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隻有常山趙子龍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2-02-25 18:06      字數:5602
  “殺啊!”

  鄴城中爆發出驚天的喊殺聲。

  北門城頭上,逢紀等人正在處置汪昭,他派人把汪昭綁起來。

  眼見城外趙雲揚長而去,逢紀等人又急又氣,連忙再派將領彭安領數千人前去追趕。

  可這一前一後,耽誤了不少時間,等到彭安出城的時候,趙雲都已經北上。

  無奈之下,逢紀等人隻好繼續在城頭觀望局勢,盼望著袁紹能夠在趙雲支援之前,將劉備擊敗。

  袁紹顯然做到了這一點,眾人離得較遠,看不出具體形式,但隱約見到劉備本部營寨居然升起大火,烈焰焚燒遮蔽天際。

  “明公勝了,明公勝了。”

  城頭上眾人看到這一幕,頓時喜形於色,紛紛彈冠相慶,一個個手舞足蹈,興奮到了極點。

  袁紹此戰大勝,就好像昆陽之戰劉秀大勝王莽一樣,即便不能立即將青州與洛陽覆滅,可此戰劉備也是元氣大傷,必然再無能力北上。

  到時候袁紹從容收複河北,恢複往昔實力,然後趁著劉備公孫瓚鮮於輔等人元氣還沒有恢複之際,先取幽州,再奪青州與洛陽,到時候整個北方盡歸袁紹所有。

  可以說,如果界橋之戰隻是袁紹由盛轉衰的轉折點,那麽鄴城之戰,便是袁紹垂死掙紮,鹹魚翻身的契機,此戰之後,河北局勢將再次出現新的變化。

  “殺啊!”

  就在這個時候,城中忽然出現了很大的喊殺聲。

  逢紀辛評李曆等人頓時詫異不已,四下掃視,麵麵相覷,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還是逢紀反應較快,立即對身邊的士兵說道:“去看看,出什麽事了。”

  “唯!”

  士兵匆匆跑下城樓,可還沒等他過去,就有一名軍官騎馬倉皇而來。

  那軍官滿頭大汗,來到城下,急匆匆上了城樓,還沒走近,就大聲喊道:“監軍,不好了,公子譚打開南城門,放關羽進城,南城守軍全部投降了關羽!”

  “什麽?”

  眾人大驚失色,他們萬萬沒想到,在這個關口,袁譚居然打開城門放關羽進城了。

  劉夫人愣了愣,即便她再蠢也明白敵人進城意味著什麽,當下哭天搶地,拍著手掌喊道:“我就知道他是個孽障,我當初就不該把他生下來!”

  逢紀辛評李曆等人咬牙切齒,目光死死地盯著劉夫人,心道袁譚為什麽打開城門,你難道心裏就沒點數?

  當初是誰厭惡長子喜愛幼子?又是誰攛掇袁紹廢長立幼?最後還整日惡語相向。

  難道這一切跟你一點關係沒有?

  說句實話,雖然曆史上逢紀跟審配是挺尚派,也就是支持袁尚,還更改袁紹遺囑,將袁尚立為繼承人。但不可否認,他也很清楚袁譚為什麽會選擇投敵的原因。

  袁紹和劉夫人都厭長愛幼,雖然冀州軍中多有袁譚的支持者,但架不住二人多番打壓,特別是袁尚被俘之後,劉夫人思子心切,對袁譚就更加厭惡,認為袁尚之所以被俘虜,就是因為袁譚作祟。

  不過現在事情已經成了定居,袁譚開了城門,投降了關羽,現在在這裏咒罵也沒有什麽意義,當務之急,還是應該立即想辦法彌補。

  再守城已經來不及了,關羽軍如狼似虎,城中不少兵馬都投降,現在隻有北城人馬還在他們手裏。

  當下逢紀等人不敢怠慢,立即下令開北城門,出城投奔袁紹。

  那邊戰鬥依舊還在持續,劉備軍本部大敗,兵荒馬亂之中,趙雲率領軍隊殺了過來,他如虎入羊群,斬殺了數名休屠騎兵,然後縱馬馳騁,四處尋找劉備蹤跡。

  曠野之上到處都是我方與敵人交織,犬牙交錯,北城外又有漳水與滏水支流,河岸邊、草地上、田野裏、村莊中,方圓數公裏,無數高矮低坡,丘陵和森林遍地,兩方人在各處交戰,劉備軍且戰且退,已有潰敗之勢。

  更重要的是因為劉備本部遭到敵人襲擊,陣型大亂,導致本部營寨後營被敵人攻破,引燃大火,熊熊烈焰升起無數黑色雲霧,讓周圍劉備士兵都覺得已經大敗,軍心渙散之下,不要命地逃跑。

  隨著抵抗力量越來越小,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再過一個時辰,張遼部也會崩潰,到時候劉備軍就會全麵敗逃,此時袁紹再聯合城中力量,猛攻關羽,此戰將大敗而歸。

  這個時候天色漸晚,雖然還未完全變黑,但可見度已經有所下降,趙雲在亂軍中四處搜尋,眼見前方有重甲騎兵出沒,連忙上前詢問。

  那名重甲騎兵是與許褚斷後的玄甲重騎,因為陣型被衝垮而在亂軍中與許褚失散,隻能往西逃跑。

  此時見有人來攔,匆忙之下以為是敵軍,便舉刀要砍。

  好在趙雲反應快,抬槍橫架,將環首刀格擋架住,大喊道:“我是趙雲!”

  “趙.....趙統領。”

  那人一愣,仔細一看,認出趙雲來,這才鬆了一口氣。

  趙雲在許褚之前,曾經擔任過一年多的玄甲重騎的統領,直到劉備離開長安才擔任河內太守,因此玄甲重騎大多都認識他。

  “周顯,齊王在何處?”

  趙雲認出這是老部下周顯,是一名騎兵小隊長,就立即詢問。

  周顯答道:“當時敵人擊潰了牽將軍部,然後從東麵發動襲擊打散了我們側翼的士兵,導致中軍被潰兵衝散而大敗,許統領見敵人勢大,便拍馬讓齊王往西走了,我等與許統領留下斷後,卻被敵人衝散,現在未知齊王在何處。”

  趙雲便道:“你先撤回西營,我去尋齊王。”

  “唯!”

  周顯已經累癱了,雖然作為重甲騎兵,與高順的陷陣軍一樣經常鍛煉體力,但這種高強度作戰也持續不了多久,不僅是他,胯下的馬匹也已經大汗淋漓,再堅持下去,人和馬都得累死,所以必須回去休息。

  這邊趙雲部新生軍加入,立即幫死死頂住西線的張遼部緩解了一部分壓力,趙雲本人則率領著十多名騎兵親衛,在戰場上四處搜尋,想要找到劉備的蹤跡。

  又馳騁了一會兒,殺了數十名敵軍,在遠處河灘邊看到了正在步戰的張遼,張遼被數百敵人圍攻,身邊隻有十多名親衛,而且個個身上都帶傷,殺得渾身浴血,周圍遍布敵我雙方的屍體。

  見此情形,趙雲立即率領親衛前來解圍,十多名騎兵組成衝鋒之勢,一頭撞入了敵人後方陣型當中,將敵人陣型打亂,一陣拚殺,把包圍張遼的袁軍外圍士兵殺得哭爹喊娘,裏麵的張遼見援軍到來,立即高呼“殺敵”,然後奮勇爭先,拚死砍殺。

  二人內外夾攻,很快把這股袁軍殺散。趙雲來到近前,翻身下馬,攙扶著張遼,見他一身都是傷,便開口詢問道:“文遠,可知明公在何處?”

  張遼身中十餘創,十分虛弱,指著西麵一片小樹林道:“剛才我掩護明公撤退,他往西去了。”

  “好,文遠你先上馬,回營療傷,我去救明公。”

  趙雲將張遼攙扶上一名親衛的馬背,命令身邊親衛保護張遼以及諸多傷兵回西營,自己調轉馬頭,獨自一個人往西麵而去。

  西麵有一片小樹林,趙雲循著蹤跡一路追趕,林中早有大量袁軍四處搜尋劉備,外圍有個小隊見有敵人上來,立即舉刀過來要殺,卻被趙雲三下五除二解決,然後縱馬衝入林中。

  一般來說,森林裏很難適合騎兵。但那是指大隊騎兵,就一人一馬,自然也就不存在什麽行走困難。片刻後,又遇到兩隊袁軍,趙雲再次與他們殺在一起。

  周圍樹木反倒成了掩護,由於草木較多,敵人不能一擁而上,被趙雲逐個擊破,輕鬆殺散,順著蹤跡繼續往前。

  這樹林不大,也就那麽一兩平方公裏範圍,四周還有農田和村莊,並不是什麽荒山野嶺,裏麵自有一條小道,上麵有新的馬蹄印與腳印還有血跡,趙雲追蹤倒也方便。

  隻是林中敵人頗多,一路上趙雲殺死二三十人,殺散百來人,這才衝出林子,遠遠地卻是瞧見了在林子外河灘邊正在發生戰鬥。

  趙雲遠遠看去,看到數百人在圍攻一人,那人身材魁梧,體型彪悍,正是典韋。

  典韋此時渾身濕透,深陷重圍,正奮力苦戰。

  奈何敵人太多,已身中數創,眼見不支,趙雲大喝道:“良弼莫慌,趙雲來也!”

  說罷催馬直衝敵人後陣,手中長槍翻飛,頃刻間點殺數名敵軍。

  敵人當中有一將領負責領隊,原本還以為劉備軍援軍來了,仔細一看居然隻有一人,頓時底氣頓生,喝道:“兄弟們別怕,他就一個人,殺了他。”

  趙雲瞅準聲音喊的方向,當時就側身在馬腹間一撈,將掛在馬鞍上的寶雕弓和箭囊取來,同時腋下夾住亮銀槍,左手握弓右手搭箭,動作一氣嗬成,然後迅速瞄準那將領,一箭射去。

  就看到箭矢電光火石間越過眾人頭頂,一箭將那將領的喉嚨射穿。

  雖說三國有名的神射手是呂布黃忠太史慈這些人,但趙雲的箭術也算是在第二梯隊裏,跟前三肯定沒得比,排前十應該問題不大,敵人離他不過二十餘丈,一箭的事情。

  那將領被一箭殺死,袁軍頓時大亂,趙雲趁機收弓取槍,配合典韋裏外砍殺,總算是把這股袁軍殺退,將典韋救出來。

  典韋雖然受傷,但底子厚,尚不致命,曆史上他沒有穿鎧甲,身上被砍了數十刀,被射了很多箭才大罵而死,這次好歹穿著鎧甲,雖然也受了傷,但不算很重。

  趙雲過去接應典韋,將典韋攙扶住後立即詢問道:“良弼,可有見到明公?”

  典韋指著河對岸道:“明公的馬被許褚刺傷,刺痛之下慌不擇路四處狂奔,明公不得已勉強控製的盧往西走,結果的盧衝得過頭,一躍跳到河對麵去了,明公安撫住的盧,想回來救我,奈何敵人追兵已至,便順著此河上遊方向去。”

  趙雲這才知道為什麽劉備跑到了張遼部的時候沒有停下,徑直衝過了張遼部,一路往鄴城西北方向跑了都十多裏地的原因。

  原來典韋從前線敗退下來後,本部人馬臨時整頓,編入劉備本陣,與劉備並肩作戰,奈何東線潰敗,導致劉備部崩潰,因此亂軍之中見許褚掩護劉備撤退,他也奪了一匹馬跟了上來。

  一路護送,在之前河邊差點被敵人活捉,好在張遼解圍,幫助他們逃入森林,到了河邊,劉備的的盧馬一躍三丈遠,居然跳過了近十米寬的河麵,跑到了河對岸,典韋因為馬術不好,不得不下馬準備遊泳過去。

  結果沒想到這條小河水流湍急不說,居然還挺深,典韋一身甲胄跳進去差點沒直接沉到河底淹死。好在他勉強會一點遊泳技巧,撲騰著又爬上岸,結果被後麵的追兵趕來重重包圍。

  而劉備躍過此河之後,見典韋遭圍,焦急萬分,奈何沒想到的盧被許褚刺了一下,一路狂奔,甚至直接跳過了河麵,導致他根本沒辦法停下來救援,等到好不容易安撫了的盧,回來查看情況時,河對岸的敵人也已經過來,不得已隻好逃走。

  得知事情原委之後,趙雲救主心切,便問典韋道:“良弼,你騎我的馬回去,我涉水過河去尋明公。”

  典韋忙道:“不可,此河很深,且水流湍急,不能泅水。”

  “那該如何是好?”

  趙雲心急如焚。

  典韋便指著上遊道:“子龍可順著此河往西去,看能不能找到橋梁。”

  “那好,良弼跟我一同上馬。”

  趙雲便想把受傷的典韋也帶著。

  不過典韋卻推辭道:“我無妨,你先去救明公。”

  見典韋態度堅決,且身上都是外傷,趙雲隻得作罷,放下典韋,順著河流南岸往西而去。

  一路走了約四五裏路,確實看到一座橋梁,奔馳過去,遠遠地便看到了一人。

  這個時候天色漸晚,差不多是下午六點鍾的樣子,屬於將暗未暗,趙雲看不清楚人模樣,隻能遠遠瞧見一人騎在馬上立於橋上。

  “可是明公?”

  趙雲試探性喊了一句。

  “是我,子龍!”

  劉備聽出是趙雲的聲音,連忙回應。

  原來劉備過了河之後,好不容易安撫住了的盧,可以讓的盧順著自己的心意奔跑,便一路馳騁,擺脫了追兵,想要過橋來。

  趙雲連忙催促夜照玉獅子過去,就看到劉備渾身狼狽,雙股劍和的盧馬都染血,特別是的盧馬,因為被許褚刺了一下,一路全速狂奔,奮力一躍,體力幾乎耗盡,此時渾身大汗淋漓,走路搖搖晃晃,嘴角吐出泡沫,顯然已經支撐不了多久。

  見到劉備如此情形,趙雲立即翻身下馬過去跪下道:“趙雲見過明公。”

  “子龍。”

  劉備將雙股劍收起來,擦了擦額頭的汗水,下馬將他攙扶起來,問道:“子龍,可看到文遠和良弼?”

  趙雲道:“文遠和良弼被我救下了。”

  “那便好。”

  得知典韋和張遼無礙,劉備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就在此時,追兵打著火把又來了。

  遠遠地就聽到有人喊:“快快快,劉備就在那邊。”

  “不要走了劉備!”

  “若是生擒劉備,我等便有榮華富貴了。”

  “殺啊!”

  亂糟糟的聲音從四麵八方而來。

  因為雙方兵馬加起來近十萬,導致戰場十分複雜,方圓數十裏,都成為了兩軍交戰的地方。

  劉備本部被衝散之後,被迫往張遼部方向撤退,導致原本張遼萬勝軍即將勝利的關口,卻沒想到被友軍衝撞而差點崩潰。

  如此一來,即便高順軍加入戰場,也難以起到扭轉乾坤的局勢,頂多是吸引一部分敵軍,分散這邊壓力而已。

  那邊袁紹得知劉備亂軍中往西逃遁,立即派出數千人的搜捕隊伍一路追擊。

  鄴城此地的地形就是後世磁縣以南約二十裏處,所以往北十多裏,就是滏水,也就是後世的滏陽河,而往西南大概二十餘裏,就是濁漳河。

  濁漳河與清漳河西麵大概二十裏處匯聚成漳水,使得鄴城正處於滏水與漳水之間,周圍支流水係頗多,也是為什麽曆史上曹操能夠利用河水將鄴城淹沒的原因。

  而這個地方便是鄴城西北麵約十七裏位置叫做陽平亭,有連綿西山與河流,曆史上袁尚曾經駐紮於此地,結果被曹操打得大敗。

  由於此地地形比較複雜村莊農田河流山脈以及森林頗多,劉備又是往西山跑,因此追兵一直沒有找到。

  但架不住袁紹派了不少人,袁軍遍布整個陽平亭,四處搜尋,把周圍方圓數公裏找了個遍,終於有人在陽平河邊尋到了他的蹤跡。

  隻是的盧馬快,劉備甩脫了追兵,就想著通過河上的橋梁回到南岸,去尋找典韋。

  結果追兵又尋來大量援軍,將他堵在了此陽平橋上。

  趙雲見此情形,忙對劉備說道:“明公坐我馬快走,我來斷後!”

  劉備大驚道:“子龍如何能應付得了如此多敵人?”

  “明公莫慌,你走後我自能脫困。”

  “子龍......”

  “明公不用管我。”

  趙雲將劉備扶上自己的馬匹,他知道以的盧馬現在的情況,怕是支撐不了多久,夜照玉獅子跟著自己一路衝殺,體力也已經所剩不多,所以兩個人不管是一起騎馬還是同騎一匹逃跑都是不現實的事情。

  恰好此處是一座橋梁,橋梁地形狹窄,敵人要進攻最多同時三四人來,自己占據此橋,來一個死一個!

  在將劉備扶上馬之後,趙雲奮力拍了一下夜照玉獅子的馬臀,讓它往東南方向放肆奔去,自己則安撫著的盧讓它站在橋南岸等著自己。

  待劉備走遠,趙雲握緊了亮銀槍,背上寶雕弓和箭袋,扭過頭,目光堅決,毅然決然地踏上了陽平橋上!

  “常山趙子龍在此,誰敢上來送死!”

  嘹亮的聲音穿透了整個曠野,仿佛周圍群山都在回蕩著他的聲音!

  是夜,趙雲鎮守陽平橋,殺敵一百零七人,自身受十餘創,等劉備尋了典韋,回到本部派援軍來救時,他已經獨自堅守了兩個多時辰!

  後世有詩稱讚。

  血染征袍透甲紅,陽平誰敢與爭鋒!

  古來衝陣扶危主,隻有常山趙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