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呂布的處境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2-02-27 21:43      字數:4313
  “阿嚏!”

  鵝毛大雪覆蓋了整個上黨。

  壺關外,呂布明明穿著棉衣,卻不自覺打了個噴嚏。

  他撓了撓頭,不明所以,雖然這寒冬正月,大雪紛飛,可自己一點都不冷呀。

  想不明白就懶得想了,他的身後上萬大軍開始井然有序地入駐壺關城。

  從河內進入上黨之後,趁著高幹在並州的隊伍空虛,呂布輕鬆掃平了數縣,占據了壺關。

  壺關在漢朝是個縣城,位於後世的長治市以北,屯留縣以東,大概是在漳澤水庫附近,並不是什麽險要關隘。

  真正的關隘叫做壺口關,位於漢代的潞縣東北,也就是後世山西黎城縣東北二十裏,後世叫東陽關。

  此關地形險要,形似一壺口,因而得名壺口關,它扼守住了與涉縣之間的往來通道,為滏口陘的並州入口,不得壺口關,就無法從邯鄲進入並州。

  劉備掃平袁紹之後,雖然占據了涉縣,但潞縣壺口關還有高幹留下來的守軍,所以他沒辦法直接從這裏進攻並州,因而隻能擱置。

  呂布被陳暮放回並州之後,一路北上,而壺口關隻能防禦住東麵的敵人, 呂布大軍從背後襲擊, 自然無法抵禦住。

  因此很快呂軍如虎入羊群,輕鬆掃平了整個上黨,在破掉了壺關城守軍後,便準備往北向太原進發。

  他在並州的名氣實在太大, 很多並州人聽說呂布來了, 都不敢與他交鋒,一時間投降者無數, 除了在壺關還有些抵抗以外, 幾乎兵不血刃就拿下了整個上黨。

  破了壺關城,呂布騎著赤兔馬進入城中。

  衛覬已經發布了軍紀, 不允許騷擾百姓, 給出的理由是他們是並州軍,豈能禍害同鄉被同鄉詬病?

  這個理由讓原本呂布軍隊當中想要劫掠的士兵頓時熄滅了想法,因為呂布軍隊來源組成部分大部分都是張楊麾下的上黨軍隊。

  衛覬很聰明地用道德綁架來約束這些士兵,漢人的同鄉觀念很重, 如果你在自己家鄉劫掠, 就會被家鄉人戳脊梁骨。即便有少部分沒有道德的士兵, 也會被其它士兵阻攔, 從而形成約定俗成的軍紀。

  一時間, 原本在徐州軍紀較差, 經常劫掠百姓的呂布軍隊, 到了並州之後, 反而一個個變成了餓死不搶糧, 凍死不拆屋的模範士兵,對於呂布軍來說, 也算是一樁嘖嘖稱奇的怪事。

  不過呂布軍也並沒有因為這個而怨聲載道,因為回家的喜悅衝淡了一切。

  自從興武二年跟隨著張楊離開上黨, 匯入呂布軍,討伐曹操開始, 多年征戰,並州軍已經六年沒回家。

  如今回來, 上黨籍的士兵們一個個充滿了激動, 攻打高幹部的時候,宛如打了雞血一樣,戰鬥力比以往強了數倍,很快就攻破了壺關。

  拿下壺關之後, 在張楊的建議下,呂布給部下們輪流放了假, 開倉放餉,大筆金銀銅錢送出,讓他們可以回家探親。

  實際上現在呂布不是很缺錢,多年征戰,四處劫掠,早就積累了一批金銀財寶,價值連城。

  曆史上這批金銀財寶是呂布積攢了很多年的家底,被用來去河內郡購買馬匹,結果沒想到被劉備給搶走了,於是引發了與劉備之間的第三次戰爭。

  雖然看上去這場戰爭的導火索是劉備不講武德,但問題在於之前與劉備的第一次戰爭和第二次戰爭,都是呂布不義在先。

  呂布逃亡徐州,劉備好心接納,結果呂布趁著劉備和袁術之間打仗的時候,背刺恩主。

  後來劉備跑去小沛招納舊部,他又想著斬草除根, 繼續攻打他,使得劉備萬般無奈之下,跑到許都投靠了曹操。

  所以說呂布這廝相當忘恩負義,被稱為三國道義之屑,也不是毫無道理。

  這場戰爭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第三次劉呂大戰,呂布大獲全勝,打敗了曹操派來的劉備和夏侯惇大軍,將劉備徹底趕出徐州,自以為徐州已經是自己的天下。

  結果惹怒了大BOSS曹操,曹操親自領兵東征,打得呂布節節敗退,最終水淹下邳,引發了曆史著名大事件——白門樓事件。

  而現在曆史改變,沒有人劫他的錢,有了這批金銀財寶打底,再加上前段時間在河內的時候,朝廷為他補充了大批糧草,讓他去消滅高幹,所以如今呂布糧草充沛,錢財也足夠。

  雖說並州貧瘠,沒辦法壯大自身,但現有的糧草和金銀,讓他擴充個四五萬大軍還是沒問題,因此呂布還算滿意,等到拿下了太原和雁門,治下人口也能有個數十萬,雖不能爭霸天下,但至少也算是一方諸侯了。

  上黨郡的治所並不在壺關,而是在長子縣,可由於多年戰亂,長子縣已經破敗不堪,所以高幹占據並州之後,將治所移到了壺關。

  主要也是壺關乃是三條河流的交匯處,有涷水、絳水、漳水匯聚成濁漳河,水利便利,方便澆灌土地,因而聚民開墾田土。特別是冀州最近幾年戰亂頗多,不少流民來到並州,增添了幾分人氣。

  占據了上黨,呂布就打算先修養一段時間,好好過完了這個年,休息個一兩月再北上進軍太原和雁門。

  隻是他才剛住進壺關縣城最豪華的府邸沒兩天,衛覬就找上門了告訴了他一個天大“喜訊”——舊皇駕崩,新皇登基了,而這個新皇,就是一直和他不對付的青州牧劉備!

  聽到這個消息,呂布人都傻了。

  此時此刻,壺關縣城一座大豪宅內,歌舞升平,然而消息報告到呂布這裏,在短暫的沉默後,呂布大發雷霆,驅散了歌姬樂師,推翻了桌案,暴躁如雷。

  “劉大耳,他憑什麽做皇帝!”

  呂布咆哮道。

  衛覬苦笑道:“是先皇留下的遺詔,且劉備認了桓帝為父,將自己過繼到了章帝一脈,這是要學光武世祖,再興大漢呀。”

  呂布紅了眼睛,怒道:“衛覬,你當初怎麽說的?說朝廷也在忌憚劉備,隻要我投靠了朝廷,朝廷就會扶持於我,可現在呢?劉備都當皇帝了,那我算什麽?”

  “奉先,消消氣。”

  一旁的張楊連忙勸說道:“這是先帝把皇位傳給了劉備,又不是他人可以左右的,怎麽能是伯覦的錯呢?”

  “可惡!”

  呂布拔出佩劍,奮力砍斷了桌案,雙眼通紅,氣喘籲籲,怒得不行。

  他生氣的主要原因有兩點。

  一是他跟劉關張陳有大仇恨,當初自己在董卓麾下,與劉備為首的關東軍較量,兩次被打得吐血,丟盡顏麵。

  二是他為什麽對衛覬言聽計從?

  是因為衛覬代表的是劉虞朝廷,劉虞朝廷已經被天下大多數人承認是正統,所以投靠朝廷,就能得到朝廷許諾的高官厚祿。

  而且當初衛覬也跟他說過,朝廷肯定也會擔心劉備篡位,所以必然會扶持他與劉備抗衡,到時候朝廷也會提拔他,給他封侯拜將,幫他提供糧草發展軍隊。

  正因為如此,呂布才心甘情願地為劉虞朝廷效力。

  簡單來說,呂布現在暫時效力的是劉虞以及劉虞背後代表的朝廷正統性,想要利用朝廷的正統性得到他想要的利益。

  而現在朝廷的正統性忽然變成了劉備,不談他與劉備之間的仇恨,單說之前許諾的高官厚祿,權力兵馬,全都變成了夢幻泡影,這讓他怎麽能不生氣?

  但生氣歸生氣,呂布又不可能轉頭去投向劉備的懷抱,雖說他完全沒臉沒皮,殺義父,背刺恩主的事情幹得信手捏來,但他楚.....哦不,呂布也是個要麵子的人,絕對不會向朝廷上表。

  所以砍完了桌案發泄之後,發現還是解決不了問題,呂布最終扔下寶劍,一屁股坐回席上,喘著粗氣對衛覬說道:“伯覦,是我過激了。”

  衛覬心裏對呂布鄙夷了一番,表麵上卻說道:“不礙事,其實不瞞將軍,我也被這個消息給驚住了。萬萬沒想到,先帝居然會把皇位傳給劉備,我記得當初先帝明明說是要去河間尋找章帝子嗣,將大位傳給章帝後裔來著。”

  呂布沒有聽出弦外之意,隨口說道:“伯覬,那現在我們該怎麽辦?”

  “自然是兩條路。”

  衛覬豎起手指頭道:“一是承認劉備,向朝廷上表,此時劉備應該隻會關注關東等地,對貧瘠的並州不會搭理,將軍至少可以在並州為王!”

  “承認劉備?”

  呂布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不行,絕對不行。我與劉備有大仇怨,當初他數次奚落於我,我絕不會向他低頭。”

  奚落?

  沒把你打死都算好的了。

  衛覬心裏腹誹。

  他又不是不知道,呂布跟劉備之間的戰爭,每次都是呂布被打得狼狽不堪,還有兩次甚至被打得吐血,天下諸侯皆知。

  現在說是奚落,不過是給自己臉上貼金罷了。

  隻是這種話自然隻是想想,衛覬自然不會說出來刺激呂布找死,所以隻是笑著道:“那就還有第二條可選,反叛朝廷!”

  “反叛朝廷?”

  呂布自言自語了一句,麵有難色道:“可是劉備勢大,並州又離他近,若是反叛朝廷,恐怕.......”

  衛覬立馬分析道:“將軍莫憂,我覺得這件事情,也並不算是一件壞事。甚至相反,即便是反叛朝廷,也並不意味著我們打不過劉備。”

  這下別說呂布,就連張楊都十分詫異道:“伯覦,你沒糊塗吧。我們才不過一兩萬人馬,劉備卻有二十萬大軍,如何與之抗衡?”

  衛覬笑道:“將軍莫非忘了,我剛才是不是說過,先帝曾經發過詔書,說要將大位傳給章帝後裔?”

  “是啊,我記得當初確實有這份詔書,昭告天下,正因如此,先帝才被予以承認。”

  呂布張楊紛紛點頭,當初劉虞登基時就昭告了天下,說他無兒無女,將來一定要收複冀州,把大位傳給章帝子嗣,這是很多天下諸侯乃至於百姓都知道的事情。

  衛覬立馬說道:“可是先帝卻把皇位傳給了劉備,當這個消息傳來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想一個問題,那就是先帝和滿朝群臣,怎麽可能會這樣做呢?先帝可是宗室長者,還有文先公、子柔公、穎伯公,他們都是剛正不阿之輩,絕不會屈服於劉備。”

  “你的意思是?”

  張楊立即反應過來,睜大了眼睛,不敢置信道:“劉備挾持了滿朝諸公,逼迫天子把皇位傳給他?”

  衛覬點點頭:“不錯,很有可能如此。”

  呂布也馬上回過味來,思索道,“那麽我就可以以這個名義,舉兵抗劉?”

  衛覬說道:“我認為將軍可以先等等,天下有這樣疑惑的恐怕不在少數,除了我們以外,肯定還有其它諸侯質疑,此時將軍完全不需要表態,既不掀起反劉大旗,也不支持朝廷,在並州觀望天下即可。”

  “為何?”

  呂布問。

  “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天下肯定也有其他人不滿劉備為帝,以此為借口反叛劉備的人恐怕不在少數,將軍此時勢弱,且離劉備很近,絕不能立即得罪於他。”

  衛覬認真分析道:“所以將軍一定要沉默以對,對此事就當作視而不見。先北上奪取整個並州,安穩壯大自身,最好攻打休屠各部,降服匈奴鮮卑等諸多塞外部族,等將軍擁眾十萬,有了與劉備對抗的資本,再聯合其他諸侯,共同討伐,則大業成矣,到時候說不準將軍也能坐一坐皇帝的寶座。”

  “這!”

  呂布瞪大了眼睛。

  皇帝的寶座?

  這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奉先能當皇帝?”

  張楊亦是瞠目結舌。

  衛覬笑道:“如今這天下是什麽樣,將軍應該比我清楚,郡郡作帝,縣縣為王,漢室氣數將盡,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呂布的呼吸急促起來,然後毫不猶豫地抓住了衛覬的手道:“伯覦能來我身邊,真是上天賜給我的呀。好,我就聽伯覦所言,北上先取並州,再攻匈奴鮮卑,等降服休屠各部,我便有足夠的本錢兵馬南下了!哈哈哈哈!”

  衛覬隻是保持著微笑,沒有說話。

  其實他也搞不太明白,為什麽鍾繇給他的指令會是讓呂布北上。

  這不是放虎歸山,後患無窮嗎?

  不過他在呂布軍中也安插了很多軍情司探子,不少已經做到了高位,將來反戈一擊,倒不是什麽大問題。

  所以衛覬隻是認為朝廷的策略或許隻是想把呂布調走,免得他趁著這個時候給朝廷惹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