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徐公明威震戲亭,關雲長萬軍衝陣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1-08-20 21:12      字數:7457
  李蒙率領五千人急行軍,突襲白波軍營寨。

  兵貴神速,而且徐榮為了這次試探性進攻,不僅派給他的都是精銳,還有三百寶貴的西涼鐵騎。

  這是他手裏唯一的騎兵部隊,有了騎兵的機動性,如果發現情況不對,還能立刻就走。

  要是確定了白波軍確實沒有防備,那麽試探性進攻自然也就會變成真的進攻。

  不得不說,三萬多人敢於主動進攻六萬人,對於指揮官來說,確實很需要勇氣。

  但徐榮從來不缺乏勇氣,何況這也不是一次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軍事行動。

  項羽破釜沉舟,韓信背水一戰,那都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可謂不成功便成仁。

  而現在並不是到那種拚死一戰的絕境,徐榮並沒有想來次決戰。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董卓三令五申,不準他主動進攻。

  所以眼下這次試探,已經是徐榮所能夠做的極限。

  如果白波軍能夠抵擋下來,徐榮很快就會撤退,絕不會繼續在這裏和他們糾纏。

  要是不能抵擋下來.......

  那自然就是全軍壓進,真的開打。

  畢竟白波軍如此不堪一擊,直接被擊敗了,打了勝仗,難道董卓還會責怪他不成?

  數公裏之地,西涼軍也需要一些時間才能趕來。但白波軍在短時間內卻沒辦法做到如此迅速地集結。

  所以當李蒙都快到寨前,發現白波軍營寨外亂糟糟一團的時候,心情別提有多高興。

  “關東軍果然沒有防備。”

  李蒙興奮地對自己的副將說道:“此時進攻,正是時候。傳令下去,全軍出擊!”

  “全軍出擊!”

  副將對著身後的傳令兵吼道。

  “校尉有令,全軍出擊!”

  傳令兵騎著馬一路呼喊著命令。

  李蒙肯定不知道,如果他現在停下來,擺開陣型,穩步前推,或許還有機會。

  因為白波軍現在是完全沒有陣型,一片散亂,毫無章法。

  一旦被大軍集合衝陣,則哪怕白波軍的人數是李蒙先鋒軍的十倍,也會因為太過混亂而被擊潰。

  在曆史上像這樣的例子最有名的就是淝水之戰。

  前秦軍人多勢眾,但人多也代表著隊伍過於臃腫,一旦往後撤退移兵,勢必造成混亂,如此晉軍渡河而擊,輕易將苻堅擊敗。

  但李蒙顯然不會知道在兩百年後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由於見到白波軍亂成一團,認為正是攻打的好時機,他直接下令,士兵以衝鋒之勢,直接殺向白波軍的營寨。

  而幾乎就在他的先鋒軍已經衝到營寨前不足一裏的時候,遠處西北麵的一處營盤忽然大門打開,一威猛壯漢騎馬奔出,身後數千人,浩浩蕩蕩湧來!

  “河東徐晃在此,誰敢與某一戰!”

  來人正是楊奉部下徐晃。

  徐晃今日也在操練士卒,不過不是在寨外,而是在寨內校場。

  聽到外麵的動靜,他立馬召集士兵,組織好隊伍,領著自己麾下所有兵馬,隊形散開列成數排,以衝鋒之勢向著李蒙殺去。

  兩邊都在往前衝,幾乎是在短短的十多秒後,雙方兵馬如兩道洪流一般撞在了一起。

  徐晃被甲持斧,先登陷陣,殺數十人,目光陡然瞄準了一名軍司馬,大斧劈下,人頭落地,頃刻間斬殺兩名小將,高呼道:“西涼軍不過如此,還有誰敢與某一戰!”

  眼見自家主將如此威猛,徐晃麾下士兵像是天神附體了一樣,紛紛大喊:“司馬威武,司馬威武,西涼軍已敗,西涼軍已敗!”

  這是徐晃之前就對士兵下達的命令,一旦他們衝入敵陣,就立即要這麽大喊,以此來擾亂敵人軍心。

  前麵的西涼軍還在一股腦往前衝,但後麵的西涼軍並不是列成陣型向前,而是像一字長蛇一樣,魚貫而奔。

  所以後麵的西涼軍根本不知道前麵的形勢,聽到大喊前軍敗了,一時間無比驚慌,紛紛逃跑。

  李蒙這個時候一臉懵逼,這才剛剛開始打,怎麽自家就敗了呢?

  然而還沒等他回過神來,就看到自己周圍的士兵紛紛丟下武器抱頭鼠竄,狼狽地往來的方向跑去。

  很快周圍的士兵已經很少,徐晃注意到不遠處亂兵中有一個騎馬的將領,身邊還有數十名親衛保護,有人舉著一杆大旗,上麵寫著一個“李”字。

  意識到這很可能就是這股軍隊的首領,徐榮當即催動馬匹,持著宣花大斧向著李蒙奔去,同時怒喝道:“賊將拿命來!”

  李蒙身邊的親衛將他團團護住,徐晃與數十名勇士左右揮圍,直前急擊,殺七八人,直取李蒙。

  周圍亂糟糟一片,全都是人,李蒙就算騎在馬上,也根本沒法突出重圍逃走。

  隻眨眼間,徐晃就已經殺到他的近前,劈斧頭凶猛劈下。

  砰!

  哢嚓!

  李蒙也算老將,反應倒也不慢,見敵將長柄宣花大斧如轟雷般砸落,當即揮槊就擋。

  可下一秒,連人帶槊給他劈成了兩截。

  他的馬槊中間是硬木製作,畢竟全鐵製作的馬槊重達數十斤,不是呂布張飛關羽這樣力大無窮的猛將根本揮不動。

  徐晃的力氣太大,直接將硬木都劈成兩半,順手還砍死了李蒙。

  見賊將已死,徐晃更加囂張,大斧往前一指,怒吼道:“賊首死了,繼續殺!”

  身後成群結隊的士兵瘋了一樣往前衝。

  關羽看到這一幕,當即帶著管亥才剛剛組織好的數千士卒趕來,追上了徐晃,在後麵大喊道:“前麵的壯士請慢一點,前麵就是敵方主力軍!”

  什麽?

  請莽一點。

  亂軍之中徐晃根本沒聽清楚關羽在喊什麽。

  關羽他當然認識,如今的白波軍主將,是他老大楊奉的頂頭上司。

  現在聽到主將下令讓他繼續莽一點,徐晃隻覺得熱血上頭,瘋了一樣開始拍馬臀。

  饒是爪黃飛電疾如閃電,可前麵都是自家兵馬正在銜尾追殺西涼軍的潰兵,雙方都十分密集地擁擠在平原官道上,全速追的話很容易撞到自己人。

  所以關羽也很無奈,隻能跟在徐晃背後,一旦形勢不妙的話,就立即上去接應。

  在擊潰了李蒙的先鋒軍之後,徐晃一馬當先,繼續向著前麵直衝。

  此時此刻,徐榮正領著兩千兵馬,在寬闊的官道上向前移動。

  前麵是自家的五千先鋒軍,身後是三萬大軍,徐榮這麽安排,自然有他的用意。

  數公裏距離不長不短,可士兵被甲持戟挎刀,身上的負重不輕,一路急行軍過去,容易體力不支。

  因此他命令先鋒軍是以急行軍奔襲,大概每小時五公裏的速度,而他的軍隊則是正常行軍,大概每小時三公裏左右。

  中間會隔開那麽兩公裏,而徐榮自己走在大軍的最前麵,來觀察前方的動靜。

  如果先鋒軍沒有遭遇埋伏,順利地殺入了白波軍營寨,徐榮就會下令全軍出擊,後方大軍全部壓進,一舉擊潰白波軍。

  如果先鋒軍遭遇了伏擊,那他也可以從容布置,選擇撤退或者原地結陣防守。

  這也算是一個為帥者的基本常識。

  新豐城到戲亭一帶,要麽是平原,要麽是丘陵,地形相對平坦。

  而在新豐城到戲亭正中間,就是鴻門亭,也就著名鴻門宴發生的地方。

  此時鴻門亭的官道之上,遠遠地,徐榮就已經看到了地平線上密密麻麻的士兵正在瘋了一樣往自家這邊跑來。

  看穿著,一眼就認出是自家的西涼軍。

  “將軍,白波軍果然設伏,李蒙被擊潰了。”

  另外一名校尉楊定遠遠眺望,看到這一幕,問徐榮道:“現在我們該怎麽辦?撤兵嗎?”

  徐榮皺起眉頭,一言不發地驅使著馬匹來到鴻門亭旁邊一處丘陵坡上,離地大約二十多米高,舉目向著大約一公裏外的戰場看去。

  就看到在自家潰兵身後,隻有數千人馬在追殺,而更遠的一些地方,白波軍並沒有阻止起攻勢,一團亂糟糟的,有些在追擊,有些才剛穿好盔甲拿上武器從營寨出來,還有些則站在原地眺望,不知所措。

  看到這一幕,徐榮思索數秒,說道:“這應當是李蒙自己大意了,被一股剛好在寨外操練的白波軍擊潰,並非是白波軍設伏。如果他們設伏的話,軍容不可能這麽亂。”

  “將軍,追擊之人不過數千,現在正是進攻的好時機。”

  楊定也看到了遠處的情形。

  不要以為數千人大混戰陣勢很大,如果大家還記得初中高中全校開會的話,就會發現數千人其實並不是很多。

  特別是在這樣的平原地形上,大家隻顧奔逃的話,四散開來,像是一群散落的螞蟻,根本不如數萬大軍排成密集的陣型往前緩緩推進那麽來得震撼。

  徐榮隻看了一眼亂糟糟的形勢,大概就推算出了情況,當即對楊定道:“下令,原地結陣,緩緩向前推進。”

  “好!”

  楊定轉頭下了山坡,帶著自己的親衛往身後的大軍而去,準備去下達徐榮的命令。

  徐榮自己與幾名偏將和數十名親衛則依舊站在坡上觀看形勢。

  坡下則有兩千士兵團團圍住,保護著自己的主帥。

  過了約有五六分鍾,西涼軍的潰兵已經跑到近前,在徐榮麾下兵馬的嗬斥下,紛紛左右散開,往後隊跑。

  此時後方大軍的前軍已經壓了過來,大約五千人持戟結陣,向前推進。

  徐榮坐在馬上,俯瞰著山下,前軍結陣大約在自己坡下百米之處,後方不到一裏,中軍也馬上趕到,隻需要擊潰了這股追擊的白波軍,遠處營寨還處於混亂中的白波軍根本不堪一擊,完全可以繼續進攻。

  不得不說,在指揮士兵的水平上,徐榮確實實力不凡。包括連續擊敗孫堅曹操,要不是後來在長安內亂的時候,遭遇了胡軫背刺,他估計靠自己也能幫王允搞定李傕郭汜。

  那邊徐晃跟著潰兵一路衝殺,雖然坐在馬上遠遠地已經看到了前方有結陣的西涼軍。可現在大軍正是靠著一鼓作氣的勇猛作戰,他並不想停下來。

  所以幾乎是沒有任何猶豫,徐晃領著自己的兵馬直接一頭撞在了西涼軍的銅牆鐵壁之上,前軍人仰馬翻,亂成了一團。

  而見到他那麽莽,最頭皮發麻的不是被莽的西涼軍,而是跟在後麵的關羽。

  關羽是親眼所見西涼軍已經結陣,結果徐晃還要一頭撞上去。

  這不是瘋子嗎?

  怕是隻有三弟才能跟這人相比。

  關羽肯定不知道,在另外一個時空,幾十年後徐晃會比他想象地還要莽,不僅率軍擊敗了他,還連破他十重圍塹,逼得他最後走了麥城。

  現在關羽隻知道一件事情,如果他不做點什麽,那他的那位河東老鄉怕是要出大問題。

  正欲引兵去救,一旁的管亥忽然提醒道:“將軍你看!”

  順著管亥指的方向看去,就看到在西涼軍側後方百米外的山坡上,正有數十騎於山頂俯瞰戰場,山頂旗幟飄揚,雖然離得太遠看不清楚,但顯然是一名西涼軍的重要將領。

  “此人必是徐榮。”

  關羽毫不猶豫地道:“你們都跟我從側翼殺過去,將他拿下。”

  “唯!”

  管亥作為關羽忠誠小弟,當下招呼周圍士卒,約有一千餘人,跟隨著關羽從側麵戰場上過去。

  平原地帶要麽丘陵要麽平坦的土地以及廣袤的農田,此時也顧不得其他,一行人繞過戰場,從北麵的農田中穿過去,向著徐榮這邊衝來。

  他們這邊的行動自然被高處的徐榮盡收眼底,徐榮的一名偏將說道:“將軍,那邊有人往山下奔來。”

  “看到了。”

  徐榮轉頭看了眼身後,坡下遠處中軍一萬人馬上就要抵達,隻有不到二裏地,便放心地說道:“他們不過千人,難道還能突破了我的士兵防守,威脅到我不成?”

  “將軍......”

  眼見關羽越來越近,偏將睜大了眼睛,有些期期艾艾道:“那人......那人好像是關羽......”

  “什麽?”

  徐榮在認為山下過來的那一千餘人不會對自己造成威脅之後,就把目光投射向了正麵戰場,聽到偏將的話,才駭然地看向山下。

  就看到山坡下方正有一穿著綠色長袍,手拿青龍偃月刀的紅臉大胡子,騎著寶馬,一馬當先飛奔而來。

  一時間,饒是鎮定自若的徐榮也有些慌了,回頭對偏將道:“弓箭手呢?”

  偏將苦笑道:“都在後軍。”

  弓箭手也不是萬能的,平原作戰,又是二月春風大的時候,平地射箭你能射多遠?

  等你射完第一輪,人家早就殺到你臉上了。

  所以平地上打仗,基本要麽是騎兵遊射,要麽是步兵結陣衝鋒。

  不然的話合肥之戰,張遼帶八百人衝出城的時候,孫權身邊好歹也有幾千前哨兵,為什麽不射箭呢?

  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徐榮又何嚐不知道弓箭手都在後軍,他是被關羽嚇了一跳。

  要知道關羽的名頭可比徐晃響亮百倍。

  黃巾時就勇冠三軍,後來領軍平定青州,又與張飛合力打得呂布吐血,死在他手裏的將領無數。

  遇到這麽個強人,徐榮也怕他真的衝上來把自己宰了。

  “無妨的。”

  意識到自己的失態,徐榮連忙平複心情,說道:“中軍馬上就抵達,他上不來。”

  話音未落,關羽就已經一馬當先衝入了山下的護衛隊裏。

  他的身後是管亥與千餘死士。

  因為怕他們直接衝出重圍往土坡頂上殺去,山下的兩千多徐榮親衛就想著將他們團團圍住。

  可包圍圈並沒有那麽快圍攏過來,關羽與管亥帶著士兵以《孫臏兵法》記載的錐形陣一頭紮入陣中。

  兩人在最前麵,如錐形陣的最鋒利的錐頭一樣,奮勇拚殺,左衝右突,隻片刻功夫,就已經殺到了山下,似要往上衝。

  徐榮的親衛慌忙慌忙結陣,持戟勉強將關羽擋住。

  “徐榮,下來與我決一死戰!”

  關羽在山下提刀叫罵,讓徐榮下來單挑。

  徐榮腦子抽了才下去和他打,一邊注意著山下情況,一邊不時遠眺後方中軍,期盼著中軍快點過來。

  但中軍畢竟是步兵,如果直接跑的話陣型會散開,所以隻能結陣步行,離他還有一裏左右。

  如果這個時候關羽繼續衝殺,還真有殺到山頂將徐榮擒住的可能。

  不過管亥卻提醒關羽道:“將軍,那邊快撐不住了。”

  關羽回頭看去,就看到正麵戰場上徐晃的衝鋒之勢被西涼軍前軍徹底擋住,如今處於僵持階段,但顯然落入下風,正在節節敗退。

  在選擇是救徐晃還是殺徐榮之間,關羽僅僅隻是在一秒鍾內就做了決定——救自己的那位河東同鄉。

  “從側翼殺回去!”

  關羽一招手,帶著管亥與身後千餘士卒,再次衝出重圍,從西涼軍前軍的後翼突襲。

  像這樣結陣的軍團最怕的就是從背後或者兩翼包抄。

  古代戰爭,一般執行這種戰術的是騎兵。

  包括歐洲、古羅馬以及古代中國,經常都有大規模兵團步兵正麵對壘,然後騎兵側翼包抄衝陣,一舉將對方的步兵陣型打亂,然後取得勝利。

  人都有從眾心理。

  結陣的時候非常穩固,士兵不容易潰敗。

  而一旦陣型被衝散,那麽士兵有一個開始跑,接著就變成兩個三個四個,無數個。

  所以當關羽選擇不去殺徐榮,而選擇救徐晃的時候,也是個非常正確的選擇。

  畢竟徐榮在山頂上,哪怕現在上山將徐榮處理掉,一來正麵戰場要輸,徐晃肯定要死翹翹。

  二來關羽下山的時候,西涼軍的中軍肯定包圍了過來,他自己也得身陷重圍。

  因此雖然沒有料到徐榮會忽然發動襲擊,但至少現在關羽是個合格的統帥,在關鍵時刻做了正確的抉擇。

  當下在關羽管亥的組織下,一千死士跟著他們衝出包圍圈,如狼似虎一般往西涼軍前軍撞去。

  這一撞,就好像共工怒撞了不周山。

  西涼軍前軍原本保持著陣型,打得徐晃節節敗退,眼看就要將徐晃殲滅。

  結果側翼一被撞散,立即連累全軍,直接整個隊伍崩盤。

  “側翼被偷襲了,側翼被偷襲了。”

  “別擠,別擠!”

  “你TM別推老子,啊啊啊啊。”

  就好像多米諾骨牌一樣,西涼軍前軍直接崩潰,士兵們四散奔逃,一時間踩踏者無數。

  “將軍來救我們了。”

  徐晃此時深陷重圍,左右衝殺不出,正後悔自己不該這麽莽撞的時候,忽然聽到身邊親衛提醒,再一看關羽帶兵殺入西涼軍側翼,整個西涼軍右後方一片大亂,波及全軍,頓時大喜過望呼喊道:“關將軍帶人殺進來了,衝啊!”

  “衝啊!”

  徐晃身後的士兵士氣大振,不要命地往前衝殺。

  站在高處的徐榮臉色鐵青,原本應該是極好的一個進攻機會,居然被兩個莽夫莽得自己頭皮發麻。

  當下一言不發地開始下山。

  偏將在一旁問道:“將軍,此時應當如何?”

  “吩咐中軍,保持陣型,接應前軍撤退。”

  徐榮下達命令之後,飛一般奔往後方。

  現在他再也不相信戰場上有安全的地方了。

  先鋒軍、前軍、親衛軍,加起來一萬兩千人保護他,竟然還差點被關羽莽到他臉上。

  而且這一戰打得稀碎,明明局勢大好,白波軍也確實沒有任何準備,卻莫名其妙要打輸,讓他實在丟不起這個人。

  徐榮回到中軍之後,立即調兵遣將,中軍結陣緩緩推進,掩護前軍撤退。

  關羽救下徐晃,雙方兵合一處。

  原本徐晃自己麾下大概隻有四千人,後來關羽也組織了三四千人,當時候都加入了徐晃的追擊當中。

  所以實際上他們的兵馬不算少,再算上後來管亥又組織的一千敢死隊,接近萬人。

  但現在一路追殺,還剩下不到五千,幾乎大部分傷亡都是因為徐晃一頭莽進了已經結好陣的西涼軍前軍當中。

  可見如果不是關羽帶人衝散了前軍陣型,等西涼軍中軍包圍過來,這七八千人活下來的必然寥寥無幾。

  徐榮的中軍抵達,步步緊逼。

  關羽殺散了前軍之後,大聲道:“撤,後撤!”

  徐晃一身都是血汙,身上和坐下戰馬都受數創,臉色微微發白地過來道:“多謝將軍救命之恩。”

  “你很不錯!”

  關羽微笑地點點頭:“你是河東人?”

  “末將楊縣人。”

  徐晃答道。

  “好。”

  關羽笑嗬嗬地看著他:“今日你立下大功,自有獎賞,你受了傷,先回營中休息,我來斷後。”

  徐晃也知道現在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當下拱手道:“唯,請將軍小心。”

  說罷勒馬轉身呼喊著士兵回營。

  關羽手中的青龍偃月刀還在滴血,騎在馬上,一夫當關,立於官道之上,看著前方的情形。

  就看到被殺散的西涼軍前軍狼狽逃竄,自己的士兵緩緩向他身後靠攏。

  西涼軍中軍在徐榮的指揮下,結成方陣,以《孫臏兵法》中的魚鱗方陣進行進攻。

  古代結陣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規模。

  比如最常規的三種結陣方式,方陣、圓陣以及張遼在逍遙津用的錐形陣。

  其中錐行陣主攻,將最精銳的車兵放置前沿作衝擊用。圓陣主守,車兵置於陣中央。方陣攻守兼備,車兵置於後。

  現在戰車草已淘汰,陣型也與時俱進,方陣以盾牌手、持戟手在前,步兵在中,騎兵位於兩側。

  如此大軍集結為一個整體,不管是力量還是氣勢,都比散兵遊勇強百倍。

  正如之前所說,要是李蒙也像徐榮這樣,到寨前結陣再打,現在的結果早就不同了。

  現在徐榮以方陣步步逼近,關羽當然不會那麽傻就帶著身後的幾千殘兵跟人家已經結陣的大軍去硬碰硬。

  而是緩緩帶著士兵向後撤,對麵進一步,他就退兩步。

  幸運的是西涼軍要維持軍陣,不可能奔跑,所以速度比較慢,威脅不到他。

  徐榮兵馬一路前行,步步緊逼,很快就來到了白波軍營寨。

  就在此時,所有的營寨大門打開,五萬大軍各列成陣,來到了寨前,按照往日訓練的一樣,同樣結成方陣,立於營前空地之上。

  經過徐晃以及關羽的拖延,楊奉韓暹等人總算是將混亂的隊伍重新集結在一起,浩浩蕩蕩地在營前結陣。

  二月微冷的春風之中,兩軍隔了約一裏之地對峙,雙方兵馬鴉雀無聲。

  “唉......”

  看到這一幕,徐榮知道,自己已經不可能再擊敗白波軍了,喟然長歎道:“撤兵。”

  “撤兵!”

  楊定一聲長嘯。

  傳令兵飛奔下令,向各級軍官傳達指令。

  就好像他們列著整齊的方陣來時一樣,一隊隊西涼軍後軍轉前軍,轉身後撤。

  最前麵的兵馬沒有轉身,而是步步倒退,緩緩往後撤離。

  等到雙方距離超過了二裏,才轉身一路小跑。

  看到徐榮兵馬撤退整齊有度,關羽也沒有下令追擊的打算,在春日的微風之中,冷眼地看著西涼軍就這麽離開。

  過了片刻,等西涼軍消失在了地平線上,他才淡淡地道:“回營!”

  “回營!”

  管亥同樣高聲長嘯,傳令兵去下達命令。

  矗立在寨外的白波軍仿佛一下子鬆懈,懶懶散散四散回營。

  論起精銳程度,白波軍還是比不上訓練已久,令行禁止的西涼軍。

  這也沒辦法。

  畢竟在兩年前他們還隻是一群剛剛放下鋤頭的農民,一直到去年關羽接手之後,才開始正規軍事化訓練,不如訓練多年的西涼軍也很正常。

  簡單來說,還是得練呀。