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入宮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2-02-10 22:40      字數:4179
  劉虞答應了陳暮的要求,如果確定劉辯劉協劉和的確在他手裏的話,他願意把這個皇位交出來。

  人年紀越大,就越容易珍惜那些曾經擁有的東西。

  相比於這個皇位以及這個破舊的江山,劉虞其實更在乎自己有沒有子孫延續後代。

  他隻有劉和這一個兒子,兒子都沒有了,還要這江山社稷有什麽用呢?

  更何況陳暮還給了他一個無法拒絕的理由——那就是劉辯和劉協。

  劉虞就可以打著忠君愛國的名義,心安理得與陳暮完成交易。

  這樣可以救回自己兒子的同時,還能讓自己心理沒有任何虧欠,何樂而不為呢?

  很快王植就通過洛陽城內軍情司的網絡迅速把消息送到了前線。

  兩日後,梁期縣,陳暮得知了消息,立即向劉備請辭。

  理由是劉虞生病,召集諸多朝廷大臣商議要事,需要即可啟程前往洛陽。

  劉備並不知道真相,以為天子病得很重,很有可能是在托付身後重事,而他恰好又坐鎮冀州,無法回去,因此隻能托付陳暮去處理朝堂上的事情。

  在張飛關羽的陪同下,兄弟三人一直把陳暮送到了安陽洹水邊,洹水波濤滾滾,兩岸秋風蕭瑟,遠處安陽城池高聳於河岸邊。

  此時秋意正濃,午後陽光高照,西北方莽莽太行群山籠罩在一片枯黃的世界裏,河岸林木落葉紛飛,原本河堤附近青綠色的草地大量枯萎,呈現出一片落日般的黃。

  “大哥,二哥,三哥。”

  陳暮看了眼天色,對他們說道:“就送到此地吧,袁紹如百蟲之足,死而不僵。要想徹底除掉他可不容易,還得你們繼續努力才是。”

  張飛哈哈大笑道:“四弟放心,那袁紹隻要敢出現在我麵前,保管他身上多出幾十個窟窿,你好好去洛陽,早點回來。”

  陳暮笑了笑。

  關羽撫摸著長須,雖不說話,但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劉備則問道:“四弟此去洛陽,就是之前跟我說的為了解決朝廷上的事情吧。”

  陳暮點點頭:“不錯,天子病危,很有可能撐不過這個冬天,趁著此時朝廷上權力出現更迭,正應該讓大哥回去入主朝堂,而不是被邊緣在青州,在地方稱王稱霸,遠不如在中樞執掌權力。”

  “唉。”

  劉備歎了口氣:“在哪裏都不容易啊,去了地方,得小心朝堂上的攻訐。回了朝堂,亦是如履薄冰。即便權傾天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得擔驚受怕。”

  所以你得當皇帝呀。

  陳暮在心裏笑了笑,劉備還以為自己是去洛陽幫他謀劃回朝廷。曹操曆史上雖然到處征討四方諸侯,可大部分時間,他都在許都穩固自己的權勢。

  一名權臣整天不在中央是很危險的,後世很多非洲國家,經常趁國家總統出訪的時候,二把手或者其他權臣就發動政變奪權,什麽流亡政府,流亡國王到處都是,早就已經不算新鮮。

  因此當初陳暮給劉備的建議是讓他要對齊王這個東西棄之如敝履,寧願回中央拿個三公之位,也不要覺得當上齊王能有多好。

  不過這都是陳暮的緩兵之計,先麻痹住劉備,讓他處於驚恐當中,從而開始對權力逐漸渴望。

  這樣當有朝一日,忽然能夠成為皇帝的時候,他也絕對不會推辭。

  “朝堂凶險,但也比不上戰場,隻要我們手握大軍,再多的明刀暗箭都無所謂,大哥二哥三哥放心,我回洛陽之日,就是大哥問鼎朝堂之時,靜等我的好消息便是。”

  陳暮向三位兄長拱了拱手,轉身踏上了身後的樓船,樓船內有黃忠太史慈等人,他這次回洛陽,打算帶一萬人馬加上黃忠太史慈二將同去。

  劉備關羽張飛便站在岸上,向著他揮了揮手,船隻緩緩啟動,一直等到樓船順著洹水向下遊開去,不見了蹤跡才離開。

  五千人應該是能夠保證他的安全,有的時候還是得小人之心一點,雖然陳暮自認為已經拿捏住了劉虞的心理,利用劉辯劉協劉和成功地打開了他的心理防線。

  可誰又能保證劉虞會不會打別的主意?比如把陳暮幹脆扣在洛陽,利用陳暮反過來要挾劉備?又或者幹脆拚個你死我活?

  不能說人家說什麽你就信什麽,軍情司內應、大軍隨行、小心駛得萬年船,該有的防備還是有。

  很快第二日,從洹水駛入黃河,再順著黃河逆流而上,到小平津渡口下船,這就耽誤了三日功夫,原本如果直接走陸路從安陽到洛陽,僅僅隻需要兩日,現在卻多花了一天的時間。

  沒辦法,順河而下肯定快,逆流而上自然慢。不過倒不是陳暮想著利用水軍護航,而是他必須把船隻運過來,如果所有事情順利的話,這些船隻就又會護送著皇後一路東行,進入青州境內,從萊州灣上船前往朝鮮。

  足有七八艘大船,二十多艘中等船隻停靠在了小平津渡口,陳暮留下幾名校尉,帶著黃忠與太史慈及三千士兵過了平縣,往南穿過邙山,浩浩蕩蕩向著洛陽城去。

  而此時在洛陽城中,宮裏一片混亂,劉虞早上吃了一些東西之後,又開始咳血,大臣們一個個站在司馬門外手足無措,皇後急得不停地抹眼淚,太醫連忙熬煮了一份湯藥,服下之後劉虞才勉強恢複了一些氣色。

  等到劉虞稍微好一些,呂強才快步上去,向他稟報道:“陛下,少府回來了。”

  “讓他過來。”

  劉虞道。

  一旁有個老太婆哭得梨花帶雨,聽到劉虞要見大臣,當即哭哭啼啼說道:“陛下,你都這樣了,還見什麽臣子,好好休養吧。”

  “爾等先出去。”

  劉虞讓周圍服侍的宦官宮女先出去,隻留下呂強和自己的皇後。

  “陛下......”

  皇後一臉詫異,不知道劉虞在搞什麽。

  等宮人們都出去了,劉虞看著自己的老妻,才露出欣慰的笑容:“阿玉,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和兒他.....還活著。”

  “什麽?”

  皇後先是一愣,然後原本悲傷的臉色瞬間轉為狂喜,臉上還帶著淚花驚聲道:“他在哪?”

  劉虞輕咳兩聲之後,緩緩說道:“有人說,他輾轉流落到了倭奴國,此次,我便是希望阿玉你能去一趟,我時日無多,恐怕這輩子都見不到他了,如果你見到他,能回來給我報個平安,我也就知足了。”

  “和兒在倭奴國?和兒在倭奴國?”

  皇後不斷搓著雙手,在劉虞床邊來來回回走了幾步,嘴裏喃喃自語道:“他怎麽去了那麽遠的地方,對了,我們必須要盡快把他接回來,必須要快!”

  “和兒不能回來!”

  劉虞連忙說道:“你隻需要去看看他,知道他還在人世就行。”

  皇後愕然地看著劉虞道:“為什麽不能回來?”

  “他有不能回來的理由!”

  劉虞認真道。

  陳暮跟他做了交易,除非將來劉備根基穩固,稱帝之後順利平定了天下,否則劉和這輩子都不能踏足大漢,這是他們的約定。

  雖然這種約定本身沒有什麽約束力,可劉虞不蠢,如果自己的兒子回來,恐怕能夠回來的,就隻有一具屍體。

  不要忘記劉虞現在還是大漢皇帝,如果劉和還活著,滿朝支持他的臣子不排除會推舉劉和登基。

  到時候至少劉和是占據了大義的,在順位繼承人上,至少目前絕對排在第一位。

  威脅到了劉備的地位,陳暮必然不能容忍。

  因此劉虞很清楚,即便將來劉和能夠回來,也隻能等到劉備下詔書將他召回去,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直接就回到洛陽,陳暮絕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什麽理由?”

  皇後都快瘋了,對著劉虞吼道:“那是我們的兒子,他憑什麽不能回來?你是在怕什麽?”

  一旁的呂強輕聲提醒道:“皇後,如果皇子回來,會威脅到一些人對帝位的覬覦。當初陛下能夠被推舉為帝,是因為陛下無後,如今皇子回洛陽,恐怕.......”

  皇後就更加生氣了,對劉虞道:“就因為這個?他們那些人是章帝子孫不假,難道你就不是光武之後嗎?大家都是光武苗裔,他們能做得,和兒就做不得?這個皇帝的位置本來就該是我們東海王一脈的!”

  “你不懂.......”

  劉虞露出了苦澀的笑容,自己之前就擔心這個,老妻果不其然聽到和兒還活著的消息,就立即對皇位有了心思。

  他這皇位是白撿來的,按理來說,不該看得這麽重。

  畢竟當初在上位之前,劉虞就與群臣約法三章,言稱等將來平定之後,就把皇位交回給河間王國的那些章帝後裔,絕不會對皇位有何留戀。

  但誰都有私心,如果讓他選擇的話,他還是希望能把位置傳給劉和。

  怎麽樣也是自己的兒子,希望他能夠成為普天之下的至尊,本身就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情,更何況論起身份,光武東海王一脈,也比劉備那位中山靖王之後名正言順的多。

  可偏偏兒子和皇位隻能選一個,他又有什麽辦法呢?

  皇後根本不明白裏麵的厲害關係,麵對劉虞的敷衍,她更加不滿,臉上露出明顯的怒意:“有什麽不懂的,對,是,我是什麽都不懂,可你現在是皇帝,你要把皇位傳給外人不傳給兒子這個道理我還是懂,你是不是老糊塗了。”

  “皇後......”

  看到皇後如此大不敬,呂強嚇了一跳,連忙說道:“不可對陛下這般......”

  “算了,是我虧欠了你們娘倆,阿玉,算我求求你了,你去一趟倭奴國看看和兒是不是真的還活著,如果是的話,這件事情我會好好考慮的。”

  劉虞咳嗽了幾聲,愈發感覺到身體變得脆弱,也不想和老妻爭吵什麽,為了兒子的事情也吵過很多次了。

  雖說作為皇帝,且是一家之主,麵對婦道人家,劉虞也不該懼內才是。

  但偏偏當初劉和是他派去求援,結果出了關中,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所有人都以為他死在了亂軍之中,可以說劉和的失蹤就是他一手導致,使得老妻對他十分怨恨。

  劉虞心有愧疚,因而麵對老妻的指責,這些年來也從未有過爭辯,現在劉和可能死而複生,他就更不想和老妻吵架。

  如今他唯一的願望,就想知道劉辯劉協劉和確確實實還活著的消息!

  而派皇後去是最合適的選擇。

  皇後不會幫陳暮隱瞞,確定了是兒子就會立即回來告訴他,而雖然皇後不認識劉辯跟劉協,可劉和是認識的。

  當初劉和就是朝中侍中,常伴隨劉辯左右,隻要確定了劉和的身份,自然能確定劉辯劉協的身份。

  所以這次出行,劉虞認為應該是萬無一失。

  皇後得了劉虞安撫,勉強壓住了火氣,正欲詢問劉虞打算等兒子回來到底要不要傳位,就聽到外麵宦官喊道:“陛下,少府已經到了宮門外。”

  “阿玉你先出去吧,此次就是少府護送你前往青州,我要與他商議一些具體事宜。”

  劉虞對皇後說道。

  皇後冷哼一聲,轉身先出去。

  她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太婆,隻希望兒子活著,能登上皇位,她不覺得自己有什麽錯。

  等皇後走了,外麵的宦官急忙又進來說道:“陛下,少府帶了一些兵。”

  劉虞臉色微變:“多少?”

  “數千人,都在宮門外,隨行亦有數十,皆帶了兵刃進了皇宮。”

  宦官答道。

  呂強憤憤不平道:“他憑什麽帶兵來洛陽!”

  劉虞思索片刻,擺擺手道:“算了,讓他進來吧,隨行不準進西宮就可以了,他這是在向朕示威呢。”

  “陛下......”

  呂強還想說點什麽,當初袁紹就是帶著兵器進了皇宮搞事,現在這些事情還曆曆在目呢。

  然而劉虞卻道:“無妨,數十人而已,不會掀起什麽風浪。”

  見劉虞堅持,呂強也隻能道:“唯!”

  當下宦官便急匆匆地出去準備宣陳暮進來。

  而此時,陳暮卻在朱雀門外見到了王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