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侍女阿香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1-08-20 21:12      字數:3584
  初平三年三月。

  董卓死後,對於長安無異於一場大地震。

  首先是王允派人夷滅其三族,然後將眉塢金銀糧草全部搬空。

  其次就是對西涼軍所有將領產生了深深的震撼,讓他們全都惶恐不安,難以平靜。

  渭河邊上,太史慈站在山坡之上,俯瞰著山下。

  三位少女艱難求生,在河邊踉踉蹌蹌地奔走,不時回頭看,眼見追兵迫近,嚇得花容失色。

  其中最前麵的那名穿著白裙的少女不慎跌倒,兩名侍女連忙去拉她,可無奈崴了腳,再起來的時候,追兵已不足二十丈。

  “子義,你怎麽看?”

  侯栩盯著山坡下河灘邊大概三十丈遠的場景,問道:“從眉塢方向出來,又有追兵,怕不是董氏族人。”

  太史慈想了想,說道:“聽說董卓四處劫掠女子,也可能是董卓擄來的侍女妾室。”

  “嗯。”

  侯栩點點頭:“若是如此,就是無辜之人,你救不救?”

  太史慈道:“先問問吧。”

  說罷彎弓搭箭,一箭就向著遠處射去。

  皇甫堅壽正快步追趕,眼見就要將董白抓住,卻忽然聽到一聲尖嘯,一道黑影如閃電般襲來。

  “嗡嗡!”

  等他站住腳步,立定看去,才看見那黑影竟是一支羽箭。

  箭頭斜刺入他身前一丈外的河灘泥地中,尾翼羽毛因為巨大的力道而不斷擺動,發出嗡嗡的響聲。

  “將軍,在那!”

  身邊的士兵指向遠處河岸上的高坡上。

  他們所處的位置是在河灘,而河灘到岸上還有大概一丈高的河岸坡要爬。

  而太史慈與侯栩的位置,則是在河岸上的一處小山坡上,地理位置非常高,離河麵約有七八米,不抬起頭,還真沒注意。

  皇甫堅壽知道這一箭隻是警告,因為離得不遠不近,人家又居高臨下,見這一手神射的水平,一時間不敢輕舉妄動,抬頭問道:“爾等是何人?”

  太史慈喝道:“你們不用管我們是什麽人,站在原地不準動,敢近一步者,死!”

  皇甫堅壽回頭看了眼身後的士兵,約有三四十人,又在心裏默默估算了距離,嘴上卻繼續道“你們可知我等是奉朝廷命令,殲滅國賊,爾等阻攔,乃是犯了死罪?”

  太史慈皺起眉頭,並沒有搭理他,而是轉頭看向坡下的董白三人,問道:“你們是什麽人?為什麽會被追殺?”

  董白崴了腳,又見後麵追兵迫近,已經感到絕望,正要讓自己兩個侍女逃命去,不用管他,忽然聽到神兵天降,將追兵唬住,連忙眼中帶淚,又驚又喜地準備回答。

  可她還沒說話,身邊一個比較年長的侍女就立即喊道:“請壯士救命,我們隻是被董卓擄來的侍女,可官軍卻見人就殺,整個眉塢已變成一片血海,請壯士救救我們,我們不想死。”

  董卓擄來的侍女?

  聽到對爺爺如此大不敬的話,董白一時愕然。

  明明你們也是西涼臨洮來的老家人,怎麽可以這麽說爺爺呢?

  可還未等她說清楚,旁邊另外一個侍女拚命地對她搖頭,眼中帶著哀求,請她不要說話。

  今年已經年滿十六歲,向來聰慧伶俐的董白一瞬間就明白了為什麽。

  是了。

  董氏已經身敗名裂,如果說自己是董氏族人,恐怕沒人會救她們的呀。

  想到這裏,董白眼神黯淡,低下頭任青絲覆麵,默然不語。

  為了活命,也隻能再踐踏爺爺的尊嚴了。

  “嗡!”

  又一箭射來,釘在皇甫堅壽腳下。

  太史慈目光森然地道:“我說了,不準動,再近一步,死!”

  皇甫堅壽看著腳下不足一寸的箭羽在風中搖曳抖動,喉嚨咕咚,忍不住吞了口口水。

  現在陽春三月,春風很大,在風力的作用下此人還能射得這麽準,傳說中百步穿楊的神射手,恐怕也不過如此。

  遲疑片刻,皇甫堅壽終究不敢再繼續往前一步,而是喊道:“壯士,莫要聽她們胡言,這些人都是董氏族人,為首的正是渭陽君董白。”

  董白?

  太史慈狐疑地看向山下三名女子,他潛伏在長安已有一段日子,自然知道董卓有一孫女,名曰董白,被封為渭陽君。

  隻是他畢竟沒有親眼見過,不知道到底是不是。

  想了想,便問皇甫堅壽道:“你是何人,認識渭陽君否?怎麽確定是她?”

  皇甫堅壽本來想說認識董白,騙一騙太史慈,可仔細想想,渭陽君是董卓最寵愛的孫女,才剛剛及笄,尚沒有婚配,向來都住在眉塢深處,住處也隻有侍女沒有男侍,怎麽可能見得到她?

  萬一被太史慈識破了謊言,反倒不妙。

  所以猶豫片刻,皇甫堅壽還是搖搖頭道:“我名皇甫年,字堅壽,乃被董卓殘害的左將軍之子,奉朝廷之名夷滅董卓三族。我雖不認識渭陽君,可追來時有董家奴仆為證,且這三人中,另外兩名女子皆穿紅色布衣,唯獨中間女子穿白色紗衣,可見此女子必然地位最高。”

  左將軍之子?

  皇甫嵩的兒子嗎?

  太史慈與侯栩對視一眼,對於皇甫嵩,他們還是比較佩服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們還真不好阻止。

  因為董卓殺害了皇甫嵩,如今皇甫年來報仇,屠滅董卓一族,可謂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

  要是阻止,反而是件違背道義的事情。

  想到這裏,太史慈遲疑片刻道:“原來如此,董卓惡事做盡,罪有應得,將軍為父報仇,此乃自然之理,既是如此,某便不再插手此事。”

  說罷轉身就想走,不想再管這樁閑事。

  就在這個時候,坡下那名稍微年長一點的侍女忽然說道:“你們要抓的是董白,關無辜侍女又有何事?壯士難道對我們也要見死不救?”

  “你!”

  董白睜大了眼睛,萬萬沒想到從小一起長大的侍女,竟然如此對她。

  可片刻後又慘顏笑了起來。

  也是。

  死一個,總比死三個好。

  何況落入軍伍之人手裏,恐怕下場要比死亡還要慘一百倍。

  她們不想遭受那般折磨也是人之常情。

  想到這裏,董白目光看向了旁邊滔滔不絕的渭河,雪白沒有絲毫人色的臉上露出慘笑。

  也許投河自盡,總要比被人抓回去受折磨好得多。

  “這倒也是。”

  太史慈一想,王允要殺董卓三族,可侍女隻是被董卓抓來的奴仆,憑什麽要死,便又對皇甫年說道:“侍女無辜,請放之。”

  皇甫年一時遲疑。

  而就在此時,那名稍微年長一點的侍女忽然舉起了一枚印章,向著皇甫年的方向扔了過去,大聲道:“我才是渭陽君董白,進入密道後,我令侍女與我更換了衣物。原是想藏起來躲避追捕,哪料到追兵來得這麽快。反正阿香肯定不願意為我死,說不準待會還會向你們告密,不如我自己站出來,渭陽君印章在此,可做憑證!我為董氏女,落入你們手裏,必然要遭受非人折磨,我寧死也不受這辱,望你們能夠大發善心,放過我兩個無辜的侍女,憐之憫之!”

  她說完之後,不顧所有人震驚的目光,推開已經崴腳的董白,一頭紮入了春汛漲潮的渭河裏,剛開始還有能見到些紅布,頃刻間就被浪花淹沒,消失在了河中。

  董白長大了嘴,眼淚梨花帶雨般落下,想要衝到河邊去呼喊阿香的名字。

  另外一名侍女一邊哭著,一邊死死地將她拉住,捂住了她的嘴巴。

  因為哭得太過於悲傷,竟然幹嘔咳嗽起來,顯然是鼻涕流入了咽喉,傷心到了極致。

  太史慈一時沉默,片刻後,問道:“她說的是不是真話?”

  另外一名侍女死死摟住董白,哀傷哭訴道:“是的,渭陽君下密道後,就讓阿香跟她換了衣服,但印章還在她自己手裏,你們也看到了。”

  “將軍,是渭陽君的印章。”

  士兵把印章撿起來看了看,上麵刻著渭陽君三個大字,是真貨。

  阿香說是比董白年長,其實也就大了兩歲。都是豆蔻年華的少女,再加上一路奔波,身上全是泥,髒兮兮的,哪怕皇甫年知道董白今年才十六歲,可光從外表上來看,還真的難以分辨。

  因此聽到阿香的遺言,再加上她手裏確實有印章,皇甫年一時間也猶豫了,不知道此事是真是假,沒有第一時間站出來駁斥。

  “這渭陽君倒也還算有情有義。”

  太史慈長歎了一聲,被阿香舍身取義感動,對皇甫年道:“既然渭陽君已經死了,那就放過這兩個無辜的侍女吧。”

  皇甫年皺起眉頭道:“壯士怎麽可以聽信她們的一麵之詞呢?還是讓我把她們帶回去,讓董家的其他人辨認過後,再做決議吧。”

  太史慈策馬緩緩走下山坡,抽出了馬側的長槍,淡淡地道:“我說了,放她們走,你沒聽見嗎?”

  眼眸中殺機已起。

  似乎是被他的氣勢嚇到,皇甫年等人都沒有說話,甚至後退了兩步,在原地躊躇不前。

  不知道為什麽,從太史慈渾身虯結的肌肉,以及雙手如猿猴般的長度,皇甫年眾人能夠感覺得到,此人恐怕絕不是等閑之輩。

  再加上眾人都是步行,人家有馬有弓箭,害怕被遊射,反而一時間不敢動彈。

  過了好一會兒,皇甫年才說道:“好,既然壯士執意要救她們的性命,那便到此為止吧。我希望渭陽君董白已經真的死了,這世上已經沒有了這個人。至於這位壯士,請留下姓名!”

  “東萊,太史慈!”

  太史慈挺槍而立,和熙的春風中,伴隨著滔滔渭河,如戰神般立在了河畔。

  董白因為阿香的死而悲痛萬分,隻覺得眼前模糊,世界變得越來越黑,似乎下一秒,就會隨時倒下。

  她覺得好累,好困。

  眼前很黑。

  腦海裏一片空白,什麽都沒有。

  也許......

  這世間確實不能再有渭陽君董白了。

  董白已經死了。

  活下來的人,就隻有一個侍女阿香。

  我要活下去。

  努力地活下去!

  代替阿香,在這個世間,用她的名字,頑強地活著。

  因為我背負了她的名字,背負了她的期望。

  我不能辜負了用生命保護我的人。

  砰!

  董白倒在了泥濘之中。

  而在她昏死之前。

  唯一能夠讓她看得見的,就隻剩下太史慈那偉岸的身軀,似山嶽一般護在了她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