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2-02-10 22:39      字數:4169
  陳固鄉防線分為兩段,一段是清水支流分出來的南林村和北林村,一段是後方的莊園。

  袁尚的主力部隊就駐紮在莊園,此地離前線大約有那麽四五裏地。

  因為還不知道前線的情況,所以袁尚此時才剛剛整頓了兵馬,正準備出發前往北林村去看看情況。

  結果誰也沒有想到郭昭敗得這麽快,他才剛啟程沒多久,前方就出現了大量潰散的兵馬,蜂擁般向著他的部隊衝來。

  “怎麽回事?”

  袁尚騎在馬上大驚失色,漫山遍野全是潰兵,最近的已經不足百丈。

  審配忙道:“這定是郭昭打了敗仗,公子,快下令往後撤,退入莊園當中,莫要讓潰兵衝了本陣。”

  “撤!”

  袁尚立即下令。

  但他的兵馬還有兩萬多人,列陣臃腫,想立即轉向根本沒那麽容易。

  很快最前麵的呂翔部就被潰兵衝擊,緊接著源源不斷的青州軍就已經殺來,將袁尚的前軍殺得片甲不留,四散逃跑。

  袁尚自己位於中軍,後軍則有張凱負責,紛紛往後方逃竄。原來他有七個部將,黃忠殺了三個,許褚殺了一個,現在隻剩下郭昭呂翔和張凱三人了。

  一陣兵荒馬亂之中,袁軍整個陣型開始潰敗。

  郭昭騎馬跑得快一點,狼狽不堪地來到了袁尚這邊,高聲喊道:“不好了公子,不好了公子。”

  “郭昭,你還敢出現在我的麵前?”

  袁尚勃然大怒,自己還正準備過去支援他,結果眨眼睛郭昭就被人家擊潰,若非前軍敗得這麽快,他又怎麽可能會受到潰兵的拖累而導致隻能往後撤退呢?

  沒料到郭昭哭喪著臉道:“公子,我們上當了,典韋和張遼根本就沒有在魏橋,這一切都是劉備的計!”

  “什麽?”

  審配大驚失色道:“怎麽可能?魏橋那邊不是已經證實了嗎?”

  郭昭指著後麵驚恐道:“監軍如果不信可以去看,正是那典韋和張遼率領大軍突破了小橋,不然的話,青州軍根本不可能過來。”

  “遭了,出大事了。”

  審配立即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如果典韋和張遼沒有去魏橋的話,那界橋就徹頭徹尾是一個陷阱。

  “先生,現在該怎麽辦?”

  袁尚也慌了神。

  審配馬上說道:“必須立即派人告訴明公此事。”

  “可是我軍已經被青州軍圍困。”

  “管不了那麽多了,公子先撤回莊園,然後快馬派人去界橋傳信。”

  “好。”

  袁尚隻好應允。

  此時,在陳固除了犬牙交錯的青州軍與冀州軍以外,還有一支軍隊。

  這支軍隊便是被郭圖派來佯裝支援陳固的馬嚴部。

  他們有五千人,已經抵達陳固附近。

  見到這邊已經開戰,馬嚴觀望了一陣,便對副將說道:“青州軍攻勢很猛,公子尚這邊似乎已經支撐不住了,我們待會從側翼偷襲他們,你派人趕緊向監軍傳信。”

  “唯。”

  副將領命而去。

  過了片刻,馬嚴帶領士兵們準備進攻支援袁尚。

  不料許褚早就埋伏在外圍,見他們出動,立即率領兵馬殺出,將馬嚴部殺散。

  一時間,整個陳固都變成了戰場,局勢亂作一團。冀州軍在前麵被擊潰之後,中後軍也都形成大潰敗,袁尚聚攏數千本部人馬在莊園防守。

  而就在劉備軍以集中力量先破袁尚部的時候,郭圖也很快得知了消息,因為陳固離臨西本來就不遠,僅僅隔了三十多裏。

  所以當得知劉備增添的援軍已經抵達陳固,正在猛攻袁尚的時候,郭圖大喜過望,以為自己的調虎離山之計成功了,便對部將史渙說道:“傳令三軍,向界橋進發。”

  史渙詫異道:“監軍,之前斥候說劉備正在猛攻公子尚,我們不前往救援嗎?如果公子尚有危險,恐怕我們難逃明公的罪責呀。”

  郭圖表麵微笑道:“史將軍,你要明白,我們此次主要目標就是劉備,此時劉備大營空虛,不進攻更待何時?”

  “可是.......”

  “沒什麽可是的,這是明公的命令,若是耽誤了攻打劉備,你罪該萬死。”

  郭圖冷哼一聲。

  救袁尚?

  笑話。

  他在心裏冷笑了起來。

  作為支持袁譚那派係的謀士,郭圖怎麽可能會救袁尚嘛。

  袁尚死了更好,那樣的話,袁紹就不會在繼承人的問題上再有什麽猶豫。

  到時候哪怕問責起來,袁譚也會力保他。

  且此戰隻要擊潰劉備,幫袁紹奪取整個青州,那就是大功一件,死個袁尚而已,難道比江山更重要嗎?

  想到這裏,郭圖也沒有再猶豫,嗬斥道:“還不快去。”

  史渙無奈,隻得道:“唯。”

  臨西郭圖部立即開始向界橋方向移動,這個時候袁紹其實也得知了郭圖已經抵達臨西,準備偷襲劉備後營的消息。

  袁紹大軍已經在界橋橋東築造大量的矮牆,步步為營,緩慢推進,離劉備大營約一裏左右。

  橋頭營寨當中,袁紹拿著公文,臉色嚴峻地對眾人說道:“郭圖發來文書,說劉備本部人馬派出了兩萬多人北上進攻吾兒,此時劉備軍營寨內空虛,他準備趁機偷襲劉備軍營寨,諸公以為如何?”

  “劉備隻有四萬多人馬,這就敢分出一半去進攻公子尚?”

  眾人十分詫異,沒有想到劉備膽子如此之大。

  劉惠想了想道:“這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劉備營寨易守難攻,留下高順陷陣軍及兩萬人馬,想要阻攔我們,還是很容易。所以他幹脆分兵出去,打算逐個擊破,從而找出一條生路。”

  “那我們現在該怎麽辦?”

  袁紹又問。

  劉惠想了想道:“此時馳援公子尚已經來不及了,隻能先猛攻劉備營寨,圍魏救趙。如果能夠擊破營寨更好,如果不能擊破,也得給劉備製造壓力,逼迫他的兵馬回來。”

  “嗯。”

  袁紹點點頭,左右看看說道:“傳令,對劉備營寨發起進攻!”

  “唯!”

  眾將士紛紛領命。

  不怪袁紹這樣判斷,因為除了袁尚審配他們以為,沒有人知道張遼和典韋南下是個幌子。

  誰能想到青州軍居然拿水師冒充陸軍?

  要知道,河北這種地方,能出現水師本身就是一件很離奇的事情,更別說要讓他們脫離傳統思想觀念去考慮原本隻能在黃河上遊弋的水軍,忽然變成了一支能征善戰的陸軍,怎麽能不讓他們疑惑?

  再加上陳暮設計將糧倉布置在界橋以南,讓袁紹以為糧倉是同時往南北兩處進攻點提供糧草,這就坐實了劉備佯攻界橋,實則攻打魏橋的策略,所以才讓袁軍中計。

  不然的話,想要讓袁紹主動進攻界橋可不容易。

  袁紹一聲令下,界橋袁軍浩浩蕩蕩開始進發,連日來的準備已經讓他們十分充足,鐵皮木幔、大量的木板都已經準備妥當,外麵都包裹了鐵皮,不僅能夠防止燃燒瓶把木板燒起來,還能夠抵禦床弩的穿透能力。

  從劉備軍大營的山坡上往下看,就看到遠處一裏之外,袁軍營寨密密麻麻的士兵在各級軍官的指揮下,如潮水一般的匯聚在坡岸下方,然後開始順著河流南岸前進。

  正如當初張遼擊破高覽一樣,袁紹是打算從西側坡岸下方,仰麵向著坡岸上分進攻,而不是從別的地方打上去。

  原因也跟張遼那一戰差不多,別的地方是垂直路線,坡度太抖,跟攻城差不多,士兵們別說攻打上去,就算是攀爬上去都費勁,而且高度也比城牆高了不少。西側則是個緩坡,從坡下到坡上長達二三裏,自然也就更容易上去。

  此刻劉備與陳暮就在坡岸上觀望,有斥候早就將郭圖的動向報告給了他們,沮授荀攸牽招高順等人在一旁陪同,看著山下的袁軍集結,劉備忍不住說道:“四弟,袁軍終於開始進攻了。”

  “嗯。”

  陳暮點點頭,對劉備說道:“大哥,這裏就交給高順處理吧。”

  “我們不迎敵嗎?”

  劉備詫異。

  陳暮笑道:“得營造出一副營中空虛的假象才能騙得了袁紹,讓他費盡心思進攻前營就行,我們去後營處理郭圖。”

  “好。”

  劉備便轉身往後營而去。

  整個營寨可不是就在坡岸上鑄造起一片柵欄加一些帳篷就完事,除了那無數的防禦工事以外,光營盤就有三四座,互為犄角,裏麵又有連通道路,還有中央校場。

  劉備的營寨占地約三四平方公裏,包括了當初張遼擊破高覽的那個衝積扇形的高地,以及高地下方的丘陵,陡坡,還有當初張遼迂回繞道的那大片平原區域,那些屬於後方營地,裏麵現在囤積了兩百多萬石糧草。

  如果典韋和張遼真的南下,估計現在劉備陳暮他們要頭痛死,因為三麵包圍,後方又囤積如此多糧草的情況下,若兵力不足,很有可能讓郭圖突破後營,到時候一把火燒下來,他們就真的絕望。

  好在這一切都是計謀,劉備不僅兵力足夠,步卒有六萬多人,還有一萬騎兵,張飛八千輕騎加上兩千玄甲重騎,這股力量別說防守,就算是野外鏖戰,也不虛袁紹十二萬大軍。

  張遼典韋許褚帶走了約三萬多人,他們營寨內部尚有高順部以及劉備牽招本部三萬五千人左右。劉備讓高順應付正麵袁紹的進攻,他領本部人馬前往後營。

  後營是沒有什麽太險要的地方,一望無際的平原區,外圍用柵欄圈起來,也沒有什麽太多的防禦工事。

  臨西到此地不過二三十餘裏,下午時分,郭圖大軍就已經抵達此處。

  陳暮站在後營一處內部丘陵上方的高櫓向外觀望,就看到營外浩浩蕩蕩數萬大軍,將後方營寨已經團團圍困起來,營寨大門緊閉,寨牆上隻有兩三千守軍,正如臨大敵,嚴正以待。

  “這郭圖倒也有幾分狠勁,居然放著袁尚不去救援,難道他就不怕袁尚被我們殺死,袁紹責怪他嗎?”

  劉備看著郭圖還真放著袁尚不管,來攻打他們,頗為詫異。

  陳暮笑道:“友軍有難不動如山,這不是郭圖有狠勁,而是他並不支持袁尚,我們在袁軍內部的細作回報。袁譚和袁尚爭奪冀州牧之位,兩派各有支持者,袁紹不能決斷,因而袁軍內部派係林立,互有傾軋,這才導致郭圖沒有救援袁尚。”

  “還有這種事情?”

  劉備皺起眉頭,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兒子劉封與劉侯,這兩人是嫡子,一個十四歲,一個十一歲,兄弟兩人平時似乎不是很親近,因為劉封不喜歡帶劉侯玩,如果將來二子奪嫡,恐怕不是一件好事。

  更關鍵的是他還有幾名庶子,庶子當中有劉永極為聰慧,年方九歲就已經像個小大似的,熟讀經書,學貫文武,在泰山書院成績名列前茅,為人也頗為賢能。

  聽到袁紹因為不能決斷子嗣的問題而導致袁軍內部派係林立,劉備不由也開始擔心起來自己將來的子嗣會不會也鬧分裂。

  “大哥在想什麽?”

  陳暮見他眉頭緊皺,稍微一猜就明白他所思。

  劉備看到他,忽然就笑了起來,樂道:“我有四弟在,還擔心此事做什麽。四弟你覺得,我那幾個子嗣,誰將來能夠擔當大任?”

  在青州軍當中,如果劉備的幾個兒子互相得到一些將領謀士的支持,根本成不了什麽大事。

  唯獨如果能得到關羽張飛陳暮的支持,那這個人一定能成為繼承人。

  因為劉備相信自己三個兄弟的選擇是正確的。

  陳暮笑道:“大哥是想把將來子嗣繼承的問題拋給我,我其實也不知道。他們現在還未定性,難以看出能力和性格,劉封劉侯劉永都是我的弟子,我也不至於偏袒,但如果真要選的話,還是要等將來他們長大之後,再做評判。”

  “嗯。”

  劉備點點頭,目光再次看向營寨外麵的敵人。

  現在再考慮這些事情,其實也有些想得太遠了,如果不能把袁紹除掉,將來他能不能繼續稱霸一方還兩說,所以眼下的當務之急,便是將袁紹鏟除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