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第一百八十六 鞠義複仇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2-02-10 22:38      字數:4256
  當東方天際剛剛翻起魚肚白的時候,洹水北岸通往洹北亭的官道上,有數十匹快馬趁著灰蒙蒙的天色快速往北疾馳而去。

  魏郡就是後世的安陽市到邯鄲市一帶,最南包含了滑縣、浚縣,最東包含了冠縣、館陶、大名等,中間有上千平方公裏的廣袤大地,無數的田園、鄉村、亭鎮。

  作為得天獨厚的華北平原一部分,魏郡自古以來就是黃河以北的人類發源地之一,在春秋戰國時期,屬於戰國七雄當中魏國的領土,稱雄一時。

  而洹水離鄴城不過一百餘裏路,這中間倒是沒有了其它縣城,可鄉亭無數,村莊百姓也無數。官道兩側多有塢堡、村寨,這些年隨著黃巾之亂以及董卓之亂後,天下百姓人人自危,無不結堡自守。

  根據《後漢書》《三國誌》《晉書》等史料記載,塢堡初成於西漢末年王莽篡漢時期,發展於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時期,大規模蔓延於魏晉南北朝時期。

  如果說王莽篡漢時期塢堡還是小打小鬧的話,那麽東漢末年,整個北方都是塢堡莊園,特別是河北地區,幾乎隻要有大家族,就一定會脫離鄉裏亭的結構,製造出莊園堡壘。至於魏晉南北朝,幾乎全天下都開始流行塢堡。

  所以此時通往北麵鄴城的官道之上,每行走約七八裏,必有一龐然莊園。外麵有圍牆保護,或是引水入院,以做護莊壕溝,或是建造高擼牆塔,上麵設置有弓箭手警戒,以隨時準備應對襲擊。

  洹北亭便位於洹水北麵,附件的幾處村莊多為同姓,有大家族支撐,早就聯合起來,結成塢堡自守。塢堡位於洹北亭南麵官道約二裏處,占地數百畝,村人三四千。

  這個時候塢堡外圍的塔樓上昨夜值守的民兵正在昏昏欲睡,按理來說,這幾年河北局勢穩定下來,塢堡雖然早就存在,但不應該還派人值守。然而隨著冀州與洛陽、青州、幽州的戰爭全麵爆發,各大世家豪強亦人人自危,重新開始布置防禦。

  陳暮率領洛陽軍北上進攻魏郡的時候,沿途見過太多這樣的堡壘。或者說,早在黃巾之亂的時候,就已經見過太多。包括當初跟著盧植北上易陽,收攏胡誌胡平胡勇父子的時候,沿途看到被攻破的塢堡便不知凡幾。

  對於這些塢堡,洛陽軍采取的態度是盡量以讓他們歸順朝廷為主。實在不願意的,也不勉強。但為了防止這些塢堡屁股坐歪,陳暮對它們往往采取內部攻破為主,比如拉攏內部的一些實權派係。

  因為河北地區塢堡遍地,他們屬於地頭蛇,洛陽軍以朝廷大義自居,自然不能無緣無故將他們消滅。可留著他們,很容易出現那種屁股坐歪的塢堡主給魏郡那邊通風報信。

  比如說,洛陽軍今天開始進攻繁陽縣,軍隊開拔,順著官道一路過去。後續還有糧草、後備軍、各類輜重車輛,沿途就會經過這些塢堡。

  塢堡大多位於官道附近,離得不會太遠,如果塢堡內部的人仔細觀察,每日數車馬,別說洛陽軍的士兵人數,就連輜重車輛,糧草數量,武器裝備的儲備,都能摸得一清二楚,一旦給魏郡那邊上報過去,對於洛陽軍來說,就是一場災難。

  所以洛陽軍每到一地,沿途各類塢堡莊園,都要對其進行滲透,不管是監視本莊的人,還是潛伏其中,觀察敵人情報,都非常有用。

  這些工作就交給軍情司來做,陳暮重視情報工作,軍情司對冀州的滲透是全方麵的,正因為這樣的細節工作處理到位,也確實阻止了不少屁股坐歪的本地豪強和莊園主,為奪取內黃縣立下汗馬功勞。

  而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洹北亭南麵的這個趙家塢堡,其實也早就已經被軍情司滲入。這名軍情司的探子,勉勉強強算起來還是陳暮的一個親戚——秦羅敷的族人。

  秦氏在趙國也屬於豪強大族,在舉家遷往青州之前,也曾擁有這樣大的莊園,整個宗族數千人,在趙國乃是一方擁有數萬畝田地的大地主。

  作為老丈人,秦風對於陳暮的支持還是非常大。不僅把整個宗族搬入青州,還讓宗族的家兵加入青州軍為劉備作戰。

  軍情司招人都是軍隊骨幹,其中一名秦氏族人,論起來還是羅敷的一名遠房堂兄就成為了軍情司的一員。恰好此人的妻子為洹北亭趙氏莊園的旁係女,因而說動老丈人,幫他潛入趙氏莊園,在河北臥底已近兩年。

  在古代熟人社會當中,這樣潛伏還是非常困難。因為整個河北豪強都知道,原來的趙國大豪強秦氏已經投靠了青州,舉家搬遷至臨淄,繼續留在冀州的豪強自然唯恐避之不及。

  秦氏子跟趙氏女都是偏房中的偏房,宗族地位不高,自然不存在什麽聯姻問題。甚至兩方的宗主都不一定知道他們的婚姻存在,畢竟一個宗族少得數百人,大得上千人,如果一個族長什麽都知道,各家各戶的關係都理的清楚,那就太誇張了一點。

  然而宗族內部人員和趙氏女家中比較熟悉的近親近鄰大多是知道此事的,因此一個敵對勢力的秦氏子忽然出現在他們身邊,隻要不是傻子,趙家附近的近親近鄰都隱隱能夠猜到一些事情,明白他為什麽會出現在這裏。

  不過熟人社會就是這樣,哪怕是都已經隱隱猜到。隻要不是什麽生死大仇,在關係非常要好的情況下,大家也願意去裝這個糊塗,不起拆穿,就是對他最好的保護。

  所以當陳暮決定開始對冀州軍將計就計,兩麵包夾的時候,沉睡已久的軍情司仿佛一夜之間醒了過來,開始了他們的作戰策略。

  天色才剛剛發亮,那位叫秦嚴的秦氏子就出了莊園大門,從側麵來到曠野,莊園位於官道西側約一裏外,側門是西門,外麵有大量的田地,順著田埂往北,還有無數池塘、桑田,以及幾處不高的丘陵小山,山林茂密,附近原來還有片森林,林間樹木葳蕤,鬱鬱蔥蔥。

  秦嚴走了約一刻鍾,終於到了三裏外的丘陵小山之下,那邊有條小河,是洹水的一個支流,河岸邊草葉茂密,在一顆樹下,或站或躺了四名漢子,見到他過來,紛紛站起身。

  “節從!”

  “嗯。”

  秦嚴點點頭。

  軍情司自上而下分為五個等級,最低等是司衛,五名司衛為一組,負責一個縣的情報工作,他們的首領就是節從。

  節從隻對司長負責,司長負責一郡之地的情報工作,比如魏郡的司長如今就潛伏在鄴城。

  然後就是令史、曹史、主記、曹掾四大主官,最後才是陳暮這個司命。

  秦嚴雖然隻是個節從,但負責的區域還是很大,主要是內黃以北的大片鄉亭區,上次文醜南下直奔黎陽的消息,也是他探查得知上報給陳暮。

  他麾下的幾名探子都分散在各個鄉野,軍情司經費充足,每一名司衛又能繼續發展下線,因此視野覆蓋了附近幾乎所有鄉亭。

  一名司衛說道:“節從,司命讓我們查到袁軍伏擊的位置,我隻能查到在亭北南麓的小山一帶,具體情況不明。”

  “為何不明?”

  秦嚴沉聲問道。

  司衛答道:“那一帶方圓數裏都被袁軍哨卡攔截住,我派的鄉民都不能過去。”

  秦嚴說道:“司命這次下的是死命令,必須把敵人情況摸清楚,我們死不足惜,但此事事關明公能否擊敗袁紹,事關朝廷能否收複天下,我等必須用命去搏一搏。”

  “若是如此的話.......”

  一名司衛想了想說道:“今早的時候,我見有大量的遊騎往來於洹北亭與洹水之間的官道上,不僅官道,連各村亭鄉道,也有袁軍哨卡,恐怕要有大行動,不如去伏擊一隊哨卡,逼問情報?”

  “沒那麽簡單。”

  秦嚴搖搖頭:“普通的哨卡士兵隻是遵照上意做事,不太可能知曉袁軍的軍事行動。”

  “那節從的意思是?”

  “我們去抓一隊遊騎,他們肯定知道!”

  秦嚴目光閃爍著寒光。

  幾名司衛對視一眼,默默地點頭。

  軍情司的人員補充基本都是青州軍當中精銳當中的精銳,不然的話,一郡之地也不會隻有不到百名軍情司探子。

  捕獵一隊遊騎對於普通士兵來說,是極為危險的存在。因為所謂的遊騎,就是探馬和斥候。

  這個兵種在後世就是偵察兵,同樣是一軍最精銳的部分組成,戰力強悍。

  而且最重要的是,一隊遊騎並不是隻有幾個人,而是有十多個人,古代五人為一伍,兩伍為一什,斥候出動往往都是兩隊以上,甚至有數隊組成的斥候大隊也有可能。

  軍情司司衛雖然是百戰精銳,可要對付兩隊以上的斥候,確實難如登天。但軍令如山,秦嚴既然打算冒這個險,他們也不得不準備開始作戰了。

  幾人迅速安排了任務,各回各自據點,去取刀槍武器,還有漁網、絆馬索、繩子、鋤頭等工具,再準備重新集合捕獵遊騎。

  這邊秦嚴才剛回趙家塢堡,還沒有回到堡內,外麵鄉野田埂間,遠遠地忽然看到十幾人蹲在池塘邊。

  他頓時警惕起來,這些人站坐姿勢顯然不一般,但當看到其中一人模樣之後,頓時放下心來。這個人是原來負責內黃情報工作的節從,現在內黃被洛陽軍掌控,被司命派來當聯絡他的聯絡人。

  “老秦。”

  “老周。”

  二人互相打了個招呼。

  周節從介紹一名戴著鐵麵具的漢子道:“這是陶校尉。”

  “陶校尉。”

  秦嚴拱手行了一禮。

  鞠義被袁紹所害,妻子盡被處死,因此化名陶破虜,要找袁紹報仇。

  陳暮最開始其實並不是很信任他,雖然知道鞠義對袁紹極為仇恨,然其本身性格過於驕縱,用得不好容易噬主,所以他隻想利用鞠義練練兵,並不想讓他掌控實權。

  但時局在不斷變化,現在朱儁大軍包圍了安陽,牽扯了魏郡大量兵力,再從後方調兵過來顯然已經來不及了,隻能先讓後方的鞠義臨時補上。

  鞠義說道:“少府派我前來伏擊袁軍,我大軍已經離此地不過五十裏,外圍的袁軍哨卡太多了,你們找到袁軍位置了嗎?”

  秦嚴搖搖頭道:“我們雖然潛伏在本地鄉民當中,但袁軍哨卡不允許我們四處查看。大路已經被封鎖了,我們除了鄉野田間以外,哪裏都不允許去,目前隻能查到袁軍伏兵在亭北南麓的小山一帶,具體情況不明。”

  鞠義瞥了他一眼,如果是以前在先登死士營的時候,下屬要是給他上報這種不確定的模糊信息,早就被拉出去砍了。但一來他現在寄人籬下,二來這次袁軍行動確實比較嚴密,或許他們也沒辦法。

  想了想,鞠義就問道:“那你打算怎麽做?”

  秦嚴看著他,認真說道:“我打算去活捉一隊遊騎,詢問情報。”

  鞠義眼睛頓時亮了起來,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哈哈大笑道:“正合我胃口,我與爾等同去!”

  “那就請校尉稍等片刻,我回莊取兵器。”

  秦嚴拱手一禮,扭頭往莊園而去。

  塢堡當中並不止一個莊園,而是有數個乃至十數個,這個莊園便是秦嚴棲息之所。

  過了不到半刻鍾,秦嚴便全副武裝地出來,腰間帶刀,拖著漁網。

  一行人也不廢話,趁著天色還沒有完全亮,迅速行動。

  秦嚴帶著他們又回到北麵小河邊樹下等隊員集齊,有了鞠義加入之後,原本視死如歸的一次行動頓時就有了十成把握。

  鞠義並沒有插手他們的行動,但秦嚴和老周配合緊密,十名軍情司探子快速布置工作,有人去放哨,有人挖地坑,有人埋絆馬索,有人準備撒漁網,分工明確,準備充足。

  “來了來了。”

  一切就緒,又過了約兩刻鍾的時候,天色徹底開始變亮,差不多到早上六點多鍾的時候,放哨的士兵回來,向大家發出警示。

  其實已經不需要警示,噠噠的馬蹄聲響起,幾乎是在放哨的士兵回來的同時,地麵就已經震動了起來。

  看著嚴陣以待的軍情司司衛們,鞠義忽然就有了一種感覺。

  有這樣一群人,袁紹安能不敗?

  他的仇。

  也終於可以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