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窺伺關中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2-04-28 16:33      字數:4289
  又收了幾個學生。

  對於收學生這件事,陳暮其實很看得開。

  漢末本身就已經有了“師無常”的習俗,學生拜多名老師學習,是很常見的事情。

  而且從本質上來說,這是一件好事。

  在古代社會人情往來之間,往往有師徒關係、同窗關係以及同鄉關係比較牢固。

  這幾種關係很容易結成黨派,在朝中互相扶持,互相攻訐, 比如明末一大堆亂七八糟的黨派基本就是這麽來的。

  黨爭造成的結果就是內耗,一個龐大的帝國每日都有無數政務要處理。

  而黨爭之下,互相扯皮,讓原本高效的中央政府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一直處於宕機狀態。

  國家不處理政務,就會使得地方變得無比混亂,最終鬧得天下大亂。如此種種, 造成一個巨大的帝國轟然倒塌的事情不勝枚舉。

  因此可以說, “師無常”的出現,能有效杜絕師生結為朋黨,將來他更推崇的是泰山學宮那種走馬觀燈式的師生。

  隻不過在說服龐德公和司馬徽為朝廷效力之後,沒過多久,到章武元年七月末,就傳來了一個壞消息。

  原來的長沙太守張羨病逝了,病來的很突然,短短不到兩個月,原本健康的身軀就仿佛被抽幹了一樣,整個人都骨瘦如柴,最終病倒,很快死去。

  桓階那邊向朝廷傳來書信,說是張羨可能因為長期在嶺南擔任太守,感染了瘴氣,病情突然發作導致。

  現在軍中也逐漸開始流行起了瘟疫,他打算繼續推舉張懌為長沙太守, 繼續進攻江陵。

  得到這封信之後,陳暮總算是知道曆史上張羨突然病死的原因。

  從古至今, 荊州南部的長沙、零陵、貴陽以及交州等南方地區, 都被傳言有瘴氣肆掠。仿佛那邊天空都彌漫著毒氣,過去的人進一個死一個。

  但實際上所謂的瘴氣,就是瘧疾。

  南方本來就炎熱,空氣潮濕導致蚊蟲泛濫成災,蚊子身上帶有瘧疾病毒,叮咬人之後傳播到人身上,就會使人染病。

  而瘧疾本身就是傳染病,雖然主要是通過蚊蟲傳染,不太容易出現生活接觸傳染,可在蚊蟲泛濫成災的情況下,一個人被叮咬,同樣也會讓更多人被叮咬。

  如此以訛傳訛,說是南方彌漫著瘴氣。

  張羨征召的士兵多是從桂陽零陵等郡擔任太守時的舊部,桂陽郡就是後世的韶關以及郴州一帶,在漢時正屬於人跡罕至,蛇蟲鼠蟻橫行的蠻荒地區。

  除了少數民族以外,漢人很少有居住在那些地方。

  所以古代一直有把朝廷的犯人送往嶺南,或者貶低官員去那邊為官,稱之為發配。

  此次張羨起勢,很有可能就是征召了這些本身就患有瘧疾的舊部,剛好正處於瘧疾的潛伏期,等到大軍北上駐紮於孱陵之後,蚊蟲叮咬了患有瘧疾的士兵,然後四處傳播,從而導致瘟疫的出現。

  之前陳暮一直不知道張羨的死因,也不明白為什麽張羨召集數萬大軍,一夜之間就被劉表擊潰,仿佛根本形成不了戰鬥力。

  現在他明白了,原來是瘧疾所為,既然如此,就還有補救措施。

  陳暮立即著手寫了一封信,內容是如何防禦瘟疫以及瘴氣的,告訴桓階,瘴氣的來源是蚊蟲叮咬,讓他現在退兵回長沙固守,先處理軍中瘟疫瘴氣的事情,以保存實力為主,不要再想著進攻。

  書信由軍情司的人火速送往孱陵,時間必須要快。因為根據桓階的說法,瘟疫已經在軍中開始流行,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很有可能讓全軍崩潰。

  同時這也讓陳暮知道,曆史上在張羨死後,桓階推舉張羨的兒子張懌為長沙太守繼續與劉表作對。但沒過多久劉表就輕鬆地擊敗了張懌,看來瘟疫與瘧疾橫行,應該是他們這次大軍北上失敗的主要原因。

  不過說起瘟疫,陳暮又想起一個人來,那就是寫下《傷寒雜病論》的張仲景。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現在他可能正在各地行醫遊曆,撰寫這本對後世中醫學有巨大價值的千古醫典。

  可惜的是即便是在交通發達、信息通暢的年代,你想要找一個存心藏起來,不想過問世事的人都不容易,更何況在這一個交通不發達,信息不通暢的漢代。

  唯一有價值的線索就是,陳暮知道,張仲景此時大概率是在荊州南部、揚州南部、益州東南部以及交州北部一帶的南方地區活動。

  因為現在北方已經逐步安定,瘟疫、瘧疾等傳染病得到有效治理,已經很難再出現大規模惡性傳染疾病。

  像張仲景這樣醫聖,自然是哪裏有病他出現在哪裏。

  而嶺南地區向來都瘴氣肆虐,瘟疫橫行,因此他出現在南方地區的概率很大。

  所以陳暮打算派人去尋找。

  不過讓陳暮沒有想到的是,張仲景其實此時並不在嶺南而是在青州。

  曆史上他此時已經在嶺南隱居避世,於五年之後撰寫出《傷寒雜病論》,並在南方一直坐堂問診,直到建安末年去世。

  但如今張仲景的行蹤發生了改變,這是因為他聽說青州泰山學宮有醫學院,他們總結出了如何應對瘟疫的方法,於是千裏前去求學取經,想知道泰山學宮有沒有醫治瘟疫的能力。

  不過可惜的是他到了之後才知道,泰山學宮隻有如何預防瘟疫的辦法,而沒有救治的辦法。即便是華佗,也隻能通過一些其它的辦法救治,而沒有完整的藥方。

  這讓張仲景十分失望,但他來到了青州後,發現自己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獲。

  那就是玻璃技術得到發展之後,經過無數次地打磨試驗,物理學院研製出了能放大到210倍的顯微鏡,在顯微鏡下,人們終於發現了微生物的存在。

  很多人以為顯微鏡是高端產品,必須要到工業時代才會出現。

  然而我們必須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列文虎克是17世紀的人,而工業革命是到18世紀60年代才出現,那時連蒸汽機都沒有。

  所以實際上早期的顯微鏡完全是靠手工打磨製成,像列文虎克一生就打磨了400多片顯微鏡鏡片,其中最厲害的一部由兩個鏡片組成,可以將倍率放大到270倍!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陳暮已經指明了方向,青州還花了大量人力物力,由很多專業工匠打磨下,才弄出210倍,已經算是非常失敗了。

  不過也不能說漢人的智慧就比不上歐洲人,因為在列文虎克之前,顯微鏡就已經早早被發明出來,各種倍率都已經有了參考。

  而青州則屬於從零開始,人家通過幾十年的努力把倍率提升到270倍,青州才花了幾年,雖然隻有210倍放大率。但與之相比,在針對性研究之下能有這個成果,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

  隨著顯微鏡的出現,微生物首次出現在世人麵前,讓整個人醫學院直接沸騰。

  因為陳暮很早之前就對華佗說過,很多疾病的產生就是人身體當中被某種微生物入侵所致,包括中醫當中的邪風入體,什麽傷寒、風寒、風熱等等。

  當時人們把病症歸根於風、冷、熱。

  現在人們才知道,陳暮說的是真的,人之所以生病,是因為這些被稱為細菌的東西。

  泰山學宮基本上該有的科目都已經有了,唯獨沒有生物學,而顯微鏡的出現就彌補了生物學的空白。醫學院、化學院以及物理學院聯合起來,開始對生物、物質以及各種材料礦石展開了細致研究。

  恰好張仲景在泰山學宮沒有找到醫治瘟疫的辦法,卻隱約覺得找到了瘟疫可能存在的病因,因而大感興趣,主動要求加入醫學院,開始利用顯微鏡進行大量實驗。

  而這一切陳暮自然不知道,他還以為現在張仲景在嶺南,正準備派人過去尋找。

  畢竟南方確實瘟疫橫行,赤壁之戰曹操大敗而歸,除了火燒赤壁以外,北人水土不服,瘟疫肆虐,也是一個很大原因。

  如果能夠找到張仲景,在他已經有了能夠醫治瘟疫辦法的情況下,將來拿下襄陽,兵進荊州揚州交州益州乃至於交趾等地,就不用擔心瘟疫的事情。

  隨著張羨病死,軍隊陷入瘟疫當中,劉表在南方的壓力驟減,襄陽開始大幅度增兵。

  在這種情況下,陳暮隻能偃旗息鼓,暫停對荊州的攻勢。

  他留下趙雲坐鎮南陽,讓龐德公司馬徽等人幫忙照看,本人則回了洛陽。

  諸葛亮也總算明白了為什麽陳暮當初不選擇推遲一年再南下進攻,他居然知道張羨會病死。

  一時間知道事情原委的諸多弟子更加對陳暮充滿了敬畏,這般算計蒼生的能力,即便是神鬼之謀,恐怕也不過如此。

  八月份,陳暮帶著賈詡諸葛亮龐統徐庶等人回洛陽,一邊處理天下各地政務,一邊安排他們或是跟在自己身邊學習,或是去其它部門觀政。

  等到九月初的時候,揚州那邊傳來消息,袁術病死了。

  曹操從廣陵南下,奪取了丹陽,孫策從淮南進發,奪取了豫章。吳郡現在在嚴白虎的手裏,會稽曆史上是由擔任會稽太守的王朗占據,但此時王朗不在,由會稽本地世家豪強霸占。

  孫曹兩家在揚州相碰,對各自地盤虎視眈眈,隻是雙方都顧慮重重,應該是考慮到朝廷並沒有對荊州用兵,害怕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因而不敢大打出手。

  但根據這幾日孫堅已經在彈劾曹操來看,恐怕雙方在揚州已經有了一些小摩擦,兩邊都秣兵曆馬,都有吞並對方的想法和意圖。

  陳暮才懶得管孫曹兩家狗咬狗,實際上在朝廷兵馬奪取了南陽,卻並沒有順勢進攻荊州之後,孫曹兩家就已經把大部分兵馬都撤了回去,誰都怕他們在奪取揚州的時候,朝廷忽然給他們一鍋端。

  畢竟冀州青州潁川附近,可是還有十多萬兵馬在包圍著他們。

  從整個形勢上來看,陳暮其實根本不擔心孫曹能有多大作為,互相牽製,互相敵對,互相扯皮,根本沒有出路。

  可以說陳暮當初下的最好的一步棋,就是把孫堅安排在豫州。

  這樣把曹操南下的路堵死,同時還能讓孫家也發展不起來,兩邊大眼瞪小眼,幹看著卻無能為力。

  最後一招棋就是把徐州以北拿下,這樣整個河南之地便都在青州的監控範圍之內。

  孫曹兩家陳暮根本懶得管,而北方目前形勢是劉備與公孫瓚和好如初,最新發來的消息是兩人合作製定了戰術,由公孫瓚領兵,出山海關,佯裝從正路襲擊柳城。

  所謂的正路,其實就是繞過燕山山脈,大概方向是從後世的秦皇島市出發,沿著渤海遼東灣的海岸線,過葫蘆島市,再從錦州北上。

  這條路的好處就是不需要翻山越嶺,沿途都是海邊較為平坦的大路,也是自古以來遼東通往遼西的必經之路。

  而劉備則率領本部人馬,在田疇的帶領下,出盧龍塞,走曆史上曹操走的路線,繞後奇襲柳城。

  這樣一正一奇,頗有點鍾會正麵硬剛薑維,鄧艾繞後偷渡陰平奇襲成都的感覺。

  陳暮並不知道這次進攻會不會成功,但他知道另外一件事情。

  徐榮已經把公孫度打得苟延殘喘,作為玄菟同鄉,兩人曾經關係密切,可如今公孫度割據一方,徐榮又為朝廷效力,雙方從某種程度上各為其主,私人交情寡淡了許多。

  公孫度勢力大幅度衰弱,他能夠給蹋頓提供的幫助就極為有限,而占據後世吉林省黑龍江一帶的扶餘國高句麗國又跟公孫度交惡,自然不會幫助他們。

  這樣蹋頓和公孫度目前都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除非有什麽奇跡,不然大軍壓境,恐怕今年之內,遼東就會被劉備平定。

  因此遼東的事情陳暮並不是很擔心,他現在關注點在另外一件事上。

  關中來報,韓遂馬騰再次大打出手。

  雙方互相聯合了一些其他關中西涼軍閥,如梁興、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成宜、馬玩、楊秋等人,互相攻打,在隴右地區、關中右扶風、左馮翊一帶打得不可開交。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早在今年年初,關羽就把主力佯裝成送糧車隊,五萬大軍悄無聲息地渡過了秦嶺,進入了關中長安,正在冷冷地看著他們。

  坐山觀虎鬥,朝廷的手,正在悄然伸向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