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破城隻需要一架雲梯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2-02-10 22:39      字數:4588
  第二日,洛陽軍再次傾巢而動。

  朱儁大軍和關羽大軍匯合之後,總兵力已經達到了六萬人。

  西麵樹林當中,原本做伏兵的趙雲也幹脆不再遮掩,率領著數千伏兵從森林裏走出來。

  轟隆隆的巢車緩緩前行,如一輛輛坦克駛來,將柔軟的土地碾出無數車轍。

  還有一台台木幔,一架架井闌,雲梯如雨,壕溝如雲,密密麻麻無數黑影綽綽,宛如一朵黑雲要將城池淹沒。

  而東麵關羽軍則再次驅趕著俘虜來到城外,這次俘虜們也知道了自己悲慘的命運,但不管怎麽樣,往城池方向跑,至少還有一線生機。

  因為他們的手被束縛,每天還隻給一頓飯,即便能逃脫洛陽軍的追捕,也沒辦法跑很遠。往北有洹水,往南是河內,往西是太行山區,往東是內黃。

  除了往北以外,其它三個方向都被洛陽軍控製,可在手被束縛且吃不飽體力羸弱的情況下讓他們泅水渡過滔滔不絕的洹水河,那無異於自殺。

  所以哪怕是逼迫著他們去衝城,俘虜們也無可奈何。不去的話就是死,去了的話,好歹有一定概率能活下來,城裏也不會真做的那麽絕。

  別看上次辛評下令射箭,但城裏的弓手也知道什麽叫兔死狐悲,麵對昔日同袍,故意射偏或者往護城河裏射的不在少數,真正射死的不過幾百人,頂多就是嚇唬他們一下而已。

  一隊隊冀州俘虜再次被推搡著送到了前線,砍斷了繩索,用刀槍弓箭逼著他們再次往安陽方向跑。所有的洛陽軍都是一臉冷漠地看著他們,宛如一群待宰的羔羊。

  冀州俘虜們哀嚎著,哭叫著,祈求著,怒罵著。可不管他們怎麽說,換來的都是冷如冰霜的刀劍以及一支支對著他們的箭支。

  戰爭不是兒戲,是一個殘酷的現實。人在和平時期可以溫文爾雅,互相拱手行禮。但到了戰爭裏,任何一個斯文的人都會瞬間變得粗魯而野蠻。

  這與人性無關,與立場、生死有關。畢竟你殺我,我殺你,還奢望俘虜你之後待你好,那不現實。

  在封建社會講究人權,本身就是一件很搞笑的事情。

  陳暮同樣是一臉漠然。

  他沒學曹操把所有俘虜坑殺就不錯了,更不可能指望他對這些俘虜溫柔,光不願意聽從洛陽軍衝城指令的俘虜就被他斬殺了數百人。

  仁慈,本身就不適合戰場。

  “聽清楚了,你們能進到城裏,就有得活。進不去,就怪不了誰了。你們也可以往北跑,看河水淹不淹死你們,當然,安陽可不止一個城門,去別的城門試試,說不準就門就開了呢?”

  管亥在做著最後的俘虜動員,他的語氣不太好,帶著一絲絲揶揄。對俘虜溫柔本身就不是一件好事,除非他想讓這些俘虜全都患上斯德哥爾摩綜合征。

  對俘虜們態度越差,才能激起他們的求生欲望,才能逼迫他們繼續去衝擊城門,這是四將軍說的什麽心理學,管亥不懂。

  但管亥知道,昨天之所以沒有打下安陽,不是因為他們能力不夠,而是因為天色已經晚了。如果再不收兵的話,等天色徹底暗下來,就得晝夜作戰,到時候造成的傷亡會很大。

  所以昨日夜晚撤軍,今日就正式開始利用俘虜衝城進攻。城裏的人再心硬如鐵也沒有用,除非他們把俘虜們全部殺光,反正是冀州人殺冀州人,關他們什麽事?還能浪費一下城裏的箭矢儲備,何樂而不為?

  俘虜們一個個麵有菜色,臉色戚戚。從前日開始到今日,總共就吃了兩頓,渾身都沒有力氣,就算想跑都跑不了多遠。沒有人想死,可這樣下去,永遠都不是一個頭,整個俘虜營充滿了一種悲戚。

  過了一會兒,戰爭終於開始打響。關羽軍開始威逼著俘虜前進,用俘虜或者老弱婦孺百姓當擋箭牌,本身就是一種極為卑劣的手段,在古代戰爭當中,不止一次出現,春秋戰國就已經存在。

  麵對這種情況,許多名將的做法往往都是全部殺光。因為不管怎麽樣,敵人就是在利用你的同情心來達到擊潰你的目的,要是你的心如鐵石般堅硬,比如像白起那樣,你自然無敵。

  張郃最終是答應了辛評聯手請求,他不想惹一身騷,也不想摻和進世家之間的鬥爭以及冀州高層博弈當中,但現在的形勢容不得他選擇,不同意,那你就得受眾人圍攻。

  潁川派係肯定會死保辛評,冀州各大世家也不一定會領他張郃的情,所以還不如旗幟鮮明地站在辛評這邊,至少在袁紹那邊,沒有丟掉城池,就已是大功一件。

  辛評解除了張郃的軟禁,讓他去處理西城門朱儁大軍的進攻。這也算是給張郃一個台階下,東麵俘虜們衝城,下達射擊命令的依舊是辛評而非他。

  其實不止是西門,還有南門也遭到了朱儁大軍的圍攻。張郃還不知道朱儁因為身體問題回了後方修養,他十分忌憚這隻老狐狸,因此在兩個門都布下了重兵,城頭上各種守城設施齊全,城下也安排了預備役。

  一切早就已經準備妥當,欠缺的隻是人員安排。在人員全部齊全以後,城頭上的冀州軍們紛紛透過女牆上的垛口開始觀察城外的洛陽軍,他們沒有第一時間冒頭,因為對麵井闌上有床弩。

  他們看到西門和南門外,朱儁大軍早已經集結完畢,正在推著一切需要的戰爭器械開始緩慢地向前推移,安陽城上的床弩慢慢被推過來,張郃密切關注著城外一舉一動。

  “五百步!”

  “四百八十步!”

  “四百三十步!”

  “三百六十步!”

  “三百二十步!”

  “三百步!”

  “射!”

  隨著那聲聲嘶力竭的呐喊,城頭上下達軍令的旗幟頓時往下一晃。

  “咻咻咻咻咻咻咻咻咻咻!”

  一根根小兒手臂粗的弩箭帶著一股鬼哭狼嚎般的風嘯向著遠處的洛陽大軍而去,在城頭上,他們的床弩占了很大的射程優勢。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因為最前頭的是一架架木幔,因此大部分弩箭都射到了木幔上,但還是有少部分弓弩越過木幔,來到了後方大軍中。

  床弩的威力帶起了無數血一般的浪花,趙雲騎在馬上,手中長槍緊握,目光死死地盯著遠處的城門。

  他的目標隻有一個——把這個城門破開!

  “二百步!”

  “一百步!”

  “五十步!”

  床弩在第二輪射擊之後,就徹底失去了它們的作用。

  到了一百步以內,就是弓箭手的天下。

  城頭上的弓手們紛紛探出頭來,不斷地往外射擊,井闌上的洛陽軍弓手和床弩,也紛紛開始回擊。

  經過泰山物理學院改進的青州床弩性能遠在袁軍床弩之上,在相同距離的情況下,射程和威力袁軍床弩遠不能跟青州床弩相比。

  隻是雙方武器性能差距大,但在防禦工事上差距更大。

  袁軍是在夯土加磚石結構的城池裏,洛陽軍則是在木製結構的井闌上,洛陽軍的床弩射到城頭僅僅濺起塵土,而袁軍的床弩卻有可能射塌井闌,給井闌上的弓手造成威脅。

  當然。

  井闌也不是那麽容易就被射塌,但確實有一定風險。

  雙方還未接近,漫天的箭支就已經遮天蔽日,如果站在兩邊下方的空地上抬起頭看,就會看到密密麻麻的箭雨像是覆蓋了整個天空,讓世界都暗了下來。

  城頭上的擋板打開,叮叮當當的箭支射在上麵像是一塊塊釘板。在木幔的掩護下,城外的敢死隊開始衝城,紛紛開始搭建起壕溝。

  緊接著刀盾手衝在最前麵,頂著箭雨,越過壕溝之後,再開始搭建雲梯,成片成片的士兵被射中倒在護城河裏。

  跟南城一樣,西城的關羽同樣在發起最猛烈的進攻,兩邊的進度甚至都差不多,已經開始準備登城。

  而在東城,戰況也十分激烈。

  辛評毫不猶豫地繼續下令射箭,俘虜們紛紛逃竄,又被外圍的洛陽軍用刀槍逼著,夾在中間,令人窒息般的絕望。

  但還是有不少俘虜開始往北跑,陳暮也沒有派人阻止,這些人繞過東門,往洹水方向去。

  激烈的戰鬥持續了一個多時辰,趙雲親自上陣,差點攻上了城頭。

  最終還是被張郃率領敢死隊把南城門奪了下來。

  整個城樓上到處都是鮮血和屍體,血液流淌得太多,在城樓上凝固成一層厚厚的粘稠紅液,殘肢碎片遍地都是,沒有人去清掃戰場,誰都抽不出空來。

  張郃正在城下休息,他大口喘息著粗氣,剛才趙雲殺上城頭,與他大戰了數十回合,最終還是靠著城下伏兵殺出,這才把趙雲打退。

  朱儁那邊有四萬人,關羽那邊有兩萬多人,再加上為了應付俘虜衝陣,辛評把大半弓手都調到了東城,導致南城和西城異常難守,每一座城門隻能靠四五千人抵禦一兩萬人,數倍人數差異讓他們險象環生。

  “將軍,有不少咱們的兄弟從洹水邊上跑到北城門外,叫嚷著讓我們開城門放他們進去。”

  一名駐守在北城門的士兵飛速過來報信。

  安陽城內總共約兩萬守軍,其中有大半都在南城和西城,東城那邊辛評隻有四五千人在抵抗陳暮的兩萬人馬,張郃這邊則是一萬多人,除了幾千預備役以外,北城門的守軍隻有不到五百人。

  之所以北城門的守軍如此稀少,是因為北城門外不到百丈就是洹水,此地地形狹窄,大規模軍隊沒法散開,不可能從這裏攻上城牆,光那些攻城器械,都很難推來。

  上次水淹安陽的時候,陳暮僅僅派了三艘樓船就把北城門封住,顏良造了一些投石車想打沉樓船,卻被燃燒瓶燒光,直接把北城門堵死。

  因此北城門幾乎沒有什麽兵力把守,哪怕洛陽軍大舉進攻,想要從這裏攻上城頭,也非常不容易。

  張郃喘著粗氣道:“有多少人?”

  “約莫一兩千人。”

  “那些洛陽軍呢?有沒有跟在他們後麵?”

  士兵說道:“沒有。”

  “你確定是咱們的人嗎?是否是洛陽軍假扮的?”

  “確定,都是冀州口音,其中還有幾人乃是大家族子弟,已經確認過了。”

  “我知道了。”

  張郃擺擺手:“先不放他們進來,但也別攻打他們。”

  “唯!”

  士兵離去。

  張郃目光不斷閃爍。

  他不確定這是不是又是陳暮的一個計策。

  因為換做是他的話,肯定不會放過這次機會,一定會想辦法混進俘虜裏攻城。

  雖然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圈套,但張郃也不敢學辛評那樣下死手。

  或者說,在勝負未分之前,張郃誰都不想得罪。

  現在在城頭抵抗洛陽軍進攻,是他的職責所在,如果洛陽軍殺入城內,他也會毫不猶豫地投降。

  誰贏,他就幫誰!

  所以哪怕明知道自己軍中有黨人的內應,黨人也已經投靠了朝廷,張郃也沒有去檢舉揭發,同時籠絡了田永,答應了投靠朝廷。

  這是他給自己留的一條後路。

  朝廷勝,他立即就是開門喜迎王師。袁紹贏,他堅持奮力作戰,沒有任何失職行為,守住了城池。

  牆頭草的行為不可取,但在這樣的一個亂世當中,為了活命,也隻能如此。

  而這邊,陳暮依舊在偷偷地釋放俘虜往北城門去。

  最開始放的那一批俘虜確實沒有混進去洛陽軍,但後麵放的俘虜就不一定了,裏麵或多或少會摻點水分,同時正麵戰場,關羽大軍也正式開始猛攻。

  之所以沒有早點進攻是因為關羽軍本身沒有太多攻城器械,他們頂多就是有一部分壕橋和雲梯,還是從朱儁營那邊運來的。

  關羽軍正式開始行動之後,很快引發了辛評的反彈,他把所有的精力全放在了東城門,開始拚命死守。

  而就在三麵城門都遭到洛陽軍猛攻的時候,北門方向,越來越多逃竄出來的俘虜開始匯聚。

  他們的人數實在太多了,不斷擁擠,幾乎把整個城外空地全部占據。

  林林總總,已經有七八千人。

  城樓上的五百守軍,已經完全控製不住局麵,城外的人紛紛叫嚷著開城門,城內的人心驚膽戰就是不開,雙方就這樣陷入了僵持的局麵。

  攢動的人群不斷湧動,隨著一些中級軍官和世家子弟被城上的吊籃接走之後,城外的冀州俘虜們就開始變得暴躁起來。

  事情的起因在於城樓上有一名守門將領發現在城下的俘虜中有一位熟人,後來他想到先把中級軍官們送入城內,再由他們開始遴選俘虜,防止敵人內奸混入城中。

  於是這名將領就下令放下吊橋,讓軍官們先過來。

  但這個命令很快惹得城外大量冀州俘虜不滿,原本他們就開始擔驚受怕,祈求著同袍能夠打開城門放他們進去,可到了這個關口,最後活下來的也隻有他們這些當官的。

  希望破滅變成了絕望,隨著人群當中潛伏的洛陽軍不斷煽動,冀州俘虜們瞬間就開始往吊橋方向衝,很快大量的人湧入過來,將城下填滿。

  城上的將領臉色鐵青,想阻止已經來不及了。他也沒有膽子下令射擊,他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什麽都做不了。

  直到,一架雲梯被搬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