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意外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2-02-10 22:39      字數:4370
  魏橋此刻靜悄悄的,夜半的時候,皎潔的月光灑下,將整個魏橋以南的清水江岸照得明亮如白晝。

  等到過了夜半時分,到雞鳴初時之時,也就是午夜一點多鍾的時候。天空不知何處飄來了無數烏雲,將那一輪彎月遮蔽,世界都仿佛變得黑暗了起來。

  微風吹拂著山崗,空氣裏吹來嫩草的清香。這種黑暗並不是那種死寂般令人絕望的黑暗,而是一種勃勃生機,萬物竟發的境界。

  春汛漲潮,清水波濤滾滾,嘩啦啦的水聲不絕於耳,江麵上不知道何時竟然飄起了春時的薄霧,籠罩橋頭。

  這個時候已經是孟春時節,清明穀雨早就過去了,再過五六日即將立夏。而飄來的烏雲以及江頭升起的薄霧都在告訴著人們——這兩日還有最後的一場春雨。

  清水浩蕩,蟋蟀蟲鳴,草間傳來無數窸窸窣窣的響聲。但因為烏雲蔽月,河間升起了霧氣,加上清水潮漲而沒有任何一個人察覺。

  臧霸黃忠太史慈三人率領著二十多名突擊手趴俯在柔軟的草地上,慢慢向前挪動,已經離橋頭不足二十丈。

  在橋頭位置還有敵人挖建的溝渠,裏麵沒有水也沒有陷阱,一行人就鑽進了壕溝當中,不一會兒,三個腦袋就探出來,望著二十餘丈外,差不多五十米位置的橋頭營地。

  說是營地,其實就是幾個軍用帳篷,外麵用簡易柵欄圈起來。

  營地中升起幾處篝火,柵欄門口處修了一座瞭望塔,塔下有那麽幾個士兵圍著篝火聊天,篝火上還烤了幾條魚,滋滋香味飄散,令人垂涎三尺。

  魏橋守軍本就不是精銳,被派到橋頭駐紮又屬於一個苦差事,此地的守軍們隻能苦中作樂,沒事去河邊摸魚來改善夥食。

  三人近距離看清楚情況之後,黃忠對太史慈說:“子義負責營門口那幾個,橋頭那幾個人我來搞定。”

  太史慈堅決不同意,搖頭說道:“那不行,營門口才四個人,橋頭有六個。”

  “算上高櫓那個不就五個了嗎?”

  “還是少一個。”

  “就少一個而已,子義莫非不相自己的箭術?”

  “我就是太相信自己的箭術了。”

  “你箭術肯定不如我。”

  “再來比一比?”

  “比就比。”

  “我說,都準備發動突襲了,你們還在那說些什麽呢?”

  臧霸一臉黑線地盯著黃忠和太史慈。

  緊張刺激的突襲環節,二人居然還在那商量誰來負責解決人更多的地方。

  按照臧霸的意思,橋頭和那處小營盤門口加起來有十一個人,為穩妥起見,應該調動兩什精銳弓手將他們處理。

  然而黃忠和太史慈竟然還想每人單獨出去處理一方,難道他們不知道,一旦失敗,是會造成此次突襲任務失敗,直接讓魏橋守軍警惕起來的嗎?

  “那這樣,橋頭的幾人子義來搞定,我負責營門口,但待會突襲營寨的時候,由我來帶隊。”

  黃忠決定各退一步。

  太史慈想了想道:“那好吧。”

  “喂喂喂。”

  臧霸瞪大了眼睛:“此事就交由射聲士們去做吧。”

  “宣高放心,我有分寸。”

  太史慈拍了拍他的肩膀,背著箭囊挎著長工就從鑽進了坑道另外一頭,慢慢接近橋頭位置。

  黃忠也對臧霸說道:“宣高,要想悄無聲息解決如此多的守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此事就交由我和子義去辦,他的射術不在我之下。”

  漢代的精銳弓手被稱之為射聲士,所謂射聲士,就是在黑暗當中聽到稍微一點動靜一箭射去便能中者,則可被冠之此名。

  在漢孝康帝時期,整個大漢遴選出來的射聲士也不過是幾千人而已,被調入北軍射聲營,領頭者為射聲校尉。

  但要想不出一點紕漏悄無聲息地幹掉橋頭和營寨門口的那幾個守軍,非黃忠和太史慈不可。

  二人箭術出神入化,已非常人能夠企及,自然可以擔當此重任。

  就看到太史慈先一步出發,爬出坑道之後匍匐到了河邊一顆參天大樹下,他距離橋頭已經隻有二十米左右。

  片刻後,橋頭一名士兵似是感覺到尿意盎然,便孤身一人走到河邊準備舒暢一番,渾然不知道,在距離他大概十六米處的一顆樹下,一支箭頭悄然伸出。

  “嗖!”

  微不可查的破風之聲被滔滔不絕的清水水流聲掩蓋,箭支如閃電般劃過夜空,射入那士兵後頸,此人隻覺得後頸一麻,眼前一黑,便一頭栽倒下去,悄無聲息地死去。

  緊接著便是第二個,那人倚靠在橋頭石柱邊上打盹,羽箭依舊是毫無聲響地撕裂虛空,射入了他的喉嚨,在睡夢當中,死得無聲無息。

  太史慈箭術精湛,而且專挑人的脖子,每一箭都靜謐無聲。

  很多人都聽說過,弓箭威力堪比子彈,但實際上這是一個錯誤的知識。

  子彈光一個空腔效應就比弓箭強了十倍不止,更何況雙方射速根本不是一個級別。

  所以弓箭和槍械比起來,威力差得遠。

  正因為如此,在古代遠距離射殺當中,才更考驗弓手的技術水平。

  正常來說,一箭射中人的五髒六腑,都能夠致命。

  然而這裏還有個冷知識,那就是射擊內髒,不管是用槍還是用弓箭,都不會立即致人死亡。

  哪怕是心髒被射穿,人也會有約30秒的時間處於清醒狀態,隨後因大腦缺氧陷入昏迷,在這個過程當中,人是可以進行呼救的。

  而射中頸部就不同,咽喉是人的發聲處,如果一箭射穿脖子,因為喉嚨被箭支貫穿,導致你根本無法發出聲音。

  同時脖子又全是往大腦供血的血管,被弓箭射穿之後,大腦會進入缺氧狀態,很快便讓人陷入昏迷。

  如此一來,隻要沒有人親眼見到人被箭支射死,就完全不用擔心暴露的問題。

  太史慈也很聰明,專挑落單的下手。

  突襲變成了暗殺潛行遊戲,周圍的守軍在此時仿佛成了一個個小聾瞎,完全沒有意識到死神將至。

  不要以為這種事情不現實。

  曆史上太史慈就曾經一箭將城樓上的敵人手掌射穿,把人釘在了城樓上。

  還有甘寧百騎劫曹營,就是先用弓箭手把曹營營寨門口上方瞭望塔的守衛射死,然後再派人挪開鹿角拒馬,最後衝入曹營四處砍殺。

  另外唐代詩人盧綸,曾經做《塞下曲》,詩中有“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裏麵就描寫了一副將軍夜晚聞聲挽弓射箭的場景。

  從這一點上來看,高明的弓箭手要想在黑夜之中暗殺敵人,不算一件困難的事情,區別隻是在於,能否因地製宜,不讓射死的人發出一點聲音。

  而今日不管是天色還是季節對於太史慈和黃忠來說都是最好的時候。

  天色因為烏雲遮蔽的陷入一片黑暗,除了橋頭和營門口的篝火以外,整個世界都陷入了一片昏暗,能見度極低。

  再加上江麵上升起的薄霧,周圍滔滔不絕的江水,以及窸窸窣窣的蟲鳴,從視野到聲音,都給這場暗殺提供了必要且充分的條件。

  在殺掉第四個人的時候,太史慈總算是遇到了一些困難,因為另外兩個人坐在一起正聊天。

  他們說著說著,忽然就覺得有些不對勁,周圍太安靜了。

  一個去河邊上廁所現在還沒回來,一個倚靠在不遠處的橋柱旁一動不動,另外兩個一個在離他們約三米左右的橋邊睡覺,還一個去找那個上廁所去了至今未歸。

  再蠢的人都能感覺到不對勁。

  二人不自覺摸向腰間的號角,站起身正要四處查看。

  “嗖嗖!”

  瞬間兩支箭如寒芒射來,貫穿了他們的咽喉。

  太史慈絕技,連珠箭!

  因為他的手臂極長,可以在彎弓搭箭的同時,手指頭再夾著兩根箭。

  這樣在射出第一根之後,中指與食指之間夾住的箭支立即往上抬,然後迅速拉弓發出第二箭。

  他最多的時候,能夠一次性射出四連擊,隻是前兩箭的準頭最好,後兩箭準頭稍差。

  而幾乎是在解決掉橋頭的六人之後,太史慈回過頭,看向不遠處營門口。

  剛好看到坐在篝火邊的三人居然同時被射中,悄無聲息地倒地。

  黃忠的絕技,三連箭!

  一次性把三支弓箭搭在弓上同時射出。

  這種箭術不難,難的是準頭。

  真要玩的話,別說三連箭,隻要弓好力氣大,每根指頭間夾一支箭,四連箭都能射出去。

  可問題在於這三支箭分別瞄準三個坐在不同方向的人,且力道還得大,一擊斃命,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了。

  太史慈跟黃忠掌控水師也有近兩年,沒事偶爾比試箭術,互有勝負,誰贏要看當時個人狀態是否較好。

  但不管怎麽樣,黃忠這一手三連箭,依舊讓太史慈覺得厲害。因為連珠箭屬於手速箭術,隻要手速夠快,完全可以做到連續不斷。

  而三連箭則更講究技術,同時瞄準三個不同位置的敵人,自己的位置、箭支的擺放、風向、速度、力量、距離缺一不可。

  縱觀整個大漢,太史慈也就親眼見到黃忠一個人可以做到,雖然要瞄準調整一段時間,但也依舊令人自愧弗如。

  “走!”

  黃忠先悄然射殺兩個落單的士兵,再一手三連箭,將三名圍在篝火邊的敵人同時射死,配合太史慈,將橋頭以及營地外圍的所有敵人殺光,這才揮手向臧霸示意。

  臧霸此時處於他後麵約十米的位置,見到黃忠太史慈二人的神射,也是頗為佩服,當下拔出佩刀,對周圍士兵低聲道:“殺過去。”

  原本他帶過來的都是射聲弓手,準備用來狙殺那些外圍士兵的,沒想到完全用不著,這些弓手可不是弱旅,能開二石強弓就證明力氣不差,近戰能力十分強悍,紛紛棄弓箭抽出腰刀。

  二十餘人摸黑靠近了營寨,從大門進去之後,分好隊伍摸進了營寨內,那些冀州士兵在睡夢當中,就無聲無息地死掉,布置在橋頭的冀州軍,很快就全軍覆沒了。

  等到將這些人處理掉後,一行人又聚集在了橋頭。

  因為是石拱橋,橋中央的位置比較高,站在瞭望塔上其實是能夠看到橋頭方向的情況。

  然而之前臧霸早就觀察過,今天橋中央的那四名瞭望手又在摸魚,左邊塔上的兩人跑下去了,跟橋中央蹲在拒馬鹿角後麵的守軍湊一起聊天,右邊塔上的兩人在那呼呼大睡。

  恰好江麵上又升起了薄霧,能見度較低,遠遠看過來隻能看到一片模糊的身影,在將橋頭和營門口的袁軍處理後,迅速換上了袁軍的衣服。

  “這衣服比我們青州軍的衣服差遠了。”

  太史慈換上了一名袁軍士兵的衣服,左右看看,發現質量不太好。

  黃忠一邊捆腰帶,一邊說道:“能合身就算不錯了。”

  “這倒也是。”

  太史慈含糊應了句。

  “問出來了,今夜的口令是鯉魚。”

  臧霸將染血的鋼刀在旁邊的屍體上擦了擦,然後插回腰間刀鞘。

  太史慈頓時笑了起來:“這幫人還真是貪吃。”

  “隻要把橋中間的人全部處理掉,我們的大軍就可以悄無聲息地過河了。”

  臧霸說道:“把魏橋的守軍全部幹掉,袁紹估計會大驚失色,到時候袁軍士氣跌落,我們正好可以配合明公南北夾擊。”

  “事情不會那麽順利的,一切還是小心為上。”

  黃忠將身上的衣服全都整理好,對臧霸和太史慈叮囑了一句,他是一個極為謹慎的人,正所謂人老成精,老頭相信,越在最後關頭,越不能放鬆警惕。

  一行人換好了袁軍的衣服,為了防止橋上的人生疑,過去的人不能太多,畢竟橋頭駐紮的人才一個大隊五十人,半夜三更忽然跑過去二十多人,自然容易讓對麵起疑心。

  因此幾人決定除了三人過去以外,再帶兩名會冀州口音的近衛,隻要騙過守軍將拒馬鹿角鐵蒺藜等守橋工具打開,他們就可以迅速殺過去,將橋中央的人殺死。

  五人整裝之後,便邁步上了橋頭,裝作要上到橋中央去找那些守軍聊天的意思。

  臧霸之前問過俘虜,由於橋中央有大量守城器械不容易搬運的問題,橋頭駐紮的袁軍是十日一換防。

  而橋中央的則是每日都要輪換,白天和晚上進行三班倒,每四個時辰換一次,每次是三伍,總計是十五人。

  所以臧霸黃忠太史慈他們推測,橋中央的人肯定不認識橋頭的人,因為即便是混熟了,第二天又會重新換一批。

  然而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意外還是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