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決戰前後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1-11-08 01:02      字數:4298
  到傍晚時分,大軍押解著俘虜回城。

  從晚上開始,就變成了整個內黃縣以及城北軍營最熱鬧的時候。

  由於城內的監獄過於狹小,幾乎沒有地方可以安置這些俘虜,就隻能先捆綁在城內的軍營當中。

  這也是劉備陣營的很大一個弊端,曹操遇到沒法處理的俘虜,殺起來就絕對不手軟。

  但是劉備不行,一者違背道義,二者他的名望就在於仁義,不能破壞掉。

  為此陳暮就不得不連夜派人前往蕩陰與內黃之間的邶城,讓駐守在邶城的鞠義派遣他手下的黑山軍過來把俘虜帶回去,送往後方屯田。

  除此之外,大部分冀州士兵都已經投降,雖然有少部分逃掉,但還是留下了六七千匹戰馬。

  這是一個巨大的收獲。

  關羽派遣自己的最信任的大將管亥親領五千士卒,連夜趕往羛陽鄉去取。

  因為還有一部分騎兵是趁亂逃走了,此時顏良應該已經得到了消息。萬一顏良也派人過去,這對於他們來說是個損失。

  當然,還有孫堅的那一批輜重.......

  這是自己人的輜重,陳暮不是李雲龍,孫堅也不是楚雲飛,雙方之間沒有立場對立關係,這些輜重自然得給孫堅那邊送過去,不然他那些士兵就得缺少糧草。

  在處理了這些戰後事宜之後,事情都已經吩咐下去,陳暮與關羽在城北營寨之中議事,帳內各將領點齊,除了管亥不在,所有人都在這裏。

  關羽坐在上首,他與陳暮的官職大小是一樣的,一個是前將軍,一個是少府,都是秩中兩千石,爵位也相同,都是縣侯。

  所以這裏沒有官職大小,隻有長幼有序。

  陳暮則坐在關羽右手下方第一個,然後依次是關平、王丹、管承、張饒等大小將領按照順序坐列。

  司馬朗、司馬懿、楊修、陳群四人則是坐在旁邊一側當記錄軍務的文書。

  等大家都坐好之後,陳暮才笑著說道:“二哥,今日大敗文醜,冀州軍震動,士氣必然大跌。顏良性急促、易慌亂,我們可利用這一點來擊敗他。”

  “哦?”

  關羽好奇道:“四弟打算如何處之?”

  “顏良文醜情同手足,得知文醜被殺,顏良必是十分暴怒。怒氣會衝昏了他的頭腦,讓原本畏懼於大哥的心思全部衝淡。我們可今夜就下達戰書,約顏良明日決戰。”

  陳暮獻計道:“以顏良的性格,必然應戰。到時二哥可出戰與之廝殺,戰個百八十合,假意不敵,調頭就跑。爪黃飛電馬快,天下能追到它的,也就赤兔爾。隻需要把他引入埋伏圈,伏兵盡出,以射殺之!”

  “假意不敵?”

  關羽大笑道:“小小顏良,何須假意不敵,他根本打不過我,四弟放心,我必斬他狗頭。”

  陳暮皺起眉頭:“二哥,我知你心中傲氣,可此時不是意氣用事之時。此乃為大哥,為漢室江山,為朝廷天子大業爾。”

  “唔......”

  提起劉備和漢室江山以及洛陽天子,關羽一時遲疑,想了想,說道:“四弟怎麽知道顏良必定應戰,若是他不敢出戰呢?”

  “二哥放心,文醜之死,冀州軍士氣大跌。如果顏良不敢應戰,士氣就更加衰落。”

  陳暮笑道:“且冀州軍都知道顏良文醜以兄弟相稱,如果他不為文醜報仇,冀州軍如何看他?所以不管是為了穩定軍心,還是為兄弟報仇,他都必須出戰。”

  曆史上沮授曾經評價顏良性格急躁,容易慌亂。其實說的就是他脾氣不太好,容易衝動犯錯,一旦出現錯誤,就會變得不知所措,最後被人擊敗。

  羑裏城之戰,顏良就被關羽打得不能還手,因為當時他就出現了慌亂,一慌亂,就差點被關羽砍死。

  然後攝於那淩厲刀鋒,顏良自此就有了心魔。

  可現在的局麵已經由不得他,文醜死後,顏良如果不為文醜報仇,冀州軍怎麽看他?

  何況文醜一死,士氣大跌,他不重振士氣,也是必敗無疑。

  因此綜合種種,顏良隻能出戰。

  “嗯。”

  關羽緩緩點頭,這個推論,他也比較認可。

  陳暮繼續勸道:“袁紹還在進攻高唐,大哥那邊十萬火急,我們這邊必須有所行動。顏良文醜一死,魏郡震蕩,袁紹大驚之下,隻能回師救援,到時候就是幽州、洛陽、青州同時進攻,決戰之日,可不能因小失大。”

  “唔......”

  關羽沉吟了許久,麵露難色。

  這讓他很糾結。

  實際上關羽並非一個迂腐的人,因為在過五關斬六將的時候,由於短時間內無法拿下蔡陽,被迫用計將他殺死。

  還有在長沙之戰時,與黃忠大戰一百回合不分勝負,最終也是打算用拖刀計把黃忠擊敗。結果沒想到黃忠自己的馬出了問題,被絆倒在地上才沒有把拖刀計用出來。

  但這些都是在比較危急的情況下沒有辦法才用,過五關斬六將被張飛三擂鼓逼得隻能用計,長沙之戰劉備急於拿下荊南,尋找一塊棲息之地。

  正常情況下,他還是更希望在戰場上與敵將正麵對壘,將敵人斬殺於馬下,而非用計策,那樣實在損自己的威名。

  “二哥是覺得這樣做有損自己的威名?”

  陳暮看穿了關羽的想法,想了想道:“其實也不是沒有別的辦法。”

  “哦?”

  關羽忙道:“四弟快說。”

  陳暮沉吟道:“二哥勇武我是知道的,我也相信二哥能把顏良拿下。但顏良必須死,不能讓他跑了,所以屆時二哥先把他引入伏兵圈,與之大戰,若能斬殺最好,若顏良想跑,則伏兵盡出,二哥以為如何?”

  “善!”

  關羽撫摸著長須,笑道:“就這麽辦!”

  ........

  ........

  就在關羽陳暮這邊大勝而歸,正在軍營當中討論明日作戰的時候。

  顏良這邊也得知了文醜死的消息。

  文醜雖兵敗,但還是有一兩千殘兵還是找到機會逃竄了出去。

  這些殘兵有些流落於荒野,不知方向;有些藏匿於附近山林,躲避追殺;還有些則順著官道一路往北,約有四五百騎逃回了繁陽。

  繁陽守將從這些殘兵口中得知情況,大驚失色,連忙派人通知洹水北岸的顏良。

  顏良這個時候都已經布置了今日的巡夜任務,召集營中上下諸多將領安排了一些營寨工作,命令守夜的士兵好好巡邏之後,正準備躺下休息。

  一名衛兵急匆匆地來到帳篷外,焦慮喊道:“將軍,將軍!”

  “進來吧”

  顏良才剛坐到榻上,還沒躺下,聽到外麵喊叫,便一邊起身披上絲綢袍子,一邊說道:“出什麽事了?”

  “大事不好了將軍。”

  衛兵一進來,立即單膝下跪,一臉悲憤道:“文醜將軍南下擊敗了孫堅,在回來的路上,被關羽伏擊,幾近全軍覆沒,連文醜將軍本人,也被關羽斬殺。”

  “什麽?”

  顏良隻覺得兩眼一黑,幾欲昏厥,整張臉都像是扭曲在了一起,眼淚一下子流了出來,半響之後,才悲憤欲絕地喊道:“叔惡!”

  衛兵不敢應聲。

  顏良文醜情同手足,死其中任何一個,都足以讓另外一個發瘋。

  過了好一會兒,顏良眼中禽著淚水,狠狠地在桌案上一拍,怒喝道:“關羽,不殺汝,我誓不為人!”

  “將軍!”

  就在此時,外麵又有衛兵前來通報。

  “進來!”

  顏良幾乎是咬牙切齒的喊。

  衛兵看到顏良幾近扭曲的臉,戰戰兢兢地道:“關羽在寨外射來戰書,約將軍明日與其決戰。說將軍若是敢應戰,如果將軍取勝,不僅把文醜將軍的屍身還給將軍,就連他關羽的頭顱也一並送上,若是將軍不敢與他決戰,就......”

  “就什麽?”

  “就......說明冀州軍全是無膽鼠類,說將軍與文醜將軍所謂兄弟情誼,不過是一個笑話而已。”

  “啊啊啊啊!關羽!”

  顏良徹底暴怒,抽出腰間寶劍,在帳篷內肆意砍殺。

  那兩名衛兵害怕至極,連忙跑了出去。

  過了片刻,孟岱、史煥、馬嚴、岑璧等部將被這邊的動靜驚醒,連忙過來查看情況。

  在帳外被衛兵告知顏良正在裏麵暴怒,一時間都不敢進去。

  等了一會兒,裏麵終於平靜下來,除了濃重的喘息聲,就再無其它動靜。四人互相對視,孟岱才戰戰兢兢地撩開簾子往裏看。

  就看到帳篷內已經是一片狼藉,桌案被砍成了十多塊,掛著鎧甲的架子倒在地上,木塌被砍垮,就連右側帳篷,也被砍出了幾條破口子,呼呼的秋風正往裏吹。

  “將.....將軍......”

  孟岱等人魚貫而入,麵麵相覷互相對視了一眼,才有人上去勸說道:“文醜將軍已死,將軍還是要節哀順變,當務之急,要想辦法打退敵軍才是。”

  顏良臉上的淚水已經流幹,原本因為憤怒而扭曲的臉到此時已經沒有了一點色彩,這是一種暴怒到極致的表現。

  他似乎對旁人說的話充耳不聞,周圍人也就再不敢上去勸,生怕顏良提刀砍他們。

  沉默了許久。

  顏良宛如蒼老了十歲,緩緩開口道:“我要與關羽決一死戰!”

  “將軍.......”

  幾人還想說點什麽。

  顏良擺擺手,緩緩坐到旁邊的木塌上,用手拄著刀,平靜地說道:“不用說了,明公待我恩重如山,我若是不戰,魏郡則失,愧對明公也。唯有死戰,上報明公,中報叔惡,下報將士。”

  他又何嚐不知道,已經沒有了退路?

  文醜一死,大軍軍心浮動,如果直接撤兵的話,一旦關羽領軍來追,立即就變成潰敗之勢,到時候整個魏郡都會危在旦夕。

  所以顏良不能退,也不想退。

  人活得越久,就越渴望能夠繼續活下去。

  呂布三十多歲的時候天下無敵,可到了四十多歲,卻沉迷於酒色,最終忘掉了自己強悍的武力。

  年輕時候的顏良或許還能夠屢敗屢戰,不畏強者,但他也已經四十餘歲,也開始害怕死亡,麵對關羽的時候,他感覺到了一種難以名狀的恐懼。

  可文醜之死,那種憤怒到極致的心情,又重新點燃了他的戰意。

  絕境之中,方能展現強者本色。

  當做出那個要與關羽決一死戰的決定之後,顏良整個人的心情,就仿佛如釋重負,全身的輕了許多。

  那種曾經直麵死亡給他帶來的恐懼,瞬間消散於無形,讓他升起了濃烈的戰意。

  破除了心魔,便是再一次的心境提升!

  顏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戰勝關羽,但他知道,如果連在關羽麵前拔刀迎戰的心思都沒有了的話,那他就徹底完了。

  這支軍隊也完了。

  袁紹交給他守衛魏郡的任何,也會失敗。

  因此不管如何。

  顏良決定,哪怕是用自己的命,也要去拚一拚!

  他抬起頭,對孟岱說道:“你去給關羽回信吧,我接受他的提議,不過不是在明日,是三日後。”

  “將軍......”

  孟岱等人欲言又止。

  顏良繼續說道:“我之所以想在三日後決戰,一是要做好準備,如果我敗了,你們一定要安然撤兵回去。二是我想一個人好好靜一靜,你們去做好部署吧,我累了。”

  眾人互相對視,過了許久,才拱手說道:“唯!”

  幾人離開帳篷,又去了孟岱營寨,商議一旦顏良戰敗,就應該如何撤兵的問題。

  但幾個人討論來討論去,也沒有個方案,還是孟岱提議,差人連夜往鄴城去,找逢紀詢問該如何處理。

  逢紀到第二天早上才得知消息,得知文醜兵敗身死,長歎了一口氣,又得知顏良決定與關羽決一死戰,知道這已經是無法挽回的局麵,便馬上開始布置安排。

  他認為,決戰之時,應該則先由四將中一人領本部人馬往北在撤退道路上尋找伏擊點,另外三人則率本部人馬與關羽進行決戰。

  如果關羽勝,則此三部人馬立即選擇撤兵,關羽趁勝追擊,之前伏擊的兵馬就作為斷後出來攔截。

  如果顏良獲勝,便立即進攻,奠定勝局。

  這個安排得到了顏良的認可,整個冀州軍四萬大軍,便開始進行布置。

  而顏良本人,則在給關羽回信之後,一個人在校場,整日練武,從早晨到夜晚,沒有再管軍務,似乎他眼中,隻剩下校場裏的木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