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孝出強大(為大佬加更)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2-04-28 16:33      字數:4277
  眾人越聊,就越隻會感覺到那位先生的深不可測。

  一時間場內的氣氛頗有些凝固。

  過了好一會兒,唯有孫權說道:“除了投降朝廷和結盟外,還有別的辦法嗎?”

  “有!”

  那個儒雅的青年忽然說道。

  “伯言,請明說。”

  孫策忙道。

  這青年正是陳暮的學生陸議。

  他笑著看向孫策道:“我想問將軍,將軍之誌在何方?”

  “這.......”

  孫策看向周瑜和魯肅,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麽說。

  “伯符之誌, 自然是在天下。”

  周瑜替他說了。

  其實以孫策的豪氣,不至於這種話說不出來。

  隻是他爹忠心朝廷,去了洛陽為衛尉,自己卻想著打地盤搞割據,實在是丟了孫堅的臉。

  所以周瑜幫他說出來,也算是解圍。

  聽到這句話, 陸議就說道:“既然如此,那將軍是打算與朝廷相抗?”

  “唔.......”

  孫策顧左右沒有正麵回答, 還是沒辦法說出口。

  陸議笑道:“將軍有話其實可以明說, 我陸氏一門居於舒縣,從祖與袁術不合,多有交戰,祖父病逝之後,陸氏差點被袁術滅門,是將軍趕走了袁術救我們陸氏,此恩情,陸議必然不會忘記。”

  曆史上陸遜其實和孫策有仇,因為當時他從祖父陸康和袁術有矛盾,袁術就派孫策進攻廬江,陸康堅守了兩年,最終還是被孫策攻破,導致陸家死了不少族人。

  但現在不同, 孫策沒有成為袁術的部下,且時時刻刻想霸占淮北,因此在得到朝廷的支持後, 一直不遺餘力地進攻九江,攻打袁術。

  如此一來, 陸家和袁術之間的矛盾,算是間接被孫策化解,在陸康病死後,陸家也不至於幾近滅門。

  所以這次陸遜被孫策征召過來,在手下當幕僚,陸遜也是欣然前往。

  救命之恩,這份恩情確實很大。

  孫策緩緩點頭說道:“我確實有此意,隻是父親那邊.......”

  “這便足矣!”

  陸議打斷了他的話,說道:“孫使君那邊也不需要擔心,以我對師君的了解,即便將軍反抗朝廷,他也絕不會對孫使君下手。”

  “唉。”

  孫策長歎了一口氣,這件事都快成了他的心病了。

  可惜無論怎麽勸,孫堅都不聽。

  人家是爹,他是兒子,爹一意孤行要去洛陽為官,憑什麽聽他這個兒子的?

  為了此事, 孫策也曾經考慮過, 要不幹脆就投降朝廷, 老老實實一輩子做個忠於大漢的將軍算了。

  可骨子裏的不甘人下, 還是讓他下不了決心。

  且周瑜和魯肅也都勸過他,說劉備以仁義立足,孫堅去洛陽是忠於朝廷,若是殺掉,令人心寒,所以即便他們起事,孫堅也應該無礙。

  一番話都是安慰,但總歸是讓孫策寢食難安,一直不值得該如何是好。

  而就在孫策不知道怎麽辦的時候,朝廷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忽然就新頒布了恢複二十級軍功爵製度。

  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朝廷在調動軍隊的積極性,準備要備戰了。

  隨著冀州青州連成一片,河南已經是朝廷腹地,即便是荊州還隔著南陽,下一個要對付誰,用腳指頭都能想得到。

  這個舉動立即撩撥到了孫策脆弱的神經,今年也不得不大量整頓軍務,預防隨時可能出現的朝廷南下。

  而現在整個大漢都是一股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架勢,各路諸侯軍隊大量集結,河南之地尤為緊張。

  孫策感覺到戰爭可能即將來臨,這才多方開會,谘詢眾人有沒有什麽解決的辦法。

  陸議雖然才來沒多久,但他的學識令眾人折服,亦加入了核心決策層。

  他看到孫策臉色憂鬱,便寬慰道:“以我對我師君的了解,他下一步的手段,恐怕就是召將軍去洛陽為官。將軍若是想投靠朝廷,這未嚐不是一個機會,父親為九卿,將來孫氏亦是高門子弟。但將軍既然心有它誌,那就得重新分析局勢了。”

  孫策忙道:“伯言請說。”

  陸議就說道:“如今我們得豫州以及半個揚州,曹操得兗州、半個徐州以及一部分揚州,兩家實力相同,誰也奈何不了誰。最終的結果就是一一被朝廷吞並,絕不會有第二個下場。”

  “嗯。”

  周瑜魯肅孫權等人都點點頭,這是他們的共識。

  陸議繼續道:“而破局之法就隻有一個,那就是舍棄豫州,將豫州讓給曹操,全力奪取揚州,以江東為基業,再聯合曹操對抗朝廷。”

  舍棄豫州?

  眾人都是臉色大變。

  要知道豫州人口眾多,極為繁茂,乃是孫氏的根基。

  如果舍棄豫州,孫氏的家業就丟了大半。

  這對於孫策如何舍得?

  年輕氣盛的孫翊當即站起來指著陸議怒斥道:“陸議,你怕不是朝廷派來的細作吧。”

  “三弟,坐下!”

  孫策倒還保持著冷靜,因為他看到周瑜和魯肅都是一臉若有所思的表情。

  陸議含笑不語。

  曆史上他隻有戰術才能,對於戰略規劃,其實遠不如周瑜魯肅。

  可誰讓他人生改變,拜了一個厲害的人做師父呢?

  陳暮的出現開闊了他的眼界,同樣也增強了他的戰略能力,讓他擁有了看破迷霧的本事。

  周瑜和魯肅未必比他差,不是沒有想到這一點。

  但一來他們身在局中,思維有些被局限住,很難發揮陳暮提倡的那種天馬行空的遐想。

  二來壯士斷腕,確實需要很大的勇氣。

  孫家在豫州耕耘十多年,根深蒂固,擁有強大的勢力。

  且豫州人口比揚州多,可耕種的土地也比揚州多,作為基業,豫州比揚州更合適。

  然而問題在於豫州身邊有強大的敵人,朝廷虎視眈眈,豫州危在旦夕。

  而揚州有長江天險存在,人口和經濟雖不如豫州發達,但光憑地利這一點,就是一塊穩定的根據地。

  如果能夠占據揚州,順江而上把荊州吞並,最後再按照二分天下的策略,奪取巴蜀,也許未嚐不能成就一番偉業。

  “公瑾,子敬你們怎麽想?”

  等場內靜下來之後,孫策看著陷入沉思的二人,問道:“放棄豫州真的可行嗎?”

  “可行!”

  周瑜發出斬金截鐵的聲音。

  “不錯。”

  魯肅也點點頭道:“曹操與我們之所以不敢結盟,是因為都在擔心對方背叛。如果我們放棄豫州,奪取江東,曹操就會放下心來。畢竟如果我們選擇投靠朝廷,完全可以與朝廷合力進攻他,將他剿滅,沒必要去揚州。曹操得了豫州之後,我們也放下心,即便他沒有和我們結盟,轉頭投向朝廷懷抱,我們沒有後顧之憂,以長江天險固守揚州,再想辦法奪取荊州便是。”

  “可是,偌大的豫州基業......”

  孫策猶豫不決。

  周瑜勸道:“伯符,“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壯士解腕”,若不能立即做出決斷,恐後患無窮。”

  孫策沉默不語。

  過了一會兒,忽然門外進來一名士兵,高聲道:“報!”

  “什麽事?”

  孫策問。

  士兵說道:“朝廷派來使者,有天子詔書,要召將軍去洛陽為官!”

  一瞬間,如晴天霹靂打在孫策的身上,讓他猝不及防。

  雖然手下謀士早就有預言,認為朝廷應該也會用這個辦法來對付他。

  可沒有想到來得這麽快,根本不給反應的時間。

  現在這麽一想,朝廷這兩年休養生息,同時積極整頓軍務,恐怕就是為了今日。

  到時候一道詔令下達,去了,丟掉基業。不去,抗詔造反,早就準備好的大軍立即南下,掃平整個河南。

  這些年朝廷一直將他們玩弄於股掌之間,進不得退不得,到了此時,恐怕就是圖窮匕見,養肥了的豬,該殺的時候了。

  想到這裏,孫策再也不猶豫,高聲道:“劉備篡逆朝廷,我欲起兵相抗,諸位,兵進江東!”

  “兵進江東!”

  眾人呼喊著。

  孫策終於做出了他的決定。

  .......

  .......

  關中,長安城。

  關羽與沮授正在府邸商量事情。

  “軍情司在馬超軍中的暗探來報,馬超與韓遂多有聯絡。”

  沮授給自己倒上了一杯酒,輕笑著說道。

  關羽撫須道:“四弟說得沒錯,馬超此獠腦後有反骨,將來必反。”

  沮授說道:“其實也不能這麽說,西涼人生存艱難,自古以強者為尊,後來關中諸侯互相攻伐吞並,讓他們這些人養成了自己掌控軍隊的習慣,恐怕裏麵未嚐沒有馬騰的意思。”

  關羽搖搖頭道:“既然要效忠於朝廷,就應該聽從朝廷的命令。如果隻想著自己掌控軍隊,割據一方,那跟諸侯有什麽區別?”

  “所以子歸說,要把他們打服,打怕,隻有這樣才能拿下西涼。”

  沮授笑道。

  關羽說道:“今年也確實要準備打仗了,東西都帶來了嗎?”

  沮授桌案邊有個盒子,指著那盒子道:“朝廷的詔書已經下來了,讓馬超放棄軍隊,去洛陽為官,這道詔書,便是打了馬家七寸。”

  “到時候馬超與韓遂約定起事,我們就以雷霆之勢,將他們消滅,隻有滅掉了他們的軍隊,他們才會死心!”

  關羽狠狠地敲了一下桌子,目光中露出一抹狠厲。

  在馬騰走後,軍隊就由馬超統領。

  這兩年馬家軍隊從最開始的一萬多人,現在已經壯大到三萬。

  壯大軍隊需要錢,馬超根本不可能有這麽多錢來擴軍。

  錢的來源自然是馬騰在洛陽經商所得。

  他還是沒有放棄原來的軍閥思想,認為隻要有軍隊就有根基在。

  然而馬騰的小動作,陳暮怎麽可能不知道呢?

  但他卻並沒有製止,而是有意放縱。

  春秋時鄭莊公被自己的母親薑武厭惡,薑武甚至逼迫莊公讓他把國君之位讓給弟弟共叔段。

  此事隨著鄭武公將位置毫不猶豫地傳給鄭莊公而作罷。

  然而薑武和共叔段還是不死心,不斷向鄭莊公討要封地,以壯大自己。

  鄭莊公因為不想擔殺母殺弟的罪名,一直隱忍,放縱二人。

  如此讓二人得意,掀起叛亂,最終卻被輕鬆平定。

  這個故事翻譯總結出來其實就一段話——欲讓其滅亡,先讓其膨脹!

  陳暮打算利用馬騰和韓遂平定西涼,迅速解決西涼多年的羌亂問題,那麽首先就得收服此二人。

  兩人都屬於不見棺材不掉淚的那種,多年軍閥思想,讓他們覺得手中握有軍隊才安全。

  朝廷自然不能容忍一個名義上歸順朝廷,實際上卻擁有自主權的節度使存在。

  因此處理二人,就得用巧妙的方式。

  逼反馬超,讓他去聯合韓遂,這樣朝廷就有理由出兵。

  隻要把馬超韓遂擊敗,馬騰那邊又理虧,最終的結果,就已經不用多說。

  兩日之後,池陽縣。

  馬超看著手中的詔書,暴怒道:“我當初就勸說父親不該去洛陽,現在好了,朝廷就是想把我們調走,吞並我們的軍隊,先是父親,然後又是我,將來困於人手,馬家就要滅亡了!”

  一旁的龐德猶豫道:“將軍應該不會吧,朝廷還是十分仁義,真心投靠的話,總不至於.......”

  “什麽不至於,詔令都下來了!”

  馬超把詔書狠狠地扔到地上,朝廷現在這麽做,目的已經昭然若揭,就是要一步一步把他們關中這些諸侯全部吞並。

  龐德說道:“那將軍是打算如何是好,莫非要抗命?”

  馬超惡狠狠地道:“朝廷不仁,就休怪我不義,派人聯絡韓遂,告訴他朝廷已經準備徹底掃平關中西涼,如果不想滅亡,就與我聯合在一起進攻長安,到時候他出兵,我臨陣反戈,必能大勝!”

  “將軍,老將軍那邊.......”

  龐德遲疑。

  馬騰還在洛陽呢,甚至連韓遂的兒子也在洛陽。

  先不談韓遂願不願意的問題,就算人家願意舍棄了兒子,那馬騰怎麽辦?

  馬超沉聲道:“父親在臨走之前囑咐我一定要保存好我家軍隊,這是父親一生心血,豈能被他人奪走,此事父親也不會怪我,就這麽辦吧。”

  “這.......”

  龐德見馬超態度堅決,十分無奈,隻好扭頭離去。

  半個月之後,洛陽。

  陳暮看著兩封軍情司送來的情報,微微一笑。

  馬超和孫策還真是。

  孝出強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