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群狼戰術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1-09-07 23:28      字數:5529
  趁著等待各路將領謀士往相國府趕的間隙,陳暮和劉備研究起周邊地方的輿圖規劃。

  目前青州整體布防已經大規模開始收縮,主要區域以平原縣城西部的繹幕縣為前線,然後是北部的鬲國、高城等地。

  而西南麵主要區域則是黃河沿線,其中還有一部分屬於兗州,為東郡北部的博城、聊平等地。

  這樣布置防線的理由跟曹操在官渡之戰當中布置在官渡的防線是一樣的。

  曹操之所以選擇官渡布防,是因為他的地盤太大,導致袁紹如果想進攻,整條黃河都可以成為進攻點,如此多的渡口,他根本無法全部防禦住。

  但這一點不適用於青州,看青州地形就知道,位於黃河下遊階段,西麵有高聳入雲的泰山山脈,南麵有沂蒙山,東麵是大海,隻有北麵一條入口,而且還被滔滔不絕的黃河攔住。

  那麽袁紹如果想要進攻青州,唯一的道路就是殺入平原國,接著渡過黃河,從濟南等地進攻齊國,也就是曆史上戰國時期樂毅伐齊的路線,聯合五國聯軍,過黃河攻占高唐,從濟南殺入臨淄,然後蕩平整個齊國。

  既然曆史上已經有樂毅這麽個例子,那麽以陳暮為首的青州謀士團,自然會對青州北麵的黃河沿岸進行嚴密布防,確保即便是袁紹想要進攻青州,浩浩蕩蕩的黃河也一定會成為難以逾越的天塹。

  這可比曹操好布防得多,因為曹操當時的首都在許昌,黃河從司隸到青州,足足七八百公裏的區域,除了在東郡甄城、白馬、延津等地有布防以外,其它地方幾乎不設防。

  而青州這邊的黃河段隻有茌平到利津約二百公裏的區域,其中又因為黃河支流眾多,後方又有古九河防線,漯水防線以及濟水防線等,可謂是層層疊疊,地形隻會越來越狹窄,戰略縱深並不大,幾乎是卡住了一個瓶口在作戰。

  當初布置這條防線的時候,陳暮可是下了苦功夫,在大漢多年,天下各地南來北往,每年路過黃河或者官渡河這些地方的時候,他都會去瞧一瞧,看一看,通過研究在這一世不存在的官渡之戰,來經略防線。

  曆史上他對於官渡之戰的詳情記憶已經模糊,畢竟沒有仔細研究過。但到了實地觀察之後,他才真正意識到袁紹晚年到底有多蠢,郭圖這樣的一個神人,到底為曹家立下了多少汗馬功勞。

  官渡之戰,曹操最大的劣勢是兵力太少,戰略縱深過大。黃河天塹形同虛設,外無強援,內部也是人心浮動,攝於袁紹淫威的官員不計其數,想要投降的人也是不計其數。

  然而這一場戰鬥結果卻出現了令人難以想象的反轉。

  正常情況下,戰略縱深那麽大,兵力越多,占得優勢肯定越大。曹操兵少,袁紹兵多,他完全可以分兵襲擾,從四麵八方包圍敵人,慢慢蠶食。

  田豐就基於這一點,給了袁紹自己的意見,認為應該分兵襲擾更好,不該火急火燎地大舉進攻。

  沮授也提出了三年疲曹的計劃,不應該立即和曹操展開決戰,而應該緩步徐圖。

  當然。

  田豐的計策確實已經被曹操謀士團識破,不然的話,曹操也不會在河內和青州布防,就是為了防止袁軍分別從司隸以及青州發動迂回鉗形攻勢。

  問題在於,識破歸識破,可硬實力差距擺在這裏。

  當時曹操可謂是四麵楚歌,不僅要跟袁紹決戰,還得在南麵布置兵力防止劉表跟孫策北上,導致正麵戰場的兵力捉襟見肘,哪怕是在外圍布防的兵馬,也是少得可憐,寥寥數百上千人而已。

  但凡袁紹聰明一點,聽沮授的意見應該“事需緩圖,欲速不達”,再聽田豐的擾敵之計,四麵出擊打牽製,以冀州的底子,拖都能把曹操拖死。

  可惜袁紹自己蠢,一定要急於求成,沒有派任何部隊從左右兩翼騷擾牽製,而是所有部隊直接從黎陽進入東郡,妄圖直撲許都,結果渡河後在曹操設置的第一道防線,白馬、延津等地遭到曹軍分段阻擊,關羽斬顏良,文醜又中荀攸之計,損失了顏良文醜。

  然後又在官渡強行跟曹操打陣地戰,雙方對峙久攻不下,不僅數次攻擊被曹操打退,甚至後來還逼反了許攸,讓許攸去曹營告密,被曹操抓機會火燒烏巢,完成了翻盤。

  說句實話,縱觀整個官渡之戰,袁紹即便是戰略和戰術已經大失誤的情況下,曹操還是贏得如此艱難。如果沒有二五仔許攸,這一戰的結果大概率還是曹操失敗,但也不能否認,在一戰當中袁紹的表現到底有多愚蠢。

  飛龍騎臉都輸了,幾乎跟孫十萬在合肥之戰的表現沒什麽區別。

  陳暮作為後來者,自然要汲取袁紹失敗的教訓,總結曹操成功的原因。而且官渡之戰對於他的參考意義,遠比曆史上其它所有以少勝多的戰役更大。

  畢竟他現在麵對的就是袁紹本人,通過官渡之戰,他可以從袁紹的打法、性格、決策等等對方麵進行分析,找到製勝的關鍵。

  兄弟二人正研究著輿圖,最先過來的是荀彧荀攸,荀彧是平原相,荀攸目前擔任平原長史,平時都在城內,不像田豐和沮授一樣,一個擔任撫軍中郎將,一個是軍師中郎將,大多數時候都是在軍營裏,比如田豐正和張飛在博平一帶,沮授和典韋在鬲國一帶。

  然後是高唐防線的太史慈黃忠他們,還有高城一帶的臧霸,張遼高順牽招等人則是在平原縣城以西的繹幕縣前線,徐榮則是被派往了三韓之地,公孫度那邊是另外一招暗棋,需要他去處理。

  因此別看劉備帳下人才濟濟,但大家並不是在一起,想要開個會,還是非常麻煩。

  從午後一直到天黑,差不多三四個時辰,等到晚上八九點鍾的時候,除了距離最遠的臧霸以外,其他人都基本到齊,畢竟現在青州防線收得很緊,即便是博平到平原,也不過是七十多裏,快馬趕來,也就那麽一兩個時辰。

  荀彧來了之後,然後是閻忠,緊接著就是張遼高順牽招,再之後就是太史慈黃忠,這些人離得都不遠,不管是從繹幕縣到平原縣,還是從高唐縣到平原縣,基本都在三四十裏路的範疇。

  沮授和典韋稍微離得遠一點點,鬲國到平原差不多五十裏左右。他們是倒數第二批到的,等到張飛和田豐抵達的時候,天自然已經全黑了。

  到了差不多晚上八點多鍾,張飛風塵仆仆地步入大廳,一進來就嚷嚷道:“大哥,這麽急著把我從博平叫回來做甚?”

  這個時候劉備陳暮荀彧沮授荀攸等人正在研究袁紹軍在清河國渤海國等地布置的防線,他們把大廳稍微改造了一下,豎起一塊很大的輿圖貼在木板上,廳內點上了大量油燈,眾將士圍著聽他們講解。

  見張飛進來,劉備意猶未盡地轉過身,擺擺手道:“三弟回來了,大家先坐吧。”

  眾人便依次坐下。

  按照作為排列,陳暮坐在劉備右手下方第一個,張飛坐在左手下方第一個,然後依次是沮授典韋太史慈等。許褚站在劉備身後當保鏢,十多人濟濟一堂,開展了青州第一次重要會議。

  其實劉備軍隊自然不止這點人,中高層軍官當中,曆史上留下姓名的校尉、軍司馬、裨將、偏將不在少數,還有手下謀士團多達三四十人,如孫乾簡雍這些人,還有鍾繇、華歆、王朗、氏儀、孫邵、左繼、劉謙、崔琰、國淵、公孫方、王脩、毛玠等等。

  但就跟曹操的一生中擁有的所有謀士多達一百零二人,骨幹謀士卻隻有九人一樣。劉備目前擁有的骨幹謀士,也隻有四人,陳暮、沮授、荀彧、田豐,連荀攸和閻忠都不算,因為他們二人是最近兩年才加入,功勞和資曆都較晚。

  從泰山學宮畢業的大量士人在軍中擔任中層文書,各軍隊長史、主簿、從事達數百人,各級精銳軍官由上到下多達數千人之多,連許褚現在都僅僅隻是個侍衛長,可見現在劉備集團羽翼已經相當豐滿。

  劉備高坐主位,陳暮張飛左右分坐,然後謀士團沮授、荀彧、田豐、荀攸、閻忠,緊接著就是幾名大將,典韋、太史慈、張遼、高順、黃忠、牽招。

  十四個人,還有在高城的臧霸,以及洛陽的關羽趙雲,組成了目前整個青州最高管理層。

  連鎮守徐州的蔡陽都沒有進入這個圈子。

  畢竟蔡陽雖然是陳暮的妻舅,但跟這些人比,資曆、軍功、地位都差一截,所以哪怕現在蔡陽已經當上了雜號將軍,可以算是高層一員,卻也依舊被排除在最高管理層之外。

  眾人坐下之後,劉備高聲道:“大家奔波了一天,想必都已經餓了,先上菜吧!”

  外麵早就溫熱好了酒菜的奴仆就開始端上菜肴。

  是炒菜。

  在這個年代,想吃一盤炒菜可不容易。也就是陳暮發明之後,教會了國相府的廚子,這才能讓眾人大飽口福。

  眾人說說笑笑,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填飽了肚子,祭好了五髒廟,才開始正式。

  酒宴結束,張飛搞了根牙簽在那剔牙,歪著腦袋對劉備說道:“這菜真好吃,這酒真好喝,我都舍不得回博平了,大哥,把我調回平原吧。”

  “三哥,你要是不回博平,這一戰我們可打不贏。”

  陳暮笑嗬嗬地道。

  聽到他的話,張飛頓時來了精神,忙道:“終於準備開戰了嗎?”

  “是啊,確實應該打仗了。”

  陳暮看了眼沮授荀彧田豐等人,曆史上袁紹進攻曹操的時候,曹操手下謀士除了孔融是個保皇派,有自己的利益主張以外,其他人全部主戰,給予曹操極大的信心。

  其實那些謀士又怎麽可能看不出來雙方巨大的實力差距?

  隻不過這一戰是不打也得打,畢竟是人家打到家門口來了,如果不打的話,那曹操隻有投降一條出路,所以大家也都是硬著頭皮去接。

  而現在不同,青州是有主動權的,防線如此嚴密的情況下,冀州想要進攻,無異於難如登天。

  這就好像兩個巨人一樣,半斤八兩,誰也奈何不了誰。

  反而不管誰先出手,都會暴露出弱點,被人家後發製人,這才叫難頂。

  但現在既然陳暮一人主戰,沮授田豐荀彧等人自然也不得不支持他的意見,因為確實像陳暮說的那樣,因為各方麵原因,現在已經是唯一能夠擊敗冀州的機會。

  如果時間拖得越久,等到老派黨人們一個個都老死,黨人對冀州的影響力進一步衰弱。張燕、公孫瓚那邊也有可能生變的情況下,繼續拖時間,隻會對青州越來越不利,勝利的天平會往冀州傾斜。

  所以這一戰不打,也得打。

  聽到陳暮肯定的聲音,張飛整個人都興奮了起來,馬上說道:“大哥,四弟,你們說,該怎麽打,打哪裏?我都聽你們的。”

  劉備擺了擺手,說道:“三弟稍安勿躁,聽四弟和幾位軍師詳細說明。”

  陳暮環顧眾人,說道:“打仗,需要定下一個戰略目標。戰術和戰爭,都是為了達到這個戰略目標而實行的努力,所以在此之前,就得定下一個戰略計劃,諸位以為,什麽樣的結果,是我們應該得到的戰略目標呢?”

  沮授沉吟道:“奪下整個冀州?”

  “這是大戰略!”

  陳暮說道:“擊敗袁紹,奪下整個冀州,是我們的終極目標。但在此之前,還得定下無數小戰略才行。諸位想一想,我們的優勢在哪裏?”

  荀彧想了想道:“我們的兵力不如冀州多,但士兵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糧草也充足?”

  “這些並不能給我們帶來太大的優勢。”

  陳暮分析道:“王芬時期,冀州不修武事,士兵素質確實一般。但袁紹上任以後,以其當年打過董卓的精銳之師為骨幹,訓練士卒,雖單兵依舊不如我們,但也差不了太多。武器裝備方麵,我們確實略勝一籌,可他的兵馬較多,裝備也不差,糧草更不用多說,冀州倉穀,可用十年之久。”

  沮授和荀彧對視一眼,二人皆有戰略眼光,但在此時卻想不出來下一步的戰略應該怎麽做。過了片刻,兩個人默默搖搖頭,沮授說道:“子歸就不要賣關子了,你倒是說說,我們的優勢在哪裏?”

  陳暮笑了起來,指了指地麵,道:“我們的優勢就在於我們布置了強悍的防線,青州西麵為泰山山脈,北麵為大河壺口,防線較窄,易守難攻。袁紹根本打不進來,而我們卻隨時可以攻出去。反倒是冀州雖地大物博,可一片平坦,幾無防守之地,這是我們之間最大的優劣勢!”

  “我可以打你,你卻打不到我?”

  荀彧試探問道。

  “正是!”

  陳暮點點頭。

  就跟蜀國和魏國的戰爭一樣。

  諸葛亮六出祁山,四處攻城略地,魏國卻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正是依靠了巴蜀無數天塹防線難以進攻。

  也就是蜀國的體量太小,如果體量再大一些,隻要吳國不偷襲荊州,擁有荊州和益州兩地,未來魏蜀戰爭的勝負結果,還猶未可知。

  當然,青州跟益州那種防禦能力比起來,那是小巫見大巫,不說從徐州琅琊國就有直通青州腹地的平坦道路,單說泰山也不是完全沒有路可走,隻不過翻越泰山的成本太大,縱觀曆朝曆代,沒有人會去做而已。

  不過雖然青州的防禦能力無法和益州比較,可青州不是季漢,冀州也不是曹魏。雙方的實力是成正比的,一個天下第一強,一個天下第二強,天下第二還有嚴密防區,怎麽打都立於不敗之地。

  陳暮繼續說道:“冀州沒有防線會成為一個很大問題,如果全麵發動攻勢,我們可以從多方發動襲擊。就如同一個巨人一樣,看似強悍,實際上渾身都是破綻。而且哪怕戰敗了,我們也可以立即退守平原,引誘敵人來攻,這是我認為的第一個戰略!誘敵深入!”

  沮授若有所思地道:“我們的優勢隻在青州有用,但敵人的劣勢卻到處都是,我們可以主動進攻,同時也能將敵人拖入我們的優勢當中?”

  “不錯!”

  陳暮點點頭,站起身,走到旁邊的木板邊上,指著上方的輿圖說道:“大家看,冀州四麵無險可守,青州大舉入侵,袁紹的防線必然是清河國以及渤海、安平、河間一帶。還有魏郡要防備洛陽的二哥,趙國、常山國、中山國以及巨鹿則必然空虛,如果此時張燕和伯圭兄進攻,會如何呀?”

  荀彧說道:“牽製敵人主力,由友軍發動致命一擊。到時候前線袁軍必亂,我們便可以趁勢追擊!”

  “這正是我認為的第二階段戰略了。”

  陳暮說道:“第一階段,由青州為主力進攻點,襲擊清河國,渤海郡,逼迫袁紹來防。此時若有條件,則佯裝不敵,引誘袁紹進攻平原,將他拖入我們的防區當中,讓他們深陷泥潭裏。這個階段是一個漫長的階段,我們必須發揮出我們的優勢,襲擾各地城池,遷移清河與渤海百姓,讓這兩郡之地,變為焦土,不能讓袁紹繼續坐擁那麽多肥沃土地!”

  “而如果袁紹不上當,那我們就繼續采取騷擾戰術,兵出大河,即便是不能將清河與渤海的百姓遷移走,不能將這些地方的兵馬全部困在城中,也一定要將袁紹大部分主力部隊吸引到這邊,然後由洛陽配合我們的進攻,戰爭便正式進入第二個階段!”

  “從第一個階段到第二個階段,也許會用很久的時間,也許會長達數年之久。但不管怎麽樣,我們必須要有耐心,就像是一群狼,在獵殺一頭巨大的水牛,不時上去咬一口,耗盡它的體力,最終才能將它吃下!”

  “而這個計劃,也就是我們的終極戰略目標!”

  陳暮環顧眾人,緩緩地說道:“我將它命名為群狼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