生物反應立麵的時候,丁叔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女兒丁寧,以及莫卿妍她們。

  丁寧和莫卿妍她們所在的避難所丁叔雖然沒有去看過,但秦嵐之前去的時候對那個避難所有所了解,回來也和他匯報過,所以丁叔知道她們那裏並沒有種植溫室,也沒有任何製氧設備。

  出於對女兒的擔心,丁叔向這名技術人員問道:“像這種設備自己弄麻不麻煩?如果私人避難所想搞一套類似的裝置,能做得出來嗎?”

  技術人員有些詫異的看了一眼丁叔,似乎是覺得這位特警隊長關注的重點有些奇怪,但還是解釋道:“如果隻是弄出一個類似的簡易裝置還是不麻煩的,隻是設備的製氧效率以及維護清洗會非常麻煩。

  私人避難所的話,想要製氧還是建議搞種植溫室,在還有電能和水的情況下,溫室既能提供食物,也能提供氧氣,比弄一套這種製氧設備要簡單地多。”

  技術人員的話讓丁叔心裏一沉,頓時對丁寧她們充滿了擔心。

  他有心問技術人員是不是有多出來的設備,但這個話到了嘴邊卻又被丁叔咽了回去。

  眼前的這些設備是供給整座避難所兩萬多人生存使用的,丁叔不可能為了一己之私從這裏麵挪用,哪怕他隻需要很少的一部分。

  而且比起為丁寧和莫卿妍她們弄一套設備,更簡單的方法是讓她們搬到避難所來。

  這樣不僅可以解決她們的生存問題,也可以為她們的安全提供保障。

  畢竟不管怎麽說,在警察局的避難所裏,丁叔作為特警隊長說話多少還管事,對丁寧的安全還是有保障的。

  想通了這個道理,丁叔也就沒有再向技術人員多問,心裏打定主意,無論這次丁寧鬧什麽情緒,他都要派人把她接過來。

  大不了,自己低頭向她認個錯。

  向女兒低頭道歉,不丟人。

  ——————————————————

  官方的避難所有生產好的製氧設備,陳新卻隻能自己動手。

  不過陳新並沒有再搭建一個工作台出來,而是借用了武器櫃附帶的工作台。

  雖說這是用來製作與維護武器的工作台,但一應工具俱全,相關的諸如膠帶、膠水之類的輔助材料也相當齊全,就算工具不算太趁手,改造陳新手頭現有的這些材料,弄一個簡易的製氧箱出來,並不是特別難的事情。

  在塑料箱的側麵開出一個孔,連接上管道和微型真空泵,再接上一根豎起來的管子,架在放置在塑料箱中的紗窗上,保證管子裏流出來的水能夠流到紗窗上,再在紗窗前麵加裝一盞補光燈,這個簡易的藻類製氧箱就算是完成了。

  雖然這玩意粗糙的可怕,管道全靠膠帶連接膠水密封,管道和紗窗都缺少支撐,看著就搖搖欲墜,但在係統的判定中,它依舊是一個完整的生存設備。

  “簡陋的藻類生物製氧箱”

  “升級方案一:增加藻類附著麵,提升藻類繁殖效率,氧氣產生量+10,生物質產量+5,升級所需生存點100”

  “升級方案二:更改水槽結構,提升藻類光合作用效率,氧氣產生量+15,升級所需生存點80”

  看到係統提供了升級方案,陳新便放下心來,既然這個簡陋的玩意能夠被係統認定為藻類生物製氧箱,那麽他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收集材料或者直接使用生存點來繼續升級這個製氧箱。

  從係統提供的兩種升級方式,陳新也判斷出這個藻類製氧箱的兩種升級路線最後升級出來的應該一個是走燃料電池路線變成生物發電機,而另一個則是成為純粹的製氧機。

  而且二者所對應的藻類似乎也有所不同,第一種顯然更適合附著生長的多細胞藻類,可以回收大量生物質用於燃料電池轉化電能。

  而第二種則明顯更適合浮遊生活的浮遊藻類,目的隻是獲取更多的氧氣,而不是回收生物質。

  對於兩種升級方案,雖然可以兩種都選,但陳新顯然更傾向於第一種方案一些,因為他需要獲得生物質燃料電池,來為避難所提供電力。

  畢竟他還有種植溫室可以提供氧氣,不需要靠製氧箱來大量製氧,這在他的規劃中隻屬於輔助設備。

  隻是對這個製氧箱的升級一時還無法進行,一方麵是陳新手上已經沒有了足夠的材料,另一方麵也因為之前升級武器櫃和防護服已經把他手上的生存點數用完了。

  考慮到目前的大氣含氧量並沒有到讓人不能呼吸的地步,他這裏還有種植溫室可以提供氧氣,陳新對製氧箱的升級也不是很迫切。

  而且此時重新查了資料的陳新也反應過來,就算地表和海洋生態全部崩潰,沒有了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地球大氣內的氧氣也足夠人類呼吸很長時間了。

  雖說之前的全球大火以及隕石撞擊消耗掉了大氣中大量的氧氣,但剩下的氧氣依舊足夠人類很長時間的使用,甚至足以支撐到天上塵埃散去,地球生態重建。

  而且根據陳新的推測,以及他在電腦裏的資料裏查找到的數據,眼前這種完全昏暗無光的情況持續時間最多一年就會得到改善。

  天上的塵埃雖然依舊遮蔽了絕大部分陽光,但地球表麵卻可能會在一到三年之內從無光轉化為微光環境,而占據地球表麵70麵積的海洋裏,藻類在微光環境下就已經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了。

  也就說,人類可能會麵臨氧氣不足導致的缺氧問題,但卻也不至於因為缺氧而無法生存下去。

  製氧機的存在隻是改善人類在避難所中的生存環境,讓人類活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