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各有算計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2-04-28 16:33      字數:4295
  南陽郡,博望縣。

  陳暮大軍抵達之後,這裏已經是一座空城。

  不過說是空城也不準確,因為城中還有大量百姓,連一個逃難的人都沒有。

  多年仁政以及輿論宣傳,劉備和陳暮的名聲非常好,百姓奔走相告,說朝廷大軍前來收複南陽,百姓們無比夾道歡迎,喜迎王師。

  對於天下百姓來說,誰當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沒有四處流竄的強盜,打家劫舍,殺人不眨眼的兵匪來打擾他們的生活。

  曆史上哪怕曹操屠城這樣,除了數十萬徐州和江淮新野人口逃難以外,也沒見多少百姓拖家帶口逃離曹操的治下。

  陳暮命令陳群為博望令,讓諸葛亮等人協助他安撫百姓、治理地方,並且派出軍隊剿滅了附近山匪,提高了治安,又派人前往堵陽、雉縣、魯陽、卷城等周圍城池,穩定各縣情況。

  而在這段時間,張郃的先鋒軍已經渡過淯水,順利奪取了西鄂縣,然後繼續進軍,抵達了博望西南約三十裏,宛城東北方向約二十裏的夕陽聚鄉,與張繡軍相持。

  西鄂縣與博望縣隔河相望,陳暮派一萬精兵在此地駐紮,而宛城便在淯水以北,北麵就是夕陽鄉和西鄂縣,整個地圖上來看,從淯水西麵進攻最好。

  不過陳暮並沒有把所有軍隊派去河對岸,而是兩路攻勢,一路由武安國統領,位於西鄂縣,另外一路由自己統領,位於淯水東岸南就鄉。

  這樣就相當於一個很常規的鉗形攻勢,兩萬人從兩路襲擊宛城。一旦張繡選擇出城作戰,就會被陷入兩麵包夾之勢當中。

  打仗其實並不是一件神秘的事情,有的時候本身就隻需要堂堂正正地打,利用士兵士氣、合適的戰術規劃、正確的進攻路線,除非人數差距過大,否則很多時候,陰謀詭計反而會顯得有些多餘。

  在處理了兵力部署以及安撫地方的工作之後,陳暮就把重心放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上,博望縣的縣衙府邸之中,朝廷的公文以及軍情司的情報幾乎同時送達,擺在了他桌案上。

  陳暮翻看完公文,臉上露出笑意,正在向他匯報工作的陳群好奇道:“什麽事情讓師君如此高興?”

  “孫堅上書朝廷,說劉表找他媾和聯盟,一起叛亂朝廷。他本想嚴詞拒絕,還請求與朝廷一同對荊州用兵,但他兒子身邊有個謀士叫魯肅,勸他答應劉表,以此來麻痹劉表,讓劉表欣然掀起叛亂,從而使朝廷占據大義。”

  將手中的公文放在了桌案上,陳暮笑著說道:“孫文台還是有些天真了,他兒子野心勃勃,身邊有魯肅周瑜等人,恐怕此舉未必是為了麻痹劉表。”

  陳群思索道:“師君的意思是,孫策誌在江東?”

  “還能是什麽呢?”

  陳暮說道:“劉表在江夏布軍數萬,之前就曾經計劃攻取江東。當時曹操已經把袁術打得幾乎山窮水盡,結果呂布東逃去了徐州,占了曹操的淮北,曹操不得已回去救援,才讓袁術逃出生天,黃祖被迫退兵。但江夏軍一直想順江而下奪取揚州,劉表恐怕賊心不死。”

  “我一直很好奇,劉表好像一直沒怎麽對外用過兵,他為什麽會想襲取江東呢?”

  陳群詫異。

  劉表的風評其實在當時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荊州一直沒怎麽對外征戰過,所以一直以來給人營造出一種和平的景象,使得很多中原受戰亂影響的百姓紛紛逃到荊州。

  陳暮笑道:“劉表確實沒什麽銳意進取的想法,但袁術是叛逆,江東就是無主之地,一塊肥肉在你身邊,想不想拿?”

  “這倒也是。”

  陳群點點頭,再沒有銳意進取的意思,飯都喂你嘴裏了,就張個口的事情,總歸不是什麽難事。

  事實上劉表在曆史上對稱霸好像確實沒什麽想法,但實際上並不是他不想,而是實力不允許。他帶甲十多萬,看上去好像很強,但十多萬大軍基本跟烏合之眾沒什麽區別。

  中原大戰的時候,幾次跟曹操於南陽的戰爭中皆被打敗,铩羽而歸,就連自己的部將鄧濟都被俘虜,根本沒有能力北上中原。

  然後劉表又想進攻益州,趁著劉焉死的時候,派人去策反了益州一些將領,出兵想襲取西川。結果被劉璋的東州兵給打了回來,圖謀益州的想法又失敗。

  後來又想東進揚州,當時孫策也跟他一樣的想法,試圖奪取江東做基業,二人在豫章等地交戰,結果劉表派出去的大將黃祖被孫策打得找不著北,不僅損兵折將兩萬,就連黃祖的妻子兒女都被俘虜,可謂是血虧到姥姥家。

  最後還想染指交州,在朝廷沒有派交州刺史來之前,劉表自己派了個交州刺史叫賴恭的人去,同時還派了另外一個手下吳巨,結果吳巨和賴恭自己人和自己人打了起來,吳巨有野心,趕走了賴恭,在交州稱王稱霸,天高皇帝遠,再沒有搭理過劉表。

  所以實際上並不是劉表不想搞點事出來,而是除了當時鳥不拉屎的交州以外,劉表不管是北麵東麵還是西麵,他都打不進去。麾下空有十多萬大軍,跟擺設沒什麽區別,最終隻能困守在荊州,哪裏都去不得。

  而現在跟曆史上又有不同,曆史上劉表東麵進攻計劃被孫策打回去。現在揚州則是天下公認的逆賊袁術占據,袁術人心皆失,原本十多萬大軍散了個七七八八,隻有一兩萬人困守丹陽。

  包括如今的豫章等地都變成了無主之地,劉表即便再傻,也知道要趁著其它勢力還沒有介入江東的時候趁機把揚州奪下,所以哪怕前線吃緊,也不想把黃祖調回來。

  陳暮繼續說道:“孫文台那邊還是挺有意思的,豫州牧對朝廷忠心耿耿,結果出了個野心勃勃的兒子,看樣子袁術離死應該也不遠了。”

  陳群沉吟道:“恐怕不止孫策對江東虎視眈眈,曹操也在圖謀江東。孫策的謀士讓孫文台假意與劉表結盟,其實就是想讓朝廷與劉表開戰,這樣他們就能夠放出手腳來對江東用兵,不需要忌憚江夏水軍東去,師君,可有辦法破招?”

  “有啊。”

  陳暮笑了起來:“挺簡單的一件事。”

  “哦?”

  陳群忙問道:“請師君教我。”

  陳暮點撥道:“有時候不要用自己的位置去看待問題,得學會站在高點去看問題。這麽多年來,孫堅的表現我還是看在眼裏,至少確實像一個忠臣,但他怎麽想,誰也不知道。不過以他的功勳,多年為國效力,恐怕也值得一個九卿之位。”

  陳群睜大了眼睛:“師君的意思是......讓孫堅以九卿之位調去洛陽?”

  “上個月衛尉因病辭官,九卿還缺著一位呢。”

  陳暮笑了笑。

  把孫堅調去洛陽,去,朝廷大忠臣,以此要挾孫策。不去,那就是逆賊,派兵討伐,正好沒借口收拾河南孫曹。

  孫堅是承認朝廷的,他去了的話,大不了孫策繼續領著豫州嘛。孫策如果把江東打下來,看似強大,將來朝廷對他一番表彰,然後封他個什麽將軍,往北邊調。

  孫策不來,好家夥,叛逆朝廷,不顧父親死活,人心軍心皆失。

  要知道,孫家軍當中,孫堅才是主心骨,四大老將全聽他的,孫策頂多算是後起之秀,一旦孫策敢反叛,看四大老將是聽孫策的還是孫堅的?

  所以把孫堅調去洛陽,就是一記對付孫家的殺招。

  不管孫堅來還是不來,都會落入朝廷的陷阱裏。甚至將來孫策要是真的反叛,未嚐不能派孫堅親自前往討伐,隻需要不給孫堅兵權就行,到時候挾持著孫堅往陣前一站,孫家軍估計當時就得投降大半。

  而且這個招數將來還能對付曹操,曹操肯定不會來,不來就是叛逆,朝廷就有借口對兗州用兵。所以有的時候占據這種大義看似沒用,但用起來其實很爽,難怪曹操喜歡這麽幹。

  陳群一臉佩服地看著陳暮,自己的師君果然從未令自己失望過。有的時候從自己視角去看待問題,容易出現局限性。但換一個角度,思路就總能令人清晰。

  匯報完工作之後,陳群就離開了縣衙,出去處理縣務。陳暮等他走後,才拿起了軍情司送來的情報掃視了一下,然後將公文燒毀。

  “孫文台還是對朝廷有忠心的,老曹的話,還是按捺不住蓬勃的野心呀。”

  陳暮歎息了一聲。

  情報的內容很簡單,曹操也向朝廷上表了一封公文,言稱也是與劉表假結盟,但實際上卻正在厲兵秣馬,大量的軍隊聚集於廣陵,恐怕是跟孫策存了同樣的心思,想趁著朝廷與劉表開戰的機會,奪取江東。

  孫策和曹操幾乎都把劉表給賣了,這倒在意料之中。

  不過孫堅在公文裏說了,希望朝廷允許他帶人馬前來南陽,與劉表軍匯合,假意來援助劉表,實際上卻是偷襲劉表軍隊。

  這才是忠臣的做法嘛。

  而曹操和孫策卻屬於是陽奉陰違,嘴上喊喊口號,真正的目的卻是另外一塊地盤,甚至互相之間還覬覦著對方的人口土地,隻是苦於大家實力差不多,害怕內訌導致朝廷坐收漁翁之利才一直不敢開戰。

  從這一點上來看,二人都是一類人。

  隻是恰恰這一點讓陳暮覺得可惜,老曹已經陷入了如此大困局的情況下,依舊對稱霸念念不忘,看來這些年自己還是沒有下死手,也許是該給他一次慘痛的教訓,才會明白什麽叫大勢所趨。

  陳暮摸著下巴思索著,這次進取南陽,便是要把這個戰略要地提前拿到手。等劉備從幽州回來,就可以正式對荊州以及河南等地用兵。

  孫家這邊可以利用孫堅來達到目的,曹操那邊,或許也隻有強行開戰這一條途徑了。

  .......

  .......

  徐州下邳國下邳縣,縣衙府邸。

  眾人正在開會商議。

  曹操的日子現在很不好過,最關鍵的是他到現在都找不到什麽出路。

  孫家至少還能去江東,可他東南西北,全都被人包圍。

  所以曹操與郭嘉戲誌才程昱陳宮等謀士左思右想,多番商議之後,認為如今唯一的出路,就是跟孫堅搶揚州!

  但搶揚州就意味著兩家開始翻臉,然而現在兩家實力相差不大,兵馬都在四五萬左右。

  一旦開戰,誰都沒有把握戰勝得了對方,因此兩邊遲遲不敢打起來。

  最重要的是,當時劉備雖然正在與袁紹爭奪北方,可不管是劉備還是袁紹,對於孫曹來說都是龐然大物,一旦孫曹開戰,很容易讓袁劉坐山觀虎鬥。

  因此基於種種原因,孫曹隻能一直保持著聯合的態度,繼續對呂布和袁術用兵,雙方都想把徐州和揚州奪下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經過多年努力,他們至少成功了一半。

  孫策占據了廬江和九江,曹操拿了下邳和廣陵,雙方都各取了徐州與揚州的一部分。隻是徐州另外一部分被劉備霸占,曹操不敢惹,隻能窺視揚州。

  之前他們彼此保持著克製,因為不止是對方在對揚州虎視眈眈,荊州的劉表同樣覬覦這塊膏腴之地,所以孫曹都不敢第一個去。

  誰第一個出兵,就得遭到袁術的拚死反抗。另外兩方趁著一方被袁術拖住,馬上出兵占據揚州,到時候就成了打工仔,因此在這樣三方勢力角逐之下,袁術居然逆天改命,曆史上於199年死去,活到了200年。

  隻是現在也差不多到了尾聲,因為孫曹劉都得到了情報。最近一段時間,心高氣傲的袁術似乎無法接受自己居然隻能龜縮在丹陽的命運,每日吐血,跟他那哥哥袁紹一樣,病倒了。

  袁術病倒,他的軍隊就成了一盤散沙。整個江東除了一些地方上的世家豪強割據勢力以外,居然沒有一個大諸侯,自然成為了一塊孫曹劉覬覦的肥肉。

  而恰好在這個時候,劉表送來了一個好機會。他居然試圖聯盟孫曹一起對抗朝廷,孫策曹操果斷把劉表賣掉,開始對江東用兵。

  此時此刻,曹操環視廳內眾人,朗聲道:“諸位,袁術垂危,江東眼看就要無主,這是我們的大好時機。孫家小兒也絕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揚州過於偏遠,但我們也絕不能讓孫家得到,此戰,便是要一舉消滅袁術與孫氏!諸君,請奮戰之!”

  “唯!”

  諸將怒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