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趙雲雨夜入禹州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1-08-20 21:13      字數:4028
  初春時節,臨邑穀城東阿下起了小雨。

  陶謙的麾下大將曹豹與袁術的麾下大將張勳,正在穀城商量下一步的行動。

  這一戰袁術本人沒有來,因為按照約定,他與陶謙將瓜分兗州和豫州,所以進攻曹操,其實是在幫陶謙打工,袁術當然不會下死力氣。

  不過張勳目前是袁術手下排名第一的大將,派出他來,其實也能夠看出袁術對於這次進攻曹操的重視。

  因為按照他們的戰略方針,消滅了曹操之後,陶謙就迅速占領了兗州。

  這個時候孫堅就變得孤立無援,四麵八方都被包圍了起來,袁術就可以聯合陶謙輕易消滅孫堅,此時他再騰出手搞定劉表和陳溫,則豫州揚州荊州全部到手。

  到那個時候,江北江南地區就盡歸袁術所有,而河南地區,就歸屬了陶謙,這樣按照實力比較,二人都會一躍成為比肩王芬劉備的大諸侯。

  不得不說,袁術陶謙的想法還是很不錯,但想法好歸好,實際操作起來,還是得看雙方手段,畢竟人家也不傻子任你宰割。

  一開始陶謙和袁術是想速戰速決,盡快把東郡拿下,然後對陳留濟陰陳國梁國等兗州豫州腹地進行合圍。

  可惜天公不作美,他們才剛打下臨邑和穀城,就下起了連綿春雨。

  不過這也算是在他們預料之中吧。

  畢竟春天和夏天是多雨季節,而且雨量也不是很大,就是早春的朦朧細雨而已。若不是怕士兵淋了雨,加上春風邪氣入侵,引發傷寒的話,他們已經繼續下令進攻了。

  既然早有預料,陶謙自然也早有準備,他之前就準備了一些蓑衣和避雨的工具,現在正好派上用場。

  目前陶謙本人就在魯國,親自來督促蓑衣糧草等戰略物資盡快運往前線。

  陶謙很清楚自己已經老了,要想在自己死之前,為兩個兒子打下一份可以站得住腳的基業,就必須要趁著自己還沒徹底老去。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以為陶謙就是個老實人,然而真了解他才應該清楚,陶謙早年在幽州打過鮮卑,後來跟著皇甫嵩打過西羌,接著又隨張溫平定過涼州,絕對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物。

  可惜年齡大是硬傷,不然的話,這亂世之中,必然會給他留下一個響亮的名字,絕不僅僅像曆史裏記載的那樣,隻是劉備生命中一個贈予他徐州的過客而已。

  那邊陶謙源源不斷地把戰略物資運到了前線之後,曹豹就找來張勳商量,趁著現在已經有了蓑衣,是不是要盡快進兵繼續前進。

  穀城府邸裏,張勳正在認真考慮曹豹的意見,想了許久,搖搖頭說道:“不行,你們有蓑衣,我們可沒有,我還是得去向我家將軍請示一下才行。”

  曹豹不悅道:“《孫子》言:兵貴神速。現在我們突然發動襲擊,正好打曹操一個措手不及,怎麽能因為一點小雨而延遲不進呢?”

  張勳不像曹豹那樣出身於徐州士族,自然不懂什麽《孫子兵法》,但他對袁術還算忠誠,堅持說道:“這雨天出兵會是什麽結果你應該比我知道,現在各地到處都有瘟疫發生,你是想讓我軍也得病嗎?”

  被張勳這麽一說,曹豹倒忽然覺得有些不好意思起來,畢竟陶謙隻給自己的軍隊準備了蓑衣,讓人家下雨天跟著自己行動,確實沒什麽道理,猶豫片刻,便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就等兩日,若兩日之後,雨停了,就一同進攻,若未停,你留守此地,我們去打。”

  “這還像句話。”

  張勳同意了。

  其實大家也都知道,春雨連綿,有時候往往一下就是十幾天,哪那麽快雨過天晴?

  但曹豹也沒辦法,作為徐州第一大將,他被陶謙給予厚望,要求他速戰速決,盡快拿下曹操,吞並整個兗州。

  要是一直在此地耽擱,旁邊就是劉備虎視眈眈的大軍,他可沒有把握對抗得了如狼似虎的青州兵。

  小雨連下數日,一直沒有停過的跡象,曹豹不得已,便決定自己率領大軍啟程出發。

  而幾乎是在曹豹準備南下進攻東阿的時候,遠在司隸的河南尹。

  初春的午後,凜冽朔風之中,同樣有一隊人馬在塵煙漫起的土道上艱難行進。

  有詩雲,二月春風似剪刀,春天雖然萬物生根發芽,但春冬交替之時,溫度還沒有上來,手裏的鐵器像冰一樣冷,特別是夜晚的時候,能夠凍死人。

  趙雲騎在馬上,從這山望去那山,山坡上盡是枯黃深綠景色,黃色的是泥土,綠色的是植被,在春日暖陽下頑強地生長著。偶爾也會有一團幾點的零星紅色,就如稚童的信手塗鴉一樣,紮眼地點綴在漫山的青綠之中。

  春暖花開,隻是如今的時代並不是全球變暖的後世。所以二月份的氣候還是十分寒冷,初生的野花才剛剛綻放,就被淩厲的寒風吹掉了花瓣,獨留殘存的骨朵,依舊在風中搖曳飄擺。

  兩日後,他們終於抵達了新鄭縣。

  天空灰蒙蒙的,大團大吞灰褐色的烏雲在北風的推動下,緩緩地漫過山頂,翻翻滾滾地向南邊壓過來。

  大野澤一帶還隻是下小雨,新鄭卻下起了暴雨。

  之前說過,洛陽屬於盆地結構,位於季風氣候區,雨熱同期,春夏高溫多雨,因此這一對人馬,幾乎行走在泥濘之中。

  但軍情緊急,所有人也顧不得那麽多。

  羅顥,沒有字,小名平安,常山真定人,趙雲的同鄉好友。

  因為沒有字,所以他軍中人都叫他羅平安。

  他不是一個胖子,而是一個壯碩的男人,年約三十左右,比趙雲大一點,兩人騎馬同行,眺望著遠方遼闊的大地。

  “前麵就到潁川境了。”

  羅平安穿梭蓑衣瞭望,當年陳暮曾經在新鄭邂逅了曹操,現在他們準備從新鄭出發進攻潁川。

  “嗯。”

  趙雲點點頭,問部將李蘭道:“從此地直取陽翟有多遠?”

  李蘭就是潁川人,立即說道:“百裏。”

  陽翟,後世名為禹州,此時為豫州潁川郡治所。離新鄭縣約四十公裏,在漢時約為百裏。

  “傳令,繼續前進!”

  趙雲大聲下令。

  現在是下午四五點鍾,雖然冒雨前進,但他們都有蓑衣,因此一夜急行百裏,六個時辰之內,第二日清晨即可到陽翟城下。

  部將韓浩說道:“將軍,大雨泥濘,又恐洧水穎水暴漲,不如等雨停後再進攻?”

  趙雲說道:“我們繞道新鄭,就是為了最大距離靠近陽翟,迅速將潁川拿下,威脅汝南。如果耽擱太久,必然讓敵人防備,應當冒雨前進,明日我們就在陽翟城內休整!”

  “唯!”

  韓浩拗不過他,隻能聽令,去給全軍五千將士傳達軍令。

  現在洛陽的兵馬也不多,白波軍十幾萬人淘汰了大半去屯田去了,防備冀州的力量隻有五萬人左右。

  但正因為經過淘汰和精挑細選,剩下的都是精銳骨幹,因此雨天行軍完全支撐得住。

  關羽把攻打潁川的任務交給趙雲,就是看重了趙雲的沉穩能幹。

  而鍾繇則製定了這一套奇襲潁川的計劃,特意沒有從洛陽南麵的少室山方向進攻潁川,而是繞道新鄭,就是因為新鄭離潁川的治所陽翟更近!

  東漢河內郡與潁川郡的關係,有些像太極魚,互相纏繞在一起。

  其中少室山附近的陽城縣,就相當於潁川的頭部,北麵是洛陽,東麵是新鄭。而新鄭則是河南尹的頭部,西麵是陽城,南麵是陽翟。

  不去打陽城,就是怕打草驚蛇。鍾繇大膽地製定了斬首行動,直接派兵馬從新鄭奇襲陽翟,盡快解決潁川。

  當下,在趙雲的強行軍下,諸多將士開始繼續前進。在渡過洧水的時候還好,因為洧水是一條小河,當初陳暮和曹操渡河的時候,最淺的地方隻到腳踝,哪怕現在漲水,也沒有沒到腰部。

  過穎水就麻煩,穎水是一條中等河流,又是大雨天氣,水流湍急。哪怕是最淺的地方,也過了人的胸口,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洪水衝走。

  最後趙雲選擇用繩索,由自己先去河對岸,在兩岸之間的樹上捆綁了數條繩索,橫在河中央,形成穩定扶手。

  當下士兵們摸索著這些繩子,依次開始渡河。

  但即便如此,無情的河水還是給予了他們損失,有時候一個大浪拍過來,士兵沒抓穩,輕易就能卷走人的生命。

  等所有人過河之後,清點人手,有十多人被河流卷走,永遠消失在了渾濁的浪濤裏。

  趙雲顧不得為損失的兵馬傷心,繼續選擇南下往陽翟而去。

  等到了第二日清晨,天還未亮,趙雲就已經到達了陽翟城外不足二裏的一處山林之中。

  沿途倒也有很多鄉,隻是這種陰冷天氣,大雨滂沱,又是早上大概四五點鍾,水霧濃厚,不說伸手不見五指,單視野超過十米外,就徹底看不到人。

  因此大軍一路行來,沒有驚動任何鄉野百姓,輕易讓他們靠近了過去。

  “將軍,城上一個守軍都沒有,我們是等待他們自己開城門,還是殺上去?”

  去查探情況的斥候回來向趙雲稟報情況。

  趙雲看著眾將士說道:“等待敵人自己開門,很容易暴露。如果不能及時殺進去,會延誤戰機。這樣的天氣,敵人不會料到我們進攻,所以一定要主動出擊。”

  羅平安說道:“既然如此,我們便殺過去好了。”

  “不行,人太多反而誤事。”

  趙雲下達指令:“李蘭跟我帶著十多名斥候精銳一起上城牆,韓浩跟羅平安就率領大軍跟在身後,埋伏於城外,一旦我們打開城門,你們就立即過來!”

  “唯!”

  眾人聽令。

  當下,趙雲就帶著李蘭和十多名斥候精銳靠近城牆而去。

  來到陽翟城外,城上果然沒有人防守。

  這種天氣,即便城上有士兵駐守,也大多躲在城樓或者城洞內睡大覺,沒有人會想到大雨天氣還有人會進攻。

  十多名穿著棕色蓑衣的士兵訓練有素,紛紛拋出勾爪,利用三人協作開始攀登城牆。

  後世部隊三人協作攀登高牆的高度一般是四米左右,陳暮其實已經在軍中將這一門戰術動作納入了精英訓練當中,像他們這樣的斥候,就相當於偵察連,隻有最精銳的骨幹才能進入,已經學會了這門技巧。

  但古代普通縣城的城牆高度還是相當高,一般在兩到三丈左右,雖然不像長安洛陽那麽喪心病狂到五六丈,可換算下來,普通縣城的高度一般在4.4到6.6米。

  特別陽翟還是潁川的治所,高度大概在5米多,所以靠三人協作還是很難攀登上去,隻能借助鉤索這樣的工具。

  從這裏就能體現出訓練小股精銳部隊的作用,這些斥候已經相當於特種兵。

  趙雲身先士卒,第一個攀上了城牆。

  跳到了城牆上,左右四下查看,城牆上別說人,就連鬼影子都沒有一個。

  再看下麵的城門洞內,本來城門洞內是應該有人值守的,可同樣沒有人在,隻有一個老卒在洞內右壁的城門洞石室裏呼呼大睡。

  陽翟的防守果然十分鬆散。

  看到這一幕,趙雲就已經心中大定,招呼李蘭等陸陸續續上來的斥候跟著他下了城牆,走入了城門洞裏。

  哢嚓一聲,在大雨噪音的掩護下,城門緩緩被推開。

  早在城外埋伏的大軍在韓浩羅平安等裨將偏將的招呼下,悄無聲息地進入了陽翟城裏。

  遠處的街道隱藏於黑暗之中,大雨彌漫,霧氣濃度很高,誰也沒有注意到,此時潁川治所的陽翟城中,出現了一批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