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觀望局勢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2-02-10 22:39      字數:4360
  抓敵方重要人物做人質在古代其實並不少見,稍微和平一點的就有質子外交,以及和親外交。

  大家互換人質,或者互相嫁娶公主,來達到兩國和睦共處的目的。

  沒那麽和平的也有。

  楚懷王和劉邦他老爹劉煓,一個被秦昭王設計抓住,一個被項羽抓住。

  結果大家也都知道,楚國和劉邦都沒有因為個人私情而損害了國家和集團利益,嚴詞拒絕了對方提出的要求。

  不過許攸的計策當中,又有另外的一條算計,那就是利用綁架陳暮來打擊劉備的聲望。

  劉備起家的根底其實很差,家世不好,在青州又打壓地方豪強,使得在豪族世家這一塊對他的感官非常差,完全是靠仁義之名勉強支撐著。

  而陳暮又是劉備起家的重要謀劃者和參與者,在四兄弟以及劉備所有部下當中,威望極高,是僅次於劉備的二號人物。

  可以說,沒有陳暮的話,劉備根本不可能有今天的地位和實力。

  整個劉備集團當中,陳暮的個人威望也是非常高,除了底層士兵以外,關張以及其他部眾都信服於他,甚至有些時候,劉備本人說話,也沒有陳暮管用。

  所以許攸就通過抓住陳暮,來削弱劉備。

  通俗來說,就是道德綁架。

  你不是手足情深嗎?不是以仁德著世嗎?

  好,那我就綁架你的四弟陳暮,一來削弱你的實力,二則打擊你的聲望,看你如何抉擇。

  出兵來攻?

  那就是不在乎自己兄弟死活。

  關羽和張飛見了寒不寒心?手下文武群臣寒不寒心?

  大家跟你是因為你講義氣,結果你卻為了自己的利益,拋棄兄弟的命。

  手底下的人難免會感覺到兔死狐悲,自此君臣離心離德,對你的威望和名氣也進行打擊。

  顧忌兄弟情誼不能來攻,那就更好。

  曹操就可以完全放開手腳,對孫堅和呂布進行打擊,早日奪得豫州和徐州之地,到時候也有與北方相扛的實力。

  本質上來說,這跟秦國抓楚懷王,項羽抓劉煓是一個道理。

  區別隻是在於楚國和劉邦都沒有妥協,至於劉備,妥協了更好,不妥協也沒關係。

  他的人設是固定的,不妥協的結果就是人設崩塌,名望下降。

  雖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種想法很天真。

  因為即便是抓住了陳暮,劉備隻要狠得了心,無非就是損失一點名望而已。

  相比於天下大業,損失這點名望算什麽?

  就像劉邦和楚國一樣,最多就是讓手下沒以前那麽團結,讓關張以及諸多手下看清楚劉備的為人,對劉備心有芥蒂。

  可若說動搖根基,其實很難,畢竟那份家業已經掙下,不會因為少了陳暮而直接崩盤。

  但曹操聽了許攸的建議之後,卻有另外一番考慮。

  那就是陳暮這個人。

  此人經天緯地之才,曹操是知道的,若是能以此離間劉備和陳暮,將陳暮弄到自己麾下的話......

  有他的相助,那自己或許未嚐不能像劉備一樣,創建一番事業。

  畢竟雖然曹操有郭嘉戲誌才陳宮程昱這些人,但他們隻有謀斷人心以及軍事戰術之能,對於如何籌劃戰略,確實力有未逮。

  想到這裏,一時間,不管是曹操還是郭嘉,都露出了思索的神情。

  當然,也許有人會問,既然是學秦國和項羽抓人質來換取利益,為什麽一定是陳暮?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不行嗎?

  當然不行。

  想抓劉備太難,他常年待在青州軍中,身邊不僅有玄甲重騎保護,還有數萬大軍,怎麽抓?

  抓關羽就更難,身邊同樣有數萬大軍,且他武力強悍,想生擒呂布都做不到。

  另外,即便是抓了關羽,以關羽的脾氣秉性,恐怕寧願自殺也不願被當作威脅大哥的把柄,到時候反倒把事情弄糟。

  張飛也是同理,武力強悍,身邊跟有上萬騎兵。

  所以想抓劉關張難如登天。

  除非他們打了敗仗剛好被曹操遇上,否則的話基本不可能實現。

  那麽最後也就是最有可能的就是陳暮了。

  因為陳暮經常往返於洛陽和青州之間,隻帶著玄甲重騎路過曹操的地盤。

  最重要的是陳暮武力值低,貪生怕死,是唯一一個被拿來威脅劉備時不用擔心他自殺的人。

  所以許攸點通了這裏麵的關係之後,曹操和郭嘉就明白,也確實隻有陳暮可以下手。

  實際上許攸的這個策略郭嘉曾經想過,如果能夠抓住陳暮的話,或許能夠利用這一點破開曹操現在眼下的困局。

  但他有自己智者的驕傲,你要說派人去刺殺他,郭嘉倒是無所謂,因為這種手段本來就不算卑鄙,別說春秋戰國時期刺殺成風,四大刺客之事引為美談。

  單說這動蕩的大漢末年,就有太多的人幹過這事,甚至郭嘉自己就已經在策劃找刺客將輕而無備的孫策刺殺掉,防止他觸手伸向淮北地區。

  然而抓人質又不一樣,一來手段不是很光彩,二來萬一劉備真的下得了狠心,那是撕破臉皮的事情,很容易玉石俱焚,拿陳暮的一條命換曹操的全部家業,有些不值當。

  畢竟楚懷王和劉邦老爹的例子在前,郭嘉也不確定劉備會不會因為個人利益而損害集團利益,這樣做實在太冒險了。

  可現在這個時候,隨著袁劉之戰即將進入尾聲,袁紹大敗而歸,劉備即將獲得最後的勝利,曹操的處境就十分尷尬,因為他到現在都沒有找到破局之法。

  呂布像是打不死的小強一樣,淮北地區拿不下,孫堅那邊沒法攻,等到劉備穩固了河北,或者劉備稱帝的時候,他曹操該怎麽辦?

  難道真的要讓他向劉備俯首稱臣?

  曹操自然不能忍。

  所以到了這個關鍵節點,許攸提出來的抓人質這個看似天真的想法,或許還真有幫他破局的可能。

  想通了這一點之後,曹操緩緩吐了一口氣,目光看向許攸輕聲說道:“子遠,你說得確實有理,如今之計,我們或許隻有抓住陳子歸,才能破開眼下的困局,隻是......”

  “隻是什麽?”

  許攸問。

  曹操苦笑道:“隻是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此招不能用之,若是不慎,便會火炎昆岡,玉石俱焚呀。”

  許攸輕笑道:“阿瞞放心,我料朝廷也在忌憚劉備,如果能夠將陳暮擄來,朝廷的態度必然是息事寧人,不會讓劉備對我們動手。何況還有一點,那就是劉備得了河北,朝廷必派人去擔任冀州牧,可若是劉備不願意放手呢?”

  曹操狹長的丹鳳眼眯了起來,微微點頭:“如果劉備不願交出河北,那必然是與朝廷交惡,朝廷現在缺少兵馬,但手握大義,我擄了陳暮,就是與朝廷交好,那將來......”

  “不錯。”

  郭嘉說道:“劉備能夠起勢,除了謀劃得當以外,有朝廷大義扶持也非常關鍵,正所謂道之所在,天下歸之。天子既王道,奉天子以令不臣,則軍心可用,民心可用,劉備被朝廷忌憚,哪怕吞並河北,雖有數十萬之眾,亦是不足懼也,到時候朝廷一聲令下,天下群起攻之,則明公大業可成。”

  包括曹操在內,其實都已經猜到了朝廷在忌憚劉備。

  劉備如果徹底打敗了袁紹,吞並了河北,那就隻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向洛陽朝廷俯首稱臣,交出河北,讓朝廷派一個冀州牧過去。二個是自立為王,學袁紹一樣,公然與朝廷作對。

  而且在曹操他們分析當中,第二個可能性非常大。

  因為冀州與青州在黃巾之亂後一直處理治理階段,所以已經成為了天下最富庶的兩個州。反倒是河南豫州之地,原本也該是最富庶的地方,卻因為一直得不到治理而相對蕭條。

  因此曹操覺得,換自己在劉備那個位置,占據了天下最富庶的兩州之後,也該自立了。

  一旦到了那個時候,洛陽朝廷肯定會與劉備反目,而孫堅是信奉朝廷的,如果到了那個地步,孫堅必然也會與劉備反目。

  北方還有鮮於輔,南方又有劉表,從整個關東地區大勢上,各路諸侯也該團結在一起共同對付劉備才對。

  而自己也可以趁勢將徐州拿下來,想辦法順勢突圍。

  不得不說,這確實也是一步可以走的棋。

  想到這裏,曹操沉吟道:“子遠,此計是你出的,你可有辦法教我,如果抓住那陳子歸。”

  “這個.......”

  許攸尷尬道:“這個事情,就隻能由孟德自己去辦了。”

  曹操皺眉道:“子遠千裏迢迢來投奔於我,出計讓我得罪劉玄德,我還以為子遠什麽都已經想到了呢。”

  許攸搖搖頭:“想抓陳子歸哪有那麽容易,我也隻是在這裏給孟德出一個破局之法而已,至於能不能抓到,如何抓到,就得看孟德的運氣了。”

  曹操默然不語。

  如果是早些年還有可能,因為陳暮經常往返洛陽和青州,有心算無心,或者幹脆來個鴻門宴,不是不能把他弄過來。

  但問題是現在陳暮已經踏入河北戰場,袁紹已經被逼到隻有趙國和魏郡兩郡國之地,眼看整個河北即將囊入劉備手中,陳暮自然也就不需要再玩洛陽青州往返經過東郡。

  現在陳暮身邊隨時跟著數萬大軍,他這點人馬北上去找劉備的麻煩那是送死。所以許攸的這個所謂綁架陳暮的計劃,提出來跟沒提沒有任何區別。

  總結來說,許攸跑過來,頂多就是給他們提點了一個難如登天的戰略方向,而實際操作卻一個都沒有。

  就好像一個人跑過來跟你說我們要去賺大錢,但具體計劃,幹什麽行業,前期要籌備一些什麽東西,乃至於犯不犯法的問題,一句不提,屁用沒有。

  曹操隻覺得有點頭痛,捂著腦袋說道:“我知道了,這事我再好好想想,子遠遠道而來,風塵仆仆,想必是累了,子脩,帶你叔父去休息休息吧,待我想出個主意,再與子遠商議。”

  “那我先告退了。”

  許攸也知道自己提的計劃有多操蛋,他來投奔曹操,其實是想幫曹操破局以此得到重用,結果想了半天才想出這麽個餿主意來,自己也覺得尷尬,因此就不多說什麽了,跟著曹昂先去安頓下來再說。

  等他走後,郭嘉上前問道:“明公,你沒事吧。”

  “無妨。”

  此時的曹操頭風還不算太嚴重,便擺擺手,有些自嘲說道:“我還以為許攸從河北過來,能幫我想想主意,沒想到不過是迂腐之見,一點實際可行之策都沒有,難道要我現在帶兵北上去擒那陳子歸不成?”

  郭嘉笑道:“其實許攸之說也不是完全無的放矢,若能擒住陳子歸,遠可以討好朝廷,近則威逼劉備,不失為一條好計策,隻不過擒住陳子歸的可能性太低了而已。”

  “那跟沒說有什麽區別?”

  曹操搖搖頭,想了想道:“奉孝,你說我若是現在上書朝廷,請朝廷立即派人去河北擔任冀州牧怎麽樣?”

  郭嘉說道:“現在有些過早,袁紹未死,朝廷也不會放心。且朝廷還多有依仗劉備之處,他們也不敢立即過分逼迫劉備,到時候反倒得罪劉備就不好了,此事應當放緩一些。”

  “嗯。”

  曹操點點頭:“那便再等等吧。”

  現在向朝廷上書其實是順應朝廷的意思,同時也是在向朝廷釋放善意。

  如果劉備真的與洛陽反目,以朝廷現在的實力,還很難與劉備抗衡,所以就必須拉攏其他諸侯。

  其中孫堅和曹操就是最好的兩個選擇,兩人加起來兵力也有近十萬眾,雖不能與劉備抗衡,但別忘記北方幽州的少數民族可是都聽劉虞號令。

  所以劉備如果馬上跟朝廷翻臉的話,孫堅曹操可以護住洛陽,北方遊騎南下,雙方不可能馬上就開戰,曹操騰出手來再對付徐州蔡陽和呂布,未嚐不能奪取徐州之地,擴大自己的實力。

  等到徐州到手,以兗州和徐州加起來四百多萬人口的底蘊,還是能夠稍微發展發展,擴充一部分兵力,到時候再過個三五年,也許現在的劉備,就是下一個袁紹了。

  隻不過這一切的基礎都建立在劉備會與朝廷反目這件事上,但萬一劉備就真的忍辱負重,聽從朝廷安排,把冀州拱手讓給朝廷呢?

  因此曹操也不能立即就上書擺明立場,這樣會得罪劉備,還是再忍一忍,觀望一下局勢再說。

  而就在曹操正糾結於未來出路的時候。

  遠在冀州,劉備大軍借著界橋之戰的勝利,已經開始趁勝追擊,掃蕩整個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