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朝堂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2-02-10 22:39      字數:4767
  “將軍,城外有動靜。”

  漫天喊殺聲驚動了涉縣城,城頭士兵立即去向守將稟報。

  城中守將是高幹部將張晟,因為白天敵人來勢凶猛,他在城頭指揮作戰了一天,等到數次擊退來犯敵軍,熬到夜晚終於頂不住之後,才剛躺下休息,就聽到士兵來報。

  張晟不得不打起精神再次來到城頭,白日城外的盛況依舊讓他難忘,黑山軍和洛陽軍從四麵八方如潮水一般湧來,扛著雲梯向城頭猛攻數次。

  雖然仗著堅固的城牆以及完善的守城器械成功地擊退了敵軍,但張晟很清楚,短時間內沒問題,時間一久,必然堅持不住。

  歸根到底,涉縣隻是一座普通的縣城級別的城池,而不是那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峽穀關隘口。

  城中器械雖齊全,可畢竟城牆不如郡城那樣高厚,現在敵人攻城器械不多還能堅持得住,時間拖得越久,等敵人器械更加完善,則更加難以抵擋。

  所以在得知城外此時發生了騷亂之後,張晟立即趕過來觀望。就看到東城外無數火把閃耀,漆黑的夜晚像是有條火龍,喊殺聲衝天,原本密密麻麻的張燕軍營寨一片亂糟糟的,似乎有人在其中砍殺。

  過了一會兒就有一匹快馬從東北方向的豁口馳騁過來,跑到城下,用一口純正的冀州話對著城頭大喊道:“我們是武安郭將軍的隊伍,奉命前來支援,快開城門先讓我們進去。”

  張晟連忙喊道:“高將軍呢?”

  “高將軍離得遠,大軍一時不能立即啟程,他得了消息後,怕涉縣有失,便先讓郭將軍來援,他隨後就到,我們兵少,不能力戰,等明日高將軍來了之後,方能打退敵軍。”

  諸葛亮早就已經對可能出現的問話進行了應對措施訓練,所以城下的人幾乎沒有露出任何破綻。

  “今日隻有你們前來支援?”

  張晟眺目觀望,就見到東城的敵人或許是猝不及防被晚上偷襲,已經崩潰,“郭援”的部隊成功地殺了進來,正在向城池的方向移動。

  城下的人喊道:“我們隻是先頭部隊,替張將軍化解涉縣圍困,高將軍最遲明日抵達。”

  “報,將軍,其它城門外的敵人正在向這邊靠攏。”

  便在此時,有士兵向張晟報告,說是城池西北南三個方向的敵人已經在往這邊移動。

  “開城門!”

  聽到這個消息,張晟也不再猶豫,立即下令開城門。

  城外的情況已經十分緊急,“郭援”軍雖然衝散了東城門外的敵軍,但張晟知道,敵人的主力都在南城和北城,如果讓敵人主力包圍過來,城外的援軍將會被吞噬殆盡。

  很快城門打開,城外的“郭援”軍陸續進入,張晟來到城下前去迎接,讓他覺得有些奇怪的是,這些來援的士兵頭上和肩膀都捆著紅色的布巾。

  “郭將軍何在?”

  張晟也認識郭援,便上前去詢問。

  人群當中有一個騎馬穿著鎧甲的壯漢越眾而出,黑色的夜幕下抬起頭,露出藏在頭盔下的臉,咧嘴一笑:“某家在此。”

  張晟抬眼看去,目光頓時疑惑,他不認識這個人,但還沒等他反應過來,眼前白光一閃。

  唰!

  一顆碩大的人頭高高飛起,血迸濺得三尺高。

  “殺!”

  徐晃將手中明晃晃的環首刀高高舉起,大喝道:“投降者免死!”

  “投降者免死!”

  人群當中爆發出驚天怒吼。

  城門口附近的並州軍立即被震懾住。

  “將....將軍死了。”

  “他們是敵人。”

  “怎麽辦。”

  “我投降了,投降!”

  這場戰爭開始得很突兀,結束得就更加突兀。

  當守將被斬殺,城內大多數士兵都因為白天奮力拚戰而疲憊休息的時候,能夠聚起的抵抗力量就少得可憐。

  雖然也有少部分人反抗,但當第一個人丟下武器投降之後,連鎖反應很快遍布全城。

  徐晃和諸葛亮順利地殺入城內,控製了滏口陘的交通要道涉縣。

  這個地方一直是徐晃想要進攻的戰略點,曆史上曹操倒是對涉縣沒什麽興趣,那是因為他當時已經占據了河北。

  涉縣的重要性在於他剛好處於並州與冀州中間的太行山脈當中,它不是一座關隘,而是一座城池,如果它拿在手中,就可以連接並州和冀州。

  曹操在得到河北之後,涉縣他可以直接派大軍攻取,然後一路拿下潞縣,進攻進入並州的壺關,這樣就能夠把並州拿在手裏。

  而對於劉備來說,涉縣是個重要的戰略點,意義就在於劉備還沒有把整個冀州攻下,如果他得到涉縣,他就能夠從林慮穀出兵,往西可進攻並州的潞縣,威脅壺關,往東可以偷襲邯鄲或者鄴城。

  所以此時此刻,涉縣對於劉備的意義來說更大。因為劉備已經掌控了白陘南麓,又得滏口陘北麓的涉縣,他就可以兵分兩路,從白陘進入高都,也就是後世的晉城,然後一路北上,過高平、長子、屯留,最後與涉縣方向的隊伍一起夾擊壺關。

  壺關的位置是上黨通往北麵太原郡的重要關隘,隻有把壺關拿下,才能北上奪取太原雁門等地,因此曆史上曹操從太行陘奇襲壺關,也就是羊腸阪,便是因為當時涉縣和白陘都被黑山軍或者高幹占據,導致他不能從冀州進攻並州。

  現在涉縣這塊戰略要地到手,滏口陘就到手了一半,且林慮穀的黑山軍都已經被陳暮設計招降,也就不需要考慮白陘和滏口陘不能通行的問題,這意味著袁紹與高幹退往並州的道路被斬斷,戰略意義顯然要比邯鄲戰敗更大。

  因此即便是邯鄲之戰當中,袁紹選擇詐降之計,成功地打退了幽州軍,丟了涉縣,也遠比要打退幽州軍和劉備虧得更多。

  而就在涉縣被拿下的時候,洛陽這邊,正在召開朝議。

  昨日劉虞得知袁紹已死,袁軍投降,破天荒地在宮中設宴,招待了三公九卿們,宴會上他的意思是讓劉備和鮮於輔加緊步伐,盡快把鄴城攻下,收複整個冀州全境。

  這樣加上他在幽州的威望,整個冀州和幽州就能夠平定,再有青州作為支撐,關中也已經被段煨收複,大漢天下,就隻剩下南方與益州。

  得了這個喜訊,劉虞像是年輕了十歲,喜氣洋洋,一大早就召三公九卿展開朝議,來商量冀州收複之後的善後事宜。

  南宮崇德殿,作為議事的大殿,崇德殿比其它宮殿要大得多,劉虞坐在主位上,因為宮殿特殊的設計,使得他說話的時候,如同洪鍾大呂一般讓在座的公卿們聽得清清楚楚。

  劉虞看著台下諸多公卿,喜上眉梢,目光看了眼楊彪,微微點頭,對台下公卿們說道:“諸位,今日召集大家朝議,是有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是侍中齊周,自從幽州時就跟隨朕左右,陪伴朕多年,勞苦功高,朕想遷他為將作大匠,原來的將作大匠陰修,遷為少府,原來的少府陳暮,改為齊國太傅,諸位以為如何?”

  三公九卿裏也不都是劉虞的親信,有些人想要中立,有些人完全是靠資曆上來的,正如當初董卓掌權時,不少公卿都巴結他一樣,誰掌權就傾向誰,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所以劉虞昨日隻是召集幾個核心公卿商議了事情。

  楊彪、趙溫、種拂、士孫瑞幾人已經通了氣,知道劉虞想做什麽,聽到劉虞的話,楊彪首先表態道:“齊周確實多有功勞,臣沒有異議。”

  “附議。”

  “附議。”

  幾個人都表示同意,其實天子想要罷免誰升遷誰都是一句話的事情,但表麵功夫還得做。

  齊周的資曆確實不太行,去冀州做個冀州刺史肯定沒問題,但劉虞是希望他做州牧,扛起整個冀州的權力大旗來。州牧的權力和刺史的權力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二者不能一概而論。

  所以要想順利地把齊周放到冀州去,就得幫他補一下資曆,也就是俗稱的鍍金,僅在九卿之下的將作大匠就是一個很好的鍍金位置。

  當兩個月將作大匠,等冀州徹底平複,他就可以走馬上任了,至少在資曆上也勉勉強強過得去。

  而且劉虞這個官職變動當中,也有針對青州集團的一個意思,陳暮作為九卿之一的少府,改為齊國太傅,官職品秩沒有下降,因為陳暮還保留著右將軍的職務,所以依舊是秩中二千石。

  但他人卻從朝堂被趕到了地方去,遠離了中樞,影響力就差了很多。

  因此綜合來說,這是一個很有政治頭腦的變動。

  劉虞在慢慢地把控權力,將青州集團的勢力開始往青州趕,讓他們無法將手繼續伸向中央。同時控製住冀州與幽州,這樣朝廷有了兵源和錢袋子,就會減少對青州的依賴。

  聽到任命,齊周連忙叩謝道:“多謝陛下。”

  原來的將作大匠陰修之前是潁川太守,現在被提為九卿,亦站出來叩謝。

  大朝議不像小朝議那樣隻有幾名公卿在,包括三公九卿,以及三獨坐的尚書令、禦史中丞、司隸校尉都應該在此,還有河南尹、公卿副手以及一些侍中、議郎、尚書等皇帝公卿的幕僚官員,也會到場。

  劉虞下達任命之後,作為政治盟友的司馬防立即意識到這是朝廷在針對青州集團,猶豫片刻,站出來說道:“陛下,齊侍中遷為將作大匠,臣倒是無異議,但少府陳子歸乃是三朝老臣,向來兢兢業業,為光複大漢嘔心瀝血,此次平複冀州,立下汗馬功勞,即便不論功勳,單憑資曆,也不該左遷為齊國太傅。”

  “是啊,少府曆任三朝,乃是康帝托孤之重臣,且此番平定冀州,少府多有功勞,若是陛下貶謫少府,恐不能服眾。”

  “不錯,少府勞苦功高,即便不能升遷,也不能貶謫,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請陛下收回成命。”

  一下子,在堂會最下方呼啦啦二十多名中級官員站出來反對劉虞的任命。

  開玩笑,這些很多官員都是依附於青州集團的,當初陳暮把滿朝公卿接回洛陽,大量官職需要補充,從青州集團門下就有不少人被補充到了朝堂上,這麽多年經營,除了三公九卿以外,很多中低級官員都是青州集團的門生故吏,劉虞想把陳暮擠出朝堂,反對聲音自然不絕。

  劉虞頓時就皺起眉頭不高興了,說道:“陳少府資曆確實較老,但他常年不在朝中,空占著九卿之位,又如何能商議得了大事?且他兄劉備為齊王,他為齊國太傅,又有何不可?朕以為,朕一番苦心,陳少府必能諒解,就這麽辦吧。”

  “陛下......”

  司馬防還想說點什麽,但劉虞已經揮揮手,示意他已經就這麽決定,不會再更改。

  諸多官員們紛紛繼續請求,可劉虞鐵了心這麽做,堅決不答應。

  到了最後,把劉虞弄生氣了,咳嗽兩聲,讓鮮於銀派人將這些官員從朝堂上趕了出去,一下子朝堂空了大半,這才安靜下來。

  “好了,再來說第二件事吧。”

  劉虞咳嗽了幾聲後,臉色微微潮紅,對眾人說道:“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袁紹死了,冀州已經徹底平複,估計就在數月之內,就能剿滅掉袁紹餘黨,我欲派人前往冀州搜尋章帝子嗣,諸位以為如何?”

  “這是自然之理,臣等無異議。”

  楊彪等人回道。

  劉虞就說道:“那此事就交由太尉親自去辦,務必要尋到一位德才兼備的皇嗣。”

  “臣尊詔。”

  楊彪答道,這是子琦就商量好的。

  劉虞能夠信任的大臣就那麽幾個,選皇嗣是重中之重,自然要楊彪親自去辦。

  等確定了這兩件事後,劉虞滿意地點點頭,楊彪去選皇嗣,齊周去擔任冀州牧,到時候他還會以公孫瓚大敗為借口,奪了公孫瓚的幽州牧之位,讓鮮於輔擔任。

  這樣幽州和冀州就全是他的心腹在掌管,同時慢慢將劉備集團排擠出最高權力中心,這樣他就再也不用擔心劉備集團會覬覦皇位了。

  事實上這些年隨著中央朝廷一直要依附於青州集團,劉虞也十分懼怕劉備會真的篡位,畢竟當時洛陽風雨飄搖,手中除了大義名分以外,一兵一卒都沒有,滿朝官員的俸祿都需要青州上供。

  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劉備不是劉秀子孫,所以在劉備權勢滔天的情況下,劉虞絕對不會信任他。

  現在打倒了袁紹,他就有更多的政治手段來掌控更多的土地,隻要幽州和冀州握在自己手中,那他就可以完成自己的承諾,將這個皇位完完整整地交給章帝子嗣,總算不負先祖光武帝所托,沒有把皇位交給其它旁係宗室。

  雖然在這件事上劉虞是有虧於劉備和陳暮他們的,靠著青州起家,最後卻要把他們從權利中心撇開,但權力爭奪就是這麽殘酷,劉虞雖仁慈,也不得不如此,大不了將來再補償給他們便是。

  劉虞在心中想著,臉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心情就更加舒暢了幾分,完成了今日要做的兩件事之後,正準備宣布散朝。

  便在這個時候,外麵忽然有人到了殿外大喊道:“陛下,尚書台急件。”

  “進來。”

  劉虞回道。

  來人是尚書仆射,乃是尚書令的副手,鍾繇被劉虞調去懷縣管理糧草,現在就是尚書仆射在管理尚書台。

  尚書仆射進來之後,哭喪著臉,高聲說道:“陛下不好了,齊王和鮮於將軍傳來急報,他們中了袁紹的計,袁紹詐死誘降,大敗齊王和鮮於將軍,現在冀州形勢不妙了。”

  “什麽?”

  劉虞大驚失色,因為過於激動,不斷咳嗽了起來,一旁的中常侍連忙遞上手帕。

  猛然咳嗽之後,那手帕上,竟是沾染了幾點鮮紅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