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1-08-20 21:15      字數:5317
  早春暖暖的陽光柔柔地灑在大地上,小草艱難地從泥土中鑽出來,貪婪地吮吸著新鮮的空氣,向著天空高昂地揚起了頭。

  人都說二月春風似剪刀,可在幽州,一月的春風,那就是冷厲厲的刀子,吹在人臉上像是在割肉一樣生疼。

  此時的廣陽郡還不是後世那個浩瀚大國的首都,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二環三環四環五環。

  除了薊縣那個飽經滄桑的破舊縣城以外,更多的,便是蒼涼而又廣袤的平原。

  幽州不是塞外,卻又有幾分塞外的波瀾壯闊,起伏不定的丘陵,重重疊疊的山坳,早春時分山河碧翠,若非這淩厲寒風,倒還能平添幾分南國江山的旖旎。

  隻是這分外妖嬈的美景,卻被鮮血與戰爭打破。

  此時此刻,薊縣西南約二十裏外的廣陽縣某地鄉亭,漁陽太守鄒丹領著三千殘兵,艱難地與鮮卑人戰鬥。

  東方天際才露出魚肚白的時候,鮮卑人的進攻就開始了。圍繞著營寨大門,六百多公孫瓚軍的部隊和兩千多敵人展開了殊死爭奪。

  上百人的鮮卑士兵在寨門外百餘步外列成一個方陣,虎視眈眈地等待著突擊的機會;更多的鮮卑人兵拎著大刀,嘴裏象狼一樣嗥叫著,緣著搭在寨牆上的十餘架木梯蟻一般魚貫而上。

  牆頭上的叱吼聲、呼應聲、兵器格擋聲、慘嚎悶哼聲,幾乎就沒停止過。

  從日出到隅中,整整一個上午,營寨正麵隨時都在經受著考驗,慘烈的拚殺根本就看不見盡頭。

  一段八十步不到的寨牆上,到處都噴濺著雙方士兵的鮮血,好些地方黃褐色的夯土被血徹底浸透了,變成泛黑的殷紅色。

  牆頭上生鐵盔和翻皮帽子隨眼可見,禿尾掉簇的羽箭和折斷的兵器丟了一地。

  寨牆兩邊的牆角裏胡亂堆疊著雙方戰死兵士的屍首,有些屍首斷肢來不及搬運,就在人們的腳下被踢來踩去一一仗打得太緊,誰都抽不出人手清理戰場。

  整個營寨到處都在發生攻防戰爭,寨門已經岌岌可危,更遠的地方,鮮卑人的主力部隊遠遠地觀望,在這樣的關頭,熟悉胡人作戰的鄒丹很清楚,他決不能把手頭的所有兵力全用出去,一旦伏兵盡出,等待他的,就是胡人的全麵圍剿。

  在寨門幾次易手,卻總是被幽州人以敢死隊一般的形勢奪回來之後,遠處的胡人再也按捺不住,一聲狼嘯一般的號角嘶鳴,騫曼身側的左右兩翼騎兵悍然出動,向著這邊襲來,他顯然是再無耐心繼續糾纏下去。

  魁頭這次南下征伐幽州,初期取得了不小的勝利,收獲頗豐,一時間在所有鮮卑人心中威望大漲。遊牧民族崇拜強者,更崇拜能夠帶領他們走向強盛,走向不會被餓死、凍死宿命的大人物。

  當年檀石槐能取得統一鮮卑,甚至能壓製泱泱大漢的光輝成就,靠的就是雄鷹一樣的眼界,以及狼一樣的狡猾。讓所有的鮮卑人,都對他保持從內心深處的敬意。

  哪怕是愚蠢的和連,在初期可以繼承檀石槐鮮卑大漢的位置,同樣是靠著檀石槐的威望。

  當他發現以自己的能力再也無法掌控整個鮮卑部族的時候,於是悍然發動了對漢朝的戰爭,結果就是連自己都死在了北地外的城門下,導致強大的鮮卑一蹶不振,走向分裂。

  這就是鮮卑。

  強者越強,受萬人敬仰,弱者越弱,被眾人遺棄。

  魁頭的威望大漲,讓年僅十六歲的騫曼感受到了威脅,年紀日益漸大,他無時無刻不想恢複祖父當年的榮光。

  可三位堂兄同樣是祖父的子孫,擁有繼承權利,他能夠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和連之子這個身份。

  然而隨著魁頭強勢,這個身份再也不能成為他爭奪首領的理由,如果他再不做點什麽,當一切塵埃落定,就連自己部族的族人都心甘情願承認魁頭地位的時候,那麽一切都會為時已晚。

  攻下廣陽,奪得公孫瓚最富庶的區域,就是騫曼證明自己的時候。

  東部鮮卑日益壯大,中部鮮卑又怎麽會不知道原因?

  公孫瓚以幽州牧、度遼將軍的權力,幾乎壟斷了整個塞外的商業,不僅親自下場去買賣貨物,甚至於漁陽邊境,組建商會,開通互市,吸引幽州商人和鮮卑烏桓人入駐,直接抽水收稅。

  而廣陽作為貨物集中中轉站,東麵連接港口泉州,南麵與陸路涿郡相交,薊縣就成為了公孫瓚的大本營,他的很多金銀珠寶,輜重貨物,都存放在這裏。

  如果騫曼可以攻占此地,那麽給中部鮮卑帶來的利益就會極大,因而當魁頭步度根扶羅韓等人在上穀涿郡一帶,與公孫瓚的從弟公孫越,以及上穀漁陽一帶的烏桓,難樓、普富盧等人交戰的時候,自己率兵進攻廣陽。

  隻要把廣陽攻下來,奪取了公孫瓚的所有財富,那麽這一戰的意義,就遠比魁頭領著他們中部鮮卑南下取得勝利的意義更大。到了那個時候,騫曼就能奪取部落首領的位置,甚至一統鮮卑也說不定。

  年幼的騫曼騎在馬上,望著遠處的戰爭,心中已是雄心勃勃。

  “漢人堅持不住了,殺!”

  前方鮮卑人的部隊連戰連勝,已經奪下了寨門,順勢殺入了前營。

  鄒丹不得已將剩餘部隊全部派了出去,甚至他本人都親自上陣,手刃數人,依舊無法阻擋攻勢迅猛的鮮卑人,大營本寨幾乎搖搖欲墜,馬上就要瀕臨崩潰的時候。

  嚴格意義上來說,公孫瓚的實力不弱,他自己的騎兵加步兵總人數就有五六萬,加上可以借來的鮮卑烏桓兵馬,總兵力依舊能破十萬。

  但烏桓鮮卑有奶便是娘,從來不在意誰與他關係好,公孫瓚價碼雖然給的不低,可袁紹同樣能夠出錢。

  曆史上難樓就是袁紹集團的人,還有與公孫瓚有仇的丘力居,繼承丘力居部族的烏桓首領蹋頓等等,袁紹既然選擇引中部鮮卑南下,又怎麽可能不提防公孫瓚的潛在盟友?

  因此包括難樓在內,周圍的烏桓人都有過被袁紹拉攏。隻是難樓猶豫很久,最終還是認為公孫瓚畢竟與他們部族相交那麽多年,拒絕了袁紹的提議。

  而蹋頓則與烏延、蘇仆延兩個烏桓首領組成聯盟,一起進攻了右北平和漁陽一帶,然後剛好與南下支援公孫瓚的東部鮮卑槐頭、素利等部相遇,雙方交戰於右北平與漁陽一帶,互有勝負,僵持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槐頭部,與中部鮮卑的魁頭並非一個部落,一個是魁首的魁,一個是槐樹的槐。

  而後來的宇文部,就是槐頭部的延續,與後來的慕容部、拓拔部、段部、禿發部和乞伏部,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並列為六大鮮卑部落之一。

  鮮卑部落的名字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根據部落首領的名字而來。當時鮮卑人並沒有姓氏,一直到魏晉時期,他們才有了姓,慢慢發展出來了宗族,固定下來六大鮮卑部落。

  此時的槐頭部首領叫做槐頭,與素利部的首領素利本來是一對仇敵,雙方在草原上互相爭奪草場,可這次公孫瓚遇難,兩個對手難得聯起手來援助,也確實是因為公孫瓚在邊境通商互市,給他們帶來了太多便利,讓部族壯大。

  但不管怎麽樣,烏桓人成為了最大的變數。因為早年丘力居、烏延、蘇仆延三個烏桓部落的人反叛朝廷,與張純張舉發動過叛亂,導致這些年來公孫瓚根本不與他們通商,還時常打壓,造成雙方變成死敵。

  蹋頓繼承了叔叔的部落,自然也就繼承了叔叔的仇恨。袁紹拉攏他們,落井下石。導致此時的幽州一片混亂,各部相互征伐,公孫瓚沒有回來,缺少主心骨,各部落援軍也是各自為戰。

  難樓加上公孫越在涿郡上穀和中部鮮卑打成一團,鄒丹固守廣陽,東部鮮卑的援軍與烏桓蹋頓在右北平和漁陽一通亂戰,整個幽州勢如水火,戰亂遍地。

  這個時候騫曼選擇的時機非常好,因為鄒丹是接到了公孫越的求援,於是領兵前往良鄉相助,結果在廣陽野外遇到了騫曼,鄒丹的兵力不多,隻能原地結寨自守。一旦他被擊破,廣陽郡無人守護,則公孫瓚大筆財富被人掠奪,他的實力將會大幅度衰弱。

  前營失守之後,鄒丹領敢死隊固守中營,初春的寒風還在吹拂,鮮血塗滿了整個營寨,鮮卑人像是一朵黑雲一樣,要將營寨全部摧毀。

  “撤!”

  鄒丹滿臉是血,他手刃數人,可依舊擋不住源源不斷的鮮卑士兵,隻能含恨看了眼中營寨門,選擇退入後營。

  後營多是輜重,如果實在守不住,他也隻能一把火選擇全部焚燒,一顆糧食都不能留給敵人。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他忽然聽到了一聲聲蒼涼的號角,以及激昂壯闊的鼓聲。

  哪來的戰鼓?

  鄒丹愣了一下之後瞬間狂喜,鮮卑人隻會用號角和骨哨,不會用鼓,隻有漢人才會用鼓、號、鉦、鑼之類的樂器作為行軍打仗的號令。

  更重要的是,隻有幽州軍、西涼軍以及並州軍會在戰爭中用號角,因為他們久居邊塞,隊伍中多有胡人,因而會用胡人軍號。

  這意味著這支用了號角以及戰鼓的隊伍,必然是幽州軍。

  公孫越還在陷入苦戰,那麽除了公孫瓚還有誰?

  想到這裏,鄒丹一邊命令士兵大喊援軍來了,一邊手忙腳亂地爬到了後營一處塔樓上觀望。

  就看到在東南方向,廣闊的曠野之上,正有一支軍隊氣勢洶洶,浩浩蕩蕩而來。

  上麵的旗幟打的一個大大的“公孫”二字,右下角還繡了幽州牧。

  公孫瓚真的回來了。

  “將軍回來了,將軍回來了!”

  鄒丹對著塔樓下的士兵們不斷大喊,所有士兵都聽得清清楚楚。

  “將軍回來了,殺啊!”

  “殺了這些鮮卑狗崽子們!”

  “兄弟們,跟我衝!”

  聽到公孫瓚回來了,士兵們士氣大振,上一刻已經有崩潰之勢,下一秒竟然迸發出了絕境反撲的勇氣,打得攻入後營的鮮卑人節節敗退。

  遠處的騫曼部見到敵人援軍抵達,頓時一陣騷亂,過了片刻,撤退的骨哨聲響起,尖銳如鷹隼的叫聲劃破虛空,響徹戰場。

  鮮卑人聽到這個命令之後,立即拋下還要與他們殊死決戰的對手,扭頭就跑,一個個從營寨中跑出來,翻身上馬,飛一般地回到了西麵的平原上。

  騫曼希望自己能夠獲得更大的戰果,奪得更多的利益。但不希望自己的部族受到最多的損失,這一戰已經沒有必要再打下去。

  呼喝一聲之後,鮮卑人便如潮水一樣往西麵涿郡的方向撤退回去。

  公孫瓚的騎兵不多,難以追趕,因而隻是來到營寨附近,遠遠地看到滿身是血的鄒丹迎出來。

  “將軍!”

  鄒丹單膝下跪。

  公孫瓚騎在馬上俯瞰著他道:“你在此地做什麽?”

  “涿郡告急,三將軍讓我前往支援,半路遇到了鮮卑人,不得已結寨自守。”

  鄒丹解釋了一句。

  他隻有四千餘人,能夠守到現在,已經殊為不易。

  公孫瓚看到這個情形,點點頭道:“很好,你領殘部先回廣陽休整,我前往支援。”

  “唯!”

  鄒丹便退去。

  現在幽州到處都在打仗,涿郡那邊聚集了大部分中部鮮卑的兵馬,已是岌岌可危,公孫瓚必須過去。

  他現在雖然手底下隻有一萬多殘兵,但回了幽州,就是底氣所在,因而所有士兵士氣高昂,隻要他們的公孫將軍回來,那就如神威一樣,必能讓周圍宵小束手就擒。

  ......

  ......

  而就在公孫瓚回到幽州的時候,此時的渤海郡,袁紹卻是大發雷霆。

  “一群廢物!”

  章武縣,袁紹惡狠狠地盯著手下諸多將領,像是要將他們撕成碎片。

  這麽多人包圍公孫瓚,將他堵在了河口,眼看就是插翅難飛,結果居然還是讓他跑了,怎麽能不讓他生氣?

  那日高幹以為公孫瓚南下,追了一夜,沒有發現馬蹄印,也沒有發現新鮮糞便,因而生疑,四處搜捕了一些海邊的漁民,這才問出了一些情況。

  漁民告訴高幹,前一日有數艘大船,數十艘中小船隻自南而來,到了出海口停下。

  由於青州和幽州之間互相貿易已有十餘年,商船偶爾還會停下,從海邊的漁民手裏購置一些土特產販賣到幽州去,因而當地漁民都知道這是青州的商船。

  得知公孫瓚居然是被青州商船運走的,高幹無奈之下,隻得回去稟報袁紹,雖然也有個好消息,那就是鞠義死了,但這並不妨礙袁紹的壞心情。

  嚴格來上,鞠義死了,也是個壞消息。

  因為袁紹本來是打算等除掉了公孫瓚之後,再殺鞠義,沒有想到公孫瓚沒死,鞠義又死了,讓他損失不小。

  這就導致袁紹非常憤怒,怒視著眾將。包括高幹在內,一眾人都瑟瑟發抖,不敢直視他。

  過了片刻,才有許攸站出來說道:“本初,這個時候不是發脾氣的時候,我們應該想辦法繼續追擊,如果不能徹底處理了公孫瓚,等他恢複實力,那就麻煩大了。”

  袁紹此時亦有梟雄之姿,慢慢恢複了冷靜,低聲道:“他已經回了幽州,周邊諸多胡族皆聽他號令,如何再追擊?”

  許攸目光森然,說道:“本初莫非忘了,還有一人,對幽州虎視眈眈呢。”

  “誰?”

  “遼西公孫度。”

  “公孫度?”

  “不錯。”

  許攸說道:“現在幽州局勢糜爛,中部鮮卑,各烏桓大人,東部鮮卑打成一團,公孫瓚短時間內必然難以將力量統籌在一起。而遼西的公孫度與右北平相鄰,公孫瓚與胡人經商,日漸富庶,他絕不會不眼紅,此時有乘人之危的機會,他難道不會心動嗎?”

  袁紹沉吟道:“公孫瓚在北地勢力畢竟龐大,公孫度未必敢去冒犯。”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許攸繼續道:“隻要本初許諾幽州歸他公孫度,且公孫瓚的一切生意都歸屬於他,就不信他不上鉤。何況我們也會出兵,隻要讓公孫度相信公孫瓚有很大可能會死在這場戰爭裏,那麽他一定會同意。屆時兩麵包夾,必能讓公孫瓚疲於奔命。”

  “明公,我也認為此策可行。”

  劉惠亦是站出來說道:“反正又沒什麽損失,隻需要派一名說客足矣,若是能成,公孫瓚必死無疑。”

  這個計策,其實也是暗合了偉人那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中部鮮卑與蹋頓和公孫瓚之間有不可調和的矛盾,雙方利益糾葛,袁紹可以拉攏他們,那麽公孫度和公孫瓚是相鄰的勢力,一個窮酸,一個富庶,公孫度怎麽可能不會覬覦公孫瓚的財富。

  畢竟他們二人雖然都姓公孫,可並非族人。

  一個是遼西令支公孫氏,一個是遼東襄平公孫氏,按照後世地理劃分,公孫瓚是河北唐山人,公孫度是遼寧遼陽人,都不挨著。

  現在公孫瓚有難,公孫度隻是在旁邊看著,如果有機會伸手撈一把,就不信他不想掠奪公孫瓚的財富。

  聽到許攸和劉惠都認為可行,袁紹點點頭,說道:“好,就這麽辦。”

  當下,從渤海就有信使出發,一路往遼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